周忠群
摘要:春秋战国时期,周王室统治实力衰弱,各诸侯国纷纷割据,给人类社会带来的沉重的战争灾难,但同时,也对社会上思想的发展起到了推广作用。儒家代表——孔孟之道,道家代表——老庄之道等,都在纷乱时期向各诸侯国推广自己的思想主张。其中,孔孟之道提出“仁”“礼”“仁政”等学说。老庄之道主张“无为论”“道论”。老子与孔子基本处于同一年代,孟子和庄子处于同一年代,老庄之道与孔孟之道形成时间相近,为何他们的思想主张相去甚远?同样的时代背景为何给他们造成的影响是不尽相同?
关键词:孔子;孟子;老子;庄子;儒家思想;道家思想
孔子一生始终坚持的是“礼”,早年孔子就学礼、相礼、研究礼,坚持以礼作为标准,去批评国家的政治及各种社会现象。“仁”是孔子思想中后期发展起来的重要思想,孔子在五十岁之后,重礼的同时又贵仁,“是先为礼乐大师,而后成为仁学的思想家”。礼是人们的行为准则,是社会对人的外在约束,而仁则是修己爱人的内在自觉性,自强不息的精神。仁与礼结合,引仁入礼,由于礼具有了仁的精神,礼便被建立在人们的人格自觉的基础之上。这样,礼不再仅仅是外部强制,而且成了人们的内在要求,自然提高了人们“克己复礼”,执行礼的自觉性,礼也就便于执行了。以礼的准则行仁,以仁的自觉复礼,便会礼、仁双兴,相得益彰。
多年来,学界对孔子中庸思想是辩证法还是形而上学的问题,一直争议不休,莫衷一是。客观来讲,其思想既有辩证法的内容,又有形而上学的精华。首先,孔子承认矛盾是客观存在的。过与不及、“两端”即矛盾对立的两极。认为人们认识事物与解决问题,只把握住矛盾的一个方面,而忽视另一方面,就会造成危害,即所谓“攻乎异端,斯害也已”,这是具有辩证意识的观点。尤为重要的是,孔子还提出“适度”原则,中庸所要求的是在“过”与“不及”的对立两极中求得适中或适度,凡事都要掌握个分寸,恰到好處,这是合乎辩证法的,但是孔子把中庸给绝对化了。
孟子所倡导的学说,是在孔子思想上的传承和发展,主张“仁政”,他认为,第一,“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桀纣之失天下也,失其民也”。从中可以看到孟子对民众的重视。第二,“制民之产”,主张给老百姓一定数量的私有财产。第三,“取于民有制”。对人民实行仁政,应当轻收赋税,又要对收赋税又一定的制度和节制。第四,“尊贤重教”。他继承和发展了孔子“举贤才”的思想,把举贤作为实现仁政的一个重要内容,同时注重道德教化。“性善”是人类与动物区别的一个方面,即“人之异于禽兽者几希,庶民去之,君子存之”。
在老子看来,社会的出路是“无为而治”。他厌弃奴隶制的“礼治”,反对恢复周礼,反对新兴地主阶级的变法和革新主张,对社会变革十分不满,又无能为力,所以只好认自然命运的支配,提倡“无为而治”。他的社会理想是“小国寡民”,这是一种原始社会的生存方式。“道论”是道家学派的最高理论,是老子哲学体系的最高范畴和思想核心,是“万物之宗”。老子的思想虽然是唯心主义的,但却包含了很多辩证法的因素,这也是他思想中积极的一面。但是他思想中的辩证法因素仅仅表现在事物矛盾对立和相互转化的一面上,对事物发展规律的认识却陷入了周而复始的循环论。
庄子重视对宇宙本原问题的探索和研究。面对宇宙和大千世界,庄子问道:“有先天地生者,物邪?”即先天地生的东西是“物”吗?他得出的结论是:“物物者非物”。即使物成为物的一定不是物,物的产生不能先于物的存在。为了进一步说明这个问题,庄子引入了老子的“道”的范畴。“夫道,有情有信,无为无形,可传而不可受,可得而不可见。自本自根,未有天地,自古以固存。”意思是它以自己为本根,在未有天地以前,就存在了。可见,其所谓“物物者”即“道”,“道”即“非物”。不过庄子又认为关于宇宙的起源问题是一个悬而未决又无法搞清楚的问题。他认为,宇宙有它的开始,而在开始之前必然有没开始的阶段;在没开始的阶段之前,还应有没开始阶段的没有开始阶段。宇宙究竟从何时开始?这是永远推不到头的。进一步推论下去,不能停止,最终一切都值行怀疑,无法确定。这样一来,他便从追求世界的开始,导致了极端主观唯心主义的不可知论,怀疑论。
其实在孔孟的思想中,我们可以看到的是一种“入世”思想,倡导人们克己复礼,君主以民为贵;老庄思想则是一种“出世”思想,提倡一种无为无求的安乐方式。尽管他们处于同一时代,但其思想的不同与其生存背景有着密切联系。
孔子所出生的鲁国,是一个历史文化悠久的国度,周朝的文化在鲁国保存的数量最多和时间最久。孔子自幼勤奋好学,刻苦读书,掌握了西周时代流传下来的“六艺”知识,熟悉古代的典章制度,且曾周游列国,视野开阔。春秋末年,农业生产大为提高,腐朽的统治者却贪婪无度地压榨民众,社会出现了极大的不平衡。政治方面,贫富分化严重,统治者与被统治者之间的矛盾加剧,社会局势混乱,思想界在这种环境下出现了争论。孟子处于战国时期,精通《五经》,授业于子思之门人,是孔子的再传弟子,因此推崇孔子的思想主张,周游列国,弘扬孔子之学,长期活动于稷下学宫,积极宣传和发展了儒家学说。老子曾是周朝的史官,后因受权贵排挤,被免去官职,出游鲁国。在面对周朝奴隶主贵族的统治逐渐崩溃瓦解的情况下,他选择了出走函谷关,消极避世,去追寻理想中的原始社会。庄子是战国中期人,自幼家境贫寒,生活潦倒,早年在家乡做过小使,后归隐。但生性孤傲,自命清高,鄙视权贵,不为功名利禄所累,曾拒绝过楚威王的厚币礼聘,平生厌世愤世。这也是他和老子思想相传承的原因。
在考虑到这些因素的影响后,再回头看孔孟之道和老庄之道,便可有大致方向和思路去梳理其间的差异,从生活环境到个人性格,都是影响个人对外物思考的重要影响因素,这对于思想史研究,如何分析人物思想主张,具有重大意义。
参考文献
[1]李泽厚.中国古代思想史论[M].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3.
[2]廖其发.先秦两汉人性论与教育思想研究[M].重庆:重庆出版社,1999.
[3]李立国.儒家教育思想的基本内容与当代价值[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2010(3).
[4]刘泽华,葛荃.中国古代政治思想史[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1.
[5]袁伟.先秦儒家、道家教育思想比较研究[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13(11).
[6]葛荃.先秦诸子论君权合法性思想析要[J].南开政治学评论,20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