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晓红
摘要:以生动的方式传承经典,与学生课外分享经典寓言“象罔得珠”。让孩子们有生活的领悟,拥抱生命的阳光。以经典涵育生命,做有心之人,为无心之事。
关键词:象罔得珠;智巧;心机;智慧
传说黄帝游览赤水攀登昆仑,一番游山玩水之后,一个不小心遗失了自己的珍珠,心疼不已。
赶紧让平日里最聪明的“知”(知者,智也)去找。养兵千日,“知”揣着满心的聪明和拦不住的智商踌躇满志地出发了。一些日子之后,村头大树下“知”同学满脸的沮丧无功而返。
黄帝家不缺英才!
又即刻让火眼金睛的“离朱”(离朱之明,察箴末于百步之外——天网加显微镜也比不上的主儿!)快马加鞭去寻。焦灼的等待中,古道西风瘦着一匹马,蓬头垢面犀利凄凉地回来了,依然寻珠不着。
事不过三。
又使唤“吃诟”(巧舌如簧能言善辩之人,因此有极强感召力,陌路即能拉起一支队伍的能人)去找,“吃诟”小朋友没有守住“事不过三”的底线。哑着归来。
黄帝瞧了瞧身边的“象罔”(象罔者,无心之谓也。):“哥求你了”!愚钝的象罔离开朝堂出发了,黄帝当然没有了期待,有枣没枣打一杆子了心愿罢了。
某一早上,黄帝正在咖啡早点朋友圈着呢。象罔踽踽而来。“我就知道,唉!”黄帝抬了一眼说。
“您的珍珠,哥。”愚钝的“象罔”木讷地回话。
这是经典寓言“象罔得珠”。(附上原文:黄帝游乎赤水之北,登乎昆仑之丘而南望。还归,遗其玄珠。使知索之而不得,使离朱索之而不得,使吃诟索之而不得也。乃使象罔,象罔得之。黄帝曰:“异哉,象罔乃可以得之乎?”(《天地》))
象罔喻无心,玄珠比喻道。愚钝的象罔找到了珍珠。让黄帝老爷子惊诧不已。此寓言告诉世人:无心之人能得到玄妙的道(本源的智慧)。
李白 居易等人无数次写到“象罔得珠”的典故与深意,深深为之折服与震撼。凡人你我穷其一生,便是寻找自己的象罔和自己的珍珠。
珍珠便是道,是最珍贵且本源的智慧。象罔喻无心。纳了闷了,为啥“知” “离朱” “吃诟”都找不到最本源的珍珠和智慧?
“知”便是智巧与心机,譬如《愚公移山》里的智叟,自以为是的浅薄短视让他如同井底之蛙,严重露怯,成为代代相传的笑话。还原到今天,各行各业这样的狗血剧情和坚定不移的策略你我并不少见,哪一件不是聪明人运筹帷幄的?老祖宗用这样浪漫生动的情节告诉后人——聪明智商跟智慧不能画等号。要命的是,他们偏要画等号。
“离朱”喻非凡的视力。是指一味外向的观见与奔逐而忘却了内观自在。古人造词极为讲究,一词一字意蕴无穷。曰之“心眼”,心在前眼在后,心重于眼,内在重于外在——即便是看,也要用心去看,故曰“心眼”。但是离朱却有眼无心,再好的视力,何以找得到珍珠?真正的旅游是走得有多遥远看自己就有多深刻的眼心相接,而不是上车睡觉下车尿尿景点拍照的制式和疲累;真正的读书是字里行间智慧的觀照和启迪,而不是那驴都驼不动的书包和算不完的题。“不出户,知天下”便是智慧的清明。所以香港才子倪匡说:“我哪儿都不想去,哪儿都不用去。”当然,去的时候,慢慢走欣赏啊,便是值得。
“吃诟”喻言辩。“我不若胜,若果是也?若不吾胜,我果是也?”哲学家告诉我们,辩论中脱颖而出的很可能只是争论占了上风,未必是智慧的拥有者。宁静独立,方能领悟天倪。智慧从不显耀和张扬,更无意纷争。智慧很高,却在低处。
前三者,常常蒙蔽真性,离道愈来愈远。
“象罔”呢?无心之谓(语出 成《疏》)。佛经有曰:“以有思维心求大圆觉,如以萤火烧须弥山”。言下之意,顺任自然,放下执念。
黄帝能耐何其大?他的珍珠亦是在放下执念努力寻求中自然获取的。既要有顺任自然的前提,又要有竭尽全力的付出,如此一来,何来担心的必要?
《吐槽大会》策划人李诞一句“人间不值得”引起大讨论。其实这话来自叔本华。叔本华针对生命终结的真相说:“人们逐渐认识到人世、生命不能彻底满足我们,因而不值得我们苦苦依恋。正是这一点构成所有个体生命悲剧的精神,也因此(将生命)引向淡薄宁静。”所谓不值得,是谓不执着,亦是生命最深刻的无心——是生活的彻悟,也是生命的阳光。
故此,以有心之人,为无心之事。
(成都市四川师大附中外国语学校 四川 成都 6100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