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导水构造探测与防治技术研究

2021-01-28 08:12:10赵磊磊
江西煤炭科技 2021年1期
关键词:孔深隔水层导水

赵磊磊

(山西凌志达煤业有限公司,山西 山西 046600)

水害作为煤矿五大自然灾害之一,时刻都在影响着矿井正常生产和矿井现场作业人员的人身安全。因此,做好矿井防治水工作一直以来都是矿井安全生产管理的重要工作[1]。特别是掘进工作面,导水构造极易产生大量涌水,严重威胁着井下作业安全,必须采用各类探测手段对掘进工作面的导水构造进行分析判断,并在此基础上制定科学合理的排放水措施[2]。

1 掘进工作面基本情况

凌志达煤业矿井田东西、南北分别长为12 km、3.6 km,面积43.03 km2,核定生产能力3.60 Mt/a,属高瓦斯矿井。主采煤层为2#、3#、8#、9#煤层。

48407 综采工作面位于该矿南四采区,东部与南四轨道巷相邻,南北分别与已回采的48409 工作面和48405 工作面相邻,西部与南四尾巷相邻。工作面开采8#煤层,其下部的9#煤层尚未开采,上部3#与8#煤层间距30.67~41.62 m,平均36.83 m。8#煤层煤厚2.09~3.50 m,平均2.86 m; 煤层倾角2°~11°,平均5°;工作面标高+1 054~+1 127 m。48407 工作面顶底板情况见表1。

表1 48407 工作面顶底板情况

48407 综采工作面采用一进一回形式,布置皮带巷和轨道巷。皮带巷长度为1877 m,承担工作面皮带出煤、回风等任务;轨道巷长度为1 847 m,承担工作面进设备材料、进风等任务;切眼长度为186 m,由西向东推进,主要用于48407 工作面采煤设备安装。皮带巷、轨道巷均为铁棚支护,棚梁和棚腿的尺寸均为3.4 m,棚距均为0.8 m。

2 掘进工作面水文地质情况

2.1 含水层分析

48407 工作面地面位于冀家沟,由南向北穿过工作面中东部地表,沟底与8#煤层间距168 m,井田范围内接近地表有3 m厚的岩性为砾石的孔隙水含水层,其单位涌水量0.002 2~0.047 2 L/s·m,渗透系数5.88 m/d,富水性较弱。

K3砂岩裂隙水含水层水位标高+1 142 m,厚度为4.5 m左右,厚度较大,位于3#与8#煤层之间。其单位涌水量0.004 1~1.215 L/s·m,渗透系数0.075 8 m/d,为8#煤层开采时的主要充水水源。

奥灰水含水层水位标高+986 m,厚度较大,位于8#煤层之下,其单位涌水量0.006 1~5.316 L/s·m,渗透系数0~10.851 m/d。

2.2 隔水层分析

井田范围内有两层主要隔水层,分别位于山西组底部和太原组中部。山西组底部隔水层位于8#煤层上部,与8#煤层平均距离10.75 m,平均厚度6.13 m,岩性为砂质泥岩、泥岩等,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和隔水性,是8#煤层的主要隔水层。太原组中部隔水层位于8#煤层下部,与8#煤层平均距离38.46 m,平均厚度15.12 m,岩性为砂质泥岩、泥岩等,可以减弱各含水层之间的水力联系。

3 导水构造探测

煤矿断层、无炭柱等地质构造在开掘作业和回采作业后,易受应力作用形成导水通道出现涌水事故。根据48407 工作面上覆3#煤层工作面回采情况来看,48407 工作面轨道巷掘进时所遇断层、无炭柱等地质构造具有潜在的导水性。因此,本次研究采用物探、钻孔等探测手段,对48407 工作面轨道巷掘进时所遇断层、无炭柱等潜在的导水构造情况进行探测分析。

3.1 瞬变电磁探测

在48407 工作面轨道巷掘进前,采用地面瞬变电磁法进行导水构造探测,瞬变电磁探测结果见图1。

图1 瞬变电磁探测结果

对图1 进行分析可以得出,48407 工作面轨道巷掘进前方的F12断层和X1 无炭柱电阻率较小,地质构造富水性较强,推测其水源主要为山西组K3砂岩裂隙水含水层。

3.2 水文地质钻孔探测

在48407 工作面轨道巷掘进期间,对前方的F12断层和X1 无炭柱进行水文地质钻孔探测,见图2。对F12断层分别施工3 个钻孔(1 号钻孔方位角73°,孔深51 m;2 号钻孔方位角107°,孔深53 m;3 号钻孔方位角143°,孔深52 m);对X1 无炭柱分别施工3 个钻孔(4 号钻孔方位角105°,孔深110 m;5号钻孔方位角122°,孔深115 m;6 号钻孔方位角140°,孔深118 m)。

图2 水文地质探测钻孔布置

在各个水文地质钻孔施工过程当中,1 号、2 号和3 号钻孔不同程度地出现了涌水现象;4 号、5 号和6 号钻孔几乎无涌水。对钻孔涌水取样化验,将其与各个含水层水样水质进行对比,得出涌水水源为山西组K3砂岩裂隙水含水层。

3.3 导水构造分析

X1 无炭柱导水性能较差;F12断层具有裂隙导水作用,使掘进工作面与山西组K3砂岩裂隙水含水层存在水力联系。因此,在瞬变电磁探测时电阻率较小区域,水文地质钻孔探测出现涌水。

4 防治水技术

根据导水构造探测结果,山西组K3砂岩含水层的裂隙水水量较小、补给较差,水量约0.2~0.4 L/s,且山西组底部具有较厚且较稳定的隔水层。

48407 工作面掘进轨道巷防治水,直线距F12断层至30 m处停止掘进,迎头布置3 个直径为50 mm的排放水钻孔,并将阀门安设于排放水钻孔孔口处,控制排放水水量大小。在巷道内施工两个临时水仓,水仓内布置7.5 kW潜水泵,保证井下排水管管路畅通。为保证排水供电系统的稳定,将原排水供电系统改造为双回路供电系统。

3 个排水孔排放水工作历时10 天左右,整体上排放水比较平稳顺利,累计排放水量达2.1×105m3,至最后3 个排放水钻孔均无水排出。排水后,48407 工作面轨道巷向前掘进,依次揭露F12断层和X1 无炭柱。F12断层实际落差8.3 m,并伴生许多落差在1 m左右的较小断层,X1 无炭柱的长轴7.5 m,短轴5.9 m。在掘进经过上述两个地质构造时,均无淋水、涌水现象。

5 结语

在48407 工作面轨道巷掘进工作面的防治水工作中,针对导水构造等地质情况,采用物探、钻孔等探测手段,对掘进工作面遇到的导水构造进行分析判断,并在此基础上制定科学合理的排放水措施。保证了掘进工作面的掘进效率和作业安全,为该矿其他掘进工作面的防治水工作提供了借鉴。

猜你喜欢
孔深隔水层导水
临界深孔控制爆破数值计算模拟及控制爆破技术应用
岩巷爆破掘进优化设计研究
合理布眼,改善装药结构,提高爆破效率
西藏阿里结则茶卡湖西隔水层的赋存状态及渗透性研究
西部资源(2016年4期)2016-10-18 07:11:00
小屯煤矿上组煤水文地质特征及类型划分
科技资讯(2015年5期)2016-01-14 17:44:01
改性涤纶针织物导水透湿性能研究
导水陷落柱预注浆治理
底板隔水层破坏的力学模型及破坏判据
钻孔灌注桩质量控制探讨
州景煤矿矿井水文地质条件及对开采的影响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