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佃梅
(黄山学院,安徽 黄山 245041)
城市居民旅游时间变短、频率提高,已经成为旅游业的主要趋势。随着休假制度的调整,短线游和周边游也随之增加,居民旅游消费趋势逐渐转向城郊乡村,乡村地区成为旅游发展的特殊区域,其自然景观、生态环境和悠闲氛围,为乡村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优质环境,成为游客外出休闲的首选[1]。政府为鼓励发展乡村旅游,将旅游建设与新农村建设相结合,在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上提出了乡村地区发展的总目标,国务院也发布了《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 年)》,为乡村旅游发展提供了政策支持[2]。乡村休闲旅游已经成为旅游消费的热点,主要以农村休闲度假为主,让游客体验到不同的风土人情,达到休闲度假和修身养性的目的。尽管乡村休闲旅游发展形势较好,但休闲旅游项目仍处于粗放式发展阶段,部分乡村盲目建设,缺乏正确指导,对乡村地区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生态造成冲击,严重影响了乡村景观生态。因此,研究乡村休闲旅游发展路径,对保护乡村生态环境,突出乡村景观的地方性和独特性,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景观作为旅游地的核心,是吸引旅游客源的重要因素,对乡村景观进行规划更新,保持优质的生态环境和独特的人文景观,是乡村发展休闲旅游的重要内容[3]。由于城市文化的涌入,游客的思想方式和生活方式发生变化,乡村景观难以适应社会群体多元化需求,乡村休闲旅游存在一定问题。
由于所营造的旅游景观氛围过于注重短期利益与旅游功能,较少关注人文景观和自然环境,忽略了地域性文化特色,盲目开发与利用景观资源,使得旅游景观同质化问题较为严重,人工痕迹增加,导致乡村旅游景观出现整合度较低、景观资源浪费、空间破碎化等问题,对游客的吸引力下降。
乡村整体景观空间格局缺乏专业引导,村民对新规划的景观空间格局认同感不足;乡村景观无法满足休闲旅游市场,在进行景观规划时,忽略了对乡村休闲活动的挖掘,传统意义上的村落乡愁特色并不明显,导致游客在乡村聚落景观中的参与性不强,游客的乡村体验感较差。
由于乡村村民与景观规划建设者的观念不同,同时建设者对旅游空间意向的理解不够深入,习惯性沿用城市规划的相关方法,造成景观规划无序,景点设计没有形成统一整体,影响了乡村景观的基本形态和格局,使乡村整体空间形象模糊。此外,非物质文化景观未呈现出集群趋势,景观核心文化不够突出,文化氛围的营造较为均质化,局部凝聚性较弱,使得文化景观与本土民俗习惯产生分离,难以满足游客的文化需求。
营造休闲旅游的乡村意象景观,以突出景观可辨性、原真性和乡土性的特点。将乡村景观意象作为最原始的感知影像,激发游客的乡村休闲旅游动机。景观建设不可一味地模仿城市,如楼房和水泥路面等,使乡村变得更加城市化,模糊了乡村景观意象的可辨性,降低了自然景观对游客的吸引力。乡村旅游应保护村庄的水土环境、绿化植被、人文环境和空气质量,营造乡村旅游的休闲环境,为城市居民提供良好的居住环境[4]。景观意象应反映地域特色,在开发过程中,针对民族村寨和古村落等景观,应对景观识别性标志进行强化,包括炊烟、古建筑、服饰等,保护具有可辨性的人文景观,增强景观的艺术观赏价值和民族特色。在建筑构造和风格韵味方面,应结合乡村地理环境,充分发挥本土工艺和山光水色的观赏性。
要把握好景观民族特色的开发力度,维持乡村景观的原真性,避免民俗风情景观过度舞台化,使游客感受到乡村风土风貌的真实形象,依托乡村地区的生态资源,以民族文化为核心,注重乡村景观的本真性,有计划地挖掘本土风情,通过景观情境,打造乡村风情景观系列产品,以此还原真实传统的生活景观,展现出乡村的原生态文化活动,提高游客的景观体验价值[5]。乡村休闲旅游应注重人文乡土气息,确保生态景观的乡土氛围,重点维护绿色田园构成情境,保持地域特有的文化氛围,根据乡村地区的土地适应性,建立良好的农田生态系统[6]。因此,村民应将农田体闲环境作为乡村旅游最基本的休闲环境,在原有田地的基础上进行合理规划,开发利用乡村生产环境,统筹安排各种作物,发挥农田景观独特的审美作用,提升其体闲价值[7]。同时将农作物生产情景同乡村景观相结合,利用农田和蔬菜园等,开展参与性农事活动,举办果品再制作和动态景观等活动,还原乡土气息的浓郁性和真实性。
通过景观功能的多维度化,加强村民和游客的信息交流,以此满足游客休闲旅游的不同需求。在景观规划过程中,应根据生态保护原则,将景观划分为核心保护区、综合建设区及现状控制区,对河流、田地、山脉等乡村肌理进行梳理,依附于生态基底,开发周边适应性较强的景观,共同构建生态网络格局[8]。将田园景观作为村落的入口景观,通过植物和农作物,为游客提供视觉焦点;将农贸集市景观作为游客的旅游活动空间,在建筑周围布置庭院与道路,并引导游客参观。同时将乡村聚落景观由封闭转化为开放,建设自发性景观空间,让村民不再封闭自己,采取开放包容的交往方式,在休闲旅游的社交活动中,形成友善舒适的气氛[9]。聚落景观的开放性,需对村落的自然环境和建筑模式进行改造,增强景观吸引力,促进村民与游客之间的沟通,促使信息流畅,并定期在公共广场举办聚落景观的文娱活动,承载本土各种节庆活动,使活动辐射范围深入村落内部[10]。
为了实现乡村景观多元化,不仅要考虑观赏活动,还应注重游客的主动参与性,使游客体会并感悟到乡村生活。以传统文化为核心,增加体验农家生活的旅游项目,如耕农家地、摘农家菜、住农家房等,使游客在参与过程中,学习到乡村生活的技巧和知识,提高休闲活动的探知性,提高乡村旅游景观的功能性。由于村民与游客对文化景观的感知不同,当村民参与本土文化传播时,更能满足游客对传统文化的需求,全方位展现乡村文化内涵[11]。强调景观资源开放利用的同时,村民可以充当导游,重塑文化自信和文化记忆,使村民归属感得到加强。
旅游路线作为最开放的外部空间,是游览乡村景观的重要途径,重点规划景观游览路线,能够有效确保游客参与休闲活动的舒适性。将引导线路分为主要园路、田间游憩路和次要园路,主要园路一般不设计成弯曲小路,应以现状道路为主,质感与周围自然景观相协调,尽量不破坏原有村庄肌理,铺装的色彩应以突出本土民俗文化为主,体现出悠远的休闲环境[12]。而田间游憩小路,要布置曲折且不做铺装,使游客感受到乡间的朴素气息,与各个田园的主要路线相联系,体现灵活的美感。乡村景观的出入口也要重点设计,将村庄入口分为田园入口、主入口和次入口,在主入口两侧建设公共绿地和停车场,布置具有文化特色的绿地景观,满足游客的停车需求,为游客提供休息的缓冲空间,主入口大门要体现地域文化特征,其色彩、形状、质感,都要与周边环境相协调,保证景观连续性与完整性,发挥出入口的标志性作用。次入口应满足人流服务的要求,设计成连接主要景观的轴线,与主入口相互呼应,形成对景景观,突出村庄休闲环境整体性,田园入口则要靠近主要干道,以展现农田风貌为主要目的,在方便农民耕作的同时,与自然相结合,突出纯朴民风,并保证游客安全[13]。休息设施可以设计成自然纯朴的风格,根据乡村旅游的休闲主题,在入口处或大树基部,布置石桌、休闲小亭及遮阳伞等,展现乡村休闲观光特色,其中桌凳可采用乡村的自然石块加工。根据功能设置不同形态的装饰小品,在入口处布置花坛和草坡[14],当旅游区域较大时,可以建设洗手池和公用电话亭等基础设施,为游客带来便利。结合村庄主题统一形式和材质,设计探寻式标志牌,包括道路标志牌和交通标志牌。
选择不同的营销方式和目标,进一步开拓休闲度假的旅游市场,一方面,通过节假日向住宅区推出专线公交车,宣传以家庭为单位的优惠价格,发放具有宣传效果的纪念品,为家庭主妇提供乡村食品烹饪的培训课程,开展家庭可以参与的特色乡村活动,提高特色农家产品的开发质量,通过乡村特有的地理文化环境,缓解城市居民的生活压力[15]。另一方面,制定老人和学生市场的开发策略。由于老人群体具有充足的旅游时间,更喜欢日程轻松、具有保健功能的乡村旅游地,因此针对老人市场,可以突出健身和疗养的特色。在度假时,以改善自身的健康状况为主,与乡村旅游主题相结合设计度假项目,也可设计长期居住的旅游疗养项目[16]。适当增加文化活动,定期播放乡村旅游度假主题片,利用本土的绿色食品和生态环境,提供高档次的休闲度假设施,充实老人群体的疗养生活,放松老人们的心理状态。运用名人营销策略,推出美容养颜、强身健体的高质量养生产品,邀请名人前来休闲度假,并对产品进行宣传,同时与当地各大旅行社加强联系,开发参与性强的旅游项目,邀请医学和营养学专家,在旅游点巡回举办养生系列讲座,定期举办夕阳红等特色旅游项目,运用影视和报纸等营销策略,通过媒体投放广告,推出适合老年人的特色食品,带动休闲旅游的经济价值[17]。针对学生群体,可以与教育局和团组织合作,开展夏令营、第二课堂、青年志愿者等活动,同时联系各大专院校,定期举办乡村特色运动会和特色乡村活动,吸引学生前来游玩、实习和写生。
发展乡村休闲旅游强调景观开发与乡村环境的协调性,分析景观开发的利益相关关系,遵循体验性、循环性、和谐性和扶贫性等原则,逐步实现乡村旅游产品的体验性,平衡景观资源与村民的利益,保障乡村景观的永续利用[18]。保护乡村非物质文化景观,有利于乡村休闲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满足游客的文化需求。其措施有:
一是保护乡村自然环境景观、聚落空间文化景观、乡土建筑风貌。对乡村景观进行实地调研,了解并掌握文化景观的种类和数量,收集并整理非物质文化资源,建立文化景观基因库,建立全面的档案和数据库,通过录音和拍摄等工作,采集文字记录和图像声像,深入分析文化景观的分布环境,绘制出完善的资源分布图集,确保非物质文化景观的保护与传承[19]。
二是建设文化景观的生态博物馆。生态博物馆展示乡村地区的自然风貌和历史文化,记录乡村地区的民间艺术、原状村落、民族生活习俗和建筑艺术,再现乡村社会变迁和发展过程,将文化遗产保存在原生环境中,使游客在生态博物馆内,能够感受到村民平常真实的生活。
三是做好非物质文化景观传承工作。建立传承单位,举办乡土文化传习班;将非文化景观项目引进校园,把文化技艺列入学校教育内容;针对已失传的文化景观,通过专家挖掘考证,结合乡土文化教育,培养文化传承人[20]。
四是倡导和谐乡村旅游和绿色旅游消费观。加强乡村旅游的伦理教育,建立一个尊重乡土自然和文化的旅游新环境,使游客树立乡村绿色旅游理念,做一个负责任的乡村休闲旅游者。
五是加强法规制度建设。通过法制制度对景区经营行为进行硬约束,保护乡村地区的原生态文化环境,促进乡村休闲旅游的协调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