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元俭 康 杰
1.福建省社会主义学院,福建 福州 350003;2.湖南省社会主义学院,湖南 长沙 410016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社会主义学院在培养同中国共产党亲密合作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等统一战线代表人士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统一战线工作和社会主义学院建设,社会主义学院办学水平、正规化建设和统一战线学学科建设取得明显成效。统一战线各项事业的发展,对社会主义学院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党的统一战线工作面临新的形势和任务,要继续发挥社会主义学院作为“统一战线人才教育培养主阵地”的重要作用,围绕统一战线人才培养主责主业,持续推进社会主义学院高层次建设显得尤为重要。
1956年初,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建设高潮的兴起和生产资料社会主义所有制改造形势的发展,各界民主人士和工商业者学习政治理论的热情高涨。根据当时社会主义建设和民主人士政治培训的需要,部分民主党派主要负责人陈叔通、张伯钧、邵力子等人向李维汉同志提出建议:“党有党校,团有团校,各界民主人士也应成立一所学校,并建议取名为‘毛泽东思想学院’。”李维汉和中央统战部高度重视民主党派人士的建议,很快将建议呈报给了毛泽东主席。毛泽东十分赞成民主人士的建议,明确提出:“还是叫社会主义学院好。”1956年10月15日,社会主义学院正式成立,并在全国政协礼堂举行了第一期开学典礼。社会主义学院成立之初,培训对象主体是各界民主人士和工商业者。
进入新世纪以来,面对统一战线工作的新形势、新任务,中共中央高度重视党外代表人士教育培训和社会主义学院工作。2003年,《社会主义学院工作暂行条例》颁布施行。2010年,中共中央颁布《2010-2020年党外代表人士教育培训改革和发展纲要》,明确提出社会主义学院是党和国家干部教育培训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求社会主义学院充分发挥党外代表人士教育培训主阵地作用,社会主义学院正规化建设不断向前推进。2012年,《中共中央关于加强新形势下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的意见》将党外代表人士教育培训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2018年,中共中央发布《社会主义学院工作条例》,明确了社会主义学院的培训对象为“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统一战线其他领域代表人士和统战干部”,“培养统一战线理论研究人才,承办党委和政府举办的有关专题研讨班”。2020年,中共中央发布修订后的《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工作条例》,提出要“坚持政治培训为主,开展对党外代表人士的理论培训”,同时要“发挥社会主义学院作为统一战线人才教育培养主阵地作用”。从以上文件来看,随着统一战线事业的发展,不仅社会主义学院的培训对象范围逐步扩大,而且培训对象的层次逐步由民主人士和工商业者提升到统战领域更高层次的具有代表性的人士这一层面上。
早在1996年,习近平同志就曾指出:“社会主义学院的学员多数是党外代表人士的专家学者或领导干部,知识层次较高,有较强的学习研究能力和丰富的实践经验。”这是他首次将社会主义学院培训对象定位为高层次。2015年在中央统战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对社会主义学院在统战人才培养中发挥的重要作用给予充分肯定,并对社会主义学院进一步发挥“党外代表人士教育培训的主阵地”作用提出了更高要求。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在给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建院60周年的贺信中进一步强调,作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统一战线性质的高等政治学院,要“努力把学院建设成为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联合党校、统一战线人才教育培养主阵地”。从以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社会主义学院建设的重要论述可以看出,社会主义学院的主要目的是为统一战线培养和输送优秀人才,而这里的优秀人才很大程度上指优秀的高层次人才。
“高层次”是社会主义学院建设和发展的必然要求。所谓“高层次”就是要“培养高层次的统战人才”,培养高层次的统战人才是社会主义学院办学的目标。这必然要求社会主义学院要有高层次的师资力量、高层次的学科建设以及高层次的统一战线智库。然而,当前社会主义学院建设在以上三方面均面临重大挑战。
当前,全国各级社会主义学院的师资队伍还存在着专兼职结构不合理的问题,很多地方社会主义学院特别是市级以下社会主义学院专职教师队伍较为薄弱,甚至在日常教学计划安排上以兼职教师为主,大量从党政机关、党校(行政学院)、干部学院、高等院校以及相关科研院所聘请行政领导和专家学者作为兼职教师,这种做法虽然在短期内可以满足社会主义学院教师短缺的问题,但兼职教师由于其自身工作的掣肘,很难对社会主义学院培训对象进行系统科学的研究,有的缺乏系统的统一战线理论研究和统一战线工作经验,致使课堂的针对性和生动性打了折扣。
因此,社会主义学院师资队伍建设的最大挑战来自于专职教师的配置和培养。从目前全国各地市社院的师资配备来看,多数社院专职教师配备比例偏低,而且多数专职教师还要承担繁重的行政工作,这就直接制约了社会主义学院师资建设的高层次发展。从长远来看,社会主义学院专职教师队伍建设需要建立一套师资引进、培养和发展规划。
统一战线是中国共产党夺取革命建设改革事业胜利的重要法宝,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法宝。统一战线理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中国梦的实现有着凝心聚力的重要作用。然而,与统一战线理论的重要作用不相称的是,统一战线学至今尚未形成一门真正的独立学科。统一战线学学科建设的缺失限制了社会主义学院学科建设和正规化建设进程,如何让统一战线学成为一门独立系统的学科是社会主义学院面临的紧迫任务。而在社会主义学院系统中,精品课程如何开设、如何认定、如何评价,这些都有待于社会主义学院进一步研究探索。
智库建设已经引起全党、全社会的关注和重视。加强社会主义学院新型智库建设,发挥好社会主义学院思想库作用,既是贯彻落实《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工作条例》《社会主义学院工作条例》的要求,也是社会主义学院科研工作升级的需要。统一战线智库是党委统一战线决策的建言者、党的统一战线政策实施效果的评估者、社会舆论的引导者,这就要求社会主义学院进行理论建设和思想引领,做高参、发声音、有作为。统一战线智库是广大统一战线成员的“思想者”,要积极探索和提供统一战线建设新思想新思路,为统一战线健康发展和发挥作用提供智力支撑。
作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统一战线性质的政治学院,作为党和国家干部教育培训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主义学院在教育对象、办学重点等方面与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有着明显区别,与社会主义学院主业之一教学培训相比,社会主义学院普遍对科研、资政工作重视不够,教学科研人员从事学术研究、资政建言的主动性、积极性有待提高,科研、资政工作机制建设、政策落实和经费投入等还有待加强,由此也带来社会主义学院科研精品不多、科研项目层次不高、科研领军人物匮乏等问题。
新形势下加强社会主义学院高层次建设,要努力探索具有统一战线特色的办学路径和方法,打造具有社会主义学院特色的高层次师资队伍、努力推进高层次学科建设和高层次统一战线智库建设。
《社会主义学院工作条例》要求社会主义学院“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建设一支政治坚定、师德高尚、业务精湛、作风过硬、充满活力的专职教师队伍”。因此,社会主义学院在师资队伍的高层次建设上应当依据《社会主义学院工作条例》,积极争取将社会主义学院教师招聘纳入组织部门优秀人才绿色通道,加强在职教师培养规划。同时,积极物色符合社会主义学院教学规律的中共领导干部、党内外专家学者、党外先进模范人物、近期涌现出的为抗疫作出突出贡献的党外先进人物和优秀党外人士尤其是其中的代表人士等担任兼职教师。
一要挖掘内力,积极构建“教研咨一体化”师资队伍。社会主义学院的教师就是要传共识教育之“道”,授统一战线之“业”,解党外代表人士之“惑”。打铁还需自身硬,社会主义学院要立足自身特色,扬长避短,围绕共识教育的核心要求,积极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力争建成一支既具备良好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又具有统一战线特色;既精湛于教学培训,又善于科研资政的严守纪律、严谨治学、品德高尚、为人师表的新型师资队伍。二要借助外力,打造高质量师资团队。既要善于利用外部教学科研资源缓解社会主义学院教学科研工作的燃眉之急,又要巧借“外力”带动和促进社会主义学院专职教学科研人员发展。要坚持走“内培骨干、外请名师、专兼结合”师资建设路子,精心选聘、补充、调整兼职教师。鼓励专职教师将研究方向同党的统一战线理论结合起来,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统一战线精品课程。此外,还可以借助专家学者的力量,大力培养学科带头人,逐步形成规模合理、协调配合的学科团队。三要内培名师,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社会主义学院工作条例》要求社会主义学院专职教师一般不少于工作人员总数的三分之一。因此,社会主义学院要配齐配强专职教师,建立专职教师考试录用、学习进修、实践锻炼、职称晋升、绩效评估、考核评价等制度,促进专职教师成长。通过加强省、市两级社会主义学院、高等院校以及相关党政部门的联系与互动,逐步构建和完善统一战线教育培训师资库,实现资源共享、动态管理。
社会主义学院对党外代表人士进行理论培训,要坚持以政治培训为主。同时,社会主义学院也要加强学科建设,打造统一战线、多党合作、中华文化等特色学科。
1.加强基础学科建设
一要构建基础学科。《社会主义学院工作条例》指出,社会主义学院要加强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等基础学科建设。因此,社会主义学院要充分利用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平台,吃透用好中央社院近年来推出的“五史合一”“十个讲清楚”等课程体系,并以此为基础构建社会主义学院基础理论学科。二要立足基础,加强统战学科建设。社会主义学院要围绕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统一战线工作的重要思想,立足统一战线五大关系,尤其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型政党制度的重要论述”“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建设”等重点领域打造精品课程,突出党外代表人士思想政治共识和能力培养主题。三要彰显特色,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精品课程。中央社会主义学院要发挥对地方社会主义学院业务指导作用,鼓励地方社院充分利用比较优势,在“人无我有”上找机会、定准位,立足当地特色资源,进一步打造富有地方特色的统一战线精品课程体系。
2.打造“大文化”精品课程
“大统战”“大文化”是社会主义学院课程体系建设的两大主题。省级以上社会主义学院大多加挂中华文化学院牌子。因此,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特色,增强文化自信的“大文化”精品课程也是社会主义学院课程体系建设的题中之义。当前,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更加频繁,迫切需要深化党外代表人士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价值内涵,进一步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力求通过文化自信涵养和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
3.突出参政党建设课程体系
党外人士尤其是民主党派成员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支持者、参与者、实践者,必须正确认识社会发展趋势,才能避免被敌对势力所鼓吹的西方民主和西方意识形态、价值观念所迷惑,避免在重大原则问题上出现模糊认识和错误观点,才能坚定发展信心,提升政治参与热情,更加有的放矢地结合当今社会中的热点难点开展参政议政工作,更高水平地履行参政党职能,更好地推动我国民主政治建设。因此,加强参政党建设课程首先要突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共识教育课程的打造,引导学员准确认知和解读国内外时事政策,加深他们对当前国际国内政治、经济形势的了解和认识,坚定政治认同。此外,要加大对参政党自身建设与能力培养课程研发,让课程体系既有深度理论教学版块内容,又有生动直观的实践教学,既有参政议政理论的学习,又有实战性很强的提案办理模拟,参与性很强的结构化研讨,全方位提高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的五种能力。
社会主义学院发挥智库作用,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建言献策,而是在深入调研、科学分析的基础上对统一战线重大问题形成较为完备的政策建议。在科研人员较少的情况下,确定突破点十分重要。如果没有突破点,四处发力,没有就某一领域进行持久的研究,就很难形成对决策有意义的成果。只有找准突破口,对统战重点领域进行深入研究,才能培养造就一批权威研究人员,形成具有影响力的科研成果,进而更好地为党的统一战线服务。社会主义学院可以通过建立重大决策跟踪机制,紧紧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着力加强对当前统一战线重点难点问题的研究,通过对理论和实践深入系统的研究,形成一批有影响的科研成果,为广大统一战线成员更好地参政议政提供理论土壤。
1.明确智库服务对象的高层次
《社会主义学院工作条例》明确了社会主义学院“统一战线人才培养基地、理论研究基地、方针政策宣传基地”三大职能,这是中共中央赋予社会主义学院的重要职责和使命。社会主义学院的三大职能明确了其服务对象的高层次特点。科研成果主要是为高层次的统战理论方针政策决策服务,为培养高素质的统战人才服务。社会主义学院可以通过积极举办高层次的学术研讨会促进科研能力提升,沿着高层次目标方向发展,以此推动科研质量和学术影响力不断提高。充分利用学员层次高、专业性强的特点,组织学员进行各类课题调研,就统一战线相关领域积极建言献策,撰写调研报告,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贡献力量。
2.善于借助外部力量建设高端智库
《关于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的意见》提出,智库要有一定影响的代表性专业人士和专职研究人员。一般省级社会主义学院的规模都比较小,专职科研人员数量较少,这是统战智库建设的一个制约性因素。统战智库建设应当在中央社会主义学院指导下加强各级社会主义学院科研力量的交流和整合,形成全国社会主义学院一盘棋的局面。同时省级社会主义学院也要加强与省内各地市和县区社会主义学院的联系,在智库建设上形成合力。鼓励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发挥牵头作用,建立全国社会主义学院系统科研人员专家资源库,创建全省社会主义学院系统科研成果、资料共享平台,开辟系统内联合调研通道,通过课题招标评选、学科建设研讨会等引导全国社院科研方向,增强统一战线智库力量。此外,社会主义学院还可以借助高校、科研院所等力量,尤其要发挥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同山东大学共同建立的统一战线硕、博士点的优势作用,建立全国统一战线高端智库。
3.科研队伍、科研成果高层次建设
一要加强科研队伍建设。社会主义学院要始终把提升科研人员综合素质和科研水平摆在重要位置,通过各种方式积极指导青年科研人员成长。鼓励青年科研人员申报各级各类科研课题。二要加强科研基础设施建设。社会主义学院要加强图书情报机构建设,向科研人员提供图书报刊和科研资料,为智库建设提供基础条件。三要推动科研成果转化运用。科研成果能否得到高层次的使用是衡量社会主义学院智库建设成功与否的重要指标。社会主义学院要将统一战线理论方针政策研究融入党和国家工作大局,将科研成果融入社会科学研究主流。社会主义学院要鼓励科研工作在巩固传统阵地的基础上,主动加强与当地哲学社会科学相关机构的联系协调,努力争取与高层次专家学者进行课题合作,成为国家高层次科研梯队的重要组成部分。
社会主义学院的职能定位决定了其建设的高层次性。因此,在实际工作中要根据“社院姓社”要求,进行准确定位。要彰显社会主义学院科研特色,着力在统一战线、多党合作、参政党建设、中华文化等方面研究上下功夫,努力为巩固壮大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提供有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