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谢兴龙 中共云南省委党校(云南行政学院)生态学博士
《生物多样性公约》是联合国主导下通过的一项国际性公约,于1993年12月29日正式生效。公约的目标是保护濒临灭绝的植物和动物,最大限度地保护地球上多种多样的生物资源,以造福当代和子孙后代。全球共有超过180个缔约方参与签署该公约。而缔约方大会是《生物多样性公约》的最高议事和决策机制,每两年举办一次,尤以逢十年的大会更为重要。2019年9月3日,生态环境部与《生物多样性公约》秘书处共同发布了COP15大会的主题“生态文明: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本次大会也是联合国首次以生态文明为主题召开的全球性会议。COP15将确定2020年后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制定2021—2030年全球生物多样性目标,展望2050年全球生物多样性愿景。2020年9月30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峰会上,向世界发出“春城之邀”。世人的目光再次聚焦享有“春城”美誉的云南省昆明市。
COP15在中国举办,充分体现了国际社会对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成就的认可。云南作为我国生物多样性资源最为丰富的省份,是全球生物物种高富集区和世界级基因库,不仅具有寒、温、热三带植物并存的复杂植被带,而且拥有寒热并汇的动物群,几乎囊括了我国所有的陆地生态系统类型,享有“植物王国”“动物王国”“世界花园”“生物基因宝库”和“药材之乡”之称。
在云南仅占国土面积4.1%的土地上分布有19333种高等植物和2242种脊椎动物,分别占全国总数的50.1%和51.4%。这些物种很多是生态系统中的关键种和建群种,甚至包括一大批孑遗种、独特种和古老种,它们使云南成为生物多样性重要类群分布最为典型、最为集中的关键地区。云南分布有《云南省生物物种名录(2016版)》中记录的珍稀濒危植物151种,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242种,分别占全国的41.0%和57.1%。其中亚洲象、绿孔雀等500多种脊椎动物,为云南特有或在我国仅分布于云南。
云南蕴藏了大量珍贵的遗传种质资源,许多具有高经济价值、可以被广泛利用的栽培植物与家养动物都能在云南找到其野生型或近缘种,形成了丰富的农业栽培作物、特色经济林木、观赏花卉、药用植物及畜禽品种等遗传种质资源,其中中药材资源种类6559种,占全国种类总数的51.4%,民族药资源2000多种,民间验方1万多个;荞麦、螺旋藻、糯玉米、茶树、园艺植物、药用植物及食用菌遗传资源数量在中国各省份中均位居前列。
云南省自2013年实施《云南省生物多样性保护战略与行动计划(2012—2030年)》以来,已陆续出版《云南大百科全书·生态》《云南省生物物种名录(2016版)》《云南省生物物种红色名录(2017版)》《云南省生态系统名录(2018版)》《云南省外来入侵物种名录(2019版)》等重点研究成果。2020年,云南省生态环境厅联合多部门共同发布了《云南的生物多样性》白皮书,发表了生物多样性保护倡议。此外,2018年9月出台的《云南省生物多样性保护条例》,开创了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地方性立法先河,将监督管理、物种和基因多样性保护、生态系统多样性保护、公众参与和惠益分享、法律责任均写入法规。此次出台《条例》,是云南争当全国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把云南建设成为“中国最美丽省份”的重要举措,对保护国家生物多样性战略资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针对某些区域独特的生物多样性现状及问题,云南省制定了具有地方特色的立法,如针对滇池、洱海、抚仙湖等九大高原湖泊制定的“一湖一法”特色性立法。
通过建设自然保护区和在全国范围内率先试点建设国家公园,云南省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就地保护体系,使全省各类生态系统及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得到有效保护。迁地保护作为就地保护的补充,在生物多样性保护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尤其是对于失去生存繁育栖息地、在自然环境中无法保存的物种。云南各高校及科研院所开展生物多样性研究工作至今,已建立了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昆明植物研究所昆明植物园等十余个大型植物迁地保护场所,以及动物园、野生动物收容拯救中心等动物迁地保护设施,以各种方式保存了珍稀濒危物种,并开展了大量的人工驯化、繁育研究工作。
生态环境作为组成生物多样性的重要一环,是整个生物多样性能够存在的唯一载体,保护环境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唯一前提。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近期发布的报告中详细说明了人类活动对气候的“空前”影响,并警告说,人类对气候变化的影响正处于有效的不可逆转的危险边缘,一旦突破气候变化阈值,后果将无法挽回。《生物多样性公约》中明确指出气候变化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是其重要内容,并纳入协同增效、减少毁林和森林退化的碳排放机制和地球工程等相关议题和内容。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我们要从文明进步的高度认识和加强环境保护,并将环境保护作为一个时期内生态文明建设的攻坚方向。气候作为自然环境的一部分,对环境起到决定性作用。
为积极应对气候变化,2020年9月22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向世界宣布了我国于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力争实现碳中和的国家目标。云南省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积极融入国家战略,全力打造世界一流“绿色能源牌”。云南立足自身资源优势,深入推进能源产业体制改革,优化供给侧要素配比。截至2020年年底,云南省绿色能源装机占比、绿色发电量占比、清洁能源交易占比、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生产的成品油标准达世界一流水平,世界一流“绿色能源牌”底色更加鲜明。截至2019年,森林覆盖率达到62.4%,植树造林和森林管理极大地增加了云南的碳汇存量,为云南在全国范围内率先实现“双碳”目标增添了重要砝码。
云南作为全球生物多样性最为富集的地区之一,发展农业具有得天独厚的天然优势。近年来,云南以绿色化引领农业高质量发展,积极打造世界一流“绿色食品牌”。围绕茶叶、花卉、蔬菜、水果、坚果、咖啡、中药材、肉牛、野生菌等重点产业,加大特色食品安全质量标准制定和食品安全检测标准建设;加快物联网、云数据等技术在食品安全监管中的应用,将快速检测产品数据纳入溯源体系,实现食品安全检测结果数据化、网络化及可查询,为打造世界一流“绿色食品牌”提供了产品安全等技术保障。
云南省立足区位优势,利用良好的生态环境及丰富的生物资源,着力发展特色优势产业,打造世界一流“健康生活目的地牌”取得丰硕成绩。如云南省盈江县石梯村依托良好的生态环境和丰富的鸟类资源,在科学规划、合理布局的前提下,通过发展“观鸟”旅游经济走出一条生态保护与脱贫致富双赢之路,成为将生物多样性资源合理转化为金山银山的典型案例。截至2020年,云南已分别有5地和10地入选全国87个“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和262个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
“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长久以来一直是云南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遵循的理念。这次COP15落址云南充分体现出云南的生物多样性保护不仅具有全国意义,还具有世界意义。极为丰富的生物资源,为云南省未来的发展提供了巨大的空间。
中药(民族药)是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绿色发展利用的重要组成部分,保护生物多样性就等于保护人类生存和健康的基石。云南拥有全国过半的天然药用植物资源,苗、彝、傣、藏、壮、佤、景颇等少数民族根据本民族用药经验加以创造积累,形成了民族药民间验方宝库。以经典名方、经方验方以及医疗机构制剂为基础,开展预防、治疗、康复新药研发。加强民族医药文献发掘整理,开展苗药、彝药、傣药、藏药等民族医药药理药效、药物加工、质量标准等研究,支持民族民间单验方的挖掘、整理与利用。加快中药制剂大品种培育,打造一批中药(民族药)品牌产品。开展“老药新用”研究,运用现代生物技术开展中药(民族药)成药性及药理药效研究。依托国家自然保护区,建设中药材资源保护区,为云南“中药民族药产业”和世界一流“绿色食品牌”原料产业快速可持续发展提供支撑。依托COP15的召开,让更多国家了解中医药,这也是彰显中国文化自信的重要机遇。
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上线交易已于2021年7月16日正式启动,纳入发电行业重点排放单位2162家,覆盖约45亿吨二氧化碳排放量,成为目前全球规模最大的碳市场。云南省是全国18个已提出碳中和目标的省份之一,同时省会昆明同样处于全国87个低碳试点城市之列,且已提出城市碳中和目标。全国碳交易市场的开启之于云南有着重大的利好,隐藏着绝佳的发展机遇。凭借全省能源结构中巨大的水力发电占比,可将多余的碳排放配额转卖给东南沿海配额不足的发达省份,利用碳市场对低碳绿色发展具有直接融资功能,可将所得碳交易资金用于投资发展云南省内绿色低碳项目,在推进“双碳”进程的同时实现绿色高质量发展。云南作为全国四大林区之一,森林资源丰富,碳汇总量位居全国前列,是全国仅有的3个碳汇高于碳源的省区之一。通过对森林资源合理化经营管理,可在增加森林固碳的同时减少碳排放,进而获取更多的可交易碳排放权。
2020年11月27日,由云南大学开展的城市生物多样性保护项目及研讨会在昆明启动,在云南省范围内率先在昆明开展城市生物多样性保护相关研究与推广工作,探索将生物多样性保护纳入城市发展战略路径。旨在通过保护城市生态系统,使其为城市提供一系列生态服务,保护城市自然生态及本地物种,同时发挥其水源涵养、调蓄洪水、调节气候与降低城市热岛效应、净化污染、美化城市环境等作用,推动城市可持续发展建设。城市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的开启对于培养社会公众生物多样性保护的主人翁意识和责任意识,对全国乃至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实现全球可持续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