遂宁市农业农村局 四川 遂宁 629000
川渝丘陵区以中生代紫色岩层为主,虽然其矿质养分丰富、自然肥力高,但生态系统具有明显的脆弱性,加之土质篇壤性,水土流失现象严重。紫色丘陵区作为农业潜力的土壤资源,需要对开发利用加强关注,避免因土壤利用不合理而导致母岩裸露,加重土质。但就目前情况来看,紫色土区土壤退化现象日益严重,因此为防止人为作用下的自然植被破坏,必须加强有关紫色土退化的防治研究。
川渝是浅丘为主的丘陵沟谷地貌,丘陵区位四川省中、东部和重庆市西部,是我国西南地区最大的农耕区和重要粮食生产基地,面积15.8×104km2,丘陵区以砂、泥岩地层为主,但受沱江、涪江和嘉陵江的控制呈现台阶明显。川渝多年平均径流量为300~360mm,多年年平均降水量为970~1100mm,地下水贮藏量少,降水时空分布不均,年蒸发量为660~700mm,本区农业生产受春旱、夏旱和伏旱的威胁严重。川渝丘陵区是我国水土流失较严重的地区之一,干旱发生频率高达95%,侵蚀模数高达2500~5000t/km2,人均水资源仅为980m3,春夏连旱频率为45%、春夏伏三旱相连的频率多达35%,最长持续时间可达80天以上。因此大力发展保土耐旱农业是川渝丘陵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方向[1]。
(一)水利设施不足。川渝丘陵区平均气温相对较高,蒸发量也比较强,因此水资源利用效率差,人均用水量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具相关统计年均蒸发量高达1000~l300mm。川渝丘陵区高蒸发量加剧了降雨不均的影响,且由于川渝丘陵区建设滞后,使得保证程度低,抗旱能力弱,水资源开发利用严重不足,远远低30%~40%的合理利用程度[2]。
(二)降水格局不均。川渝丘陵区降水充沛,年降水量约800~1200mm,时间分布上因受东亚季风气候的控制,5~10月份为雨量增多期,可占年径流的60%~70%,可占全年降水量的75%~85%,而3~5月则不足年水量的10%,由此可看出降水格局不均。除此之外,川渝丘陵区降水的年际变化较大,变差系数多数在0.2以上,水资源的时空分布存在着严重不均。
(三)土壤耐旱性不高。川渝丘陵区主要以砂、泥岩地层为主,旱耕地约360万公顷,其中遂宁丘陵地貌的面积更是高达80%以上。川渝丘陵地带土层一般较薄,紫色岩层由于抗蚀能力弱,土层浅薄和土壤耐旱性低下,仅四川地区土层厚度小于20cm的坡耕地就有90多万公顷,因此土壤干旱的坡地地径流损失严重,且水土流失十分明显,流失量高达58680kg/hm2,为减少土壤的水土流失问题,必须以相应对策加强保土耐旱农业发展。
(四)人为因素影响。人为因素是加剧旱情的主要原因,根据四川省15个行政区域的统计,土地垦殖率与水土流失密切相关,如农业植被的比例越高,水土流失也越明显,其中内江、遂宁、南充的土地垦殖率最高,相应的侵蚀模数也最高,且根据调查结果显示,如种植方式不合理,也会加重陵区旱灾发生。
(一)注重水土保持。以水土保持为基础,实行生物措施与工程措施,根据小流域内的水土流失和土地资源特点,正确布设各项水土保持措施及实施顺序,通过“山顶种树、山腰种果、山坑养鱼”进行治理,使各类农业技术能够与水土保持有效结合,以此防止水土流失问题的出现。在实际建设过程中,需要结合区域土壤、水利、经济等条件,建立循环的生态系统,使地区呈现出多层次、多功能的特点,为后续开发奠定基础[3]。
(二)加强水利建设。坚持生物与工程措施相结合,加强对现有水利工程的管理,增加对当地径流的拦蓄,实行种稻、养鱼、蓄水等综合利用,发挥其综合效益。同时,应根据抗旱面积和所需用水,确定挖建蓄水池的个数和位置,并在池上方挖建引水沟,以此减轻雨水冲刷侵蚀土表造成的水土流失。加强水利建设也包括了坡面水系配套,从而减少雨水停留时间,做到水走水路,最终使雨水缓慢流入大江大河。
(三)调整农业布局。根据不同作物的需水要求,避开高温干旱对作物开花结果的影响,发展立体开发型生态农业模式,开展以兴修水平梯田为主的中低产田改造,调控技术和农艺措施为主的农作物增产增效技术体系,从而缓解丘岗山地水资源紧缺的矛盾。同时,需要确立以工程措施为主的农田水分,要求有效结合种植、养殖、沼气池三结合型生态模式,协调种植业和畜牧业的关系,通过多层次增值拓宽领域,以减轻旱情对作物的影响。
(四)明确发展方向。紫色丘陵区的节水抗旱需要明确发展方向,如在实际建设中实行作物覆盖提高土壤植被程度,坡度较陡的丘陵山地发展果园,通过等高耕作与沟陇结合的办法增加降水利用率。旱作产量随土层厚度增加而增加,可将中低产土改造的土层厚度指标定在60cm左右,并通过壕沟有效地减轻水土流失,坡度小的丘陵山地可采用深沟高畦耕作技术,以此提高土壤的蓄水蓄肥能力。
保土耐旱农业发展需要合理应用水资源,在发展中建立综合技术体系,突出治理与生产相结合,加强耕作培肥和化学节水技术的应用,在各种扶贫、治理和开发项目中推广旱作农业技术,推动地区经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