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潍坊市青州市王坟初级中学 山东 潍坊 262502
初中语文教学传统意义上是为了升学而教学,为了考得高分,学生拼命刷题,教师在教学中完全不顾教学方法和课堂教学效果,只是一味地给学生施加压力,给学生灌输足够多的知识,殊不知这样的教学效果往往不明显,反而增加了学生的学习压力。作为教师我们要善于打造高效课堂,全面提高教学成绩。传统的语文教学以灌输为主,学生在课堂上不能主动学习,更谈不上创新学习,因此造成了课堂教学的低效性。我们教师要敢于改变这种教学模式,探究出别样的,高效的,学生能够主动钻研的学习模式,全面提高语文课堂效果。
课前五分钟,最好是讲名著。对要求的那几本名著的情节还是抠得很细的,题型有选择题也有写情节的题目(而且一般情节题都不会出那种很简单很出名的),我们老师可以这样布置的,比如水浒传要求三个月看完,然后就在班上开始布置(计算出有几节语文课,平均下去一个人应该分几章),按照号数/座位/宿舍,比方一号要讲三章,然后他就要非常仔细地看完这三章,然后将三章的情节压缩到3分钟(至多5分钟),在上课时讲给大家。最后还要自己抠几个细节,然后提问同学,答对了要进行表扬。这样做很有用,因为书虽然会看,但是同学总结讲的印象很深刻,而且是精华。自己整理更是印象深刻,虽然蛮辛苦的。可是概括能力也是得到了一定的锻炼的。
这种表演可以是以宿舍/小组为单位,将古文或剧本形式的课文改编成话剧来表演。例如:《孔雀东南飞》、《荆轲刺秦王》、《雷雨》。例如我们可以利用元旦晚会,本来这种临时举行的晚会最拿得出手的表演应该是唱唱歌跳跳舞啥的。我们可以安排每个宿舍排练课本剧,有中文也有英文,还可以做五毛钱效果的道具。但是最后同学们夸张生动的表演真的让我对那些课文印象非常非常深刻。(比如刺秦王啊,自挂东南枝啥的),也有单纯地上课直接抽同学/同学自愿临时表演,不过这种就比较节省时间,直接(感情饱满的)朗读台词。
命题作诗 可以开动同学们的脑洞,我们让学生们利用课下时间写完各种题材的诗,一旦把各种诗词手法都运用了以后,学生做诗歌鉴赏肯定会得到大幅度的提高。
我们可以让学生把之前很流行的网络用语的文言文版本,拿到课堂上,比如让学生自己先尝试把网络用语译成文言文,然后把高手们译的文言文再翻译成白话文,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比如一些流行的网络仿写、续写之类的,也可以拿到语文课堂上,让学生尝试自己创造,可以激发兴趣。例如,我有一壶酒,足以慰风尘。还有七月份流行的,我还是很喜欢你,……还有三行诗、微型诗等创作形式。
教师可以选出一些印象很深刻的课文,续写课文,改写课文。把某些课文的主人公置于二十一世纪。反正这种打开脑洞的事情真的可以开动学生的脑筋,而且如果学生对于小说课文的主人公的性格特色如果把握的不错的话,在改写中也可以加深这种理解。
比如说一些课文/诗歌,特别有画面意境,比如王维呀,还有朱自清的《荷塘月色》,都是可以根据课文的描写来进行艺术创作的。
总有的学生特别需要调动吧,这也不算是什么语文活动,就是在学一些比较枯燥的语文理论知识的时候,可以采取小组比赛等更能调动学生的方式。比如讲语法的时候我们可以采取拟人化的形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我觉得把初中议论文的某些开放性论题作为辩论赛的辩题也是挺好的。从近几年全国卷引发的任务驱动型作文开始,我初三一年写的许多作文题其实都可以作为辩论的辩题。例如旧教学楼要拆还是留,学校交通专栏应该是触目惊心还是温和教育等等。我们甚至还可以让学生在语文课上看了几集奇葩说,因为学点议论方式(特别是议论的逻辑性)对议论文写作还是很有帮助的。我其实个人很推荐看辩论赛/辩论节目,然后选取其中几个经典的辩论过程进行解构分析。(此段需要重写)
在教学中看视频用电脑的语文活动大家兴致都很高。印象很深刻的一次就是一个专题的语文课是流行歌曲与诗词。将诗歌与一些中国风的歌词进行对比,讲解诗歌的手法等等,真的是让学生印象深刻呢。特别是一些歌曲歌词的化用典故,真是长知识了,还有一些已经改编成歌曲的诗词,一边听歌一边学,也是不错的。比如名著改编的音乐剧、电影,还有话剧片段啥的,可以加深理解。还有一些其他的,比如说读书交流啊,看电影写影评啊,还有读书笔记分享大会啥的,都很普遍。
就是把全班同学分为几个小组,每组五个同学,周一老师出一个作文题,然后这一天a同学回去写。完成后老师不看,直接交给b同学周二同意题目再写一篇,并对这一篇进行点评,指出优劣之处。再交给c同学,d同学,e同学,最后e同学要从本组同学中挑出最好的一篇,做成PPT,下周一的语文课上向全班同学讲,同学们再质疑,探讨。最后老师负责答疑。(此段也不太合适)
总而言之,打造高效课堂对语文教学效率来讲有着显著的积极影响,可有效强化教学效果,教师需要转变教学理念,积极打造高效课堂,关注并探索新颖的教学形式,采用特色化的教学方案活跃课堂氛围,应用因材施教的教学理念实施分层教学,以此来保障课堂的整体质量,达成提升教学成效的教学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