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勃 湖南广播电视台金鹰纪实频道
历史是文明之镜。在人类文明前行中,去向历史汲取养份的行为始终是循环往复的重要过程,亦是本文之讨论基础。古今中外以史为鉴的探索不止于途。进入信息时代,人们对于历史的审视愈加多维、出发点愈显多元复杂、传播也愈发深广而挑剔。传统史实研究在陈述上缺乏细节的笼统抽象、大以化之的春秋笔法和过于直白的观念铺陈,虽有其优点但缺乏感染力进而凸显人择因素说服力较弱,较易引起歧义与争论。专注于史料细节的详细叙述与描绘,就能够在最大程度上相对较为完整地呈现出历史的本来面貌,从而使得以还原“时间轴”上逐渐被淡忘和消失的历史史实和分析为基本视听元素的文献纪录片,渐至成为人们正视历史、认知历史的最佳方式之一。
然而,充分挖掘史料细节、进行还原度高超的声画呈现与分析仅只是砖块,却并不是诞生出一部好的文献纪录片作品的充分条件。在细节详实之上,意图剖析它们的史观是否击中时代痛点?陈述它们的脉络是否符合认知规律?贯穿其中的情理线条设计是否能激发起共情?这些驾驭史料的能力是作品成功与否的必要关键。
并非所有文献纪录片的导演都是历史专业研究者,在文献纪录片创作中,他们大都首先需要从文字记载、影像档案、文献照片甚至回忆录和家族后人走访中,去整理海量的史料素材,在这个过程中逐渐寻找到历史的轮廓。这也决定了他们接触的大都为经过时间加工的半成品,或多或少带着记录提供者当时的情感和倾向,其实在某种角度上来说这给历史事件的追本溯源也造成了一定的影响。保持这一清醒的认知,在很多时候都是导演审视史料素材、建立相对客观的历史认知之基础。
在这种认知过程中,有两种体验值得被反复审视。其一为历史本体的生命体验,其二为创作主体的探寻体验。在一次成功的文献纪录片创作中,这二条生命体验的脉络交织,最终将构成创作者能否有效去驾驭史料的基本线索。
每一个生命体验都是人类文明交流中特别宝贵的印记。之于前者,历史人物是历史事件的亲历者,是纪录片力图去还原的故事本体。其在影像、照片、文字档案承载的史料记载中,人物究竟经历过怎样的生命体验,这既是历史的完成时态,亦是创作探寻中最易忽略和最难全面把握的关节点。创作者若能通过不断挖掘、疑问和共情,渐次找寻到人物身上的生命体验,整理出来了史料中的深邃也即找到了抓取文献史料灵魂闪光的金钥匙,找到了驾驭史料故事性的情绪切入点。
之于后者,任何创作历程必然首先生于感情的投入。纪录片作为一种创作成果,创作者主体在寻找历史轮廓、建立历史认知的过程中亦将经历一次典型的认知体验:旧有的认知被打破、全新的认知被建立,创作者依稀感受历史人物于历史事件间的爱恨情仇,必然会经历撩拨、触动、刺激甚或震撼,这是情感主观上共情带来的生命体验,它其实是在回答是什么“击中了我”,是什么“让我特别感兴趣”,“我希望去分享什么”。进而更一层面,在带有创作的压力下,创作者在阅读过程中其实也在不停叩问着思想的答案:“我要通过它表达什么”、“我为什么要讲这件事情”、“为什么要考虑这个问题”。从情感到思想,创作主体经历的这一完整循环历程,将是他们在审视史料素材的过程中最可宝贵的生命体验。
历史的和创作者当下的,集中起这两类生命体验,才可以说能够回答一部作品为什么需要这样去做、需要在什么样的故事平台上去叙述、要有哪些观察的角度。汇集这些答案,将决定着片子的灵魂气质;找到了这些答案,才可以说史料得以有效驾驭、一部文献纪录片的故事根基才得以被勾画了出来。更进一步说,当生命体验渐次清晰起来,创作者将得以重新检视搜寻到的素材——这些经过时间加工的半成品,其中去伪存真、剥除迷雾,史料间的联系经过体验的内在梳理才能够变得脉络清晰,之前模糊不清形而上的史观选择获得了史料细节体验的足够支撑也就顺势让所叙述的内容变得饱满起来。文献纪录片所关照的核心故事正是在这样一种认知过程中逐渐得以明确。之后剩下的,则是如何去表达这个故事的手段与技巧问题了。
历史没有剧本。然而当历史被后人重新审视和研究时,审视者的认识脉络却有着类似剧本展开的天然张力。由此带来一个重大影响,即“撰稿”成为文献纪录片创作的核心环节。在已经成为档案的时间与空间、事件与人物、资料与采访中,因为人类生命体验而起的认知线条,必然携带着人类本性中认知因与果的故事天性。区别在于在创作边界的认知上,创作者是将平静地、精确地叙事摆在首位,亦或将冲突与因果的戏剧性强调得更为突出。换言之,即是对“撰稿”与“编剧”的边界认知问题。
我们看到,在美国历史频道,历史题材纪录片为取得观众的认知而大量使用剧情元素,甚至逐渐发展为围绕“非虚构”人物事件以剧本的方式展开创制。而在PBS(Public Broadcasting Service美国公共电视网)的纪录片频道,其播出的历史题材纪录片则不主张以故事剧情为创作核心,相反它要求精确地展现可考证的历史细节,为此可以舍弃故事的戏剧元素。两者风格形成鲜明对比。客观而言,美国历史频道的纪录片具有更强收看性,然而对于历史的真实却未必得到足够遵循。他们认为历史纪录片的创作目的,旨在激发公众对于历史的好奇、帮助大家审视重大事件的线索和脉络,而非提供历史的准确样貌。与此相对,PBS的纪录片则客观严谨,强调描写、记录或者研究实际世界。
这其中有几个关键性指标或者要素需要值得注意的是,一是,尽管纪录片中也会有大量的人物存在,然而这些人物都绝非一般意义上的“演员”,而绝大多数情况下是历史的“还原者”或者讲述人,透过这些人对于历史事件的回忆和叙述,从而为观众展现出一个真实的历史场景;二是,纪录片并非完全是采用“跟拍”的方式完成的,因此在纪录片的整个拍摄过程中,“时效性”因素是一个绝对性因素,它所代表的是一段历史事件的发生过程,后续的所有“摆拍”,是在最大化地还原历史真相,在整个的过程中根本不会存在所谓的求同存异,秉承严谨务实的态度去还原历史才是纪录片拍摄的最根本原则。
必须要承认的一个客观事实是,随着社会环境中“泛娱乐化”现象的蔓延,这些并没有跌宕起伏情节的纪录片,尤其是文史类纪录片,在观众中的认可度的确存在着下滑的趋势。而一些新晋导演为了能够迎合所谓的“观众需求”,在纪录片的拍摄过程中陷入了一些误区。
误区一,将纪录片的故事化扭曲为“故事”。纪录片所记录的整个历史事件,呈献给观众的的确是“一件事”,在叙述的过程中也理所当然地存在事情的起因、经过与结果。基于此,导演在对纪录片完全呈现出碎片化状态的信息与线索进行整理的过程中,确实需要对纪录片的内容进行故事化的处理,然而这种完全是属于艺术加工范畴,丝毫没有涉及到纪录片基础元素的篡改,毕竟只要是修正其中的任何一个元素,就完全失去了纪录片还原历史真相的初衷。而纵观当下的所谓纪录片拍摄过程中,盲目追求故事片戏剧化,甚至捏造、杜撰一些情节的现象并非个案,以至于纪录片的拍摄过程中竟然会出现专业演员,那这样拍摄出来的纪录片显然是与历史真相南辕北辙的。美国哥伦比亚电视台拍摄的一个《老板在普通员工岗位上的24小时》系列电视节目,虽然打着纪录片的旗号,然而无论是从拍摄机位的设定还是从近乎于千篇一律的作品梗概来看,虽然不能确定其中所谓的“职员”是否是专业演员担当,不过完全可以肯定的是,这种纪录片中的所有镜头都是完全按照导演的指令在表演,所还原的场景也毫无真实感。
误区二,在纪录片的故事化处理过程中存在猎奇心态。贯穿于纪录片全过程的可以是一个微不足道的道具,也可以是精美绝伦的瑰宝,这些都是真实反应历史事件所必须要存在的。特别是在一些涉及到年代较为久远的人文历史类纪录片中,此类型的原始素材多如牛毛,如何进行甄选就需要凭借导演的智慧来完成了。然而,这些绝非是导演在其中“猎奇”的借口与理由,一味地去强调这些细枝末节的东西,不仅势必会冲淡纪录片的核心元素,而且还会直接让观众陷入一个感性且错误的理解范畴中,从而造成一种本末倒置的尴尬局面。日本NHK电视台(日本放送协会)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期拍摄过一部反应我国北京美食的纪录片,然而由于导演在镜头的选取过程中,所选取的近景镜头较多,且旁白解说对于器皿的介绍也极为翔实,因此当节目播出之后电视台所接到的观众电话反馈中,对于盘碗碟等精美瓷器的咨询电话数量要远大于对于美食本身。
纪录片内容的故事化处理需要完全遵循还原历史真相的原则,在这个基础上进行的一些艺术加工,尤其是为了能够满足观众“可视感”的悬念设定,其所需要遵循的原则就要远比一般的影视作品更为精巧。
其一,突出“时间轴”的作用来设定悬念。对于反应重大历史题材的一些纪录片作品,其史学价值的重要性是毋庸置疑的,因此采用一般的故事化悬念来进行修饰往往容易造成对历史真相的扭曲,是导演在拍摄手法设定中的大忌。然而采用时间轴作为重要元素,不仅能够让整个悬念在链接的过程中更为自然,而且还容易制造出一种悬念中还有悬念的连环扣式效果,从而极大地强化了此类型纪录片的故事化效果。重大历史题材《国歌》在进行选题的过程中,就选用了这种手法,根据国家广播电视总局重大题材审片小组对于重大历史题材影视作品拍摄的相关要求,《国歌》所需要反应出来的绝非是普普通通的一首歌曲的创作过程,而是整个《国歌》在中华民族驱除鞑虏的过程中,作词作曲家对于采用歌曲的形式来直抒胸臆的一种严肃、认真的态度。为了能够让近乎于湮没在历史长河中的一些重要文献资料能够被后人所熟知与了解,导演在《国歌》的拍摄脚本设定上就首先考虑到了故事化悬念的设定中,必须要采用以时间轴的方式来进行。其中有一个细节值得强调的是,在《国歌》第五集的原始素材整理过程中,摄制组对于在新时期如何表现《国歌》的存在价值,收集了大量的资料,其中两种较为相左的意见碰撞的较为激烈,一种意见是,仍然惯用时间轴的方式,在叙述完《国歌》词曲作者的生平之后,以他们的墓地陵园为本片的结尾,从而凸显有始有终的效果,为此,摄制组远赴河北石家庄鹿泉区双风山陵园,在安放《国歌》词作者田汉与其夫人安娥的陵园中整理出来大量珍贵的历史文献资料,可以说其中有一部分也相当具有研究价值;另一种意见是,在这个小的时间轴上展现一个更大的时间轴,那就是对于《国歌》在我国的一些重大事件中的常态化播放给予一个仔细的说明。如果仅从原始材料的文学历史价值上来看,很显然,第一套方案是最佳的,然而从《国歌》的历史定位上来讲,后者则是最为完美的。因为它所折射出来的是,《国歌》在整个新中国发展历史这个大的时间轴上“小我与大我”的关系,也就是说当下的《国歌》已经不再是某人反应其个人音乐修养及造诣的作品,它是所有中华儿女共同的精神财富。在综合考虑之后,选取了一组在香港回归仪式筹备过程中展现《国歌》表现方式的镜头。作品一经播出之后在社会层面取得了巨大的反响,在国家广播电视总局重大题材审片小组审片时,《国歌》得到了重大办的高度评价,专家评审一致认为:“该片导向正确、选材恰当、情感饱满、叙事精到、催人泪下,将有关国歌的历史、事件、人物全面立体地交织在一起,将叙事、议论、抒情很好地结合在一起,聚焦主题,延展开凿,升华了国歌的主题,是同类型题材纪录片中最好的一部。”这充分地说明了导演在《国歌》的故事化拍摄过程中采用时间轴作为悬念设定的方式是完全正确的。
其二,突出“细节”的作用来设定悬念。对于已经近乎于被淡忘的历史,采用纪录片的形式加以还原,所铭记的是一段弥足珍贵的史实,对于后人来说,整个历史事件的结果完全是已知的,任何的杜撰都毫无意义,通过适度地放大一些细节,反而能够让整个故事片的悬念更为紧凑,其可视性效果更为明显。在《我们的谭嗣同》选材初期,其实就遇到了这样的情况,对于谭嗣同这个在中国近现代史上有着较大影响力的历史人物来说,如果选用摆拍还原的方式,的确也能够为广大观众呈现一个历史上真实的谭嗣同,然而这种手法与影视剧的拍摄方式已经极为接近,不仅很多重要的历史场景大家都完全耳熟能详,而且也根本无法将重点放在谭嗣同在与封建帝制的对抗过程中思想冲击的重要性。更无从谈及年轻人从现代的视角来去追忆谭嗣同了。导演力排众议,在片头就借助一个根本完全不引人注意的玻璃瓶,将其与谭嗣同先生所倡导的“宇宙膨胀理论”完全关联起来,然后再从一个现代研究谭嗣同思想学说的年轻人的视角去理解、诠释和说明“宇宙膨胀理论”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中所产生的震撼效果,当所有的思想与理念形成碰撞的时候,或许在所有人的意识形态中都很难与一个普普通通的玻璃瓶所关联起来,可是这一切却的的确确是从这样一个细节而得来。从《阅评简报》(文艺)第8期,以《历史传记片的青春表达》为题,谈及《我们的谭嗣同》“该片以当代青年的视角讲述百年前的青春故事;采用对比的手法,以谭嗣同的青春观照当代人的青春;通过讲述当下年轻‘谭粉’们追星的故事,来再现百年前风华绝代的英雄传奇。该片通过气势恢宏的主题、张弛有度的节奏与诗意化的表达,展现了谭嗣同独特的价值魅力,不失为历史传记片的一次创新和有益尝试。”就不难看出,导演的这种细节效果处理是极为恰当的。
伴随着融媒体的兴起,纪录片的播放平台和形式也逐渐地增多,为了能够适应不同观众群体的视觉感受,纪录片故事化的悬念设置也在与时俱进地发生调整,伴随着这种优化,势必能够让纪录片的制作质量有明显提升。
一方面,将悬念设置的背景从现实生活向“线上与线下”结合发展。互联网环境是一个高速发展的媒体平台,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其作用也是绝对不容小觑的,纪录片要想真实地还原一些历史,完全有必要在悬念设定上将线下的现实生活资源与线上的虚拟资源融合在一起进行优化和选择,这样所能够产生的效果和推动作用绝对是1+1>2的。
另一方面,将悬念设置的条件从未知因素拓展到已知因素层面。从常理来看,之所以称之为悬念,就是未知的信息较多,这种悬念的存在的确能够凸显事物的不确定性,在影视作品拍摄的过程中也能够带动起一定的可视性。不过结合科学技术的发展来看,即便是一些已知的因素,伴随着多媒体信息技术,尤其是在5G环境下的人工智能信息技术得以广泛应用之后,采用全息影像技术去还原一些之前纪录片拍摄过程中所根本无法触及的视觉效果,所能够反馈出来的视觉传达信号已经从平面效果向全方位立体化效果转移,基于此,就完全有理由将纪录片的悬念设置条件从未知因素向已知因素拓展。
结语:综上所述,历史,记载的是人类社会文明进步的历程,而纪录片,是人类文明记忆中能够真实记载其发展过程的展示方式。将所有碎片化的信息浓缩在一个时间节点上去为观众呈现出来,所能够产生的震撼效果绝非是经过文学化加工之后的影视作品所能够匹敌的。因此,纪录片不仅会长期存在于影视作品创作过程中,而且还会伴随着科技的发展和影视拍摄手法的日臻成熟,为广大观众呈现出越来越好、越来越有史学价值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