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蒙露 刘沁卿 卢琦 郑舒文 李杰
1.江南大学商学院; 2.江南大学环境与土木工程学院
从世界经济与工业发展史中可以看见,一二三次的产业革命带动了英美等国的经济繁荣,为紧跟甚至是引领革命浪潮的国家创造了经济增长的新路径,重塑世界经济格局;21世纪的现在,第四次产业变革已经兴起,美、日、中等多个国家都在抢占此次产业革命的有利据点和创新高地。产业是实体经济的表现形式,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石,是“强富美高”的实现根基。城市的繁荣离不开兴旺的产业,城市的强盛要有强大产业作为支撑。
为化解无锡自身发展困局和顺应时代潮流,无锡唯有通过创新积极发展产业,尤其是保留有比较优势的制造业,才能走出经济困顿甚至是经济下行的艰难局面,最终实现国民经济结构调整与产业转型。
因此,2015年无锡明确了“产业强市”这一发展道路,必须义无反顾地开创和前进,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2017年制定三年(2017-2019年)行动计划,以信息技术、智能制造、现代服务业为三个把控方向,用创新驱动和服务业支持先进制造业;以及此前为落实长三角一体化,提出以深化“产业强市”为主基调的无锡方案。
通过近五年来的努力,无锡一直高举产业振兴大旗,实现了经济的再次腾飞,突破了经济重围。无锡已经成为创新发展、经济转型的成功典型案例。
“产业空心化”的短期负面效应使得各国意识到发展实体经济、现代制造业的重要性与必要性,多个国家相继推出制造业重振计划,诸如特朗普政府的美国制造业重回本土、德国的工业4.0、韩国的制造业3.0、“中国制造2025”。
振兴制造业这一主流趋势,揭示了在科技革命浪潮中发展实体经济尤其是现代化制造业是实现国民经济稳定发展提升的重要途径之一。
中国经济已经由高速增长转到中高速车道,在经济发展的“质”与“量”中,中国选择了“高质量发展”道路,优化产业结构、实现产业转型升级都是中国经济的发展方向与目标。
我国已出台相关政策支持发展实体经济,同时实施“一带一路”倡议、长江经济带发展、建设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等战略。这些政策战略为全国各省市发展国民经济奠定主体基调、确立前进方向;同时也为无锡市实体经济企业参与国家战略的实施,实现转型发展、创新发展、优化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时代机遇。
无锡素来都被称为中国民族工业和乡镇企业的摇篮,苏南发展模式就发祥于此地。制造业一直都是无锡市的支柱产业,上个世纪无锡轻工业的大力发展为其实现了经济的快速增长;但是在2015年之前,无锡陷入数年的经济瓶颈,面临诸多困境与棘手难题,比如后劲缺乏的经济增长态势、持续徘徊在低位的多项重要经济数据指标、不断加大的经济下滑压力、不容乐观的国际贸易形势,这都需要无锡市痛定思痛、寻求一条科学合理的破解之法。
2015年3月,时任无锡市委书记李小敏带队考察调研。在将近六个月的的深刻反思后,指出了导致无锡困顿的主要矛盾与关键问题所在:即无锡松懈了大力发展产业尤其是制造业的支持力度,导致其渐渐丢失了原有的产业发展优势。但是无锡的产业基础仍然较为扎实,重振产业尤其是现代化制造业,可以为其经济发展的骨架注入有力的强化剂。
无锡市前一阶段践行“产业强市”,其主要方针和实施路径是三个行动计划,集中针对以下三个方面:一是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二是智能制造产业,三是现代服务业。这三个行动计划提出了全新的发展目标,针对主要产业、重大项目和产业集聚进行政策上的支持,争取打造无锡市特色优势产业集群。以下将从上述三个重点产业的重大项目与政策来看发展产业、重视产业、重振产业的无锡举措。
为了向智能制造提供优质支撑以及“智慧名城”的建设目标,无锡市大力支持以物联网为龙头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主要优先发展物联网、高性能集成电路、大数据等新兴产业。
1.促集成电路发展
为发展全市高性能集成电路产业,无锡市开启了无锡中环集成电路用大直径硅片项目(计划总投资30亿美元)、无锡华虹集成电路研发和制造基地(计划总投资168亿元)、无锡SK海力士半导体二工厂(2019年计划投资70.5亿元)等项目。在这些项目里,华虹项目历时19月完成竣工,创造了最快纪录,也是无锡历史上单体投资额最高的产业项目;同时,这一项目的成立又促进了上海、江苏的合作发展。
2.承办世界物联网博览会
自2016年起,无锡连续举办世界物联网博览会,这是对无锡物联网行业发展水平的认可。2019物博会成功进行了峰会、展会、论坛等多达27个一系列活动,数百位学界大拿、行业领军人物在物博会交流碰撞,为无锡乃至世界物联网行业的进一步深化发展提出了多样的视角与思路。此次物博会吸引了来自全球30个国家和地区的542家企业参与展会展览,加强了物联网的世界声音;对接了与多个海外高校人才技术的合作,提高了无锡产学研结合深度。物博会这一平台,向无锡以“物联”促“智造”提供了强劲动力,也刻上了无锡“产业强市”的独特标记。
制造业是无锡的历史基因,在面对经济转型的档口,绿色化数字化智能化的制造业是功课方向,发展现代化的先进制造业是无锡的必经之路。因此,无锡市政府推行了多个智能工程,计划通过五大行动和五大工程实现智能制造的目标,推动“智造强市”。其中包括了智能制造试点示范工程、智能制造人才工程等。
1.智造园区项目落地
由无锡熙石高科发展有限公司发起的中南高科惠山智造产业园主要建设标准厂房,引进高端装备制造业、新能源新材料、电子信息及互联网、精密仪器制造、机器人等。园区重点打造战略新兴产业及智能制造聚集地,在2019年吸引投资5亿人民币。
2.雪浪小镇的引“智”入“造”
作为长期发展制造业,以制造业为荣的雪浪小镇,也是推进智能制造的最佳选区,2019年5月9日至10日雪浪大会在无锡召开,和往年一样,制造业中的龙头企业组织发起大会,并和各个企业就如何实现制造业数字化升级展开了讨论;拟通过各方合作发展完善的未来制造业。除此之外,大会设置将近20场高水平高质量的前沿论坛讲座,分享新工业领域的实践与成果。
现代服务业,包括金融服务在内的四大生产性服务业和文化创意、旅游休闲等三大生活性服务业。无锡市政府对各个行业提出了不同的要求和目标,通过各大行业滚动实施重大项目和与周边城市合作共赢的方式为优势产业发展提供了强劲的动力,也得到了优秀企业的积极响应。
1.金融服务的模式创新
在金融服务领域,无锡探索“互联网金融+动产质押”等模式创新,无锡感知集团就是优秀的企业代表。2017年感知集团在金融监管机构的指导支持下和江苏银行、江阴农商行、无锡农商行合作开展了物联网金融示范工程项目,是全国第一个将物联网监管技术应用于动产融资的模式,这种模式针对制造业所有的固定资产和应收账款偏多的现实情况进行调整,在传统动产质押过程中,容易出现一物多属或一物多押等情况,这种模式的创新未解决相关问题做出了有效改善,从而有效防控金融风险。
2.文化创意与旅游休闲的巧妙融合
江阴梦东方文化创意基地项目则作为旅游休闲的重大项目,计划投资130亿元,推进了旅游业与文化创意(宣传了徐霞客的事迹和其所遗留的文化经典)等产业的融合发展。它引入了当前世界上最先进的科技并吸引了优秀的文化创意企业,能有效促进产业转型升级。
无锡“产业强市”主导战略所取得的成效,将从经济增长、产业结构、科技创新、人才与就业等四个方面来详细阐述。数据主要来源于无锡市统计局和江苏省统计局官网。
从GDP总值来看,2015年至2018年,无锡市地区生产总值均实现不低于7%的累计增长率;2017年市GDP(10511.80亿元)成功突破万亿关卡;2019年前三季度生产总值达8751.10亿元,已经超过2015年(8685.91)的整年总值数。
另一方面,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增速从2015年的1.8%快速上升到2019年的8.2%,在此期间,2017年(16.8%)和2018年(13.2%)均实现超高速增长。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总量在2016年第一次超3000亿元;2018年增速(9.0%)位列江苏第一;2019年增速(7.8%)虽然有所下降,但仍然明显高于全省的6.2%,优势较为显著。
近年来,无锡市产业结构有所改善。2015年三大产业总值占比结构为1.6∶50.2∶48.2,而2019年为1.0∶47.5∶51.5,服务业占比相对于2015年提高了3.3%。2018年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占全市GDP比重之和超75%;2019年全市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为45.6%,对比2014年提高了4.4个百分点;2019年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值增速高规模以上工业1.8%,占规模以上工业总值(29.5%)与2014年相比提高近6个百分点。
虽然2019年无锡市发明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同比上一年度有所下降,但是年末全市有效发明专利总量(28953件)较上年末增加10.2个百分点,平均维持时间6.64年,大大高于江苏省平均水平,全省排名提升到第二。全市获国家科技进步、技术发明奖项数量突破以往最佳记录。
“产业强市”战略不仅促进无锡经济的高水平发展和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同时也惠及民生、带动就业、提升城市综合地位。近五年,全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呈现稳定增长态势,2018年人均可支配收入超过50000元,2019年增速(8.9%)超上一年度0.3个百分点。从从业人数来看,2019年无锡市城镇新增就业15.42万人,其中高科技企吸收新增就业占比最高,城镇登记失业率进一步下降到1.75%,继续保持失业率低位的状态。于此同时,2017年无锡再次成为内地最宜居城市;而建立“产业强市”、重振产业雄风、打造“智慧名城”等等行动收到了社会各界的高度赞誉,无锡的城市形象和地位都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
虽然无锡市高技术产业和战略新兴产业产值在地区生产总值中占有较大的体量,但仍然缺乏关键核心技术和自主知识产权。在科技日新月异、西方国家限制核心技术出口的当下,自主创新是无锡乃至中国必定要坚持的道路。
首先,要加大研究机构和实体企业攻关尖端技术的政策支持力度,包括增加相关技术研究的资金支持以及为重大科技创新项目开辟绿色通道、缩短项目申报审批时间。其次,要加快科学研究成果转变为现实可行的领先技术,产学研紧密结合转化。
良好的产业生态以及完整的产业链,能够产生强大的产业集群,从而形成向心力,吸引更多的相关企业落户发展,进而强化已有产业链。因此,构建链式产业是“产业强市”的新内涵。
首先,在智能制造的原有基础上,加强企业、产业的上下游协同发展水平,巩固已有的产业链;其次,从全局出发,思考缺乏的产业链条,通过有目标性的招商引资进行补链;当然健全相关的法律法规、形成优质中介咨询服务集群、有关部门提供精准化的指导也是做强做大产业链必不可少的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