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娜 锦西工业学校
《诗经》是中国古代诗歌的开端,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记录了我国商朝之后的政治制度、社会形态以及风俗礼仪等,在我国文学史上具有不可撼动的地位,对后世的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诗经》具有丰富多样的表达形式,值得进行深入的探究。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内容丰富,篇幅较多,表达形式多样。《诗经》在内容上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而在表达形式上则分“赋”“比”“兴”三种独特的艺术表现手法。“赋”“比”“兴”的运用,既是《诗经》艺术特征的重要标志,也开启了中国古代诗歌创作的基本手法。“赋”就是铺陈直叙,诗人把思想感情及有关的事物平铺直叙地表达出来。“比”就是比方,以彼物比此物,诗人通过一个事物作比喻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兴”是触物兴词,诗人因为客观的事物的触动而引发出了一系列的情绪、情感,进而引起诗人进行情感的抒发。“比”和“兴”是两种艺术表达形式,在《诗经》中经常会同时使用“比”与“兴。”作者将事物加以比较,因接触事物而引发出了不同的情感;不同的事物会触及作者不同的情感,引发出不同的感受。“比”“兴”要把事物比得合理,感情才能得到表现。“比兴”是一个涵义丰富的概念,“比”会随事物的不同而方法也不同;“兴”会随着“比”的变化而变化,两者互相独立又互相关联。在《诗经》中,运用了较多的“比”“兴”艺术表达形式,很好的展现了《诗经》的艺术魅力。
《诗经》中的“比”概括地讲,就是比喻、比较。作者在文中描写了一种事物或景物,但作者并不是要歌颂或者赞美该事物,只是用比喻的方式来表现另一种与之有关的事物。作者运用的表现这种方式就叫做“比”。《诗经》中所用的“比”是把存在着某种相似特征的两种事物,通过对其中一种事物的描写来突出另一种事物的特点;或者描写某一事件来描绘某一事物,从而使事物的形象更加突出。《诗经》中运用“比”这种艺术表现形式非常多,有时是全文都是“比”,有时只是在文中的某一部分采用了“比”。
《诗经》中的“兴”就是起兴,常常用在诗篇的开篇部分。“兴”是诗歌的核心所在,是诗歌的情感所在。如果诗歌没有采用“兴”,则失去了一大半的艺术魅力与艺术感染力,黯然失色,难以吸引到读者的兴趣,更不会读下去。因此,“兴”在一篇诗歌中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兴”原意是指众人一起举起一样东西,后来逐渐引申为“兴起”“起来”的意思,在《诗经》中被使用时则是“起兴”的作用了。《诗经》中“兴”通常都是放在诗歌的开始部位,是借用其他事物来表达情绪与情感,进而引出主题,表现主旨与内涵。“起兴”原来是动词的词性,但是在《诗经》中作为一种艺术表现方式而成为名词词性了,这也是中国汉语中词性变化的一种常见现象。
“兴”通常有两种常见方式:一种是比较直接的,借用一种事物来抒发和表达某种情绪、情感和思想。而事物与情感上不一定有内容上的联系,也可能是其他方面的联系。还有一种是比较含蓄的,通过联想的方式引出所要表达的情感和主题,准确诠释诗歌的主旨。
“比”“兴”在《诗经》中的应用有很多,可以说处处皆是、篇篇都有。但是,《诗经》中使用比兴通常有两种情况,一种是正面使用,通过比兴的艺术表现形式赞美或者歌颂人物的美好品质、高大形象以及威武矫健等,即正用“比兴”。还有一种情况是通过使用比兴来对诗歌所描写的人物或者事物等进行讽刺与揭露,即反用“比兴”。
《诗经》中使用较多的是正用比兴,通过比与兴来赞美人物,歌颂他们的优秀品质和美好形象。如《卫风氓》中“桑之未落,其叶沃若”,写出了女主人公年轻时的美丽,如同新鲜的桑叶一般。既有“比”也有“兴”,两者同时使用,表现了女主人公与氓的爱情故事,使诗歌富有艺术魅力。再如《孔雀东南飞》中“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在这里,诗人用孔雀来象征焦仲卿与刘兰芝的恩爱与依恋。既有比也有兴,为全诗定下了一种缠绵悱恻的情调。
《诗经》中通过反用比兴的手法来讽刺或者揭露一些不好的言行。如《卫风氓》中“于嗟鸠兮,无食桑葚之落矣,其黄而陨”,通过比兴手法的运用,暗示了由于女主人公容貌的衰老而导致爱情的破灭,讽刺了负心男人的恶劣行为。
综上所述,无论是措辞上的解释还是文学上的解说,比兴是诗歌中比较常见的艺术表现形式。通俗的理解,比就是指对人物加以形象的比喻,使其特征更加鲜明突出。兴就是起兴,是借助其他事物作为诗歌的发端,以引起所要歌咏的内容。有的“兴”兼有发端与比喻的双重作用,所以后来“比兴”二字常常联用,专用以指诗歌有寄托之意。《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赋、比、兴是其常用的艺术表现形式。比兴手法的使用,加强了古代诗歌的生动性和鲜明性,有助于塑造古代诗歌中的人物形象、赞美事物的美好,增加了诗歌的艺术形象和韵味,使得《诗经》更具艺术感染力,在我国文学史上永远散发出迷人的艺术魅力,展现出独特的艺术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