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理工大学基础学院,上海杨浦 200093)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1]。要运用新媒体新技术使工作活起来,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优势同信息技术高度融合,增强时代感和吸引力。”[2]随着互联网的普及、越来越多的目光聚集到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宣传的创新上来,近两年入学的新生已经大部分是熟悉新媒体的“00后”,对现阶段的辅导员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了更高的新要求、新任务、新使命。辅导员思想政治工作宣传能力的提升,对提升新时代辅导员育人本领和能力、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2019年入学的大一学生已经大部分是“00”后,新媒体对他们来说已经是不可缺少的日常获取信息的途径。2019年8月第44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中指出,截至2019年6月,手机网民达到了8.47亿,使用手机上网的比例高达99.1%。根据国内外文章中数据和访谈内容的调查分析研究发现,新媒体视域下大学生网络使用更加频繁,使用手机、电脑等电子产品上网已经成为当代“00”后大学生日常生活方式。辅导员了解“00后”大学生群体对新媒体社交软件的偏好模式,以此作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宣传的出发点,进一步提升“00后”大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接受度,对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有着重要的正面意义。
“00”后大学生总体上有创新意识、乐于表现、积极上进、竞争意识强,有较强的自我意识,在价值追求上,不再局限于父母老师对他们的传统要求与期待,更加多元化。[3]互联网高速发展的时代,新兴产业蓬勃发展,“00”后大学生伴随着这些变化长大,他们更愿意多尝试不同的方向。
“00”后关心个人价值,重视自己的自尊心,要求得到尊重与理解,有强烈的自我观念。这种价值追求需要在正确的引导下,形成以国家的繁荣昌盛为前提,人民的利益为出发点,强调开拓创新观念,以及个人奋斗观念,成为正确的“00”后大学生价值观。
在新媒体的飞快发展下,“00”后大学生善于第一时间通过互联网快速掌握当下最新科技技术与时事新闻。在学院进行的科创兴趣小组和创新创业的比赛中,“00”后大学生大都及时了解报名要求,主动参加。对最新发布的电子产品保持高度的热情,智能手机、智能手表、电脑等新出的款式经常是“00”后大学生们聊天的话题。同样,新出现的产品也常选择在大学里发布,比如某共享单车一开始选择大学校园作为第一批推广地。可见,“00”后大学生对新鲜事物一直保持高度的关注,也具有很强的探索精神和执行力。
“00后”大多是独生子女,其父母一般有着比较高的教育水平,使得他们有着比较谦和的处事态度,普遍有比较强的社会道德意识,有公德心,待人接物比较有礼貌。不过,在与“00后”大学生交流发现,在与自己无关的情况下,他们一般接受外部的约束条件。比如参加社团活动,较多“00”后大一学生表示重在参与,全力以赴的学生不多。 “00后”大学生有着与其他任何一代年轻人都不一样的特点,因为生活水平的整体提高,他们见识广,遇到事情不慌,有时过于“佛系”。但是一旦他们感到自己的利益被侵犯,则会变得十分敏感,迅速产生对立的情绪,对学校和教师的权威性提出质疑,有比较强的利己和维权意识,需要正确引导,增强大局意识。
“00后”大学生伴随着网络高速发展成长,俗称为网络的“原住民”,他们的衣食住行及生活各个方面都离不开网络,网络在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一些负面的问题。很多“00”后学生沉迷网络游戏、网络社交、手机购物等,影响到正常的学习和生活,严重的学生会引起心理问题,适应不了大学生活。沉迷网络需要家长与老师进行一定的约束,帮助他们从网络世界走到现实生活中来。同时,随着新媒体快速发展,网络上充斥着各种不正确的评论,这些信息传播速度快,影响恶劣,“00”后大学生很难正确的加以辨别,容易被带错方向,从而引起舆情。[6]这些问题需要辅导员加以正确政治思想引导,提高“00”后政治素养。
新媒体对“00”后大学生的思想、行为方式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其传播力、渗透力远远超过了传统的方式。如何利用好新媒体,特别是“00”后习惯的QQ、微信等微媒体,为辅导员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新的机遇。然而,不少地区高校对思政辅导员的吸引政策,比如落户的加分,提供事业编制等,使得辅导员岗位成了一些人阶段性选择的工作,思政工作队伍流动性大。不少新上岗思政工作者本应该是最了解新媒体的一群人,却不能较快进入角色,积极融入学生群体,关心、服务学生。这些导致辅导员工作方式没有随着时代而发展,仍使用传统的宣传方式。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宣传需要辅导员树立起互联网思维,在遵循新媒体发展规律的前提下,善于运用新媒体新技术做好宣传工作。用好“00”后常用的网络语言,把思想政治宣传与学生感兴趣的热点结合,提高宣传创新能力,建立传递正能量的新媒体平台。[4]
以上海理工大学基础学院为例,学院大都是2019级大一的“00”后新生,对大学的学习模式、学业规划、人际交往等都处于好奇阶段。为吸引他们的关注,学院微信公众号结合学科特点在微信公众号中开设“翻转课堂”“研习攻略”,充分发挥朋辈互助精神,邀请学习优秀的学生为大家讲解知识难点、分享学业科研的心得,以同学们喜爱的方式传递知识。同时能起到加大学生间交流,增进学生友谊的效果,形成良性竞争,广受学生欢迎。在公众号中开设“我爱我家”“民族印象”专栏,通过举办一系列有趣又有意义的线上线下互动活动来丰富学生的课外生活,团结各民族的学生。该公众号以提供学习便利、生活服务等在公众号上聚拢人气,而后围绕学生需求,设计了“初心使命”“新时代、新青年”等思想政治宣传专栏。组织学生开展“党的基础理论学习”“不忘初心跟党走,知识竞赛显身手”“走进社区、服务市民”等等线上线下宣传报道活动,增强文化内涵,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吸引学生广泛参与,将思想引领融入日常学习的平台里,润物细无声,得到了学生的认同与信赖。
新媒体形式多样,具有时代感,在与“00”后大一新生交流时,发现大部分“00”后喜欢使用QQ进行网络社交。辅导员重视班级的QQ群管理,及时通过QQ群发布最新消息,通过QQ空间了解学生动态,拉近与学生的距离。辅导员通过QQ、微信经常与学生进行线上互动后,在线下开展班会时学生普遍更加积极,在“谈心谈话”时,能更好地掌握学生性格特点、近期动态,让学生在谈话时有亲切感,师生的交流更加有温度[5]。
同时,除了在课堂上为学生讲解思想政治宣传,辅导员可以在微信公众号中通过专栏,开展学生党课活动,注意宣传方法,组织专门的学生团队创新宣传方法,用宣传动画、动漫海报、KT展板等大学生喜爱的新媒体方式宣传。重视展示学生学习成果,宣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做好新时代青年的价值引领工作,提高学生党课的亲切感和影响力。通过观看爱国主义电影的方式让学生在观影同时,提升自己的政治素养。比如,在《我和我的祖国》刚上映时,上海某高校辅导员及时行动,注意把握好第一时间电影的动态,重视时效性,提前预订好电影票,在电影还未上映时便与电影宣传同步在学院宣传,引起学生们的好奇心,吸引学生主动报名参加观影学习活动。通过集体观影这个模式,学生们既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激发了学生们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思想政治的主动性。
打造新媒体品牌,使之成为高校思想政治宣传的新阵地,具有潜移默化的育人功能。通过打造具有学院特色的新媒体品牌,秉承立德树人、德育育人的理念,形成“知识传授+修身立德+滋养人心”有机融合闭环,思想政治宣传传递到教育系统的“神经末梢”,给学生提供有温度的思想政治教育。比如某高校学院打造的“思学讲堂”品牌,前期通过调查问卷等形式收集学生感兴趣的内容,邀请优秀的学科教授、不同领域的专家到学院与学生交流。在官方微信和官网上的专题栏目中进行预告与宣传,同时,在固定地点线下举办派票和海报展示,让学生可以轻松获取活动信息。
除了学校学院打造的新媒体品牌,高校辅导员个人同样可以打造正能量的新媒体品牌[7]。比如某高校辅导员老师成立个人公众微信号“陌上花开”,结合自己心理咨询的特长写下原创文章1300多篇,帮助学生更好的过好大学生活,开心快乐地成长。个人品牌打造成功后,与同事一起依托微信公众平台“陌上花开”开展网络咨询、进行思想政治宣传。做到了润物细无声,于一点一滴中做好思想政治宣传工作,实现思政课程显性教育与课程思政隐性教育的无缝结合。
新媒体时代高校辅导员思想政治宣传工作能力的不断提升,能够更好地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努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人才培养提供可借鉴的参考和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