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玉琴[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苏州旅游与财经分院,江苏 苏州 215104]
宋词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一颗璀璨明珠,从诗歌风格上来看,大体可以分为豪放派和婉约派两大流派,北宋的苏轼和南宋的辛弃疾是豪放派代表词人。一提起辛弃疾,我们的脑海里立马会跳出“豪放派词人”的标签,这没有错,但其实辛弃疾这位豪放派词人也留下了不少婉约词风的作品,辛弃疾传世的共有六百多首词作,而他的婉约词作就占了三分之一,有两百多首。长期以来,学者们对辛弃疾作为豪放派词人的研究比较多,也比较深入,而对他的婉约词的研究稍显不够。
本文以《青玉案·元夕》为例,分析辛弃疾作为豪放派词人的婉约词作。
《青玉案·元夕》全词如下:“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从写作内容上看,这首词是写元宵佳节的,上阕写景,从词的字里行间,我们似乎可以闻到空气中的节日气氛、欢快意味。
黄昏时分,百姓们乘着元宵佳节,到城里最热闹的地方赏花灯,花灯那个多呀,像东风吹散千树繁花一样,灯火闪烁,烟火纷纷,零落如雨。词人的描写是颇为生动,非常具有想象力的:正值元宵,东风没有把百花吹开唤醒,却先把元宵节的火树银花吹开唤醒了。更为神奇的是,它不但吹开了地上的灯花,还从天上吹落了如雨的彩星——燃放的烟火,这烟火先是冲上了云霄,再从空中落下,好像下了一阵陨星雨。“花千树”一句化用了唐朝诗人岑参的“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灯彩是如此美妙,我们可以想象,看灯的百姓中肯定有不少引领当时时代潮流的贵族妇女们,她们精心打扮,涂脂抹粉,乘着装饰精美的马车而来,透过词句,我们似乎能隐约嗅到豪华的马车洒下的一路芳香。艺人们吹奏的凤箫声悠扬地在节日的街市四处回荡。天上的玉壶般的明月静静地看着这一幅幅美景,悄无声息地随着时间的流逝慢慢倾斜,人们在街上狂欢了一个晚上;灯彩被扎成了各种动物形状,有活灵活现的游鱼,还有威武的龙灯,这些五彩的灯饰在那儿旋转飞舞,人们看到精彩处,指指点点,时不时地发出阵阵笑声。古代没有网络,没有现代通信设备,但自有那个时代的娱乐活动,感谢词人辛弃疾,把南宋的习俗——元宵节赏花灯描绘得如此细腻,可以让我们领略到南宋的风俗人情。辛弃疾是一个爱国词人,是一位有着铮铮铁骨的伟丈夫,人们可能会觉得他的词作就应该“把栏杆拍遍”,其实每个人都有不同的几个侧面,辛弃疾这位豪放派词人写起婉约词来,其细腻程度不输于任何婉约词人。这一点我们从上阕已经可以见其端倪。
我们再来看下阕,下阕开始写人,古代女子社交机会比较少,元宵节就是为数不多的女子可以名正言顺地、大大方方地出门社交、看世界、看各色人等的一个好时机,她们怎么会不尽情打扮呢?元宵出门赏灯的美人头上都戴着美丽的饰物,在灯光的照耀下,闪闪发光,和元宵的灯彩交相辉映,令人神迷目醉。久不出门的女子看到什么都是新鲜的,愉悦的,何况花灯是那么有创意,这些女子怎么可能不尽情欢笑呢?我们作为后世的读者,细读全词,似乎还能听到成群的美女走过时洒下的一路银铃般的笑声,似乎还能闻到美女们洒下的盈盈香气。而词人呢?恰恰对这些美丽的女子彻底无感,对身边的热闹视而不见,在人群中寻寻觅觅,不止千回百回地寻觅一位女子,可惜都没有结果,猛然一回头,在不经意间,在灯火零落的地方终于发现了她,忍不住叹一声:原来你在这里!可见,《青玉案·元夕》描写的内容就是元宵佳节,古代闺阁女子出门赏灯,一路欢声笑语,赏灯的人看灯看人也被人看,但我们的男性词人却对大量的莺莺燕燕不感兴趣,偏偏钟情于一位在灯火零落处的女子。
辛弃疾这首《青玉案·元夕》词描写细腻,意象繁多,运用了比喻、夸张等修辞手法,写了元宵佳节的繁华热闹,灯彩的辉煌壮观。通篇都是婉约词作的写法,极尽铺排之能事。但如果这样说,那么古代词人写上元灯节的词,不计其数,为什么辛弃疾的这一首,所有研究者中没有人认为可有可无呢?它的独特性在哪里呢?主要原因就是这首词很特别地运用了反衬手法。词中用了“宝”“雕”“凤”“玉”等等很多繁华美好的字眼,为的是给元宵的气氛助兴、写境,也是为下阕出场的女主人公铺垫。到了词的末尾,才显示出词人构思的巧妙:那上阕的所有热闹,那下阕的让人眼花缭乱的一队队的丽人美女,都只是为了那一个蓦然回首的意中人而设,所有人都在热闹的地方赏灯看人,只有这位丽人在灯火零落的地方,但倘若没有这位丽人,那一切就没有了任何意义与趣味。
其实上阕结尾的“一夜”两字就是为下阕“寻他千百度”作铺垫的,词人根本没有心思去欣赏那美妙的月色、五彩的灯饰、笑语盈盈的众人,整夜都在苦苦寻觅那位意中人,可见他的苦心痴意,读到下阕的“灯火阑珊”,我们才知道词人早就为这位丽人做好了一切铺垫,很多词语遥相呼应,可见词人笔墨的细腻了。
对这首婉约词的理解,下阕中的“那人”是一个难点,有多种说法,下面做一个简单辨析。
《青玉案·元夕》这首词有人认为就是一篇爱情之作,“那人”就是一位佳人,是词人心中的理想爱人,她不喜欢出风头,不喜欢扎堆,喜欢冷静,喜欢独处,《青玉案·元夕》就是词人辛弃疾为了这位佳人而写,前面的莺莺燕燕都是为了衬托这位孤傲的意中人,从这位“佳人”身上,我们可以看到辛弃疾异于常人的审美情趣和爱情观,他不喜欢常人眼里的普通美女,独独喜欢那一个站在“灯火阑珊处”的女子,不惜千百度地去寻找她。对于一首词来说,这种理解不也是一种很唯美的解读吗?就像20世纪八九十年代有一首歌里所唱的那样“千万里千万里我追寻着你”,如果果真如此,辛弃疾为爱坚守,“那人”被爱国词人辛弃疾千百度追寻,这首词就是一首让人感动的好词,值得千古流传。
当然,如果仅仅是一首写爱情的词,这首词也不一定会成为千古名作了,文学的解读是多元的。还有人认为这首词中的“那人”就是词人的理想。辛弃疾,字幼安,号稼轩,山东历程人,自小生活在金人占领区,却时时心系大宋朝廷,期盼收复中原失地。著名学者胡适曾经这样评论他:“他(辛弃疾)和南宋的大文人大诗人都往来很密切的。他的天分最高,才气很发扬,读书也很多,故他的词无论长调小令,都能放恣自由,淋漓痛快,确然可算是南宋的第一大家。”在这首词里,所有盛装女子都在开开心心地赏灯,享受难得的出游时间,大家都在往人多的地方游玩,唯独“灯火阑珊处”的女子反其道而行之,在一个热闹的元宵佳节,找了一个僻静处独自沉思,这一女子形象像极了词人。南宋小朝廷上上下下都在抓紧时间享受一切,包括美景、佳节、佳人,只有辛弃疾经常不合时宜地作好南渡的准备,老想着收复失地,因而,“那人”就是辛弃疾的政治理想、人生目标,他是一名武将,也是一名词人,既然不能用手中的武器来实现人生理想,就只能用手中的笔写作,通过词作来浇心中块垒,这也是作为爱国词人的辛弃疾的无奈选择。
还有研究者认为“那人”就是词人自己。词中,“那人”自始至终没有加入赏灯队伍,她以特立独行的形象出现,纵观词人自己,何尝不是如此呢?辛弃疾三十六岁就是封疆大吏,可谓人生赢家,但“木秀于林,风必摧之”也好,政见不同也罢,他抗敌复国的理想终究是没有得到其他同仁包括朝廷的认可。
笔者认为从词作来看,可以把“那人”看作词人自己,辛弃疾是以“那人”来自喻,“那人”是遗世独立的,也是孤傲高洁的,她不愿与其他人混在一起,浑浑噩噩地过这一生,辛弃疾也是如此,既希望自己被接受,又有自己文人式的倔强的傲骨,坚决不肯妥协低头,更不肯为了融入主流而放弃自己的理想。其他女子个个妩媚多姿,笑语盈盈,唯独“那人”孤高自赏,这不仅是作者的自伤孤独,也有对自己不肯与其他人同流合污的一丝自鸣得意和一份自我欣赏,但自我欣赏归自我欣赏,别人不认同、不理解自己,必然会产生怀才不遇的伤感情绪。真是“自怜幽独,伤心人别有怀抱”(《艺衡馆词选》,引梁启超语)。
总之,这首词中的“那人”正是作者自比。但这个自己是复杂的,看似无限风光,内心却孤独苦闷,作者对朝廷既向往又疏离,大志未竟,就不免顾影自怜起来。著名学者周汝昌先生曾经说过:“发现那人的一瞬间,是人生精神的凝结和升华,是悲喜莫名的感激铭篆。那一瞬是万古千秋永恒的。词人竟有如此本领,竟把它变成了笔痕墨影,永志弗灭!”不管辛弃疾词中的“那人”是佳人、理想还是自己,正如周先生所说,“那人”是千古永恒的,这首婉约词之所以能传世,跟“那人”有着密切的关系。
辛弃疾的很多婉约词婉约仅为其表面,豪放才是他婉约词的内核,可以说是寓豪于婉,豪婉相济,辛弃疾的婉约词不同于纯粹的婉约词人的倚红偎翠、柔媚轻靡,例如词作《青玉案·元夕》下阕的“那人”孤傲高洁,气度不凡,自有一股凛然豪气,和词的前半部分提到的“笑语盈盈暗香去”“直把杭州作汴州”的及时享乐的女子们风格截然不同。
再有,《青玉案·元夕》上阕对元宵佳节的铺陈描摹主要是为下文写“那人”作铺垫的,用元宵佳节环境的金碧辉煌、美人们的世俗打扮来反衬“那人”的高洁,而仅有的对于“那人”的三句描写也只有侧面描摹,用“灯火阑珊”的环境来衬托她思想的高洁,至于这位女子的具体穿着打扮,却一句都没有写,可谓“不著一字,尽得风流”。这种洒脱的写法,也不是一般重铺陈的婉约词所有,因此,我们说,辛弃疾的很多婉约词婉约仅为其表面,豪放才是内核,可谓“豪婉相济”。
再如辛弃疾的另一首婉约词作《摸鱼儿·更能消几番风雨》,乍看是一首情意缠绵的宫怨词,而我们却能从中触摸到词人为国家民族的危亡而焦虑的内心,表面上是在写美人被君王抛弃,实际上却在写英雄没有受到朝廷重用,全词一股英雄报国无门、无路请缨的不平之气倾泻而出,也打破了婉约词常见的“温柔敦厚”格局。
辛弃疾的婉约词还善于寓悲愤于闲适之中,比如这首耳熟能详的《丑奴儿》,“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这首婉约词侧重写心理,写同一个人少年与暮年时代对“愁”的不同理解,少年时代“为赋新词强说愁”,暮年时代阅尽千帆过后,却只是道一声“天凉好个秋”,这样的婉约词词风的内核其实是非常沉重的内心感慨,时移世易,词人心心念念的南渡大业却迟迟没有完成,词人当然内心失落,化成这一声感叹。
那么,为什么会产生婉约为表、豪放为核的现象呢?关键是因为辛弃疾在用健笔写柔情,作为一位豪放派词人,他在写婉约词时,吸收了豪放词的刚健写法,使原来婉约词的“柔弱”风格一变而为“柔韧”风格。《青玉案·元夕》中的“那人”特立独行,丝毫没有柔弱之风,是一位思想独立、行事独特的女子,说她是一位闺阁女子,还不如说是词人的化身。这样的婉约词,自然不同于一味倚红偎翠的花间派词人的作品,其格调也更为高雅、纯洁、清丽。
对于同一位词人辛弃疾,我们可以分析他作为豪放派词人的主要词作风格与特色,也不能忘记其一批婉约词风的作品,而恰恰是因为他豪放派词人的底色,成就了辛弃疾婉约词作的清丽刚健,给词坛奉献了一批独有特色的婉约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