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联合[陕西职业技术学院教学工作部,西安 710038]
《秋兴八首》是大历元年(766)秋杜甫滞留夔州时惨淡经营的一组七言律诗。他日夜思归故乡,却始终无法实现。值此秋风萧瑟之时,不免触景生情,感发诗兴,创作了组诗《秋兴八首》。这八首诗是一个完整的乐章,命意蝉联而又各首自别,时代苦难、羁旅之感、故园之思、君国之慨,杂然其中,历来被公认为杜甫抒情诗中沉实高华的艺术精品。清代黄生《杜诗说》就说:“杜公七律,当以《秋兴》为裘领,乃公一生心神结聚之所作也。”清代沈德潜《唐诗别裁集》也说:“怀乡恋阙,吊古伤今,杜老生平俱于见此。其才气之大,笔才之高,天风海涛,金钟大镛,莫能拟其所到。”杜甫十分注重诗歌语言的锤炼,曾表示过“语不惊人死不休”的意愿。他后期所写的一些诗作,往往词句平易而意象新警,语法奇异而内蕴丰厚,语言精纯圆熟,几乎到了出神入化的境地,《秋兴八首》即是代表作品。本文试结合诗人当时的处境和情感分析第一首的语言艺术特色。
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秋兴八首·其一)
《秋兴八首》第一首是组诗领起的序曲。诗人用铺天盖地的秋色将渭原秦川与巴山蜀水联结起来,寄托自己的故国之思,又用滔滔不尽的大江把今昔易代联系起来,寄寓自己抚今追昔之感。
诗歌首联,漫山遍野的枫林白露凋伤,秋色已经很深了,巫山巫峡呈现出一片萧森景象。开门见山,点明时节、地点,描绘出具有浓重感伤色彩的秋色、秋气,奠定全篇萧森衰残的基调。南宋词人刘辰翁评点这句说:“露曰玉露,树曰枫林,凋伤之中仍有富丽之致,自是大方家数。”“玉露”,秋天的霜露,因其白,所以以玉来比。“凋伤”,是说草木在秋风中凋落。“巫山”,在今重庆市巫山县。“萧森”,萧瑟阴森。
颔联紧承首联,“巫山巫峡气萧森”,描绘巫峡景象和阴森气氛:峡中的江水波涛汹涌,波浪滔天;塞上的风云阴沉密布,仿佛已经贴近地面。骇浪滔天,似乎暗寓当时时局的动荡不安和诗人心潮的翻卷不息;阴云遍地,又象征着国家命运的光景黯淡和诗人心情的阴沉郁闷。将眼前之景和心中之景连成一片,使人感觉到天上地下,处处惊涛骇浪,风云翻滚,阴晦惨淡的气氛笼罩四野,分明是诗人阴沉压抑、动荡不安的心情和感受的写照。“江间”,指巫峡;“塞上”,指巫山。“兼”“接”二字,写出了江天浑然一体的景象。
颈联诗人在倾诉思乡衷肠。秋菊两度盛开,使诗人再次洒下了往日流过的眼泪;孤舟靠在岸边绳索紧系,始终牵动着诗人的思念故园之心。“丛菊两开”“孤舟一系”的图景,表现出作者思乡之情的深沉浓烈。章法上,“丛菊”承接着首联“玉露凋伤枫树林”所暗示的季节特征,“孤舟一系”则由颔联“江间波浪兼天涌”生发而来,因波涛险恶,不能顺流东下回归中原,呼应巧妙而针线绵密。这一联是全篇主旨所在。“丛菊两开”,指诗人于永泰元年(765)离开成都,原打算很快出峡,但这年留居云安,次年又留居夔州,见到丛菊开了两次,还未出峡,所以对菊掉泪。孤舟系住了自己的行踪,诗人的心情却时时刻刻牵系着故园,故见菊伤心。
尾联紧承上一联“故园心”,又暗扣题目,总结全诗。傍晚时分,我清晰地听到,在白帝城楼的高处,砧声四起,是那么的急促。妇女们正拿着裁尺和剪刀,为在外的亲人赶制着御寒的衣服。在暮色秋风里,一片捣衣声的环境气氛,表现出游子无家可归的惆怅悲凉。“催刀尺”,即催动刀尺,赶制寒衣。“白帝城”,旧址在今重庆市奉节县东的白帝山上,与夔门隔岸相对。“急暮砧”,黄昏时分捣衣的砧声,声声紧迫。“砧”,即捣衣石,这里借指捣衣发出的声音。古人裁衣前,先将衣料放在砧上,用杵捣软,使之平整光滑。每到秋天,家人要为远方的游子或征人制作寒衣,因此捣衣声是人间的秋声,往往会增添客子的愁绪。在这黯淡萧条的秋景和暮色中,诗人更平添了些许孤独、忧伤之感。
首联二句下字密重,用“凋伤”“萧森”,概括深秋季节,秋意萧瑟,气氛阴沉,定下全诗感情基调。颔联描绘江间波浪、塞上风云,展开“气萧森”的景象。作者生动地表现出万里长江滚滚而来,塞上阴云翻卷匝地的眼前实景,既写景物也寓时事,衬托诗人心情,虚实兼之。当时吐蕃入侵,边关吃紧,处处是阴暗的战云,“兼天涌”“接地阴”的外部特征,又有意强调自己动荡与阴沉的内在精神,暗喻诗人自身的惊魂不定和忧思不散。颈联抒写思乡之情,同样是借“丛菊两开”“孤舟一系”的图景来生动显现令人唏嘘感叹的“故园心”。即便是最后两句,貌似纯粹写景,实则苍凉的暮色秋声,使人隐约感受到仿佛就是诗人阴沉苍凉的心境。
此诗以描绘秋景为外在的行文线索,以抒发悲愁之苦作为连通各联的内在脉络,以情感的起伏流转,贯串次第展开的各组景物,形神交汇,浑然一体,是一篇随物兴感、即景寄怀的作品。诗人由深秋的衰残景象和阴沉气氛感发情怀,抒写了因战乱而长年流落他乡、不能东归中原的悲哀,以及对干戈不息、国家前途未卜的担忧。以悲秋为诗歌主旨,悲自然之秋,更是悲人生之秋和国运衰落之秋,充溢着苍凉的身世感、家国愁、思乡情,意义比一般的悲秋之作远为深厚。
诗歌深沉厚重的身世感、家国愁、思乡情就隐含在几个平易词语和特殊的用法上。颈联“丛菊两开”,又见菊花开,诗人从云安到夔州,已有两年了;开,既是指菊花开,又在说眼泪花开,一语双关。“他日泪”,他日之泪,从他日思乡流泪,到今日见菊花开放再次流下了眼泪,可见思念之久。诗人见丛菊两开还不能回乡,对菊不禁潸然落泪,可见思乡之深。
首句之“两开”,既前应“丛菊”,表明客居夔州已两度春秋;又开启“泪”字,暗示两年之中时时都想东归故园,然而心愿始终无法实现。
“一系”句,是说船系停在江边,难以起航,滞留夔州已经两年了。三年前,即763年,史朝义自缢,安史之乱终于结束,杜甫听到这消息,不禁惊喜欲狂,写下了《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痛快淋漓地抒发了作者闻讯之后的喜悦兴奋以及急于返乡的迫切心情,诗人手舞足蹈做着返乡的准备,“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甚至连回归的路线都已经设计好了,他要即刻出发,出了巴峡,穿过巫峡,到襄阳,一路直奔洛阳、长安,不愧被称为杜甫“生平第一快诗”。
而此时此刻又是怎样的情景呢?765年诗人离开成都,经嘉州、戎州、渝州、忠州,秋天到云安,从云安到夔州就苦苦等待挣扎了两年,滞留在夔州。距离唐肃宗乾元二年(759)弃官入川,已有七年。杜甫年已五十五岁。当时安史之乱虽已平定,国家的形势依然不稳定,回纥、吐蕃乘虚而入,不时侵掠唐境。唐王朝内部,节度使拥兵自重,朝内官员专权腐败。当时蜀地军阀连年混战,加之几年之间杜甫的好友郑虔、严武、高适等相继亡故。特别是严武,与诗人关系非同一般。肃宗时两人同朝为官,政治上属于同一阵营,同时遭贬。杜甫到成都之后,严武多有资助,并于764年6月,上表荐举杜甫为节度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严武在诗人的朋友中是交集时间最长、关系最密切的一位。765年4月严武猝然辞世,5月诗人去蜀东下,在严武灵柩途经忠州时杜甫写了《哭严仆射归榇》:“一哀三峡暮,遗后见君情。”表达对朋友的复杂情感,回忆过往,诗人有思念有悔恨有自责,再回顾寓居四川的几年里,历经流离,备尝艰辛,加之此时身体多病,知交零落,身心憔悴不堪,心境异常寂寞、抑郁。可以想象诗人滞留夔州时内心是何等痛苦。“他日泪”“一系”,隐含的是诗人千头思绪,万端情感,无限浓烈的凄伤,急于归去却难以成行的深深无奈。
系,既是jì,系住,又是xì,心系。孤舟停泊,系于岸边;思念长安,心系故园;身在夔州,心在长安。特别是这个“一”字,将诗人这种煎熬和痛苦细微地传达出来了,孤舟绳索系在岸边,一停下来就是两年了呀,如今依然难以起发!这句真可谓生悲情于从前,托相思于万里。正当秋风萧瑟之时,不免令人触景生情。“一”,此处应读阳平,朗读时稍作拖音,做副词用。
“一系”二字,既上承“孤舟”,以孤舟长系不发,暗示归计无成;又下连“故园心”,长期以来心系故园,希望有一天岸边的孤舟能够扬帆启航,顺流东下,实现回归故园的愿望。
不仅如此,上、下两句还互文见义。“丛菊两开”,可谓花开有时,时光不受任何阻拦自然流走,菊花应时而开;“孤舟一系”,孤舟本应扬帆起航,能够实现自己回归故园的愿望,如今却系于岸边难以起发,羁留异乡,回归无期。“他日泪”是果,“故园心”是因。两句诗词语平易而含蕴丰厚,句法奇异而旨意错综,对偶工整而文气流荡,笔墨老成,真可谓炉火纯青了。
整首诗既能随物兴感,使情思有所附丽;又能即景寄怀,使景物有了内在情感和激发生命意识的活力。情因景而生,景因情而活,情因景而显,景因情而深,真正达到了情景交融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