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夷山脉绵延千里,伸向福建西南端的一片客家之地——连城。公元878年,大批中原人向南迁徙,踏入了连城这片远离是非的静谧之地,他们从此在这里扎根,以客地为家,自称为“客家人”。
这次历史上的迁居,给连城这片土地带来了先进的中原文明,点燃了这片僻境的繁荣。明清时期,随着科举制度的盛行,雕版印刷业、造纸业等行业在连城逐渐繁荣。中原的儒家智慧,让诗书礼仪在这里不断传播。
连城所属的姑田等乡镇地处亚热带南缘、世界自然保护区梅花山腹地,域内山岭重叠,沟壑纵横,溪流密布,充沛的水量不仅满足了毛竹的生长,也解决了纸浆生产所需用水,得天独厚的生态环境积蓄了面积广阔的毛竹,为连城纸业的发展提供了可靠的自然优势。
清代,闽西诸县均产纸,而且产量大,各有特色。连城有30多个竹纸品种,以连史纸为最佳、最有名气,长汀以玉扣纸为最佳。清代及民国时期,闽西手工造纸最为鼎盛,连城有1 000多个纸槽,长汀800多个纸槽,永定600多个纸槽,上杭600多个纸槽,宁化200多个纸槽,清流100多个纸槽,归化(明溪)100多个纸槽。
民国时期,汀江流域货船之多,有“上河三千、下河八百”之说,往下河走的货物大部分是闽西手工纸,沿河而下到潮州集散,再销往东南亚地区。清代及民国时期闽西最大宗的“海上丝绸之路”出口货物就是手工纸,是闽西主要的经济来源,影响了几百年间客家人的生活。因为造纸可以带动竹农、料户、槽户、纸商、运输等行业和领域,是闽西客家的灵魂。
如今由于社会的发展,到目前为止,长汀手工纸槽只剩下六七个,连城手工纸槽五六个,上杭还有几个草纸纸槽,宁化、清流、归宁、永定一个都没有了。当地传统手工造纸行业几乎消失殆尽,如今闽西手工造纸当中只有连城的连史纸是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和支持,尚可生存和走向市场,而其他手工纸槽因为没有经济效益难以维系,那些几百年来留下来的老纸寮让人为之扼腕叹息。
史料记载,漂料纸开创者蒋少林在天启元年( 公元1621年)到福建邵武学习天然漂白造纸技术后,对传统制作工艺进行创新和改进,成功制作出连史纸。连史纸制作技艺自此诞生,由于连史纸生产属家族保密性质,直到康熙五年(公元1666年),蒋氏从福建省连城县姑田镇元甲村迁到东洋村后才得以外传。
明代,客家汀州府地区已经大量生产竹纸了,所用的捞纸法均为“一套水”的方法,就是把纸帘插入纸槽里,然后提起从右到左倒去多余的纸料的过程。过去纸张尺寸比较小,一个人拿在手里就可以操作了,此法在福建及江西一带广泛使用,闽西山区用“一套水”捞纸法来生产生料竹纸及熟料竹纸。
明代后期,连城姑田地区的造纸匠人利用竹丝天然漂白工艺以后,捞纸法改用了安徽泾县的双人抬帘的宣纸捞纸法,尺寸大幅增加,纸张质量也大幅提升,此法在连城姑田被称为“三套水”,区别于生料纸和熟料纸的捞纸法。至于这个捞纸工艺是谁引进的,什么时候引进的,在连城地方造纸史中没有记载,到今天还是个谜。
从连城姑田老纸号之一的“美玉堂”收藏的清代嘉庆及道光时期的地契来看,连城姑田丰头邓氏造纸早已经利用双人“三套水”的捞纸法。连城姑田“三套水”捞纸法大大提高了连史纸的质量,采用这种技艺生产出来的竹纸,纸质细腻、平整、温润,柔韧性强,且不易褪色,是修复古籍文物的最佳材料。
1955年,连城姑田上堡村民罗水旺对双人捞纸法进行了改进,同样是“三套水”捞纸法,省去了一个“扛尾”的徒弟,实现了一个人捞纸,就是今天所使用的“连史纸捞纸法”。根据造纸老前辈的口述,在生产过程中不断总结“连史纸捞纸法”的技术要领,其捞纸过程要“大水冲沙”;起帘过程要“美女照镜”;下纸帘要“狮子滚球”;按放帘头要“蜻蜓点水”。从中可以看出“连史纸捞纸法”暗含的技术要领,因为连史纸使用竹料纤维短、成纸率低、难度高,可以说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技术活。
“在科技高速发展的当下,在不改变非遗产品质量的前提下,连史纸撈纸是否可以利用科技手段不断创新,通过智能化、数字化来实现,使之过程更加现代化、简单化、人性化?”传承人邓金坤迫切希望社会自动化研究部门能够与之合作,共同开发“自动化捞纸方案”以解决目前无人捞纸的问题,如此非遗项目才能走得更加长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