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白血病患者的心理状况及心理治疗效果观察

2021-01-27 06:15程小伟
交通医学 2020年6期
关键词:心理治疗分值白血病

黄 俭,程小伟

(南通市第一人民医院心理科,江苏226001)

白血病是常见的血液系统恶性疾病,目前化疗是最基本、最重要的治疗手段,治疗时间长、毒副反应大、病情易反复。许多研究显示白血病患者大多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常出现恐惧、抑郁、焦虑等负面情绪[1]。随着白血病治疗不断进展,患者的生存时间明显延长,其心理问题越来越受到重视,心理干预作为白血病整体治疗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成为必然趋势[1]。本研究选取2017年7月—2019年6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成人白血病患者60例,观察心理治疗的临床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成人白血病住院患者6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中男性18例,女性12例;年龄18~77岁,平均50.50±12.70岁;婚姻状况:已婚20例,未婚4例,离婚或丧偶6例;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下12例,高中及中专9例,大专及以上9例;家庭年收入:≤5万1例,5~10万15例,10~20万10例,>20万4例 ;职工医保14例,居民医保9例,农保7例;白血病类型:ALL 2例,AML 15例,CLL 4例,CML 8例,毛细胞性白血病1例;初治16例,复发14例。对照组中男性16例,女性 14例;年龄 19~78岁,平均 52.97±13.36岁;婚姻状况:已婚22例,未婚3例,离婚或丧偶5例;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下11例,高中及中专9例,大专及以上10例;家庭年收入:≤5万0例,5~10万17例,10~20万8例,>20万5例 ;职工医保11例,居民医保10例,农保9例;白血病类型:ALL 3例,AML 14例,CLL 3例,CML 10例;初治18例,复发12例。两组性别、年龄、婚姻状况、文化程度、经济状况、治疗费用形式、疾病类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纳入标准:(1)符合张之南主编《血液病诊断及疗效标准》(第2版)相关白血病诊断标准[2];(2)经评估预期存活期超过6个月;(3)签署知情同意书,愿意配合治疗与调查。排除标准:(1)既往有精神疾病、成瘾物质依赖史;(2)存在认知功能障碍或言语功能障碍。治疗过程中观察组脱落2例,对照组脱落4例。

1.2 心理治疗方法 对照组予以白血病常规治疗。观察组在白血病常规治疗基础上予以心理治疗。先进行个别访谈1~2次,每次约1小时,了解患者的基本心理状况,讲解心理治疗的作用、基本流程、具体安排及注意事项,建立医患相互信任关系,为后续心理治疗做好准备。心理治疗采用个体治疗、小组治疗、家庭治疗相结合方式,共8周。(1)小组治疗:将白血病治疗周期相近的患者8~10例组成一个小组开展心理治疗,每周1次,每次1~1.5小时,共8次。内容包括促进小组成员间的情感支持,互相探讨对疾病的认识和内心体验,了解不同认知模式和不同行为方式对治疗的影响,鼓励成员之间互相观察和评估存在的问题,同时反省自身的情况,从而更理性面对癌症,在相互交流抗病经验中建立积极的应对方式,并现实地评估未来,探讨珍惜余生的有效策略,尽可能体现自我价值,提高生活质量。(2)个体治疗:对不善于表达、负性情绪特别突出的患者予以个体化心理治疗,加强心理支持,提升患者的情感表达能力,鼓励其以合适的方式宣泄。指导记录认知行为日志,建立积极的认知模式和应对方式。指导放松训练,包括渐进性肌肉放松法、冥想法、深呼吸法等缓解焦虑情绪。(3)家庭治疗:一旦患者确诊白血病,家庭平衡打破,家庭成员都面临心理应激。为改善家庭功能,将共同生活的家人以家庭为单位一起参与心理治疗,每两周1次,每次1~1.5小时。指导家人以理性态度对待患者,避免过度关注加重患者的病耻感、内疚感和不自在感,共同寻找可利用的社会资源,重新制定未来生活目标。同时也帮助家庭成员舒缓不良情绪,有利于为患者提供坚强支持。

1.3 评估指标 治疗前及治疗结束后1个月对患者进行心理状态问卷调查,由患者自填量表,对完成问卷有困难者在指定医师指导下根据患者的客观回答完成。(1)症状自评量表(SCL-90)[3]:该量表共 90个项目,10方面因子(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性、其他),内容量大,可反映精神疾病和躯体疾病患者的心理症状,较准确评估患者心理状况。分值越高,心理症状越重。(2)抑郁自评量表(SDS)[3]、焦虑自评量表(SAS)[3]:以 SDS>53 分,SAS>50 分作为检出抑郁、焦虑的标准。

1.4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 13.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频数和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治疗前后SCL-90评分比较 治疗前两组SCL-90总分及总均分高于常模组,除敌对、精神病性因子外,其余因子分值高于常模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表明成人白血病患者整体心理状况较差。治疗前两组SCL-90总分、总均分及各因子分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SCL-90总分、总均分以及除敌对和精神病性因子外的其余因子分值较治疗前降低,也低于治疗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而对照组仅其他方面分值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前后SCL-90评分比较 分

2.2 两组治疗前后SAS、SDS评分比较 两组治疗前检出抑郁24例(40.0%),焦虑27例(45.0%)。治疗前两组SAS、SDS总分高于国内常模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SAS、SDS总分较治疗前降低,并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国内常模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心理治疗能显著改善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前后SAS、SDS评分比较 分

3 讨 论

白血病病情复杂、变化快,治疗费用高,预后差。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我国白血病的死亡率为2~4/10万人口,欧美国家为6~9/10万。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白血病治疗方式更为多样化,其缓解率和总体生存期明显提高,但白血病仍是危及生命的难治之症,给患者造成心因性应激反应,从而出现明显的情绪、行为问题。有文献资料显示,白血病患者心理健康状况较差,抑郁焦虑情绪发生率远高于正常人群[4]。程利民[5]对68例白血病患者调查,发现20.6%患者存在程度不同的抑郁症状。李小云等[6]研究发现急性白血病患者抑郁、焦虑的检出率分别为42.7%、43、9%。田金满等[7]采用SCL-90对白血病患者测评,提示除抑郁、焦虑因子分值明显增高外,强迫、偏执、躯体化、精神病性和其他因子分值亦明显增高。国外研究显示,慢性髓细胞白血病患者在急、慢性期均可能出现各种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8]。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前白血病患者抑郁、焦虑检出率分别为40.0%和45.0%,SCL-90测评同样表明患者焦虑、抑郁、强迫、精神病性等各因子分值显著增高,均与上述相关报道结果相近。

心理状况对白血病患者的治疗有极大的影响,当处于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时,机体ACTH及肾上腺皮质激素分泌增加,正常免疫功能受抑,与肿瘤恶化相关[9]。白血病患者情绪忧伤时病情易恶化,如果在治疗过程中忽视患者的心理问题,可能导致各种躯体症状的复杂化,降低治疗效果[10]。因此在治疗白血病时,不仅要改善患者的躯体症状,也要重视其心理状况。针对性心理治疗能减轻或消除患者焦虑、抑郁情绪,改善白血病患者的生活质量。一些国家已将心理干预作为整体医疗的一部分,促进患者的心理健康,达到辅助和增强传统临床医疗的效果[11]。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观察组SCL-90总分、总均分以及除敌对和精神病性因子外的其余因子分值较治疗前降低,也低于治疗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 SAS、SDS 总分较治疗前降低,并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国内常模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对白血病患者实施以认知行为理论为基础的综合性心理治疗效果较好,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明显改善,整体心理健康水平及生活质量明显提升。

综上所述,成人白血病患者的总体心理健康状况较差,经积极心理干预后得到明显改善。因此在治疗中评估患者的心理状况,建立针对性心理治疗方案符合现代医学以人为本的整体治疗理念,有助于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社会功能。

猜你喜欢
心理治疗分值白血病
一起来看看交通违法记分分值有什么变化
芍梅化阴汤对干燥综合征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心理治疗有七大误区
按病种(病组)分值结算:现状、做法和评价
浅析壮族巫医治病中的心理治疗作用
中老年脑溢血患者采用精神护理与心理治疗干预的效果观察
白血病外周血体外诊断技术及产品
白血病外周血体外诊断技术及产品
阅读理解Ⅰ
国内发展“婚外恋”心理治疗模型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