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年来国内关于“两弹一星”精神的研究综述

2021-01-27 18:26方立江米金华
社会科学动态 2021年10期
关键词:两弹一星学者精神

方立江 米金华

1999年9月,江泽民在表彰为研制“两弹一星”作出突出贡献的科技专家大会上首次提出“两弹一星”精神的科学内涵并强调: “‘两弹一星’精神,是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精神和科学精神的活生生的体现,是中国人民在20世纪为中华民族创造的新的宝贵精神财富。”①此后,胡锦涛在参观“中国核事业50年成就展”和庆祝神舟七号载人航天飞行圆满成功大会等活动中也多次强调,大力弘扬 “两弹一星”精神,把 “两弹一星”精神在新时期发扬光大。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基于对党史、国史、社会主义发展史的全面把握和对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深刻理解,又多次重申“两弹一星”精神的时代价值,强调“‘两弹一星’精神激励和鼓舞了几代人,是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②,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突破关键核心技术的精神动力。近年来学术界运用多重视角对“两弹一星”精神的培育形成过程、核心要义、当代价值、弘扬路径等内容进行研究,取得了较为丰硕的成果,本文对此予以述评。

一、研究概况

早在20世纪60年代学术界就围绕“两弹一星”展开了相关研究,1999年“两弹一星”精神明确提出后, “两弹一星”精神的研究随之进入一个由点到面、由浅入深的过程,这一过程大体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概念阐释阶段(1999—2002)。1999年9月18日“两弹一星”精神首次提出成为“两弹一星”精神研究的开端。随着“两弹一星”的逐渐解密,该时期学术界涌现出一批以史料整理和重要人物资料汇编为特征的著作,如彭继超、伍献军的《中国两弹一星实录》③,解放军总装备部政治部的《两弹一星——共和国丰碑》④,东方鹤的《张爱萍传》⑤,宋健的《“两弹一星”元勋传》⑥等等。该时期的“两弹一星”精神研究普遍以揭示“两弹一星”精神形成的历史依据为基础,以阐释“两弹一星”精神的核心内涵为重点。

专业化研究阶段(2002—2012)。党的十六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两弹一星”精神的价值意蕴,大力推进“两弹一星”精神研究的专业化发展。在此阶段, “两弹一星”历史研究会、 《两弹一星历史研究》会刊、 《弘扬“两弹一星”精神自主创新勇攀高峰》⑧为代表的著作相继出版;以首届中国“两弹一星”历史研究高层论坛为标志的专业学术会议陆续召开, “两弹一星”精神研究渐入佳境。该时期的“两弹一星”精神研究多与国防建设相联系,强调“两弹一星”精神对于国防科技发展的现实指导意义。

纵深发展阶段(2012至今)。党的十八以来,党中央深刻总结“两弹一星”精神的历史地位与精神实质,推动“两弹一星”精神研究向纵深发展。研究成果上,该时期专著与论文数量众多,具有代表性的著作有刘柏罗的《从手榴弹到原子弹——从延安精神到“两弹一星”精神》⑨,刘学礼的《两弹一星精神》⑩等数十部;关于“两弹一星”精神及其相关问题研究的各类论文则有近400篇之多,其中,以“两弹一星”为主题的研究生学位论文也有不少,如《“两弹一星”精神在高校的育人功能研究》⑪等。学术交流上,在党中央的号召下,2014年首次举办“两弹一星”历史研究国防论坛,此后每年连续召开,中国“两弹一星”历史研究高层论坛实现常态化发展,地方性理论研讨会如雨后春笋般大量涌现。阵地建设上,以绵阳市“两弹一星”干部学院、 “两弹一星”精神研究院为代表的“两弹一星”精神研究主阵地相继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学会两弹一星历史研究会网站也于2019年1月正式上线。这一时期, “两弹一星”精神研究最鲜明的特点便是研究视角的全面拓展,学者们不仅详细考察“两弹一星”精神的历史渊源、深刻内涵、国防价值、传承路径,还进一步考证了“两弹一星”精神与思想政治教育、哲学文化底蕴、企业自主创新以及地方精神的逻辑联结。

二、研究现状

“两弹一星”精神正式提出以来,国内学界对“两弹一星”精神的研究逐渐增多,研究内容逐渐深化,学术成果较为显著。这些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两弹一星”精神的培育发展、基本内涵、时代价值、弘扬路径四个方面。

(一) “两弹一星”精神的培育发展

新中国成立初期至90年代末期,以“两弹一星”为代表的国防尖端科技领域培育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两弹一星”精神。回顾近年来学术界的总体研究成果, “两弹一星”精神的培育发展大体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培育时期。 “两弹一星”精神孕育于新中国成立后,为应对美苏等大国核威胁、核垄断的严峻国际形势,独立自主创建和发展“两弹一星”事业的艰苦奋斗历程之中。⑫其培育时期的上下时限界定问题,在学术界引起了争鸣。在时间上限上,学术界的看法基本一致,即从50年代中期,党中央果断做出发展原子能事业、研制原子弹的重大决策开始。⑬但在下限问题上,学者们存在明显分歧。一是以江泽民在表彰为研制“两弹一星”作出突出贡献的科技专家大会上的讲话为代表将下限确定至70年代。二是以 “两弹一星”历史研究会所著的《“两弹一星”精神:威力无比的精神动力》为代表,将下限确定为80年代。两种观点的截然不同根源于对“两弹一星”事业起止时间的界定不同。许多学者认为“两弹一星”始于50年代中期,终于70年代初期,即我国独立研发原子弹、氢弹、人造地球卫星的伟大实践。但也有学者坚持, “两弹一星”是指50年代中期至80年代中期我国成功研制的以核弹、导弹、人造地球卫星为核心,包括核潜艇、运载火箭等后期成果在内的伟大事业。

形成时期。学界普遍认为“两弹一星”精神的正式形成是以1999年9月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隆重表彰在研制“两弹一星”事业中作出突出贡献的科技专家大会上,江泽民同志对“两弹一星”精神的高度凝练、概括为标志的。江泽民指出,广大研制工作者在为决胜“两弹一星”工程的奋斗历程中, “培育和发扬了一种崇高的精神,这就是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勇于登攀的‘两弹一星’精神”。⑭尽管在此之前,核、航天战线已陆续提出体现干部职工精神面貌的“核工业精神” “航天精神”等表述,但江泽民同志的讲话却是党和国家历史上第一次正式提出“‘两弹一星’精神”的确切表述,第一次精辟阐发“‘两弹一星’精神”的核心内涵。

发展时期。2000年10月,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郑重召开“两弹一星”研制工作的历史回顾座谈会,参与“两弹一星”研制的多位专家和相关领导应邀参会,并在座谈中就“两弹一星”精神的重要意义进行深入交流,在社会各界引起了广泛共鸣。⑮此后, “两弹一星”精神进入了高速发展时期,内涵日益丰富,应用更加广泛。正如习近平在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建成暨开通仪式上所指出的,“参与北斗系统研制建设的全体人员迎难而上、敢打硬仗、接续奋斗,发扬“两弹一星”精神,培育了新时代北斗精神”⑯。载人航天精神、新时代北斗精神、探月精神等时代精神都是“两弹一星”精神在新时期的拓展延伸。

(二) “两弹一星”精神的基本内涵

关于“两弹一星”精神的基本内涵,目前学界比较一致的看法是江泽民所概括的以“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勇于登攀”为核心的崇高精神。⑰习近平指出: “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长久生存的灵魂,唯有精神上达到一定的高度,这个民族才能在历史的洪流中屹立不倒、奋勇向前。”⑱基于“两弹一星”精神在中国共产党人红色基因和精神族谱中的重要地位,学者们主要从四个角度对其进行阐释和解读,提出了许多深有见地的观点。

一是考察“两弹一星”精神的历史根源,诠释“两弹一星”精神。有学者指出, “两弹一星”精神正是在“两弹一星”工程的研制实践(“搞一点原子弹”——“两弹为主,导弹第一”——“原子弹要有,氢弹也要快”——“我们也要搞人造卫星”)中孕育产生的赤子精神、献身精神、拼搏精神、创业精神、合作精神和创新精神。⑲有学者认为,“两弹一星”精神源于“两弹”研制基地,是以拼搏、奋斗、协作、奉献为主题的“两弹”研制基地精神的升华。⑳还有学者分析了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中国面临的严峻国际国内形势,继而指出: “两弹一星”精神是国防科技工作者在“两弹一星”事业胜利发展中,所弘扬的坚守信仰、勇于创新、求真务实、无私奉献的精气神。㉑

二是从“两弹一星”精神内涵体系的三个层次,解读其丰富内涵。 “两弹一星”元勋朱光亚曾指出, “热爱祖国、无私奉献,是我们力量的源泉,是一种高尚的情操和品德;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是我们事业的根本基点,是一种自强不息的精神和意志;大力协同、勇于攀登,是我们事业的时代特征,是一种优良的作风和传统”。㉒有学者将其进一步凝练为“两弹一星”事业取得成功的精神支柱、立足基点和重要保证。㉓有学者持相似看法,不同的是他们主张, “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是“两弹一星”坚定不移的基本方针, “大力协同、勇于登攀”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集中体现。㉔有学者则以“两弹一星”研发的时代背景与人物事例为依托,从灵魂与精髓、特征与标志、核心与本质三个层次分点论述了“两弹一星”精神的核心内涵。㉕

三是探析“两弹一星”精神与爱国主义精神、集体主义精神、社会主义精神以及科学精神的内在关联,阐释“两弹一星”精神。江泽民同志曾强调, “‘两弹一星’精神是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精神和科学精神的活生生的体现”㉖。有学者以此为据,专门探讨了弘扬“两弹一星”精神对加强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集体主义教育、艰苦奋斗教育及科学精神教育所彰显的现实意义。㉗有学者则从民族情感、思想基础、政治力量、精神灵魂四个维度,剖析了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精神、科学精神与“两弹一星”精神的内在逻辑。㉘有学者认为, “两弹一星”精神中蕴含着爱国主义精神、集体主义精神、社会主义精神和科学精神的有机成分。㉙

四是从“两弹一星”精神基本内涵的相关概念辨析角度出发,明晰“两弹一星”精神的核心要义。有学者运用对比论证法得出,正确处理“两弹一星”精神与“个人价值、物质利益、引进先进技术、改善条件、局部利益、脚踏实地”之间的相互关系是理解“两弹一星”精神的前提,二者并行不悖。其中, “热爱祖国”是个人价值实现的根本依托; “无私奉献”强调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的有机统一; “自力更生”是引进先进技术的基础和前提; “艰苦奋斗”以改善条件为最终目的; “大力协同”与兼顾局部利益相辅相成;脚踏实地则是勇于登攀的基石。㉚

(三) “两弹一星”精神研究的价值探讨

“两弹一星”元勋杨嘉墀曾指出, “回顾历史是为了不要忘记过去,回顾历史更是为了创造未来, ‘两弹一星’精神不仅我们不能忘记,子子孙孙不要忘记,而且还应成为今天激励青年人努力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动力。”㉛“两弹一星”精神既是社会主义建设初期形成的党的第一份宝贵精神财富,又是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科学精神,由此学界从多个角度对其时代价值展开相关研究。

“两弹一星”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共通性。有学者主张, “两弹一星”精神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国防科技领域的集中体现,是青年大学生投身祖国建设的精神动力。㉜有学者则认为, “两弹一星”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具有民族性、理论性、时代性特征的价值元素,在新时代思想道德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㉝还有学者分析了“两弹一星”精神的内涵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质二者间的统一性,继而指出, “两弹一星”精神是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重要源泉。㉞

“两弹一星”精神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内在联结。有学者认为, “两弹一星”精神在高校育人工作中彰显着重要价值,对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素养(即爱国情感、敬业品质、团结协作、艰苦奋斗、自主创新五大要素)具有导向激励功能。㉟有学者对此持相似看法,认为“两弹一星”精神是丰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涵、培育时代新人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㊱有学者则以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为研究基点,指出“两弹一星”精神对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具有深刻的理论价值、历史价值与现实价值,二者的有机结合将有效提高大学生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感与自豪感。㊲

“两弹一星”精神是国防科技建设的精神旗帜。习近平强调,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关键在于有效发挥人的积极性,要发扬光大“两弹一星”精神。㊳有学者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 “两弹一星”精神是我国航天事业长足发展的根本保证,激励着我们一往无前地攀登航天技术高峰。㊴有学者则认为,在多元价值冲击下,以“两弹一星”精神武装一代代青年科技工作者是一项意义深远的基本建设,也是国防科技事业发展的内生动力和精神支撑。㊵有学者持有相似观点,指出以“两弹一星”精神为指导是实现国防科技事业和武器装备现代化建设内在要求。㊶还有学者强调, “两弹一星”精神在促进中国核事业发展乃至应对世界科技创新挑战等方面都具有重大意义。㊷此外,也有国外学者主张,中国“核弹、弹道导弹和卫星”项目的成功研发是以中国人民自力更生、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为基本依据的。㊸

(四)传承弘扬“两弹一星”精神的现实路径

习近平强调, “‘两弹一星’精神是宝贵的精神财富,要一代一代传下去,使之转化为不可限量的物质创造力”。㊹学者张翔也指出, “弘扬‘两弹一星’伟大精神,必将进一步丰富完善我国特有的精神文明体系,激发和培养全国人民的爱国精神、奉献精神、创新精神和艰苦奋斗精神”。㊺基于“两弹一星”精神的时代价值,学术界从多个视角探讨了传承弘扬“两弹一星”精神的现实路径。

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学者指出, “两弹一星”精神具有丰富思想政治教育素材、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重要所用,在高校弘扬“两弹一星”精神的具体路径就在于:积极开展思政教育实践活动,把“两弹一星”精神引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体系,嵌入“互联网+”新媒介信息传播渠道,融入校园文化建设活动。㊻有学者持有相似看法,认为占领思政课的主阵地和新媒体舆论宣传的战略高地是加强“两弹一星”精神宣传的有效途径。高校要着力建设“两弹一星”精神研究机构、打造高素质宣传教育队伍,不断加强“两弹一星”精神文艺作品的创作和文化载体的建设。㊼

正确处理各种关系。 “两弹一星”历史研究会和国防科工委的学者指出,弘扬“两弹一星”精神的关键就在于正确处理“热爱祖国”与“实现个人价值”的关系,正确处理“无私奉献”与“物质利益原则”的关系。㊽有学者进一步提出,弘扬“两弹一星”精神还应做到:正确处理“自力更生”与“引进先进技术”的关系、 “艰苦奋斗”与“改善条件”的关系、 “大力协同”与“局部利益”的关系,以及“勇于登攀”与“脚踏实地”的关系。㊾

坚定理想信念,理论联系实际。有学者认为,党员干部学习和发扬“两弹一星”精神,首要的就是守初心、担使命,把爱国主义、奋斗精神和奉献情怀落实到具体工作上。㊿有学者主张,国防科技战线弘扬“两弹一星”精神,就是要把这种精神与时代使命相结合、与奋斗目标相结合、与振兴国防科技工业的伟大实践相结合,以实际行动投身国防建设,促进国防科技工业的改革、发展与稳定。〔51〕

树立科学传播理念,创新传播方式。有学者提出,新时代弘扬“两弹一星”精神必须牢牢把握传播学的方法论原则,从实践特色、理论特色、民族特色和时代特色四重维度着手,推进“两弹一星”精神的科学传播。〔52〕有学者则将传播学与博物馆学相结合,对纪念馆展览陈列主题、框架搭建、内容选择、形式设计等要素进行分析,以小见大,探讨传承“两弹一星”精神的新路径。〔53〕

(五) “两弹一星”精神研究的视角与路径

对于“怎样进行‘两弹一星’精神研究”的问题,学者们提出了各种各样的研究视角与路径。

“两弹一星”精神研究的基本架构或“两弹一星”精神研究的内容。有学者认为,研究和把握“两弹一星”精神至少有以下几个角度:一是“两弹一星”精神培育的历史逻辑;二是“两弹一星”精神的发展轨迹;三是“两弹一星”精神的文献学研究即深挖历史文献与既往学者所撰文本;四是“两弹一星”精神的创新性与实践性。〔54〕有学者主张,传播学研究(“两弹一星”精神的宣传与教育)与方法论研究(践行“两弹一星”精神的科学路径)也是解读“两弹一星”精神的重要切入点。〔55〕有学者着眼于科学技术与精神文化的交互式发展,将“两弹一星”精神研究演绎为“基本内涵——继承宣传——创新发展”三大组成部分。〔56〕有学者则以“社会基础和内涵——跨时代发展和创新——科学理性和人文精神意蕴”为基本逻辑主线,构建了“两弹一星”精神研究的基本框架。〔57〕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两弹一星”精神研究。有学者主张, “两弹一星”精神研究寓于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加强对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体现了对“两弹一星”精神研究的强化。〔58〕有学者通过分析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实践指出,加强“两弹一星”精神研究,彰显其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价值与内涵,既是办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精神支撑,也是推进“两弹一星”精神不断创新,适应时代发展的内在要求。有学者则从“两弹一星”精神与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内在逻辑出发,对“两弹一星”精神融入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可行性与实践路径展开了深入探析。〔59〕

国防科技发展与“两弹一星”精神研究。有学者从“两弹一星”精神生成的历史逻辑着手,发掘“两弹一星”精神形成的时代背景与实践基础,阐明“两弹一星”精神之于航天事业发展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60〕有学者则将“两弹一星”精神与核工业精神的逻辑联系作为切入点,探析新时代核工业精神文化传播的有效路径。〔61〕有学者围绕“两弹一星”的出发点、目标任务及成功的基础与保证四个方面,进一步指出:开拓创新是“两弹一星”最基本的出发点和全部任务,刻苦专研、拼搏奉献、团结协作是“两弹一星”成功的根本保证与精神力量。〔62〕有学者则以“两弹一星”的研制过程和后继发展为基础,着力探讨“两弹一星”精神与国防现代化建设的新结合。〔63〕

此外,还有学者围绕其他角度,就“两弹一星”精神展开研究。一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与“两弹一星”精神研究。有学者指出, “两弹一星”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二者之间存在着共融发展的理论逻辑与实践路径,二者相得益彰。〔64〕二是地方发展与“两弹一星”精神研究。有学者认为, “两弹一星”精神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精神支撑,要充分挖掘“两弹一星”精神,不断促进地方发展。〔65〕三是企业管理创新与“两弹一星”精神研究。有学者另辟蹊径,研究“两弹一星”精神对企业人才队伍建设、制度建设、文化建设以及技术创新建设的思路启发与实践指导意义,进一步拓展了“两弹一星”精神的研究视阈。〔66〕

综观20年来国内学界关于“两弹一星”精神研究的主要成果, “两弹一星”精神的核心内涵、价值意义始终是永恒不变的主题,国防科技建设则是学者们始终热衷的切入点;十八大以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成为“两弹一星”精神研究的新视角、新热点,弘扬“两弹一星”精神的现实路径成为学者们广为探究的课题, “两弹一星”精神的培育发展进程也逐步引起关注。总的来看, “两弹一星”精神研究正朝着日益深入化、立体化、完善化、科学化的方向发展,成果丰硕。

三、研究述评与展望

(一) “两弹一星”精神研究取得的成就

习近平指出, “‘两弹一星’精神激励和鼓舞了几代人,是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要发扬光大‘两弹一星’精神,形成良好精神面貌”。当前,学界对“两弹一星”精神的研究已取得颇为显著的成绩,主要表现为:

第一,学术界对“两弹一星”精神培育发展脉络的系统梳理,对党的领导之于“两弹一星”精神生成的政治保证作用的深入探析,对中国道路、中国制度、中国理论、中国文化之于“两弹一星”精神形成发展的引领支撑意义的深入发掘,从整体上形成了“两弹一星”精神生成逻辑,即历史逻辑、制度逻辑、文化逻辑的系统建构,为“两弹一星”精神继续发挥价值引导作用构筑了更深厚的理论基础和更有力的现实依据。

第二,学术界从考察“两弹一星”精神的历史根源、内部逻辑、精神文化基因三个维度对其理论内核进行分析和阐释,并就“两弹一星”精神内涵体系的相关概念展开辨析论证,建构了“两弹一星”精神内涵研究的科学体系,使“两弹一星”精神的基本内涵更具逻辑性、层次性、准确性。

第三,学术界以“两弹一星”精神与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思想政治教育、先进文化建设、国防科技发展、创新型国家建设的内在联结为基本点,对“两弹一星”精神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条分缕析,充分论证了“两弹一星”精神无论是在曲折发展的六七十年代,还是在波澜壮阔的新时代,都具有重大意义;无论是对精神文明建设而言,还是对国防科技发展而言,都具有重要价值,更加突出了弘扬“两弹一星”精神、强化“两弹一星”精神研究的重要性。

第四,学术界围绕“两弹一星”精神的系统研究、宣传教育、平台构建、保障机制等维度,对弘扬“两弹一星”精神的现实路径在实践层面作出了全方位、多角度、立体式的探讨分析,推动了“两弹一星”精神研究由抽象价值向实践展开的变革,使“两弹一星”精神由理论研究到实践运用,由常居国防科技战线到飞入寻常百姓家有了基本遵循。

第五,学术界运用多种多样的视角,对“如何进行‘两弹一星’精神研究”这一问题进行了系统梳理、明确答复,如“两弹一星”精神理论研究的基本架构、 “两弹一星”精神研究与学校思想政治教育或国防科技发展的内在关联等等。这种多样化的视角研究在充分挖掘“两弹一星”精神理论实质的基础上,还进一步拓展了“两弹一星”精神的研究领域,使“两弹一星”精神更具活力与生命力。

(二)现有研究存在的不足及原因探析

第一,具有广泛影响力的研究成果较为单薄。“两弹一星”精神自诞生以来便引起了学术界的广泛关注,相关研究成果不断增加。但总的来看,报刊型文章与期刊型论文成果数量较多,专著型成果较少,以“两弹一星”精神为直接主题进行系统探究的著作更是寥寥无几,核心期刊论文所占比较低,具有广泛影响力与权威性的学术成果不多。

第二,研究成果系统性、理论性深度不足。20年来,学者们一时兴起关注的多,进行连续性、系统性研究的少;提出研究方案的多,遵循 “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认识规律的少;轻描淡写的研究多,深入扎实的成果少。许多学术成果仅局限于对“两弹一星”精神的历史根源发掘、内涵阐释或是意义阐发与路径思考,缺乏理论的深度分析与系统性的整体论述,忽视了“两弹一星”精神研究领域内的“细枝末节”。

第三,历史文献不足,部分论证缺乏有力支撑。近年来,中国外交档案馆和中央档案馆先后四次解密文件,为“两弹一星”研究提供了极大便利。但总的来看,由于“两弹一星”的国防性质,目前仍有大批史料尚未披露, “两弹一星”精神的论证研究所需资料仍有很大缺口,研究者对现有资料的挖掘应用也有所不足。

第四,涉及学科较少,研究领域较窄。目前“两弹一星”精神的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国防科技和思想政治教育两个学科,研究视阈较为局限,理论性、系统性略显单薄,需进一步加强其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社会学、政治学、教育学等学科的结合。

“两弹一星”精神研究领域存在的上述问题,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一是由于“两弹一星”研制工作的特殊性质,80年代后相关资料陆续解密, “两弹一星”及其精神才逐渐进入大众视野,研究起点较晚;二是较之其他红色精神而言,“两弹一星”精神的研究资料相对较少,绝大部分材料都聚焦于“两弹一星”工程的研发,研究难度较大;三是社会各界对“两弹一星”精神的关注重视程度不高, “两弹一星”精神在现实中的实践应用不足,学界也就出现了对此研究不足的现状。

(三)进一步研究的思考

第一,深挖 “两弹一星”精神的文化根基。“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67〕“两弹一星”精神作为“两弹一星”事业胜利发展的精神支撑,其孕育、形成和发展有其必然的文化根基。进一步发掘“两弹一星”精神作为优秀革命传统文化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在逻辑,作为红色精神与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的内在关联,是“两弹一星”精神永葆生机与活力的必然要求。

第二,拓展“两弹一星”精神的应用研究。以探索、解决重大现实问题为中心,是充分发挥“两弹一星”精神时代价值、传承弘扬“两弹一星”精神的关键路径。除当前学界广泛研究的国防科技领域,具体来看, “两弹一星”精神的价值应用还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它包含着“中国梦”教育的丰富内容,积淀着深入开展国情教育和形势政策教育的丰厚历史素材,蕴藏着强化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生动案例,内含着加强国家安全教育和国防教育的历史资源,具有融入中共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教育的深刻价值,为正确对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供了学习传承弘扬的经典范例。将“两弹一星”精神运用于上述诸领域,必将推动“两弹一星”精神与教育领域的双向发展。

第三,重视“两弹一星”精神的整体性研究。“两弹一星”精神研究是一个整体性概念,忽视某一部分对其整体进行研究,最终得出的研究成果也只能是对其部分的碎片化解读。因而,学者们在研究“两弹一星”精神时,既要对其核心内涵、精神价值、弘扬路径等宏观领域进行考察,又要注意其理论基础、发展脉络等微观部分,更要重视对各个组成部分内在联系的深刻理解,立足整体,统筹推进“两弹一星”精神研究的协调发展。

第四,加强“两弹一星”精神的口述史研究。曾参与“两弹一星”研发事业的相关领导和科学家的口述史料,是弥补当前档案文献的不足,进而拓展“两弹一星”精神研究空间的重要举措。研究者应当充分利用现有史料开展口述史研究,同时也应高度重视口述史必然存在的非客观性、可变性与不完整性。

第五,注重“两弹一星”精神的学科交叉研究。 “两弹一星”精神的形成发展、内涵体系、价值应用覆盖国防军事、思想政治、教育心理、政治哲学等多个领域。推进“两弹一星”精神的繁荣与发展,需注重学科交叉研究,拓宽研究领域,做到博采众长、为我所用。如: “两弹一星”精神的内涵体系相辅相成,始终处于与时俱进、充实创新的过程中,涉及到马克思主义哲学;发扬“两弹一星”精神,需坚持科学传播的方法论原则,探索科学传播的路径问题,涉及到传播学。

注释:

①⑭⑰㉖江泽民: 《在表彰为研制“两弹一星”作出突出贡献的科技专家大会上的讲话》, 《人民日报》1999年9月19日。

②㊹《习近平亲切看望著名科学家》, 《光明日报》2011年1月27日。

③彭继超、伍献军: 《中国两弹一星实录》,解放军文艺出版社2000年版。

④解放军总装备部政治部: 《两弹一星——共和国丰碑》,九洲图书出版社2000年版。

⑤东方鹤: 《张爱萍传》,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⑥宋健: 《“两弹一星”元勋传》,清华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⑦刘戟峰、刘艳琼、谢海燕: 《两弹一星工程与大科学》,山东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⑧国防科工委“两弹一星”精神研究课题组: 《弘扬“两弹一星”精神 自主创新勇攀高峰》,党建读物出版社2006年版。

⑨刘柏罗: 《从手榴弹到原子弹——从延安精神到“两弹一星”精神》,国防工业出版社2013年版。

⑩刘学礼: 《两弹一星精神》,中共党史出版社2020年版。

⑪㉟张力: 《“两弹一星”精神在高校的育人功能研究》,南华大学2016年硕士学位论文。

⑫ 熊玠: 《习近平时代》,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16年版。

⑬陶纯、陈怀国: 《国家命运——中国“两弹一星”的秘密历程》,上海文艺出版社2011年版。

⑮沈传宝: 《科技强国,永垂青史——“两弹一星”座谈会纪要》, 《中共党史研究》2001年第1期。

⑯《习近平出席建成暨开通仪式并宣布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正式开通》, 《人民日报》2020年8月1日。

⑱习近平: 《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人民日报》2016年10月22日。

⑲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 《建国以来毛泽东军事文稿》 (中卷),中央文献出版社2010年版。

⑳孙欲声: 《延安精神在青海》,青海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

㉑王兆宇: 《“两弹一星”的辉煌成就和伟大精神》,《光明日报》2015年1月31日。

㉒孟红: 《重温那些可歌可敬的“两弹一星”元勋故事》 (上), 《党史文汇》2017年第7期。

㉓中共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党组: 《在新时期将“两弹一星”精神发扬光大》, 《国防科技工业》2011年第6期。

㉔王春河: 《“两弹一星”精神:威力无比的精神动力》, 《国防科技工业》2013年第8期。

㉕㉞㊼〔64〕潘祥超:《弘扬“两弹一星”精神,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载《社会科学、教育与人文研究进展》2018年第213卷。

㉗陈七三: 《“两弹一星”精神与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光明日报》2013年11月17日。

㉘王素莉: 《“两弹一星”的战略决策与历史经验》,《中共党史研究》2001年第4期。

㉙霍霞: 《在高校思政教育中彰显“两弹一星”精神价值与内涵》, 《青海日报》2019年7月22日。

㉚㊾宋学平: 《在把握六种关系中光大“两弹一星”精神》, 《中国军转民》2007年第4期。

㉛科学时报社: 《请历史记住他们——中国科学家与“两弹一星”》,暨南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㉜孙勤: 《核筑强国梦——60位核科技院士专家访谈录》,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5年版。

㉝〔52〕〔55〕刘佳: 《“两弹一星”精神科学传播的四重维度与方法论研究——纪念新中国原子能事业开创55周年》,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3期。

㊱杨晓玲、许玮、段志秀: 《“两弹一星”精神在高校育人中的科学内涵与实践路径探析》, 《西南科技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年第1期。

㊲王燕红: 《“两弹一星”精神融入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路径研究》, 《长春工程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2019年第4期。

㊳《习近平主持召开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二次会议强调提高关键核心技术创新能力为我国发展提供有力科技保障》, 《人民日报》2018年7月14日。

㊴《继承“两弹一星”精神 再树空间事业新丰碑——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院长袁家军在“东方红”一号卫星诞生地纪念碑揭幕仪式上的讲话》, 《航天工业管理》2005年第5期。

㊵焦金艳、张广文: 《解读“两弹一星”精神及其对我国科技事业发展的启示——深刻悼念杰出的科学家、中国航天事业奠基人钱学森先生》, 《黑龙江史志》2010年第1期。

㊶《学习江主席重要讲话弘扬“两弹一星”精神——国防科技大学举行专家学者专题学习座谈会》, 《国防科技参考》1999年第3期。

㊷邓寿鹏: 《发扬“两弹一星”精神迎接世界科技创新挑战——在中高会第一届第十次常务理事(扩大)会议上的讲话》, 《高科技与产业化》1999年第5期。

㊸参见[美]刘易斯、 [美]薛里泰: 《大漠深处——中国原子弹秘闻录》,王德禄等译,国防科技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

㊺张翔: 《将“两弹一星”文化传承永远》, 《国防科技工业》2016年第7期。

㊻王素莉: 《“两弹一星”的战略决策与历史经验》,《中共党史研究》2001年第4期。

㊽孙国际: 《发扬“两弹”精神再创崭新业绩——有感于在新形势下发扬“两弹一星”精神》, 《科学新闻》2002年第5期。

㊿陈丽: 《从“两弹一星”精神中汲取力量》, 《中国纪检监察报》2019年7月31日。

〔51〕《国防科工委刘积斌主任谈“两弹一星”精神》,《质量与可靠性》2000年第4期。

〔53〕肖全良: 《展览主题的提炼与表达——青海原子城纪念馆对“两弹一星”精神内涵的诠释》, 《自然科学博物馆研究》2019年第4期。

〔54〕詹欣: 《我国“两弹一星”历史研究现状与前瞻》, 《光明日报》2016年6月15日。

〔56〕林涵: 《“两弹一星”工程对新中国科学传统的影响研究》,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11年硕士学位论文。

〔57〕孙丽: 《“两弹一星”人文精神哲学反思》,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2期。

〔58〕陈七三: 《“两弹一星”精神与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光明日报》2013年11月17日。

〔59〕 杜祥琬: 《“两弹一星”精神是民族的脊梁》,《国防科技工业》2014年第10期。

〔60〕孙宏金: 《在“两弹一星”精神鼓舞下开拓创新——访中国工程院院士戚发轫》, 《航天工业管理》2005年第5期。

〔61〕李枭雄: 《铺陈弘扬“两弹一星”精神和核工业精神的通衢大道》, 《国防科技工业》2019年第12期。

〔62〕史润水: 《“两弹一星”精神与科技创新》, 《山西省创造学会创立大会暨首届学术交流会议专辑》2001年。

〔63〕国防科学技术工业委员会: 《发扬“两弹一星”精神推进国防科技创新》, 《科学新闻》1999年第23期。

〔65〕曹爱明: 《弘扬“两弹一星”精神为核工业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6年第3期。

〔66〕谢群集: 《弘扬“两弹一星”精神大力推动企业自主创新——学习贯彻中组部等国家五部委联合发文精神概述》, 《广东造船》2007年第2期。

〔67〕习近平: 《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出版社2017年版,第29页。

猜你喜欢
两弹一星学者精神
“两弹一星”民族骄傲
从“两弹一星”研制历史看“国之大者”
传承“两弹一星”精神中国青年英才论坛在青海举行
学者介绍
学者简介
虎虎生威见精神
学者介绍
论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
初心,是来时精神的凝练
“两弹一星”元勋钱学森 五年归国路,十年两弹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