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社区居家老年人社会健康现状与影响因素*

2021-01-27 08:50杨雨程周伟强周荣君邓宇晨段淑培王燕红
关键词:安徽省居家老年人

杨雨程 洪 倩 周伟强 周荣君 邓宇晨 段淑培 王燕红

安徽医科大学卫生管理学院,安徽 合肥 230032

随着健康观的转变,社会健康作为构成人体健康的一个重要维度受到关注。社会健康又称社会适应性,最早由美国社会学家帕森斯在1951年提出,指个体在与他人相处或交往中的状态以及个体与社会环境的相互作用[1]。相关研究表明,老年人的社会健康水平越高,患慢性病的可能性越低[2],改善老年人的社会健康水平可以降低死亡风险[3]。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8年末,我国65岁及以上人口已达1.66亿,占总人口的11.9%[4],老龄化进程还将继续加深,预计到2050年左右,我国将进入深度老龄化社会[5]。与生理、心理健康相比,社会健康更容易进行人为干预,对提高老人的健康水平有着直接的现实意义[6],而关于老年人社会健康的研究鲜有报道。基于此,本研究通过对安徽省65岁及以上社区居家老年人进行调查,了解该群体的社会健康现状并探讨其影响因素,为促进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发展、改善老年群体的健康水平提供新思路。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合肥市是安徽省省会城市,经济发展占优势,阜阳市地处淮北地区,经济发展较为落后[7],且两市总人口与65岁以上人口占比均最多[8]。综合考虑下,选择安徽省合肥市、阜阳市为研究现场,采取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方法,每市随机选取1个区,每区随机抽取1~2个社区,使用自制问卷对随机抽取的65岁及以上的社区居家老年人进行面对面调查。共计调查534名社区居家老年人,回收有效问卷500份,问卷有效回收率93.6%。

1.2 调查工具及内容

结合自测健康评定量表(SRHMS)的社会健康子量表[9]自制调查问卷,量表的Cronbach α系数为0.815。问卷内容包括:(1)一般人口学特征:性别、年龄、婚姻状况等,该部分不参与量表计分;(2)老年人社会健康情况:依据角色活动与社会适应、社会资源与社会接触和社会支持角度共设置12个问题,答案选项设置为“可以、一般、很难、完全不能”,分值分别为2.5、5、7.5、10分。该部分量表理论总分为30~120分,每个问题的理论最高粗得分为10分,最低粗得分为2.5分,终得分=实际粗得分/该量表的理论最高粗得分×100。

1.3 统计学分析

2 结 果

2.1 一般人口学特征

500名社区居家老年人中,合肥市300人,占60.0%;男性230人,占46.0%;年龄跨度为65~98(73.12±6.82)岁;已婚419人,占83.8%;非空巢444人,占88.8%;子女数:无子女1人,占0.2%,有1个子女87人,占17.4%,有多个子女412人,占82.4%;受教育水平是“小学及以下”的有185人,占37.0%;医保类型为“城镇职工医保”的有333人,占62.6%;原职业是“一般职员/服务员/工人”的有251人,占50.2%;以“养老金”为收入来源的共436人,占87.3%;可支配收入为“2 000~2 999元”的有178人,占35.6%,详见表1。

表1 安徽省社区居家老年人基本人口学特征(n=500)

2.2 安徽省社区居家老年人社会健康得分

安徽省社区居家老年人的社会健康评分结果见表2,其中,社会健康总体得分为(84.79±11.24)分,总体上看老年人的社会健康得分较为乐观,“角色活动与社会适应”的分数最高,为(92.63±9.84)分,老年人的社会角色发生变化后存在与社会“脱节”的现象,自感可获得的社会资源较少,“社会资源与社会接触”的分数最低,为(76.80±16.13)分。

表2 安徽省社区居家老年人社会健康得分情况(分,

2.3 安徽省社区居家老年人社会健康得分的影响因素

2.3.1单因素分析

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老年人的社会健康得分在不同年龄组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6.409,P<0.01),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的社会健康得分不断减小;不同婚姻状况的老年人社会健康得分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9.843,P<0.01),已婚状态的老年人得分最高;受教育水平不同的老年人社会健康得分差异具有统计学差异(F=2.850,P<0.05),老年人的学历越高得分越高;在“收入来源”上,老年人社会健康得分的差异也具有统计学意义(F=2.898,P<0.05),以“养老金”作为收入来源的老人得分最高,;在“医保类型上”,老年人社会健康得分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7.298,P<0.01),使用“城镇职工医保”的老年人得分最高;原职业不同的老年人社会健康得分差异也具有统计学差异(F=3.573,P<0.01),原职业为“行政管理”的老年人得分最高,详见表3。

表3 安徽省社区居家老年人社会健康得分的单因素分析(分,

2.3.2多因素分析

以老年人社会健康得分作为因变量,将上述单因素分析结果中有统计学意义的年龄、收入来源、婚姻状况、医保类型、受教育水平和原职业作为自变量,进行逐步多重线性回归分析,变量纳入和排除标准分别定为α=0.05和α=0.10。回归结果显示:年龄、婚姻状况、收入来源和医疗费用支付类型与老年人社会健康得分有关(P<0.05),低龄、已婚、以“养老金”为收入来源和医保类型是“城镇职工医保”的老年人社会健康得分结果更好,详见表4。

表4 安徽省社区居家老年人社会健康得分的多因素分析

3 讨 论

3.1 安徽省社区居家老年人社会健康水平良好

研究结果显示,安徽省社区居家老年人社会健康总体得分为(84.79±11.24)分,与南京市一项调查结果相近[10],且各部分得分都在75分以上,整体来说老年人的社会健康处于良好状态。其中,老年人的“角色活动与社会适应”分数最高,说明老年人可以很好地适应新的人生角色,融入新的社交圈。老年人的“社会资源与社会接触”分数最低,在老年人踏入一个新的人生阶段后,可利用的社会资源在减少,此外,老年人因形象改变、体力减退、精力下降等原因,参加社会活动的频率减少,孤独感和无用感增加,与社会距离更远,从而形成一个循环:更加远离社会,社交越来越少,这也不利于老年人的健康[11]。社区工作人员应注重对社区内老年人的健康教育,在社区活动中心开办兴趣培训班、文艺比赛、趣味运动会等方式鼓励老年人参与社会活动,促进老年人适应新的社会关系网络。

3.2 年龄、婚姻状况、收入来源和医保类型是老年人社会健康的影响因素

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低龄、已婚、以“养老金为收入来源”和医保类型是“城镇职工医保”的老年人社会健康得分更高。随着年龄增加,老年人社会健康得分呈下降的趋势,与低龄组相比,高龄老年人生理机能衰退、生活自理能力弱,疾病带来的身体和经济负担会影响老人的情绪,进而降低其社会健康水平。对于高龄老年人来说,日常生活的悉心照顾和来自家庭成员的关爱更加重要,子女应当多陪伴老年人,给予他们日常生活中的关怀。已婚的老年人社会健康得分高于未婚、丧偶和离异的老年人,这与崔俊营的研究结果基本一致[12],有配偶的老年人在日常生活和情感上可以获得一定程度的支持,有利于其身心健康。社区工作人员应重点关注无配偶或丧偶的老年人,建立老年人亲属与社区的联系网,及时反馈老年人的不良情绪,并提供心理辅导,给予老年人生活和情感的双重支持。

以“养老金”为收入来源的老年人经济来源较为稳定和独立,可以缓解子女的部分经济压力,老年人拥有购买能力后,可以更多地接受面向老年群体的服务项目,老年人可以获得幸福感,从而提高其社会健康水平。由此可见,老年人自身的经济独立性是对其社会健康产生影响的重要因素[6]。城镇职工医保可以让老年人在就医时享受较好的待遇,保持一定的医疗支出也有助于提高老年人的健康水平[13],因此这部分老年人的社会健康评分较高。政府应加快完善养老制度和经济支持体系,提高老年人的经济独立性;进一步优化医疗卫生资源在不同医保类型人群间的配置,提升老年人利用医疗卫生资源和服务的可能性。

猜你喜欢
安徽省居家老年人
认识老年人跌倒
成长相册
老年人再婚也要“谈情说爱”
老年人睡眠少怎么办
安徽省家庭教育促进条例
安徽省家庭教育促进条例
安徽省家庭教育促进条例
为您的居家健康生活 撑起一把保护绿伞
居家好物,为你打造更浪漫的家
staycation居家假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