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雪锋 胡晓明 陈映德 陈可欣 李丹洋 赵 龙
(1.北京工业大学 城建学部,北京 100124; 2.北京华筑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北京 101301)
BIM技术是现阶段建筑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抓手,BIM人才教育是BIM技术实施推广的重要途径。2019年4月1日,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市场监管总局、统计局正式向社会发布了建筑信息模型技术员、人工智能工程技术人员、物联网工程技术人员、大数据工程技术人员、云计算工程技术人员等13个新职业信息[1]。这是自2015年版国家职业分类大典颁布以来发布的首批新职业,也代表BIM技术职业在国家层面上的认可。2018年3月21日,教高函[2018]4号发文《教育部关于公布2017年度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备案和审批结果的通知》中明确在同济大学率先开办智能建造专业[2]。2019年4月教育部等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在院校实施“学历证书+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制度试点方案》,部署启动“学历证书+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简称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3]。方案提出探索建设职业教育国家“学分银行”,对学历证书和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所体现的学习成果进行认证、积累与转换。建筑信息模型技术成为首批试点的有关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教育部的这两项政策的发布,表明BIM的教育已经从社会培训进入到高职、高校等学历教育的主渠道。
我国长期以来一直沿用的知识传授途径,其教学过程中以教师为主体,课堂教学节奏紧凑,方法直接,知识系统,优势明显,是当前高校的主要教学方式。但随着教科技术的发展,传统教学方式弊端渐显,学生的非主体地位使其成为知识接受的被动者,且教学方式相对单一等特点使传统模式的教学效果大打折扣[4]。而高校的BIM教学大部分还是沿袭理论教学的方式展开。由于新冠疫情的影响,在线教学的形式大大增加,极大地丰富了高校BIM教学形式,但是很多在线教学是课堂教学的网络版,没有充分利用在线教学的特点。
图3 管廊土建编码知识示例
高校的BIM教育的受众群体是大学生,他们相比较社会BIM受众群体的工程师来说具有鲜明的特点。大学生思想活跃、接受新事物能力强,但是对于专业的认知浅薄、工程实践经验缺乏,对于工程是什么样、该怎么干、为什么是这样都缺乏深入理解。然而现有的高校BIM教育一般是从工程师培训转化借鉴而来,在知识维度往往只着重软件操作,没有深入涉及工程专业知识、软件实现逻辑和工程应用方法[5]。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能快速画出模型,但是对于构件有什么专业特点和作用、软件如何实现和优化、工程项目应该如何体系应用都缺乏认知。
另外,现阶段高校BIM教育重视课堂教授和课堂操作练习,轻视甚至是缺乏课堂项目应用练习、课后操作练习和课后项目应用练习。课后操作练习和项目应用练习要做好,工作量非常大,而且对于老师的要求也非常高。一般操作练习和项目应用练习,要求学生提交的是做好的模型文件,批阅时打开文件难、读取信息难,信息比对和修订反馈就更难了。
建立完整的知识体系架构可以促使学生更快更好地掌握相关知识,同时有利于未来成为真正懂理论、能操作、知来由、会应用的BIM人才。
图1 知识体系架构
工程专业知识主要有工程构造知识、工程分类和编码体系以及工程工艺工法,图2和图3分别是管廊土建构造知识和编码知识的示例。工程专业知识是BIM应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蕴含和符合工程专业知识的BIM模型,才能够真正地能用、有用、能互用。
图2 管廊土建构造知识示例
软件知识主要讲解软件的体系架构和软件的构建实现方法[6]。图4是欧特克公司的Revit软件的体系架构。在这个体系架构上,还要讲解软件的构件实现方法,例如在这个体系架构中没有桩基础的类别,也就是说在顶层架构中就没有桩基础这个类别。我们要实现这个往往是用柱来替代,这就是Revit软件桩基础的实现方法。
图4 Revit的体系架构
软件操作知识主要是配置软件的操作环境、每一个构件的软件操作步骤以及软件操作的协同方法。
项目应用知识就是指在面向项目应用时软件环境的配置方法、项目模型的创建方法和流程,以及项目的主要应用点的价值和实现方式。
在线教学模式的兴起离不开闭环式管理理念,闭环式管理由创始人罗伯特·卡普兰(Robert S.Kaplan)和戴维·诺顿(David P.Norton)在《闭环式管理:从战略到运营》一文中首先提出,闭环管理(Closed-Management)把整个生产管理过程视为一个闭环系统,通过对生产过程中产生的问题及时发现、分析、决策、处理、控制、反馈、再控制、再反馈,使整个闭环系统自动循环优化迭代,促进系统不断地自我革新与自我超越[7]。
图5 闭环管理体系架构
基于闭环管理的理念,突破原有传统教育模式,对某高校的工程管理班级,通过在线教育模式,以制度为基础,以体系为保障,以过程管控为载体,以互联网资源为桥梁,按闭环管理体系的一级模块课程活动[8]、章节学习、任务点、章节测试、学生管理、课程积分、讨论等,构建“下游式”的课前视频预习、课前问题引导、专业知识讲解、软件知识讲解、操作方法讲解、操作习题练习、项目应用讲解、课堂项目练习、课后习题练习、课后项目练习的在线教育闭环全流程,实现“教与学”间的配合与协同,形成一个闭环式的高效实践教学管理体系[9]。
这个闭环体系中知识学习翻倍,专业知识和BIM软件知识。课堂练习翻倍,包含BIM软件操作练习和项目应用练习。课后作业翻倍,包含课后软件操作作业和项目练习作业。这样老师批改反馈讲解的闭环工作量就大大增加,而在线的教学方式以及主观题客观化的方法能够大大增强老师批改、分发作业的效率。
某高校土木工程专业工程管理方向班级的《BIM基础课程系统应用》小学期课程,完全以在线形式,通过学习通线上平台+腾讯会议+微信群而进行的闭环管理模式教学展开。
(1)课程活动模块
课前视频练习和问题引导在该模块下最大化地解决学前问题,它是实现在线教育闭环管理体系中的首要环节,为后续课程的实施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章节学习模块
专业知识、软件知识、软件操作方法等讲解通过每章节的设置,以讲义、视频等形式体现(图6)。
图6 章节学习模块
(3)任务点模块
软件操作习题练习和课后习题练习通过此模块进行任务设置,并根据设置原则进行评估打分(图7)。
图7 任务点模块
(4)章节测试模块
章节测试模块用于设置课后项目练习的应用,见图8。
图8 章节检测模块
(5)学生管理模块
BIM在线教育实训考核中,主观题为主要考核点题目类型,主观题的批阅会耗费时间且精准度低。如何将主观问题客观化是重点问题,以Autodesk平台某软件为例,如选择主观问题主观答,学生会提交大量压缩文件,教师在阅卷时既要依次下载学生压缩文件分别打开,又要安装多版本软件以便阅卷,大幅降低效率。如选择主观问题客观答,效率将明显提升。方法上可以要求学生提交模型构件属性截图、某视图截图、文字辅助答案,教师在平台端可直观查看学生提交的图片和文字,快速批阅,不仅能保障答题精准度还能了解该知识点掌握情况。而且在线培训平台端后台系统会自动核算学生成绩及个题比值,教师可根据比值情况总结重点难点,选择性讲解,如图9-11所示。
图9 主观问题主观答
图10 主观问题客观答
图11 成绩管理模块
课堂管理:根据后台统计数据,可直观查看学生学习进度、时长,快速远程了解学生状态及知识点掌握情况,轻松解决在线教育培训监管难的问题,如图12所示。
图12 课堂管理模块
(6)讨论模块
项目应用讲解设置在讨论模块下,把线上学员与老师互动的问题进行归纳总结,便于学员后期对知识的温故,如图13所示。。
图13 讨论模块
图14 课程积分模块
(7)课程积分模块
项目应用讲解设置在此模块下,便于讲师通过此项积分环节对学员后期进行综合评估,见图14。
(8)作业统计模块
此模块根据老师预先出的题目,自动划分归类进行主观题和客观题的辨别,见图15。
图15 作业统计模块
(9)成果总结模块
成本总结模块见图16-20所示。
图16 建筑模型
图17 结构模型
图18 机电模型
图19 施工模拟
图20 动画场景
实践证明基于闭环管理的在线教育模式,通过教学知识的拓展,教学流程的丰富和闭环,各个教学模块的数据化应用统计及导出,不仅提高了教学的质量,还使整个教学进入了良性循环的自我革新模式。但也存在缺乏有效学习监督机制,缺少线下课堂面对面的学习氛围等问题。学生是学习的实践者,是在线教学的主要对象,更是学习的主体,其在线学习习惯的养成有助于他们充分利用在线教学平台资源,丰富学习方式,还可随时随地利用碎片化的时间进行学习,提升学习效率,进而促进高校在线教学水平的提高。另外,加强自主在线教学平台的建设与完善,在疫情期间在线教学的过程中,都出现过各种各样的问题,例如准备不充分,网络不顺畅,平台不统一等。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演进,知识、交互、教师、学生等教育要素都在发生改变,尤其是人工智能技术发展,互联网在线教育正在向以开放性、互动性、智能性、创新性为主要特征的“智能+教育”新生态转化,基于BIM的在线教育闭环管理体系会变得更加成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