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 杰,吴建祥,陈 伟,吴嘉晟,芮 强
毛细支气管炎是婴幼儿时期高发的呼吸系统疾病,研究发现[1],呼吸道合胞病毒诱发的毛细支气管炎患儿血清白细胞介素-8(Interleukin-8,IL-8)水平异常升高,且其可促进中性粒细胞在呼吸道黏膜聚集,激活中性粒细胞释放溶酶体酶及超氧化物酶,诱发炎性反应。研究显示,机体IL-8水平由IL-8基因决定,且IL-8基因变异与疾病的发生、治疗效果有关[2]。部分多态性位点基因型可通过调控基因表达影响疾病发生与进展[3],由此可推测呼吸道合胞病毒诱发的毛细支气管炎的发展和治疗效果可能也与IL-8基因部分多态性位点基因型有关。本研究以136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为例,探讨IL-8基因多态性对α-2b干扰素治疗效果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1 临床资料 选取本院2018年6月至2020年6月收治的136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男72例、女64例;年龄1~3岁,平均(1.76±0.29)岁;病程1~4 d,平均(2.85±0.68)d。纳入标准:符合《实用儿科学》[4]中毛细支气管炎诊断标准;发病至就诊时间≤96 h;既往无哮喘病史;患儿监护人签署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入组前有相关药物治疗史者;伴血液和免疫系统疾病者;伴先天肺疾病者;伴严重肝肾疾病、全身感染者;伴心脏病、肿瘤者;对治疗药物过敏者;治疗依从性差者;治疗期间使用其他抗病毒药物者;早产儿。
在本院同期进行健康体检的健康儿童中随机抽取136例作为对照,男76例、女60例;年龄1~3岁,平均(1.85±0.36)岁。近2周内无上呼吸道感染史和喘息史。
1.2 方法
1.2.1 治疗方法 病例组患儿均给予止咳、祛痰、平喘、抗感染、抗病毒等常规治疗,采用0.5 mg布地奈德混悬液(瑞典阿斯利康制药,规格2 ml∶1 mg)、0.1 ml异丙托溴铵溶液(法国Laboratoire Unither,规格:250 μg∶2 ml)进行雾化治疗,2次/d;同时雾化吸入1.2 ml重组人干扰素α-2b
注射液(北京凯因科技,规格:3 mIU/0.3 ml),2次/d,治疗时间7 d。
1.2.2 IL-8基因多态性检测 采用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聚合酶链反应(PCR-RFLP)测定IL-8基因多态性位点基因型:入院后采集患儿1 ml外周静脉血,抗凝后用基因组DNA提取试剂盒(美国Promega)提取白细胞基因组DNA,操作方法按试剂盒要求进行。-251A/T启动子PCR反应条件:正向引物:TGATTGGCTGGCTTATCTTCA;反向引物:GAGGAAATTCCACGATTTGC。94 ℃下3 min,94 ℃下30 s,59 ℃下30 s,72 ℃下60 s,30个循环;72 ℃下7 min。
1.3 观察指标
1.3.1 疗效标准[4]①控制:患儿治疗5 d后体温转归,咳嗽、喘息、哮鸣音等症状基本消失;②显效:治疗5 d后体温有所下降,相关症状明显缓解;③好转:治疗5 d后体温有所下降但仍存在反复发热,相关症状减轻,偶有喘息发生;④无效:治疗5 d后发热,咳嗽、喘息等症状无改善或加重。总有效率=(控制+显效+好转)/总例数×100%。
1.3.2 症状消失时间 记录不同基因型患儿的咳嗽消失时间、喘息消失时间、哮鸣音消失时间、体温恢复正常时间、住院时间。
1.3.3 炎症相关介质 于治疗前、治疗7 d后采集3 ml肘静脉血,3 000 r/min离心15 min,采用ELISA法测定血清人嗜酸粒细胞阳离子蛋白(ECP)、白细胞介素-4(IL-4)、γ干扰素(IFN-γ)水平,检测试剂盒购自森贝伽(南京)生物。
1.3.4 不良反应 患儿治疗期间定期观察生命体征(体温、心率、呼吸频率)、血尿常规、肝肾功能、心电图和胸部X光检查,记录患儿新发症状、体征或新发主诉不适,计算不良反应发生率。
2.1 两组IL-8基因多态性检测结果 病例组中AA基因型占比、A等位基因频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不同基因型患儿的疗效比较 136例患儿中控制64例、显效30例、好转16例,总有效率80.88%(110/136)。AA、AT、TT基因型患儿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051,P=0.029)。进一步两两比较显示,AT、TT基因型患儿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AA患儿(P<0.05),AT和TT基因型患儿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不同基因型患儿的症状缓解情况 不同基因型患儿的各症状缓解时间的整体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T和TT患儿的咳嗽消失时间、喘息消失时间、哮鸣音消失时间、体温恢复正常时间、住院时间明显短于AA患儿,同时TT患儿短于AT患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2.4 不同基因型患儿的炎症相关介质 不同基因型患儿治疗前的血清ECP、IL-4、IFN-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不同基因型患儿的血清ECP、IL-4均较治疗前降低、血清IFN-γ较治疗前升高(均P<0.05)。AT和TT患儿治疗后的血清ECP、IL-4低于AA患儿,同时TT患儿低于AT患儿;AT和TT患儿治疗后的血清IFN-γ高于AA患儿,同时TT患儿高于AT患儿(P<0.05)。见表4。
表1 两组患儿IL-8基因多态性检测结果比较[例(%)]
表2 不同基因型患儿的总有效率比较[例(%)]
表3 不同基因型患儿的症状缓解情况比较(d)
表4 不同基因型患儿炎症相关介质比较
2.5 不良反应 治疗期间患儿均未见严重不良反应,治疗未受影响。136例患儿中新发4例发热、5例腹泻、3例乏力、4例头痛、3例肌肉或关节酸痛,不良反应发生率13.97%(19/136)。AA、AT、TT基因型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5。
表5 不同基因型患儿的不良反应比较(例,%)
婴幼儿呼吸道黏膜抵抗力差,毛细支气管炎发病率高[5-6]。病毒多由呼吸道黏膜或肺侵入机体,呼吸道黏膜表皮细胞、上皮细胞、肺组织均含丰富Ⅰ型干扰素受体,这是机体对病毒入侵的防御机制[7-8]。基于此,有研究推测,雾化吸入干扰素α可有效抵抗呼吸道病毒感染[9]。
本研究采用α-2b干扰素治疗毛细支气管炎患儿取得了较好的疗效,与相关报道结果相符[10]。干扰素α是广谱抗病毒药,可与靶细胞膜上受体结合,促使细胞分泌抗病毒蛋白,起到抗病毒效果。研究证实,干扰素α几乎可抑制及杀灭所有病毒,尤其是RNA病毒[11]。α-2b干扰素属于干扰素α的一种亚型,具有较高的抗病毒活性,其产生的抗病毒蛋白水平高于其他亚型。有报道,吸入干扰素α-2b雾化液的大鼠肺中含抗病毒活性,给药24~48 h后干扰素浓度逐渐降低并消失[12]。动物实验发现,一次性雾化吸入3万IU的重组干扰素α时,血清抗病毒蛋白浓度大幅升高,可起到直接抗病毒作用[13]。重组干扰素α-2b主要从以下几个途径对毛细支气管炎进行治疗:①阻断病毒活动通路,延缓病毒内基因表达及病毒外壳吸附,激活巨噬细胞、自然杀伤细胞对免疫功能的调控;②阻碍细胞免疫,降低气道反应性;③与布地奈德发挥协同作用,阻断相关炎症介质的分泌[14-15]。研究显示,重组干扰素α-2b主要成分是糖蛋白,是病毒诱导宿主细胞产生的反应物,会局部作用于病变部位,使病变部位及邻近细胞对病毒进行抵抗[16],与本研究结论一致。
IL-8主要由单核细胞、巨噬细胞分泌,可趋化中性粒细胞。毛细支气管炎的发生与嗜酸性粒细胞浸润为主的多种炎性递质的参与有关,包括IL-8的产生和分泌,这是IL-8基因多态性影响疾病进展和治疗效果的理论基础[17-18]。研究显示,在IL-8基因启动子及编码区存在多个单核苷酸多态性位点,影响某些疾病的发病过程和进展,受到临床关注[19]。研究发现,人IL-8基因位于染色体4q12-q21,IL-8基因启动子-251位点的基因多态性可通过对炎症因子的合成过程中转录等环节的调控影响支气管炎相关炎性因子合成和表达,从而影响疾病进展和疗效[20]。
本研究对136例患儿IL-8-251位点的基因多态性进行检测,与健康对照组相比,支气管炎患儿的基因型频率中AA基因型的占比和A等位基因频率分别达和23.53%和52.94%,高于对照组7.35%和33.82%,表明IL-8-251位点的基因多态性与呼吸道合胞病毒诱发的毛细支气管炎的发生有关,考虑与基因多态性会影响遗传易感性有关,AA基因型儿童的遗传易感性更高,因此发病风险更高。此外,不同基因型患儿的疗效也有较大差异,具体表现为AA基因型患儿的总有效率最低,咳嗽、喘息、哮鸣音等症状的消失时间、体温恢复正常时间及住院时间相对延长,同时治疗后的血清ECP、IL-4、IFN-γ的变化幅度也更小。ECP、IL-4和IFN-γ均为炎症相关介质,与呼吸道炎症,喘息、气促等相关。血清ECP是具有细胞毒性的炎性介质,可诱发或加重喘息、气促等;IL-4具有活化B细胞,趋化、募集、浸润嗜酸性粒细胞等作用;IFN-γ是Ⅱ型干扰素,主要由Th1细胞产生,具有病毒清除作用[21-22]。研究显示,启动子区-251位点由T基因突变为A基因后会造成内含子区域的改变,从而影响真核基因剪接信号,使内含子以隐外显子方式在真核RNA中存在,最终编码的蛋白质活性降低或失活,治疗后相关炎性因子如ECP、IL-4、IFN-γ分泌的调控作用也受到影响,其中TT基因型患儿由于编码的蛋白质活性相对AT、AA基因型患儿更高[23],因此,对ECP、IL-4分泌的抑制作用、IFN-γ分泌的促进作用更强,疾病获得更明显缓解,总有效率更高。
136例患儿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13.97%(19/136),不同基因型患儿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说明IL-8-251位点的基因多态性会影响重组干扰素α-2b雾化治疗的效果,但不会影响药物不良反应。本研究不足之处:IL-8基因存在较多的位点,除-251位点外,还有781位点等,但本研究仅分析了-251位点的基因型多态性对疾病治疗效果的影响,未能全面分析-781等其他位点基因多态性的影响,有待后续补充。
综上所述,重组干扰素α-2b雾化治疗毛细支气管炎可有效抑制炎症介质分泌,且安全性高。患儿治疗效果会受到IL-8基因多态性影响,携带A基因对治疗效果有不利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