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俊丰 赵盎
东北石油大学图书馆
图书馆是搜集、整理、收藏图书资料以供人阅览、参考的机构,其具有保存人类文化遗产、开发信息资源、参与社会教育等职能。我国图书馆的发展有着漫长、悠久的历史,其发展历程大体可以分为封建藏书楼、近代图书馆和现代图书馆三个阶段。
在我国古代,供藏书和阅览图书用的建筑被称为藏书楼。藏书楼是我国近现代图书馆的雏形与历史渊源,其既是古代官方、私人以及民间机构储存文献的建筑物,也是藏书主人与学者、读书人共同探讨、考订、校勘文献的场所。藏书楼发端于奴隶社会,在之后的封建社会,每个朝代都设立专门的场所用于官方藏书,其收藏涉猎广泛,甲骨、简册、帛书到纸印本等都囊括其中。我国现存最古老的藏书楼天一阁,就建于明朝嘉靖四十年。清代建立的四大藏书阁,即北京文渊阁、沈阳文溯阁、承德文津阁、杭州文澜阁至今仍具有极大的影响力。
18世纪末19世纪初,在工业革命的冲击下,英美等国率先出现了面向社会开放的近代图书馆。鸦片战争时期,外国传教士在中国创办了这种西式图书馆。在此背景下,封建藏书楼逐渐向仿照西方公共图书馆模式建立的近代图书馆过渡。20世纪初,在安徽、浙江等省出现了公共藏书楼,如著名的古越藏书楼。古越藏书楼由清末徐树兰创办,是我国图书馆史上最早对公众开放、第一家具有近代公共图书馆特征的藏书楼。它仿照西方各国图书馆先进经验建立,目的是发展教育培养人才。在读者服务方面,该藏书楼已经和后来的公共图书馆相似。类似的私有公用的藏书楼的出现为我国近代图书馆的产生奠定了基础。随后,我国创建了多所省级近代公共图书馆,如湖南图书馆、武汉湖北图书馆等。尽管这些图书馆在服务理念、服务对象和服务方式等方面仍残存着藏书楼的印记,其建立标志着我国近代图书馆的正式诞生。
20世纪20年代,随着教育改革的持续推进、新文化运动的深入发展以及中华民国政府不断加强对文化事业的关注,图书馆的服务方式与发展理念迎来了全新的机遇,国内兴起了对图书馆加以改造和整合的“新图书馆运动”。这场针对图书馆的运动对我国旧式图书馆只藏不用和只为少数人服务的陋习、旧习进行了批判,创立了新的分类与排架方法,并成立了图书馆协会与前所未有的图书馆教育制度,培养了一批图书馆学的人才。可以说,“新图书馆运动”改革并发展了我国近代的图书馆事业,使得我国图书馆的服务对象更加普遍,同时促进了图书馆管理的科学化。这一时期的图书馆开始真正按照欧美近代图书馆的设计模式进行建造与完善,在我国图书馆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
在这一时期,大学图书馆也纷纷建立,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清华学堂图书馆。这一始建于1911年清华学堂的图书馆,是我国最早的一座西方式近代大学图书馆建筑。这座图书馆的设计模式与古代藏书楼完全不同,其根据图书馆的功能将书籍的储存、借阅以及办公进行了分区,并且采用近代图书馆的闭架管理模式,即藏阅并重与藏阅分开。这种新型管理模式的图书馆正是所谓的“传统图书馆”。这种吸收了西式图书馆优势的图书馆后来成为我国近代图书馆的楷模。
建国后,采用闭架管理方式和设计模式的近代图书馆在国内迅速发展。进入70年代,知识呈爆炸性增长,文献数量急剧增加,这种传统图书馆逐渐显示出种种缺点,如各区域功能相对固定,缺乏灵活性;仅适用于简单手工操作的闭架图书馆,没有考虑现代技术的应用等等。在此背景下,国内图书馆界开始反思传统图书馆的管理与设计模式,试图通过革新弥补传统图书馆的种种弊端。因此,新型的以开架管理为标志的现代图书馆应运而生。开架管理模式大大提高了文献的流通率和利用率。进入90年代,开架图书馆的理念被国内广泛接受。
为进一步探讨开架管理的图书馆设计模式,国内图书馆界开始关注西方20世纪中叶流行的模数式图书馆。模数式图书馆是现代图书馆的一种形式,其改进了固定功能的图书馆存在的一些弊端,如空间相对固定、独立,不易于调整;设计流于形式而影响有效使用;读者借阅手续复杂、效率低下等。这种新型图书馆广泛应用开架阅览模式,加强了读者与文献之间的联系,同时采取平面、开阔、自由、灵活的布局方式,利用家具划分出不同的功能空间。1986年建立的深圳大学图书馆就是参照这一模式。
我国图书馆现代化进程中的另一项重大变革是现代通信技术与网络技术的应用。20世纪80年代,我国开始研究开发计算机自动化系统,进入90年代,随着信息通信技术的迅速发展,电子图书馆成为现代图书馆的新模式。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进一步发展与普及,图书馆之间的联系不断加强,一些其他信息资源的功能也融合进来,使得我国图书馆的整体性大大提高。与此同时,越来越多的图书馆为公众提供综合性的线上服务。一方面,读者可以在网上使用图书馆的资源;另一方面,诸如查询、预约、借阅等基础服务也都可以线上实现。这标志着我国文献信息资源已经进入了数字化阶段。当前,电子图书馆和数字图书馆已经逐渐成为我国图书馆的主要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