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志昊
(1.盐城师范学院,江苏盐城 224007;2.长安大学,陕西西安 710061)
现阶段,经济全球化进程持续推进,我国企业也越来越多地参与到了国际投资项目中,旨在依靠原有的双多边机制,进一步加强与其他国家的经济合作。随着经济合作的不断深入,我国各高校的留学生数量也不断增多,他们的肤色、语言、思想均存在着较大的差异,这无疑增加了高校学生管理的难度[1]。为有效避免异质文化之间的冲突,我国高校必须不断完善留学生管理机制,以促进留学生教育事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
文化性差异是留学生跨文化管理的根本性特征,不同国家的自然、社会环境存在着较大的区别,其文化特征也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性,所以来自不同国家的人对同一事物可能会产生完全相反的看法。不同留学生的个人习惯以及生活方式差异较大,这就需要高校在开展管理工作时充分考量其文化背景,实施针对性的管理措施。目前,我国高校在留学生管理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随着留学生数量的增多,由文化差异所引发的文化冲突现象日益凸显,导致高校留学生管理工作的难度越来越大。
沟通是进行信息交流的主要方式,人与人之间的有效沟通有助于解决很多人际交往问题。但不同国家留学生的语言文化各有不同,高校的留学生管理工作时常会面临难以解决的沟通问题。在中国传统观念中,个人服从集体是进行人员管理的基础,而对留学生来说,这套理论基本无法适用。目前部分高校由于留学生教育的起步较晚,因而缺乏专门的留学生管理制度,仍沿用传统的命令式管理手段,导致管理水平止步不前。另一方面,留学生来中国的时间较短,需要一定的时间来进行跨文化适应,以便能尽快融入到中国的校园生活中。在这种情况下,学生管理人员与留学生之间的沟通就显得尤为重要,只有深入了解留学生的社会、心理以及文化适应问题,帮助其逐步熟悉中国文化,才能获得更为理想的管理效果。但一些高校很难做到这一点,在应对留学生的违纪问题时,常常采取严格处罚或坐视不管两种极端的方式,长此以往,必然会产生严重的负面效应。
留学生在高校学生中所占有的比例较低,所以一些高校没有配备专门的留学生管理人员及辅导员。同时由于缺乏必要的经验以及跨文化管理意识,所以留学生管理人员常会将中国学生的管理制度生搬硬套到留学生的管理工作中,这不仅无法充分发挥学校的学生管理职能,也容易引发一系列的文化冲突问题。另一方面,一些高校的管理工作缺乏系统性,留学生管理人员的工作职责尚不明确,且缺乏行之有效的应急处理制度,所以在发生文化意识问题时,往往会出现推卸责任的现象。
留学生来自不同的国家,拥有不同的文化背景,为提高留学生对异质文化的适应度,各高校应坚持尊重、关怀的管理原则,通过有效的文化交流活动,让留学生在潜移默化中融入中华文化。同时在开展留学生管理工作的过程中,应注重传播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以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注意塑造良好的国际形象,进而让留学生真正做到了解中国、热爱中国。另一方面,为加强各国留学生之间的文化交流,各高校应积极搭建跨文化交流平台,积极开展国际美食节、文化节等活动,同时也可举办针对留学生的才艺大赛、摄影大赛等,鼓励留学生积极展示自身才华以及母文化特色。各级政府也应给予高校足够的支持,帮助其开展中国优秀文化宣传活动,过程中让留学生充分体会中国文化之美,以提高其包容异质文化的能力。
我国鼓励不同国家学生来华的目的就是为了提升其综合素质,进而为文化包容、经济融合的利益共同体的建立贡献力量。因此,留学生管理工作中最为关键的一环就是加强教学管理,加快促进教学效率以及质量的提高。但由于各高校中缺乏足够的双语教师人才,因此目前的留学生授课语言仍以汉语为主,英语为辅,部分留学生的学习存在着较大的困难[2]。同时各高校中教学经验丰富,且资历较深的教师大多因年龄因素而存在英语能力不足的问题,而英语水平较高的年轻教师又缺乏足够的课堂经验以及教育耐心,这无疑对留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造成了不利的影响。基于此,各高校必须加快师资队伍建设,以提高教师的专业能力以及文化素养。同时也应加快转变教学观念,制定出符合本校实际的留学生人才培养计划,以激发留学生的学习热情。同时也应不断完善教学管理机制,减少留学生缺课、逃课等现象的发生,进而为留学生学习质量的提高奠定基础。
由于各国之间生活习惯的差异较大,不少留学生都难以在短时间内适应学校生活。以印度留学生的饮食习惯为例,与中国人相比,他们的三餐饮食时间晚2~3个小时,再加之对新环境的陌生感,他们常常无法适应学校的作息时间安排,给留学生的学业造成了不利的影响。各高校在进行生活管理的过程中,应充分了解不同国家学生的衣食住行差异,并给予其充分的尊重,尽量帮助其解决饮食、住宿中遇到的困难,同时也要最大程度地满足其合理需求。另外也应统计本校各国家的留学生数量,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在食堂为其开设专属饮食窗口,以满足其个性化的饮食需求,使其能尽快适应学校生活,更加专注于专业知识的学习。
由于教育背景不同,因而与国内大学生相比,留学生的思想在本质上存在着一定的复杂性。因此各高校应加强留学生的思想管理,多途径了解不同留学生的母文化,并注意尊重他们的文化习俗以及宗教信仰,关注其思想情感变化。辅导员作为留学生的直接管理者,可以定期召开针对留学生的心理座谈会,也可以对存在思想问题的留学生进行一对一辅导,以帮助其排解在异国他乡求学的焦虑以及不安。同时在与留学生交流的过程中,辅导员也应注意渗透中国平等、和谐的思想文化,以提高留学生适应中国文化的能力,使其能在学校中安心学习。另外,也应注意引导其养成遵纪守法的行为习惯,培养其乐于进取、积极向上的学习态度。各高校还需谨记,留学生的管理工作不仅仅是学校的内部事务,同时也是国家开展外事活动的重要内容之一。基于此,各高校需要保持高度的政治敏感性,积极与公安、宗教管理机构以及国家外事部门进行配合,以维持校园环境的稳定与和谐。
总之,在跨文化视角下,加强对留学生的管理工作,避免因文化差异而带来的碰撞或冲突,不仅能为我国留学生教育事业的健康持续发展提供保障,也有利于推动我国高等教育的国际化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