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永红 遂宁市中心医院
所谓母婴同室,主要就是指新生儿在顺利分娩之后,全天24小时与产妇共处一室,并由产妇对新生儿起居进行照料,母婴同室虽然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改善婴儿发育状况,增强母婴情感,但缺陷在于母婴同室会增加新生儿感染概率,因此,安全可行的护理对策至关重要。
选取我院2016年11月~2017年11月所收治的母婴同室新生儿共计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并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划分到研究组和对照组,各组新生儿均为50例,研究组中包括男性婴儿27例,女性婴儿23例,体重2.05~4.15kg;对照组中包括男性婴儿26例,女性婴儿24例,体重2.0~4.2千克。两组新生儿一般资料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
对照组实施常规化母婴同室护理措施,即对新生儿各项生命体征进行监测,对新生儿脉搏、体温、心率等进行测量,及时处理新生儿的低温低烧的情况,同时定期为新生儿更换尿布、沐浴、体验等。教会产妇正确的母乳喂养方式,并叮嘱其多摄入高能量高蛋白食物,忌食辛辣食物等等,研究组在常规化护理的基础上,实施护理安全措施具体,包括以下几方面:
1.成立安全护理小组
对于初级护理人员,可要求其对1~3个病房进行负责,中级护理人员负责指导2~3位初级护理人员,护理过程中,实行三班倒制度,从而为患者提供人性化,、连续化的24小时护理服务。
2.严格执行消毒制度
对新生儿以及产妇的衣物、病房环境、体温计、奶具等进行严格消毒,以降低感染问题发生概率。
3.病房通风
在实施护理安全措施的过程中,病房通风至关重要,每日需确保通风3次以上,每次通风约20min,此外,室内温度通常要保持在22~24摄氏度,空气湿度在60%左右。
4.完善监督制度
建立完善可行的监督制度也至关重要,护理人员在开展任何一项护理工作之前,都要认真做好手部卫生清洁工作,并进行定期的细菌检测,对检测不合格者,要进行及时的消毒改进。
5.严格规定探视时间
家属探视是母婴同室新生儿感染的主要原因,因此,医院一定要对家属看房时间以及探视次数进行严格规定,并作出合理解释,以免产生医患纠纷问题。
6.健康教育
主要是对产妇及产妇家属进行健康教育,使其真正认识到母婴同室新生儿感染的危害以及预防的必要性,提升其安全防范意识,对其日常生活中的不良行为进行纠正,具体包括新生儿把尿方式、沐浴方式、游泳禁忌等等,与此同时,还应对婴儿潜在疾病进行提前预防,强化与产妇之间的交流与沟通,以免其出现产后抑郁的问题。
对两组母婴同室新生儿护理效果进行对比,主要内容包括产妇新生儿科学喂养、臀部护理、脐带护理等知识的掌握程度。
采用SPSS20.0对相关参数进行处理,同时行“t”和卡方检验,P<0.05代表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
研究组母婴同室新生儿在经过护理安全措施之后,其临床护理效果显著高于对照组,产妇对于新生儿护理知识的掌握程度更高,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
大量临床实践表明,对新生儿实施扶触和母乳喂养,能够大幅度增加其愉悦感和安全感,与此同时,对于新生儿健康发育很有帮助。对于产妇而言,能够在很大程度上,使其回归平稳状态,避免出现产后抑郁的问题[1]。在本次研究中,研究组母婴同室新生儿在实施了安全护理措施之后,新生儿感染概率显著低于对照组,且临床护理效果更佳,由此也突出了安全护理措施的应用必要性,它不仅有助于提升产妇对新生儿护理知识掌握程度,同时也能降低新生儿感染概率[2]。
护理安全措施,主要是以降低新生儿感染为终极目标,通过一系列的安全监督制度以及护理方案等的实施,可大幅度提高护理工作质量,实践中,充分凸显了“以人为本”的护理理念,真正给予产妇鼓励和关心,提升了其对于新生儿护理知识的掌握程度,同时也能为母婴同室提供舒适温馨的环境,这对于新生儿的健康发育以及产妇的身心健康发展很有帮助[3]。
综上所述,对24小时母婴同室新生儿实时护理安全措施,更加有助于提升临床护理效果,使产妇掌握更多新生儿护理常识,临床推广价值较高[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