彼得大帝及其全盘西化方针初探

2021-01-27 12:28延边大学外国语学院133002
大众文艺 2020年1期
关键词:沙皇索菲亚俄国

(延边大学 外国语学院 133002)

20世纪以来,对彼得大帝的研究已经历了高潮时期,然而我们却始终处于旁观者角度解析彼得大帝。波折的登帝之路和“全盘西化”方针都投射出了彼得大帝的性格和政策成因。

一、彼得大帝的性格分析

彼得大帝,罗曼诺夫王朝第四位沙皇,沙皇阿列克谢·米哈伊洛维奇与其第二任妻子娜塔莉亚·那里什金娜之子,1689年正式登上帝位,1725年因巡视芬兰湾病逝。在位36年间,大力推行改革,以“全盘西化”为方针,对外扩张疆土,对内改革政府、加强中央集权、发展工商业、提高教育水平,使俄国从落后的内陆国家成为向近代过渡的濒海国家。他对沙俄的影响远不止在位的36年,一个人的成就必然与其自身的性格有很大关系。

1.家庭环境

彼得大帝之父与第一任妻子玛利亚﹒米洛斯拉夫斯卡娅所生子女众多,但五个儿子三个夭折,只留下体弱多病的费奥多尔和天生愚笨的伊凡。大女儿索菲亚迷恋皇权。

哥哥姐姐们的多病、愚笨、贪权反衬得强健、聪颖的彼得愈加优秀。“彼得从小充满灵性,他的一言一行都展现出诸多天分,并且他在学习他同年纪孩子该学的知识时游刃有余,深得周围大人的欢心和喜爱,他也因此赢得了他母亲家族的所有人的喜爱。”(雅各布·阿伯特,2017:52)然而他越是优秀,对手就越嫉妒痛恨他。当沙皇阿列克谢1676年逝世,哥哥西奥多继承皇位时,两任皇后的两个家族势力矛盾深积,家族的两个分支决裂得更加彻底。只有四岁的彼得与母亲相依为命,成为一个稳重并且懂得厚积薄发的人。

2.受教经历

彼得自幼对西欧的艺术科学、不同国家的文明都表现出极大的兴趣。他的家庭教师——将军曼尼修斯,生于苏格兰,熟知战争相关知识技能,通晓欧洲语言,阅历丰富,为人正直、忠诚,教导彼得不能懒散放纵,并告诫他要有耐心、坚持不懈、勤奋努力学习对他成年后有利的所有技艺和才能。

姐姐索菲亚公主为了毁掉这个对她有威胁的弟弟,给彼得修建新住所,还安排50名男孩玩伴,希望过度放纵的行为能让弟弟一事无成甚至健康不再、英年早逝。然而,彼得没有放弃学习,而是极大地发掘自己的潜能并利用身边资源,将玩乐的时间和他的玩伴变成有利于他的工具。他组织男孩们建立军事学校,与他们同学军事,过起军旅生活。童年的培养使得彼得大帝有一套正确的价值观并且有主见,正直、适应力强、有自控力、追求创新和进步。

3.宫廷矛盾

父亲死后,西奥多继位,并把权力交给大臣。这些大臣对皇权虎视眈眈,希望从中得到好处。其中最具野心的就是索菲亚公主。她以照顾弟弟西奥多为由在皇宫弄权,并希望利用不正当手段除去彼得。当时的首相伽立津(Галицин)和近卫军总指挥赫万斯基(Хванский),便是她的得力助手。西奥多死后,十六岁的伊凡为第一沙皇,十岁的彼得为第二沙皇。彼得的母亲知道索菲亚不会满足于此,带着彼得逃往圣三一修道院(Троице-Сергиева Лавра)。索菲亚派人刺杀彼得因被彼得被识破而失败,大失人心。宫廷的大臣们转投年轻、聪慧的彼得。作为一名沙皇,狠心也是必不可少的,从此索菲亚公主被软禁在莫斯科近郊一个偏僻的女修道院里受到严密的监视和看守,至死没能离开。

几年后伊凡逝世,彼得名正言顺的成为了正式沙皇并受到全面拥护。此时的沙俄还是一个内陆国家,外有大国包围,内有很多动荡不安的部落,彼得大帝深知内忧外患的沙俄此时宫廷内部矛盾棘手,所以在彼得大帝实行改革过程中的第一步便是政治上的改革。

二、彼得大帝的“全盘西化”方针

登上帝位的道路是不易的,因此彼得大帝正式登上帝位后改变俄国落后面貌的决心也是坚定的。他的办法就是学习西欧——全盘西化。为此,他亲赴西欧并化名米哈伊尔出国考察。他的改革是多方面并行的:

1.政治

彼得大帝先从宫廷内部入手,改革中央和地方行政管理机构。1711年,废除“杜马”并建立了由彼得大帝亲自指定组成的参政院,负责拟定法令、掌管中央和地方行政机构,整编军队和征收赋税。这为彼得大帝实现自政治抱负和理想建立了核心力量。此外,他还建立监察总署和各级地方监察官,取消了50多个腐败的旧政厅,改建为9个院(后增至12个),分掌外交、军事、财政、工商、司法等事务。

同时改革教会,以反对改革并干预皇权之名罢黜大教长,将教会置于皇权之下,改受教会制约得被动为主动。从此,他集政、教权力于一身,沙皇专制制度大大加强。

2.军事

在内解决后顾之忧后,彼得大帝为扩展疆土筹谋。他效仿西欧改组陆军,以招募制度征兵组建军团,制定军事条例,培养军官,训练士兵。

同时,利用自己儿时所学的军事知识建立海军,承办船厂,制造军舰。1703年,第一艘巡洋舰“军旗号”下水。1724年,俄国拥有海军近3万人,巡洋舰48艘,已是波罗的海上最强的舰队。至此,彼得大帝用21年的时间攻打瑞典,夺得波罗的海出口,扩大疆土成为一个濒海大国。1721年,参政院授予他“皇帝”称号,成为俄国史上第一位皇帝,同时沙皇俄国也正式称为“俄罗斯帝国”。

3.教育

彼得大帝十分重视教育。他认为,俄国落后的主要原因就是教育落后。一个国家只有发展教育,提高国民素质才能长远发展。为此,他兴办学校,培养人才,开展对外文化交流,派出留学生,请进外国教师。1701年开办航海学校,后在诺夫哥罗德等地相继设立实用技校,创办炮兵学校、工程学校、医科学校和外语学校等。可见,彼得大帝创办的都是为政治和军事服务的具有专业技能的学校。

同时,彼得大帝开始改革文字,用简易字代替教会斯拉夫字体,出版本土书籍,并翻译外文书籍,内容涉猎广泛。到1775年,共出版民用书约300种,涉猎数学、地理、军事、航海等。彼得大帝对历法也做了改革,用“儒略历”代替“创世纪年”。

4.文化

游历过西欧国家后彼得大帝认为,俄国的一些陋习也是导致其落后的重要原因之一。他归国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让波雅尔(боярин)脱下长袍换礼服并禁止他们蓄胡须。同时,女贵族们要戴上假发,贴上美人痣,普希金在《叶甫盖尼·奥涅金》中的一段描述:

“Он три часа по крайней мере,

Пред зеркалами проводил.”

彼得大帝还要求贵族们说法语,只有农民和奴隶才说俄语。女贵族们要把自己的身体挤进紧身的胸衣和优雅的社会中参加欧式舞会,欣赏法国歌剧。

贵族们的一举一动必须有意为之,这和其原本自然而然或“与生俱来”的行为模式迥然不同;在这种时候,一个俄国人理应有意地表现得和他广大同胞格格不入。一本名为《体面青年之鉴》的书建议贵族们想象自己正处在一群外国人中间,同时,又时刻记住自己是一名俄国人,目的不是为了变成欧洲人,而是为了像个欧洲人。这是鉴定其身上外国特质的唯一方式。

三、结语

不论是生长环境、启蒙时期的学习还是宫廷内部矛盾,都对彼得大帝性格和执政起到重要影响。在一个冷漠的家族出生,一个纷争的时代下成长,不为享乐迷惑,有着报复和理想并且坚忍、勤奋、有毅力有远见的人,必然会成为一个受人爱戴敬仰,为后人传颂赞扬的对俄罗斯历史发展起到积极的、重要的作用的沙皇。“全盘西化”不只是彼得大帝实现理想和报复的体现也是为俄国发展和进步做出的重大贡献。彼得大帝在俄罗斯人民眼中就如同在圣彼得堡十二月党人广场上的青铜骑士一般,毅力不倒。

猜你喜欢
沙皇索菲亚俄国
谢甫琴科见沙皇
七颗钻石
沙皇和衬衫
俄国白银奇葩罗赞诺夫
保持肃静
索菲亚的魔法书
“薪酬沙皇”走马上任等
索菲亚的魔法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