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红心
语文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一环。如何为广大的语文教育工作者搭建一座与名家顺畅对话的桥梁呢?山东教育出版社近期出版了一套“名家论语文丛书”,汇聚教育名家关于语文教育教学方向的理论与实践,可读性与前瞻性并存,成功入选2020年国家出版基金资助项目。
这套书从策划至出版近五年时间,有辛苦,也有成就。我们请到了这套书的责任编辑,让他来讲述这套书出版背后的故事。
书籍简介
丛书明确提出教师要把握“核心素养”,立足于“语言建构与运用”的教学基本点,坚持大语文教育思想及学生为中心的课程理念,以语用为本,以学生为本,以文本为本。丛书论及语文课标、课改、课程、教学、考试、阅读、传统与现代化、困境与对策等,多视角、多层面昭示了语文教育名家的教育思想和教学智慧,透露着“与生命对话”的教育情感和理思。丛书既有高屋建瓴的指导性,又有具体而微的针对性,搭建了名家与教师独特的对话渠道。
2017年的秋末冬初,我去看望曹明海教授。和往常一样,几句家常之后,自然聊及出版的话题。兴之所至,信马由缰,具体细节虽记不太清了,但大致记得我谈了出版的基本想法,就是请曹老师多指导,围绕着语文教育教学方向继续策划项目,做深做细,做精做透,假以时日,形成相对系统的语文教育产品线和品牌特色,惠及广大的语文教育同行,助推语文教育研究及教学改革。
曹老师其时虽已退休,但对语文教育痴心不改,热情依旧,当即表示赞同和支持。曹老师是语文教育名家,理论建树丰厚,对语文教育研究现状及同行研究方向一直密切关注。加上我们师徒之前有过《名家解读:语文教育意蕴篇》等书的合作经历,所以聊及最后,“名家论语文丛书”的创意浮出了水面。
自那时起至新书发布,近五年时间。几年来,从策划方案的起草、优化,名家队伍的搭建、编写体例的制定,合同签署、组稿编稿,国家出版基金资助项目的申报及项目中期检查、结项申请,装帧、设计,到新鲜出炉的上机样那让人陶醉的油墨香及一笔一划、郑重其事的意见签署,其间一次次的会商,一封封的邮件,一遍遍的改进,所有的过往都成为最为美好的回忆,都化为前进的力量。
限于体量,一套书不可能把所有的语文教育名家都囊括进来。所以,研究方向及成果的代表性应是考量作者人选的必要前提。以此为基础,主编曹老师着眼全国高校及科研院所同人,从语文学科本体、新课改、新教材、新教法、新高考、传统及现代、困惑及出路等角度分门别类甄选并确定了初步人选。
初步人选确定后,出版项目组结合近年来语文教育科研成果的索引归集,进行了相应的电话、邮件问询和调研,然后曹老师根据反馈结果,带领项目组多次商讨确定了作者首选及备选人,并与各位专家通过电话和邮件分别取得联系,发出约稿函。作者队伍及核心论题相对清晰后,2018年该选题在社里顺利通过了论证。
申报立项后,赴京拜访90多岁高龄的名誉主编刘国正先生和人教“二顾”(顾振彪先生和顧之川先生)是第一件要事。因为有之前的电话沟通和默契合作——顾振彪老师曾多年主持我社五四国标语文教材编写工作,顾之川老师的《名师语文课》《顾之川语文人生随笔》等作品均由我社出版,所以北京之行既顺利又圆满。北京三位重磅级的作者虽都履职人教社,但各有所长。
刘国正先生是叶圣陶、吕叔湘、张志公之后的新一代语文教育旗帜性人物,长期担任人民教育出版社副总编,主编我国通用语文教材,著述宏富,力主语文教学要“实”“活”兼备。顾振彪先生是人教社资深编审,长期从事我国统编语文教材编写及研究工作。顾之川先生是古语言研究出身,学术功底深湛,数十年参加语文教材编写及语文高考研究,对语文课程及评测有独到见解。
清晰地记得在刘国正先生的公寓里,几位先生畅谈丛书运作事项的欢快场景。从年届耄耋的“90后”(刘国正先生自称“90后”)到古稀之年的“70后”、耳顺之年的“60后”,先生们的年龄差在共同的语文教育志业前泯然不存了,他们奋发向上的追求、炽热恳挚的情怀、心系语文教育的格局让人有高山仰止之叹。
温儒敏先生是北京大学语文教育研究所所长、教育部聘中小学语文教科书总主编、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修订专家组召集人。我们的名家团队中温老师是不能缺席的。
记得2019年初春时节和祝丽副总编去拜访温老师时,他家客厅沙发一侧整齐堆放的教材待审清样赫然入目。温老师蔼然长者,笑语温然,听他聊天,似春风拂面。温老师对我们的项目给予了充分的认可,并答应了我们的邀约。主编曹老师为之感动感念,后密切关注温老师稿件著述情况,多次与他商谈相关事宜。排出校样后,二人携手审校,大到体例框架,小到字词标点,一一精心把关。成书后的前言中,温老师说道,这本书的出版是由山东教育出版社和曹明海教授促成的,感谢他们的抬爱。
丛书分册《语文阅读与成长》的作者朱永新教授是作者团队中身份别具一格的一位。他更像是一位语文教育活动家和实践家。他是全国政协常委、副秘书长,民进中央副主席,“新教育实验”发起人,身份跨越政治、学术与教育领域。由他发起的“新教育实验”在全国影响巨大。他所倡导并积极推动的语文阅读行动,对当代中国语文教育功不可没。他周围聚集着一群思想新锐、才华横溢的青年语文教育群体,是语文界不可忽视的新生力量。
朱老师很有代表性,但他同样非常忙碌,曹老师几次约稿,朱老师几次婉拒,表示自己不算语文专家。曹老师执着坚持:阅读是语文最重要的内容,朱先生发起的“新教育实验”,对经典阅读的力倡,主持研发各类书目,无一不彰显了语文专家的特质。
精诚所至,金石为开。朱老师成为了我们作者团队中的重要一员。更为可敬的是,朱老师书稿既成,请来写序的竟是中学一线的熊芳芳老师。看似有违常理,实则别有深意,因为朱老师所发起并主导的“新教育实验”自2000年起陆续在全国推广开来,至今已有600多万名教师和学生参与实验,以行动悄然改变着中国教育。诚如熊老师所言,新教育本来就属于田野,属于草根,属于每一个有教育信仰的平凡而不普通的人。可以说,熊老师正是其中的优秀代表。这种普通老师为名家大作写序的“创举”也必将传为学界佳话,为人称颂。
为了同一个目标,丛书十位名家就这样走到了一起。作者是第一生产力,优秀作者团队的搭建为项目的高质量推进打好了坚实的基础。但既为丛书,必然讲求整体风格、协同作战及集束效应。优质的内容之外,我们还以精准的推进节奏、优质的印装材料、精致的装帧形式做好项目运作的系统规划,对项目予以完美呈现,以求时间把控张弛有致、内容形式相得益彰。“名家论语文丛书”后来申报了2020年国家出版基金资助项目,并一举拿下。
“名家论语文丛书”顺利推进,高质量出版,新书发布后无论品相还是内容均赢得了各方的一路好评,就出版环节而言,其背后应该感恩的人很多很多。编辑同人、美编同人、总编室同人、印制科人、发行部门同人、印厂及媒体的朋友、新书发布的合作方山东师范大学的师友们等等,不一而足。正是因为有这么多同人朋友的鼎力相助,作为项目负责人,我才倍加珍惜项目运作中的每一处看似琐屑实则关系全局的细节,珍惜大家默契前行的每一段光阴。只有不辜负,才能不遗憾,才能心存阳光,正道前行。
(编辑/崔秀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