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燕
体味淳朴简单的生活节奏,感受“原生态”的自然力量,似乎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就像以拍摄自给自足、古朴田园风格的短视频,跨越文化障碍,迅速火爆全球的李子柒,人们之所以对她喜爱有加,好评爆棚,就在于她完美地展现了一种“远离城市喧嚣,守拙归园田”的“乐活族”的生活状态。
乐活族是一群追求健康和可持续性生活方式的人们,他们所秉持的一种贴近生活本源,自然、健康、精致的生活态度令人关注与向往,是一种反物质主义价值观的生活理念。那么,他们追求着的内心世界是怎样的呢?我们一起了解下。
乐活族是后物质主义时代的产物。1998年,美国社会学者雷·保罗提出了“乐活”的概念。他认为,人们在做消费决策时,会考虑到自己与家人的健康和环境责任,倡导保护环境并实践着向自然靠近、向身心解放靠近的生活方式。这是西方后物质主义时代所追求的生活价值理念。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得以恢复并迅速发展,人们占有物质财富的欲望快速增长,出现了一种以消费为基础的快乐寻求方式,即物质主义。物质主义是一种强调拥有金钱、声望和形象等外部目标的重要性的价值观和信念。物质主义取向的个体,重视经济的成功、财物的拥有、良好形象的树立和高社会地位的获取,并且视经济成功比其他人生目標更重要,忽视社会责任,缺少公德行为。
在物质主义盛行的时代,具有物质主义价值观的人表现出四个特征。一是重视财物。物质主义者重视财物以及获取财物的途径,将物质获取和占有视为生活的重心和目标。渴望高收入水平,更重视经济安全,较少注重人际关系。二是以自我为中心。物质主义者认为物质高于一切,注重保留资源和财富,不愿给予他人或与人分享资源,常常显得更为自私,且忽视社会责任与公共利益。三是追求奢侈生活。物质主义者追求丰富、奢侈的物质生活,炫耀华丽生活,不喜欢简单朴素的生活方式,他们更关注现代技术,依赖高科技生活,对于自然或环境中的事物漠不关心。四是生活满意度低。相比于非物质主义者,物质主义者显得对生活更为不满意,消极情绪更多。虽然追求财物是物质主义者认为获得幸福感的方式,但现实并非如此,因为无止境的物质欲望以及喜新厌旧的生活方式令他们永远得不到满足。
对于物质资源相对富足的乐活族来说,他们有着反物质主义者的生活价值取向,鄙视炫耀、低俗、自恋式的生活追求,探索自然、高雅、自由的清新生活境界。
在现代化高速发达的美国,生活着一群与现代世界隔绝的阿米什人。他们拒绝现代化的各种设施,一直过着简朴、原生态、自给自足的前现代生活,低欲求,无浪费,他们崇尚自然、和谐、自立与劳作。突然有一天,城市人发现这可能是我们现代人类社会久违的一种生活方式,这种生活方式却体现了自然与人和谐共处的关系。
最具争议的网络红人李子柒,向大众展现了一种自然主义的田园生活画面,不仅给人以生活美感,更引发了人们对生活状态的现实思考。她所营造出的田园牧歌式的自然主义生活状态,火遍全球,令疲惫奔波于城市生活的职业群体所向往。李子柒传播了一种新的生活方式,这是一种很多人追求的理想生活状态。这种文化价值的传播与乐活族的生活理念相吻合,实践了一种爱健康、爱地球的绿色低碳生活方式。
虽然阿米什人和李子柒向我们展现的生活令人向往,但其现实可行性却很低。被城市喧嚣所污染的职业人,依然力图改变着自己的生活方式,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实践着环保主义的理念,崇尚着自然界的规则。疫情期间,在人类减少室外活动的状态下,我们看到了自然界也在复原——稀有动物的出现,植物生长的茂盛,河水清净的流淌,天空变得越来越蓝。
回归自然成为人们保护地球的一种期盼,乐活族追求自然主义的境界被更多人所认可。
美国自然主义的早期代表作《嘉莉妹妹》是西奥多·德莱塞的小说,反映了人类历史发展进程中自然主义和消费主义所展示的社会图像。小说描述了美国19世纪末20世纪初由生产型为主向消费型为主的社会转型特征,炫耀性消费成为社会时尚。作者敏锐地洞察到极端物质主义给人们埋下了悲剧性结局。这部小说引发了人们对物质与精神追求的讨论,其中也涉及物质主义与幸福的关系问题:当你名利都得到时,未必得到幸福。嘉莉妹妹对物质的贪欲是造成其悲剧人生的基础。
物质主义者追求物质的目的之一是为了获得快乐、幸福和成功。那么物质主义者得到他们真正想要的快乐与幸福了吗?心理学研究结果表明:不论性别、年龄还是收入,无论大学生、商学院学生还是企业家等不同类型的群体,物质主义者总是伴随着低幸福感。也就是说,虽然物质主义者因获得财物而有了短暂的快乐感受,但是他们无止境的获取心,会带来不满、焦虑等消极情绪。所以,高物质主义价值观者的人生不幸福。
然而,乐活族追求的是心理满足感与自由感,不会被物质金钱利益捆绑。他们追求的真实体验的幸福感,是一种快乐、和善、自由的稳定状态。乐活不应是回避社会、逃避苦难的借口,而是真正实现和谐、愉悦、善良、勤奋的人格功能。
如何获得真正的幸福感?健康心理品质的塑造很重要——不为功名所拖累,不让比较所烦恼,不在贪欲中沉沦;超越自我,惠及他人,奉献社会。 (编辑李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