胞磷胆碱钠联合康复训练治疗早期脑卒中后偏瘫的临床疗效

2021-01-26 04:03陈攀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21年27期
关键词:胞磷偏瘫康复训练

陈攀

脑卒中是临床神经内科常见的一种脑血管疾病,多发于中老年群体,临床病死率、致残率均较高。脑卒中发病机制复杂,血管性危险因素(如脑栓塞、高血压)、生活因素(年龄、吸烟、不良饮食)等均可能会导致疾病发作[1]。有研究指出,脑动脉狭窄、破裂是患者脑血液循环障碍的主要病因。脑卒中患者早期主要表现为局部神经缺损、脑功能障碍等症状,若不及时予以有效的治疗措施来改善脑血液循环,可致使神经运动传导通路和神经元过度损伤,进而导致患者出现偏瘫后遗症,丧失生活自理能力,增加家庭经济负担[2-3]。因此,患者发病早期需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来控制病情进展,也是改善患者预后、提高患者生存质量的关键。脑卒中所致的机体损伤通常是不可逆的,但脑卒中后偏瘫具有可逆性,可通过药物治疗改善神经功能,并可开展规范化康复训练协同作用,以最大限度地恢复患者肢体生理功能,减轻偏瘫造成的损伤[4]。基于此,本研究旨在探讨胞磷胆碱钠联合康复训练治疗早期脑卒中后偏瘫的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2019 年6 月—2020 年6 月黄梅县中医医院收治的早期脑卒中后偏瘫患者60 例,均符合早期脑卒中后偏瘫的诊断标准,并经影像学检查确诊,且均为首次病发。排除标准:(1)合并脑卒中后其他严重并发症者;(2)伴其他脏器疾病、肝肾功能不全者;(3)对本研究药物过敏者。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 例。对照组中男17 例,女13 例;年龄46~77 岁,平均年龄(62.0±4.2)岁;偏瘫部位:左侧13 例,右侧17 例。观察组中男18 例,女12 例;年龄45~79 岁,平均年龄(63.6±3.7)岁;偏瘫部位:左侧16 例,右侧14 例。2 组患者性别、年龄、偏瘫部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经黄梅县中医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患者对本研究知情同意。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药物治疗,即予以甘露醇(湖北多瑞药业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H20123079)0.25~2.00 g/次,于30 min 内完成静脉滴注,1 次/d,并结合病情适当调整药物剂量;血栓通注射液(康臣药业有限责任公司生产,国药准字Z15020017)70 mg/次,静脉滴注,2 次/d;奥扎格雷钠(哈药集团三精加滨药业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H20058432)75 mg/次,静脉滴注,1 次/d;阿司匹林(四川太平洋药业有限责任公司生产,国药准字H51021475)50 mg/次,温水送服,1 次/d。持续治疗1 个月。患者在治疗期间,叮嘱其及家属注意调整其体位,定期按摩上下肢,结合其恢复情况来制定康复训练计划。

1.2.2 观察组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配合胞磷胆碱钠联合康复训练进行治疗,即予以胞磷胆碱钠注射液500 mg+5%葡萄糖注射液100 ml 混合液,静脉滴注,1 次/d,直至患者生命体征稳定后指导其进行康复治疗,具体步骤如下:(1)卧床期:调整正确体位能有效降低患者肢体痉挛发生风险;将患肢关节放置患者背曲位,可保证患肢处于功能位。在帮助患者调整体位时,需注意事先行患肢按摩,活动各关节部位,指导患者利用健肢发力来活动患肢,掌握翻身技巧,后即可开展功能锻炼,行端坐、站立、行走等功能训练。(2)离床期:此阶段主要锻炼患者肢体功能,如上肢:有序进行肩胛带、肘关节独立活动,通过旋转前臂、背伸腕关节、侧向运动桡侧和尺侧,指导患者自主外展拇指和行对掌训练,并引导其利用手部完成简单的日常动作,如解纽扣、更衣、持杯饮水等。躯干:应用桥式收腹运动来锻炼躯干肌肉组织。下肢:基于不增加关节负担的前提下,指导患者伸屈运动膝关节、背屈练习踝关节,并配合站立坐下、跨步、重心转移等训练运动其肢体功能。此外,还可指导患者锻炼其语言功能和吞咽功能,通过舌尖发力左右移动到两侧口角,并有序进行鼓腮、咀嚼、吸吮、空吞咽等动作,同时循环渐进开展发音训练。(3)步行期:①行走训练:患者在行步行训练时,指导其连续起坐4次后结合脉搏变化来评估是否可进行训练,若患者脉搏增加幅度不超过参考范围的1/3,且脉搏平稳,即可进行步行训练。在患者进行步行训练期间,需事先备好椅子方便其休息,若患者自述患肢难以抬腿,医护人员可通过绳子系于脚部帮助发力来练习步行,10 min/次,2 次/d,并结合其具体情况适当增加负重和延长时间。②楼梯训练:当患者下肢肌力评估等级到3 级后,每天2 次训练患者上下楼梯,均是健侧先发力。③站立位平衡:训练患者身体平衡重心时,指导其将双足稍后移,躯干保持前倾,取1 kg 沙袋分别固定于患者患侧上、下肢及患肢踝部,结合助行器维持姿势开展训练。(4)日常生活能力训练:患者取坐位时,可指导其进行洗漱、进食、穿衣、脱衣等行为训练;站立训练时,可训练其掌握如厕、做简易家务的技巧;动作训练时,可积极耐心与患者进行沟通,引导其通过发声、简单语言来积极表达想法,锻炼患者认知和语言能力。患者行康复治疗时,医生需结合其肌张力评估情况来制定康复训练计划,避免增加患者机体不适,影响其训练和运动流程有序进行。患者持续治疗1 个月

1.3 观察指标(1)采用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估患者治疗前后认知功能情况,评分范围为0~30 分。评分越高表明患者认知障碍越严重。(2)采用简化Fugl-Meyer 运动功能评分(FMA)评估患者治疗前后运动功能,该量表内容包括肢体反射性、屈肌协同、伴协同运动情况、手指功能等,评分范围为0~100 分。评分越高表明患者运动功能越好。(3)采用36 条简明健康状况调查量表(SF-36)评估患者治疗后生活质量,量表内容包括躯体疼痛、生理机能、生理职能、社会功能、情感职能,评分范围为0~100 分。评分越高表明患者生活质量越好。(4)比较2 组患者临床疗效,其判定标准为显效:患者治疗后临床症状有明显改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下降80%以上;有效:患者治疗后临床症状有所缓解,NIHSS 评分下降幅度在40%~79%之间;无效:患者治疗后临床症状及NIHSS 评分均无明显良性改变。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5)记录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包括恶心呕吐、排尿困难、寒战等。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20.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表示,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组内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计数资料以相对数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MMSE、FMA评分2组患者治疗前MMSE评分、FMA 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MMSE 评分、FMA 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 组患者治疗后MMSE 评分、FMA 评分均分别高于本组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2 组患者治疗前后MMSE 评分、FMA 评分比较(,分)

表1 2 组患者治疗前后MMSE 评分、FMA 评分比较(,分)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aP<0.05

2.2 SF-36 评分 观察组患者治疗后躯体疼痛、生理机能、生理职能、社会功能、情感职能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2 组患者SF-36 评分比较(,分)

表2 2 组患者SF-36 评分比较(,分)

2.3 临床疗效 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0.0%,高于对照组的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81,P<0.05)。见表3。

表3 2 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例(%)]

2.4 不良反应发生率 观察组患者治疗期间出现恶心呕吐1例、排尿困难2 例、寒战2 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6.7%(5/30);对照组患者治疗期间出现寒战1 例、排尿困难2 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0%(3/30)。2 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57,P>0.05)。

3 讨论

偏瘫是脑卒中后常见后遗症,可降低患者肢体活动度,影响日常活动,进而加剧神经缺损程度,既增加了疾病治疗难度,还可使患者治疗时间延长,进而加重患者家庭及经济负担[5-6]。因脑卒中造成的身体损伤难以扭转,临床采用的抗凝、溶栓、脑细胞活化等治疗仅能有效控制患者病情进展,无法促使患者恢复健康,但脑卒中后偏瘫具有可逆性,因此,如何优化治疗效果、改善偏瘫是提高患者生存质量的关键[7]。

本研究针对脑卒中后偏瘫患者,主张在其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胞磷胆碱钠、康复训练来强化其治疗效果,其中在患者临床常用的抗凝方案中,多选择阿司匹林、奥扎格雷及甘露醇作为主要治疗药物,以缓解患者痉挛、减轻血管阻塞、促进脑部血液循环[8-9]。其中,甘露醇是一种组织脱水剂,作用于患者体内可促进毒性物质排出体外,进而降低脑水肿发生风险。奥扎格雷是一种合成酶抑制剂,具有抗血小板聚集、解除血管痉挛等作用[10]。阿司匹林是一种解热镇痛剂,能有效抑制患者体内血小板聚集,可阻滞或缓解血栓形成,改善患者血管阻塞。在上述药物治疗基础上,观察组患者配合胞磷胆碱钠联合康复训练进行治疗,胞磷胆碱作为一种激活剂,主要成分包含碱、胞嘧啶、核苷糖与焦磷酸盐,能有效激活患者脑细胞、提高细胞代谢速率,协同抗凝药物能提高患者卵磷脂合成速率并修复其增生神经元,进而强化治疗效果[11-12]。与此同时,因磷酸酰胆碱是恢复患者认知、运动功能的重要指标,而胞磷胆碱的应用能有效促进机体磷酸酰胆碱合成,并刺激患者椎体系统活性,因此其较适用于震颤性麻痹患者的治疗。目前,胞磷胆碱的给药方式较多样化,本研究观察组患者选择静脉滴注给药,能有效促进患者体内完全吸收该药物,提高生物利用度,稳定血液中药物浓度,保证药物充分作用于机体各部位,再利用药物的穿透性进入到中枢神经系统中,快速恢复其线粒体膜与受损细胞表面组织,抑制细胞凋亡,进而改善患者肢体运动功能[13-14]。此外,脑卒中后偏瘫患者肢体运动障碍主要因系统缺乏高位中枢调控所致,因此,除去药物干预,本研究观察组患者还接受了康复训练,进而恢复损伤的部分运动、神经功能,提高其自主生活能力,且尽早开展康复训练也可有效加快患者功能恢复[15]。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治疗后MMSE 评分、FMA 评分、生活质量评分及治疗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表明胞磷胆碱钠联合康复训练治疗早期脑卒中后偏瘫患者具有较高可行性。此外,2 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表明胞磷胆碱钠联合康复训练并未增加早期脑卒中后偏瘫患者的不良反应,可保证患者用药安全。

综上所述,胞磷胆碱钠联合康复训练治疗早期脑卒中后偏瘫患者的临床疗效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认知功能及运动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且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胞磷偏瘫康复训练
循经往返灸治疗脑卒中痉挛性偏瘫的临床观察
多功能智能康复训练床的设计与仿真
穴位按摩与康复训练治疗周围性面瘫的疗效观察
上肢康复训练机器人的研究
脑卒中偏瘫早期运动康复
神经松动术对脑卒中偏瘫肩痛的疗效观察
中西医结合治疗中风后偏瘫25例
胞磷胆碱在神经科的临床应用
电针配合康复训练治疗动眼神经麻痹的临床观察
胞磷胆碱在临床治疗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