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莹莹
(中国湿地博物馆,浙江 杭州310013)
博物馆是通过陈列展览向观众进行知识传播和公共教育的非正规教育机构(陆建松,2020)。陈列展览是博物馆传播先进文化、发挥社会教育作用的主要手段,也是博物馆为公众提供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的主要形式(巩小琳,2015)。因此,做好博物馆陈列展览,不仅是博物馆经营的主要内容,也是考评一个博物馆经营绩效的主要指标。
博物馆的陈列展览主要包括基本陈列与临时展览。相较于基本陈列的长期性,临时展览是指结合社会需求,利用重大纪念日、配合重大活动或选择社会热点举办的短期性的展览。临时展览选题灵活,专题性和时效性较强,但囿于自身题材特点和文物匮乏等诸多困境(刘小花,2020)。近年来,为开展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弘扬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许多博物馆纷纷推出了丰富多样的临时展览,以拓宽服务范围,增强自身影响力。为向建党百年献礼,中国湿地博物馆独立策划的“传红色基因,守初心使命”湿地红色印记展于2021年展出。这是一次利用自然类博物馆特色科普展教形式和手段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成功尝试,对于弘扬革命精神、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重要意义。梳理该展览的办展流程,可为当下自然类博物馆创新策展提供一些参考。
作为湿地科学与文化展示的平台,开馆10多年来,中国湿地博物馆不断拓宽办展思路,多角度发掘“湿地”内涵,深入解读自然、人文和历史之间的关系,策划出一系列深受观众喜爱的专题展览,社会美誉度不断提升。今年正值建党百年,中国湿地博物馆深入挖掘湿地红色内涵,推出以革命为主题的精品展览:“传红色基因,守初心使命”湿地红色印记展。展览以中国革命的历史进程为主线,分别展示发生在全国各地不同湿地的红色革命故事,以点带面,概括、凝炼地展示建党以来的革命历程。旨在通过湿地自然景观与经典革命故事的融合,开拓全新的视角与层面,使公众对革命经典产生新的认识和理解。
纵观中国百年革命史,南湖的红船、井冈的红旗、长征的铁流以及抗日的烽火,这些难以磨灭的红色记忆与闪闪发光的革命精神,都与湿地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策展人员将目光聚焦于发生在湿地里的革命故事,并以此为选题进行深入挖掘与拓展。最终,展览主题确立为“湿地红色印记”。该主题承载了寓思想教育于湿地特色的新功能,既有利于传播先进文化,又有助于推进湿地保护。
“湿地红色印记”展以中国革命的历史进程为主线,主要分3部分:第1部分为序言,通过介绍建党百年来的若干红色革命事件与湿地的关联,引入展览主题;第2部分为展览的主体,以中国共产党的诞生(1920—1937)、抗日战争(1937—1945)、解放战争(1946—1950)以及新中国成立(1949—至今)4个历史时期为时间线索,分别讲述了发生在湿地的红色革命故事;第3部分为展览的升华,通过介绍西湖区的红色历史,展示全区人民在新发展理念的指引下,以“水”为笔绘就美丽生态画卷的新时代革命精神。
展览的主体部分主要介绍了6个发生在湿地的具有代表性的红色故事,它们分别是:“红船精神”立潮头、“长征精神”代代传、“琼崖精神”美名扬、“芦荡抗日”谱战歌、陕北有个“好江南”以及百万雄师过大江。
讲述了中共“一大”召开的历史背景以及选址嘉兴南湖的原因,展示了发生在湖泊湿地的红色历史事件。
讲述了红军过草地时历经的千难万险与大无畏的“长征精神”,展示了发生在高原沼泽湿地中的红色历史事件。
讲述了琼文抗日根据地的战士们依靠红树林根系复杂、水鸟众多的特点,抓住滨海湿地独特的潮涨潮落规律,与日寇、汉奸斗智斗勇的英雄故事,展示了发生在滨海湿地红树林的红色历史事件。
讲述了劳动人民充分利用湖泊湿地的复杂地形和水生植物繁茂密集的特点,依托芦苇荡这一绿色屏障,开展水上游击战的典型事例,展示了发生在湖泊湿地的红色历史事件。
讲述了在抗战最艰苦时期,人民群众战天斗地、治山治水,利用和改造湿地的光辉典型,展示了发生在人工湿地的红色历史事件。
讲述了人民解放军以木帆船为主要航渡工具,突破长江天堑,创造了战争史上奇迹的“渡江战役”,展示了发生在河流湿地的红色历史事件。
红色主题展览一般以文物、史料和图片为物质基础,具象的革命文物和历史图片可以带来直观的视觉体验(贾世杰, 2021)。在展品的组织过程中,一方面研究人员在馆藏中筛选与湿地主题特别是水上战斗和生活密切相关的物品,从各层次与角度阐释展品中蕴含的各种信息,深入揭示湿地红色文化内涵。另一方面,积极求助社会力量,与杭州市西湖区北山街道老党员、“红色收藏家”黄明明签订借展协议,共借得包括金属制纪念章、纸质地图、党章、报刊杂志、各时期军服装备以及军用武器等在内的革命收藏品千余件,极大地扩充了展品的种类,让观众感受到展览的真实性,做到有物可看、有史可讲、有事可说。
展览场地是举办展览最基本的条件,场地面积、内部设施、温湿度控制等都直接影响着展览的类别和规模(叶蓉, 2010)。“湿地红色印记展”最终呈现出的展品数量约500件左右,以纸质居多,最高不超过1.2 m,最宽不超过1 m。同时,考虑到展览氛围的营造,需要对多种湿地类型进行造景,最终选定将博物馆三楼临展厅全部用于展示。临展厅展示面积达1 000 m2,共有10余组窗台式展柜和固定中立展柜,展柜高度、展场规模和展厅氛围都符合“湿地红色印记”展的展示要求。
“湿地红色印记”展的受众为广大党员干部及青少年群体,为了打破革命主题展览文字的严肃感与形式刻板的“说教”印象,布展形式注重提升吸引力与互动性,在讲故事、观场景的过程中,充分运用声、光、电等多媒体技术,力求达到“身临其境”的观展效果。
4.3.1 湿地造景的运用“湿地红色印记”展的静态展示除文字、图版等常规展示外,还别出心裁地展示了不同湿地类型的造景。设计人员分别选择“嘉兴南湖”“南泥湾”“芦苇荡”以及“红树林”4个典型的湿地类型进行造景,运用色彩、灯光等营造多样化的氛围,打破了拘谨呆板的静态格局,使观者身临其境。如“红船精神”立潮头场景中,在南湖景观彩绘油画的衬托下,按照8∶1比例复刻的红船模型静卧岸边,无声诉说着百年前的故事。“红树林”与“芦苇荡”场景高度还原了滨海湿地中盘根错节的红树林与湖泊湿地茂密高大的芦苇丛,配以相应的革命人物形象,使人深切感受到与敌周旋的紧张气氛。
4.3.2 多媒体技术的运用“湿地红色印记”展览的每一处造景,均根据史实内容、场景特色配以不同的声、光、电效果进行辅助展示。驻足“红船精神”立潮头场景,耳边会传来习总书记对“红船精神”的阐释;在“长征精神”代代传场景,彩绘油画结合长征路线图的动态展示,使观者深切感受到红军大无畏的“长征精神”;为展现“南泥湾大生产”中热火朝天的劳动场面,设计人员通过多媒体技术,在硅藻泥人工造景的基础上,投影出劳动人民呼喊着口号,挥舞锄头开荒种田的动态影像,观者仿佛亲眼见证从“烂泥湾”到“陕北好江南”的改造历程。
4.3.3 互动展项的设置在“长征精神”代代传场景,观众使用手机扫码图版,即可了解长征连环画背后的故事;在陕北有个“好江南”场景,观众使用多媒体小程序就可以进行红歌接龙,积极性被极大调动。此外,展厅中专门设置了“新四军老战士手模墙”“入党宣誓墙”等红色打卡点,以满足参观者及参观团队合影留念、开展主题教育活动等需求。
博物馆临时展览往往偏向于一些主流文化和热点事件,如2021年建党100周年就是临时展览的重点。如何在这一宏大主题下脱颖而出、吸引观众的注意力,是对博物馆尤其是中小型博物馆策展人的考验(邢静, 2020)。“湿地红色印记”展创造性地将“湿地”特征与“红色”元素结合,既立足自身特色,又讲好革命故事,是中国湿地博物馆近年来展览选题的一次突破。展示形式注重观者的体验和参与感,在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同时,使观者深入理解保护湿地的重要性,进而推动全社会湿地保护意识的提高和广泛的行动参与。
博物馆的展览理念和手法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应根据社会发展的需求不断提升(李明,2019)。作为博物馆工作者,我们应以观众的需求为切入点,注重策展理念的活化(许潇笑, 2017)。通过研究展览选题,寻找横向与纵向的交叉点,注重维度分析,通过多样化的引导来突出自身特色;借助创新优化深入传达文化内涵与艺术美感,强化博物馆品牌的影响力与感染力,以更好地发挥博物馆的文化传播作用(盘桂杰,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