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居民感知的休闲空间满意度调查
——以潮州“一江两岸”休闲带为例

2021-01-26 06:24:20杨佩群范媛媛
韩山师范学院学报 2021年1期
关键词:设施居民满意度

杨佩群,范媛媛

(韩山师范学院 烹饪与酒店管理学院,广东 潮州 521041)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全球城市化进展快速背景下,居民恢复与放松身心健康的需要不断增长,休闲成为全体社会成员崭新的生活方式。2013 年2 月2 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国民旅游休闲纲要(2013-2020年)》[1],提出改善国民旅游休闲环境,推进国民旅游休闲基础设施建设。随着休假制度的调整,居民可自由支配时间和收入的增加,城市居民休闲游憩需求激增,对休闲空间的需求和要求也越来越高。城市公共休闲空间作为人们感受文明、融于自然、理解文化、陶冶性情的一种综合性的文化生态环境[2],已经成为城市发展的重要考察指标。城市休闲空间建设改善居住环境的同时,满足居民精神享受与休闲需求,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安全感、幸福感,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和谐社会”的建设。考量城市“处理好市民闲暇时间去处”的同时,同样需要关注居民感知下的休闲空间满意度。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休闲需求方式日益多样化。通过调查居民对城市休闲空间满意度,获知居民满意度影响的各因素和居民休闲需求及关注重点,有助于城市休闲空间合理布局及完善,提高居民的休闲生活品质。“一江两岸”四堤已纳入广东省万里碧道建设试点,探索居民感知下韩江城区段区域休闲带休闲空间满意度,有利于休闲设计体系和理论研究的增补和完善,提升广东河湖治理。

二、研究方法及相关概念

(一)研究方法

通过文献查阅了解休闲空间、休闲满意度等方面的研究成果;通过实地调查潮州“一江两岸”休闲带空间类型及功能,同时通过问卷调查分析城市居民休闲行为特征,以及对休闲带空间的满意度。主要向在“一江两岸”休闲带南堤和北堤正进行休闲活动的居民及附近居民进行分发。一共发放问卷250份,剔除不合格问卷,有效问卷230 份,有效率为92%。问卷包括三部分:一是受访者的基本属性特征;二是受访者休闲行为特征;三是受访者对休闲空间感知的满意度调查。

(二)相关概念

1.休闲

在人类发展史上,休闲始于物质文明,物质文明又为人类提供休闲。国际《休闲宪章》(1970)提出,休闲是人们在闲暇时间里进行的一种补偿性的活动。马惠娣认为:“休闲是指在非劳动及非工作时间内以各种“玩”的方式得到身心的调节放松,达到生命保健、体能恢复、身心愉悦的目的的一种业余生活。”[3]休闲的意义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其一是让身体的疲劳得到释放;其二是精神得到满足[4]。基于前人研究理论,本文研究的“休闲”定义为在闲暇时间内,居民以城市所拥有的休闲游憩资源为载体而进行的各种休闲活动,达到身心、意志的满足。

2.休闲空间

肖剑在《城市休闲空间小议》中详细地阐明了休闲空间含义,他表示休闲空间就是一个区域中为人们提供轻松、舒适、自在的环境空间,同时为人们提供一定的休闲活动,让人们得到各方面需求的满足。它包括主体性休闲空间和附属性休闲空间[5]。熊健、刘勒认为休闲空间是指人们在业余生活中按照自主、自发方式进行的,旨在缓解疲劳、观光游览、兴趣参与、随机交往等多种活动所需要的空间场所[6]。笔者根据前人的研究成果,对大众休闲空间特点简要总结。

大众休闲空间有以下特点:

(1)从主体看,休闲对象广泛,人们因文化背景、年龄、兴趣等的不同而呈现各种不同的需求。

(2)从客体看,休闲空间具有高环境容量,高分散度、高频率的特点。

(3)时间性强。居民在工作时间和闲暇时间两个时段具有较大的差异。

3.休闲满意度

20 世纪80 年代,休闲满意度的定义开始被研究,其中,Beard 和Ragheb 对休闲空间满意度的内涵界定得到了国内外广大学者的认可并引用。他们认为休闲满意度是人们在进行休闲活动和休闲选择中形成的感知或者知觉,是个人对休闲经验的主体感受。在他们制定的:“休闲活动满意度量表”中将满意度分为六个层面,分别为:心理层面、教育层面、社会层面、放松层面、生理层面和美学层面[7]。休闲满意度是指人们在进行休闲活动中,个体对休闲活动的期望与实际所存在的差异而产生的满足程度。

三、研究范围界定:“一江两岸”休闲带

(一)区位概况

研究的潮州“一江两岸”休闲带位于潮州市湘桥区韩江城区段,“一江两岸”休闲带是指韩江两岸四堤休闲带,包括:滨江长廊、凤城公园、亲水栈道、绿道、湿地公园等可供市民进行休闲游憩的公共空间,集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于一体[8]。韩江作为潮州最重要的城市自然景观轴线,城区段两岸自然成为城市最重要的公共空间和形象塑造地区。

(二)“一江两岸”休闲带休闲空间概况

近几年,潮州市全力推进“一江两岸”提升工程,通过对韩江两岸四堤进行综合整治,建设亲水栈道、堤顶绿道及堤坡绿化美化等,全面提升“一江两岸”水生态文化品位[9]。2019 年11月,韩江(潮州段)成为广东唯一成功入选第一批“全国示范河湖创建名单”的河湖。2019年5月,潮州韩江“一江两岸”10公里碧道列入广东省“万里碧道”建设试点。“一江两岸”休闲带休闲空间主要分为四个区段:韩江东岸意东堤和东厢堤,韩江西岸南堤和北堤,统称两岸四堤。其中,东岸的意东堤及西岸的滨江长廊休闲空间建设时间已较长,各项设施相对较老化,休闲活动项目少,大都为观赏性的休闲,而其他休闲设施较少;西岸的北堤综合整治工程已完成;东岸的东厢堤也在去年全面完成建设,可供市民休闲游憩活动。笔者对“一江两岸”休闲带休闲空间的类型及功能进行了汇总及分类(表1)。

表1 “一江两岸”休闲带空间类型及功能表

四、结果与分析

(一)调查对象的人口统计基本特征

从调查对象的人口统计基本特征来看,参与休闲活动的城市居民性别比例协调,男女基本各为一半,对于休闲活动,居民没有明显的性别偏好。在“一江两岸”休闲空间进行休闲活动的居民各个年龄段都有,其中,35岁及以下居民仅为26.52%,绝大部分为36 岁及以上中老年的居民,36-59岁的中年居民为41.74%,这部分居民已经积累了一定的财富,平时工作较忙,他们有休闲放松的需求;60 岁及以上居民比例为31.74%,他们大部分有3 000 元左右相对稳定的退休金或社保,日常的休闲活动对于他们来说,成为首选,这与调查中每天休闲时间在2-4个小时占比高的情况相吻合。在受教育程度方面,学历为高中(中专)及以下的居民所占比例为59.13%,结合年龄结构分析,这部分调查者大都为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居民,符合当时国民的教育程度。

(二)休闲行为特征分析

1.休闲目的

从休闲目的来看,如图1,68.70%的居民选择到“一江两岸”休闲带放松身心、消除疲劳,而选择运动健身的居民则有39.57%;另外,有37.39%左右的人是因为无聊而到此消磨时间。由此可以看出“一江两岸”作为城市休闲空间,基本能够发挥其为居民提供日常休闲放松场所的功能。

2.休闲频率、时长及时段

图1 受访对象休闲目的图

在对居民在“一江两岸”休闲带休闲空间休闲频率调查中得出,到休闲带活动的频率较高的为每周2-4次,占33.91%,每周1次的占33.04%,每月1 次的占10.43%,每天1 次的仅为6.96%。居民在“一江两岸”休闲空间停留时间在1-2个小时内比例最高,为52.61%,其次为1 小时内,大部分居民停留时间都不是很长,经与其交谈了解到,停留时间短的原因为“一江”两岸休闲带的休闲活动选择少、设施缺乏等。有40.7%的居民选择下午到“一江两岸”进行休闲活动,其次是清晨。居民反映“一江两岸”休闲带有些区域晚上灯光不是很好,存在不安全因素,因此晚上在这些区域进行休闲活动的频率会比较低。

3.不同年龄段居民前往休闲带交通工具情况

如下表2,对年龄与交通工具的选择是否存在影响关系作了分析,从表中可以看到,不同年龄层次的居民在选择交通工具的时候存在一定的差异。各个年龄层次的居民选择步行到“一江两岸”休闲带的占大部分,其中60 岁以上的居民占比最多;其次是自行车/共享单车。综合原因为绝大多数居民到此休闲带的距离不是很远,选择步行或单车既方便又能达到锻炼身体的作用。其中18-59岁的居民还会选择私家车,因为他们有的为全家出动,选择私家车会比较方便,另这一年龄阶段的居民休闲时间较少,如果选择步行得花更多的时间。也有些居民距离较远,但若选择私家车有时会存在停车不方便的问题,这一定程度上导致居民放弃到“一江两岸”休闲带休闲。

表2 不同年龄段居民交通工具选择分析表

(三)满意度评价分析

本次满意度调查问题涉及质量感知、环境感知、服务感知、心理感知、满意度等5个一级指标和21 个二级指标,为保证分析的准确性,利用SPSS 对回收的有效问卷进行信度及效度检测,总量表的克朗巴哈α系数为0.96,各个分量表的α系数值介于0.78-0.91之间,表明调研数据具有较高可信度;问卷所要分析变量的KMO 值为0.956,表示做因子分析效果较好,可以用主成分分析求各指标权重。Bartlett 检验其Sig 值为0.000,表明调研获取的样本数据是可靠的。

根据李克特量表等级划分方法,将居民的休闲感知由很弱到强分5 个等级,用1、2、3、4、5 表示,如果休闲感知满意度大于3,则表示居民对于休闲带休闲功能满意,反之则为不满意。利用SPSS 软件的因子分析,探索居民对于休闲空间感知的满意度(表3)。

从各二级因子满意度值表中,可以看到质量感知中,休闲活动的多样性满意度值最低;环境感知中到达休闲空间的交通便捷和卫生清洁状况满意度值最低;服务感知中停车场大小合适位置合理和卫生设施的数量及方便性比较低;心理感知中达到运动健身预期的满意度值比较低;在满意度方面,居民对“一江两岸”休闲带休闲空间的整体满意度的满意度值最低。因此,需要从这几方面分析“一江两岸”休闲带休闲空间存在的问题以及改进措施。

五、研究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通过问卷调查,对样本基本信息分析和满意度的因子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1.“一江两岸”休闲带丰富了居民休闲活动空间,提高了居民的幸福感

“一江两岸”休闲带作为潮州的重要休闲带,已被市政府列入重点建设工程项目,各项建设不断完善,为居民提供了更多休闲放松的场所,居民的休闲氛围也日益增强。潮州居民对“一江两岸”休闲带总体认可度较高,其中自然景观质量得到一致好评,绿色植被为居民提供了优良的负离子,近水可憩的自然慢行栈道为居民放松身心提供了好去处,受访对象普遍认为到此处休闲,转变了他们的生活节奏,释放了压力和紧张情绪,在适当的休闲活动后自感更富有成就感并增加自信,居民休闲需求日益得到满足的同时也提高了居民的幸福感,休闲带在居民休闲活动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表3 休闲空间感知满意度指标体系及感知满意度值

2.休闲设施少且部分较为老旧,可开展的休闲活动项目较单一

“一江两岸”休闲带已建设成较长时间的以及相对较完善的区域为西岸的滨江长廊,虽建设时间较长,但可供居民进行休闲活动的项目较为有限,原有的休闲设施老化,健身器材缺乏。西岸的南堤休闲带已修建完成,其中的木栈道可供居民散步、跑步等一些休闲活动使用,但其他健身器械设施几乎没有。西岸北堤休闲带综合整治工程已完成,但可供居民进行休闲的休闲活动也是较为单一,在居民的心理感知满意度调查中也体现了这个问题,居民觉得在达到运动预期方面存在着差异。

3.“一江两岸”休闲带总体环境质量不高

本次参与问卷调查的人中,受访对象对“一江两岸”休闲带休闲空间的满意度不高,在服务感知中也体现了居民对卫生状况的不太满意,几项指标中卫生设施的数量分布及便利性的满意度值也是相对较低的。通过与在休闲带进行休闲活动的市民深度访谈,了解到大部分市民在影响满意度的因素中都提到卫生清洁较差,卫生设施配套较少,分布不太合理,再加上个别游客或者居民环保意识较低,随处乱丢垃圾,特别是韩江中可见成片垃圾,对环境质量造成较坏影响。

4.交通网络较差,居民前往休闲空间需求受阻

在本次参与调研的230位样本中,到“一江两岸”休闲带活动的居民中,有80%是居住在距离此地2.5 公里内,他们所选择的交通工具大部分为步行、骑自行车或共享单车,原因一方面是距离较近,另一方面是选择私家车或者摩托车停车不方便,停车场较小,加之这一区域有较多游客,停车场的大小不能满足居民的需求。另从样本基本信息显示,前往“一江两岸”休闲带进行休闲活动的大部分为中老年人,年轻人所占比例较少,其中一个原因是年轻人本身用于休闲活动时间较少,再加上出行不便,因此较少在“一江两岸”休闲带进行休闲活动。这些现状导致距离此休闲空间较远且休闲时间又相对较少的居民到此处休闲的人数不多,频率也较少。

(二)建议

1.打造国家级示范河湖、省级碧道,提高“一江两岸”休闲带环境质量

环境的好坏影响着居民的生活,“一江两岸”休闲带作为潮州重要的休闲空间,必须保证其高质量的环境状况。针对卫生条件差的情况,笔者认为可以从三个方面改进,首先是增加卫生设施的数量,如增加公厕、垃圾桶、洗手池等,并且可以借鉴其他地区适量提高女厕比例的做法,适当调节男女厕所比例,避免出现男厕无人上,女厕排长队的现象,合理分配资源。其次是对卫生设施进行合理的空间分配,“一江两岸”长达数公里,每一段都服务着一定区域的人群,由于地理位置的不同,有的地方居民较多,如西岸北堤,有的居民较少,如东岸意东堤,在设施数量一定的情况下,卫生设施分布是否合理也是影响卫生条件的一大要素。合理配置卫生设施,并且设施间距要适中,方便游客使用。再次是做好设施维护工作,安排好清洁人员,定时打扫清洁,以维护公共卫生设施的卫生状况,利用“破窗效应”是真正做好卫生清洁工作的一个好方法。最后,加强引导监督,防止个别居民对卫生设施的破坏。

2.重视文化休闲,结合两岸特色风貌打造休闲带文化属性

目前居民在“一江两岸”进行休闲活动主要是晨练、跑(散)步,可以根据两岸周边地域文化挖掘并塑造不同文化内涵风格的休闲空间,增强休闲游憩吸引。可以在休闲带中进行文明、高雅的休闲方式宣传,增加文化氛围,提倡居民进行文化体育运动。甚至可以在夜间增加潮剧、潮乐等主题的地方传统艺术表演。为了增加居民前往休闲的积极性,可以发展这些民俗文化为体验项目,定期举行,一方面为民俗遗产搭建更多展示舞台,另一方面也丰富了居民休闲活动内容。

3.加大休闲设施配套投入力度,营造健身休闲氛围

休闲设施配套方面可从三个方面进行:第一,旧设施维护升级,排除安全隐患。针对原有设施老化的问题,在保证质量和安全的前提下维修升级。第二,根据不同人群的需求,增加休闲设施的种类和数量。对于中青年人而言,在“一江两岸”休闲空间进行体育锻炼活动不失为一种享受,可以增设一些合适的体育运动设施,如乒乓球台、滑板运动场地,营造空间环境的体育主题氛围;对于老年人则可在滨水公园搭设潮剧潮曲舞台、舞蹈场地等,营造文化主题氛围。第三,根据各段的人流情况,对健身设施进行合理的空间安排,形成以绿道、自行车道贯穿始终,乒乓球台、潮乐戏曲演奏舞台,生态景观,科普学堂等自然人文活动平台穿插其间的丰富多彩休闲带。

4.改善城市交通硬件设施,提高休闲空间外部的交通便利性

休闲空间外部交通的可达性和便捷性,是“一江两岸”休闲带对远岸居民覆盖吸引力大小的原因。一旦居民感觉到达此处交通不便捷,且需要耗费较长时间时,他们就很有可能会放弃前往或是影响其休闲满意度。在交通方面有两点改进措施,首先,改进慢行交通系统,在休闲带所在两公里范围内增加共享单车停放点和停放数量,在休闲带内增加单车停放场所,引导附近居民尽量减少使用摩托车或电动车进入休闲空间,缓解附近交通压力,提高附近居民的慢行休闲体验。其次,对距离较远的,与交通部门协商改善交通通达情况,增加公交线路与班次,提高“一江两岸”与远岸地区的通达度,鼓励市民环保出行。鉴于目前潮州公交系统较为落后的实情,可将“一江两岸”休闲空间纳入古城旅游交通线中,让居民缩短前往休闲带的耗时,再利用慢行交通系统,解决“最后一公里”的问题。

5.增强全民户外休闲意识,提高户外休闲频率

近年来,城市居民进行户外休闲活动的比例有所提高,但仍有不少人户外休闲需求模糊,休闲品位较低。怎样在生活和工作之余,把学习、休息、休闲健身有机结合起来,合理安排休闲时间,平衡家庭、工作和休闲,需要进行户外休闲教育和大众传媒的渲染、营造及推动,充分发挥互联网对休闲文化、休闲价值观的宣传及引导作用,让居民形成追求积极健康文明生活方式的意识,迈出家门,走向户外,积极参与各项休闲活动,增加休闲次数及频率,提升生活品位,提升生活幸福感。

猜你喜欢
设施居民满意度
多感谢,生活满意度高
工会博览(2023年3期)2023-04-06 15:52:34
民生设施非“摆设”
今日农业(2021年20期)2022-01-12 06:10:18
石器时代的居民
16城市公共服务满意度排行
小康(2021年7期)2021-03-15 05:29:03
石器时代的居民
警惕环保设施安全隐患
浅谈如何提升脱贫攻坚满意度
活力(2019年19期)2020-01-06 07:34:38
明天村里调查满意度
杂文月刊(2019年15期)2019-09-26 00:53:54
公共充电桩设施建设正当时
中国公路(2017年5期)2017-06-01 12:10:10
擅自启用已查封的设施设备该如何处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