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名著阅读实施路径探析
——以七年级教材为例

2021-01-26 06:29梁文
课程教学研究 2021年1期
关键词:部编本名著读书

文∣梁文

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于2016年9月正式投入使用。新教材特别重视阅读教学,以各单元课文的学习为主,辅之以“名著导读”和“课外古诗词诵读”,共同构建了“教读—自读—课外阅读”三位一体的阅读教学体系。在这一体系中,名著导读不再作为教材附录出现,而是被置于与教读课文、自读课文并列的位置,真正成为语文教材、教学的重要内容。

部编本语文教材总主编温儒敏教授指出:“倡导名著阅读是为了学生的长远发展,是为其人生‘打底子’的需要。在当前的教育环境下,倡导名著阅读是必要且可行的。”[1]但综观名著阅读教学的普遍情况,教学效果不容乐观:一是课堂教学无序化,阅读方法指导不足,学生缺乏多种阅读技能;二是学生阅读碎片化,阅读浅尝辄止,阅读效率及阅读品质有待提高。那么,如何真正让名著阅读走进课堂,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使其掌握多种阅读技能呢?本文以七年级教材为例,从“以趣促学”“以法启智”“以思悟情”三方面,进一步探索名著阅读的实施路径。

一、以学生阅读兴趣为切入点,以趣促学——以《朝花夕拾》导读为例

兴趣是最直接的学习动力,也是名著阅读的前提。部编本语文教材总主编温儒敏教授指出:“要先想办法改变学生不读书、少读书的病况,千方百计把读书兴趣的培养放在头等位置。只要把读书兴趣培养起来了,有了读书的习惯,学生自然就会找书来读。”[2]为此,在名著导读教学中,要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挖掘学生阅读潜能,真正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使其掌握多种阅读技能,进而养成终身阅读的良好习惯。

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推荐的第一部名著就是《朝花夕拾》。这部散文集,弥漫着强烈的反封建思想,故事情节不够曲折离奇,与学生的学习生活经历也相去甚远。为此,在教学设计上,教师以学生阅读兴趣为切入点,把教学目标定为“唤醒学生生活体验,消除与经典的隔膜,激发阅读兴趣”,设计了“自主阅读”和“交流分享”两个学习阶段,旨在以趣促学。“自主阅读”阶段,一是把鲁迅的童年生活情境设计成抢答题,通过“知识竞答”活动,让学生饶有兴趣地走进名著,在阅读中亲近鲁迅的生活经历和心路历程,初步“消除与经典的隔膜”。二是设计“鲁迅的童年”和“新学堂与旧学堂的区别”两个让学生喜闻乐见的专题,引导学生融会贯通地阅读全书。这一阶段,活动由浅入深,趣味盎然,学生初步体验经典之趣。“交流分享”阶段,教师预先布置“鲁迅如何看待中医”“鲁迅为何弃医从文”“鲁迅的教育观”等专题,要求每个读书小组选择一两个自己感兴趣的专题进行合作探究,分享读书心得。一个月后,召开“读书分享会”,各小组组长利用幻灯片向全班同学分享本小组的阅读体验和探究成果,最后评出优秀小组予以奖励,并粘贴展示优秀的读书报告。

通过两个阶段的活动实施,学生在兴趣盎然的阅读历程中,较全面地了解了鲁迅青少年时期的生活经历,获得了探究世界、探究人生的愉悦感和满足感。

二、以学生阅读体验为着力点,以法启智——以《西游记》导读为例

(一)构建“1+2+X”阅读体系——让学生多读书,读好书

名著阅读,初中生究竟要怎样读?要读多少部?读到什么程度?这涉及名著阅读的基本定位问题。《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关于名著阅读的目标要求是“学会制订自己的阅读计划,广泛阅读各种类型的读物,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60万字,每学年阅读两三部名著”,以达到让学生“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3]可见,在课程标准的设计中,名著阅读的基本定位是泛读,在数量和深度之间,更强调数量。为此,应当以学生阅读体验为着力点,尝试构建“1+2+X”阅读体系,让学生多读书、读好书,向“整本书阅读”“群书阅读”的方向迈进,真正达到“读书百遍、其义自见”的目的。

“1”指教材推荐的必读名著,如《西游记》;“2”指教材“自主阅读推荐”的书目,如《猎人笔记》《镜花缘》,这部分的名著是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的。“1+2”在一定程度上扩大了学生的阅读面,但未必适合、满足不同学生的阅读需要。因此“X”为师生互相推荐的优秀作品,这些作品要切合教材,切合学生的年龄、心理等特点,如结合七年级上册名著导读《西游记》的特点,教师和学生共推荐了如下名著(见表1)。

表1 “1+2+X”名著阅读推荐

此荐读在一定程度上引导学生多读书、读好书,进而激发读书兴趣,培养读书习惯。经过近两年的教学实践,发现“1+2+X”阅读体系不仅可以丰富阅读内容,拓宽阅读视野,提高阅读效率,而且能极大地提升阅读品质,对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具有重要意义。

(二)加强阅读方法指导——让学生善读书,好读书

“名著导读”,顾名思义,教学实施重点要做好“如何读”和“如何导”两个根本问题。《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教师应加强对学生阅读的指导、引领和点拨,但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不应以模式化的解读来代替学生的体验和思考。”[4]基于此,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在阅读中掌握精读、跳读和圈点、批注等基本方法,让学生善读书、好读书。例如,引导学生阅读《西游记》时,教师设计了“读书进度表”(见表2)和“读书卡”(见表3),要求学生如实做好记录。

表2 读书进度表

表3 读书卡

在阅读实践中,引导学生采取精读和跳读相结合的方法,精读细读“大闹天宫”“真假美猴王”“三打白骨精”等精彩片段,跳过不感兴趣的内容或章节,进而提高阅读效率;采用圈点、批注等方法,将阅读中的所思所悟标记下来,做好摘抄和读书笔记,并思考“神通广大的孙悟空为何会忠心耿耿地追随愚善固执的唐僧”“取经路上的磨难为什么要九九八十一次”等一系列饶有趣味的问题。教师布置任务后,每周随机抽查两次,以便深入地掌握学生阅读的实际状况,及时纠正学生阅读过程中出现的偏差,或为有困难的学生提供必要的阅读支架,及时解答释疑。两个月后,为检验学生的阅读效果,教师举办了一场“《西游记》中到底是唐僧重要还是孙悟空重要”的主题辩论会,学生在精彩的辩论中深化了阅读体验。

经过多重任务驱动、方法点拨和过程监控,有效激活了学生的积极思维甚至深度思维。大部分学生能够遵循规律阅读名著,基本掌握了阅读的基本方法和策略,丰富了阅读体验,获得了审美感受,促使阅读有真正收获。

三、以学生阅读收获为落脚点,以思悟情——以《骆驼祥子》导读为例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阅读教学应引导学生钻研文本,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5]。为此,教师尝试以学生的阅读收获为落脚点,以“专题探究”的模式去践行名著阅读,引导学生从“体验式阅读”升华为“探究式阅读”,唤起学生与名著思想情感的共鸣,做到以思悟情。

部编本教材增加了“专题探究”版块,设计3~4个专题探究作为可供选择的阅读任务,为学生进行专题探究提供可以借鉴、操作的具体路径。如七年级下册《骆驼祥子》导读,设计了4个专题探究,内容涉及情节梳理、主题探讨、艺术特色等不同层面,由浅入深,梯度明显。教师以此为蓝本,设置了如下探究专题:

1.请根据作品的内容,简述题目“骆驼祥子”主要包含哪些含义。

2.读完全书,祥子最终走向毁灭的命运悲剧无疑会给你强烈的震撼。到底是什么力量毁灭了这个曾经生气勃勃的人?悲剧的原因何在?

3.通过阅读本书,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民国社会?

通过这样的专题设计,形成一定的梯度安排,引导读书活动由浅入深,促使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思考、分析、归纳、质疑,展开对人生与生命的思考,在感悟中形成自己独有的人生观、情感价值观。这种阅读方式,不仅能够促使学生深入思考,激发深入探究的兴趣,更可以以思悟情。读完之后,教师还可以推荐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专题继续深入自主阅读,随后采取比较阅读的方式进行研讨。例如,在《骆驼祥子》阅读交流后,教师要求学生阅读“自主阅读推荐名著”中的《红岩》和《创业史》,并设计了如下“头脑风暴”活动:

1.通读三本名著后,你认为《骆驼祥子》《红岩》《创业史》中的哪些人物有相似之处?为什么?

2.《创业史》的梁生宝是社会主义农村中的英雄典型,假如他认识了颓废的祥子,他会怎么样劝祥子重新振作起来?他的劝说对祥子能起作用吗?为什么?

3.《骆驼祥子》中的祥子与《创业史》中的梁生宝同为奋斗中的年青一代,为何结局如此迥异?试分析原因。

教师以“群书阅读”任务来驱动学生的个体阅读和群体共读活动,学生通过比较、分析,都有了自己的阅读感悟,撰写了研究小论文,并能与同学、教师分享自己的阅读收获。学生从单纯的感受和体验,转向理性的分析和思考,再深入名著主旨的探讨。此举引起了学生与名著思想情感的共鸣,效果令人惊喜。

综上所述,对初中生进行名著阅读指导是一个艰辛而又漫长的过程,广大教师不仅要以学生阅读兴趣为切入点,以趣促学;更要以学生阅读体验为着力点,以法启智;还要以学生阅读收获为落脚点,以思悟情,为行色匆匆的青少年学生找到此心安处的价值情感坐标和精神思想家园,让学生的学习焕发生命的活力,充满成长的气息,真正实现课标提出的“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书”的阅读理想。

猜你喜欢
部编本名著读书
我爱读书
正是读书好时节
国外名刊名著
国内外名刊名著
国内外名刊名著
比较视野下“部编本”语文教材一年级识字板块的教学思考与实践
“部编本”语文教材课后习题的处理初探
“部编本”七年级语文教材简析
我们一起读书吧
读书为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