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颖
基于知识图谱的我国军事体育研究态势可视化分析
李 颖
(武警工程大学军事基础教育学院,陕西 西安 710086)
以CNKI收录的相关军事体育领域的研究成果为原始数据源,运用CitespaceV可视化软件,绘制相关知识图谱,从收集到的文献数量、所属时间分布、主要来源期刊、发文机构、作者分布,以及研究的热点前沿等方面,对我国军事体育研究领域的发展演变态势进行科学计量的可视化分析,旨在厘清我国军事体育研究的整体发展脉络,有效把控其在不同时期内研究的热点与重点,为今后我国军事体育领域的理论研究工作提供借鉴。
军事体育;知识图谱;可视化;前沿热点
强军须强体,强体为打赢。军事体育是强体最直接有效的手段,其发挥着“生产车间”的作用,将每项贴紧打赢的素质锻造出来,从根本上为打赢、打胜保驾护航。近年来,在强军战略的引领下,军事体育的地位愈加凸显,军委相关部门先后颁布《军事体育训练改革发展纲要(2015—2020)》、新《军事训练与考核大纲》等多项内容,不仅为军事体育训练定好了基调,也为其向着贴紧实战发展提供了遵循。但军事体育现在如何?未来何如?这还需借鉴历史,透析现状。因此,总结和厘清我国军事体育研究的发展演变态势,是我们进一步了解军事体育的过程,也是为军事体育更好的“着眼未来”提供真实可靠的依据。
本文以中国知网CNKI全文数据库为依托,以“军事体育”为关键词进行全面检索,共获得2733余条相关文献。为保证文献的有效性,我们对文献进行剔除通知、报道、会议,以及不相关内容等去噪筛选,共得到有效论文566篇,时间跨度从1975—2019年。
本文以文献资料法为础依托,将文献进行甄别、筛选,对军事体育研究领域的整体发文量、刊载来源期刊、核心作者等运用excle进行统计,并运用以定量分析为主的CiteSpaceV可视化软件,对所获文献进行可视化分析,绘制出相关知识图谱,以挖掘数据背后暗含的军事体育领域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图1 我国军事体育研究年度发文量统计
通过分析,发现我国军事体育领域的发文量整体上呈现出先零散平缓、后波浪式起伏递增的趋势,并分别于2000年、2010年、2015年等三个阶段出现了发文量突增的形势,在图示体现为三顶峰并存现象,究其原因,与当时所属时期出台的相关政策主导下引发的发文热潮趋势密不可分。
(1)2000年为发文量的第一个高峰期。这是在前期《军人体能锻炼标准》的出台和“军事体育学”先后被列为国家学科名录,并准予硕士点招生等政策的积累下产生的必然结果。(2)2010年为第二个高峰期。其与2006年出台《军人体能标准》、2009年颁发《军事训练与考核大纲》密切相关,这些文件的出台,不仅推动军事体育训练向着规范化迈进,也引发了学者们的进一步思考。(3)2015年为第三个高峰期,且增幅最为明显。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习近平强军思想的引领下,军事体育迎来了新的发展局面。2014年《军事体育训练改革发展纲要(2015—2020)》的颁布,不仅明确了军事体育需要承载的新使命任务,更是为军事体育的改革发展指明了方向。“改革势必引来大讨论”,这一系列大的改革举措正是激发军事体育研究发文量达到高峰的主要原因。
对主要来源期刊进行统计分析,不仅是想明晰期刊在承载军事体育研究过程中发挥的价值和作用,也是想借所发期刊的影响因子来判断军事体育研究领域的地位和影响力。结果表明,我国军事体育研究文献的主要来源期刊大多分布于军事及体育类期刊。其中,《军事体育学报》(曾用名:解放军体育学院学报、军事体育进修学院学报)列居榜首,共计刊载219篇,约占据整个来源期刊的“半壁江山”。一家独大的局面显而易见,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军事体育研究的“全面发展。与军事体育学报相比,排名在2—8的期刊载文量就显得势单力薄。可喜的是,排列前八的来源期刊,有4类为核心期刊,并且,核心刊物《中国体育科技》在2019年第八期为军事体育研究的专刊,这在一定程度上不仅说明了军事体育研究的发文质量,也反映出了军事体育当前所受重视程度,希望以后各类期刊能提供给军事体育研究“多点开花”的机会。
对军事体育研究机构分布的统计分析,不仅是要明晰在军事体育研究领域中承担挑大梁角色的核心机构,更是要以此树立起标杆,使我们更清楚自己的不足与差距。运用CiteSpaceV软件生成研究机构知识图谱共现网络,得到排名靠前的机构分别为:特种作战学院(曾名:解放军体育学院或军事体育进修学院)、空军雷达学院基础部、空军工程大学等。表明,我国军事体育研究的机构分布主要集中于部队高等院校,其性质决定着他们能够享有军事体育领域丰富的第一手资料。遗憾的是,作为军事体育训练主体的广大基层部队却没能位列其中,这对我国军事体育研究而言是很大的缺失,下一步要着重予以关注。此外,地方高校及科研机构的发文也是凤毛菱角,如今正处于军民融合发展的大时代背景下,应该充分利用好政策,不断深化部队与地方的合作交流,促进共享共建、优势互补,以使军事体育研究能够融合地方先进的科研理念和思想,实现进一步的创新完善。
核心作者是推动整个学科进步发展的重要力量。运用CiteSpaceV软件将核心作者共现网络,能更为直观的确定出本领域具备影响力的学者,为新生研究者更准确高效的把控该领域的发展态势提供方向。结果表明,我国军事体育研究高产作者分别为:林建棣、陈南生、武玉林、李明、刘德佩、黄为根等,他们均来自部队院校,其中,有5位均出自解放军特种作战学院,凸显出部队院校在军事体育领域研究的绝对优势。以上几位学者是我国军事体育研究的见证者,但他们年龄结构普遍偏大,这样的层次结构不利于我国军事体育研究的进一步发展,因此,希望更多的年轻学者能够加入进来,为我国军事体育研究注入新鲜力量。从合作来看,我国军事体育研究领域的研究者们合作相对局限,暴露出合作不紧密的问题,几乎都是在同一单位,但更多的是在单打独斗,因此,下一步要大力力度培养科研团队,增进学科交流合作,让合作共赢在军事体育研究领域落地开花。
图2 关键词共现网络
关键词是作者表达观点的核心词汇,是文章重点的浓缩提炼。同一关键词在不同论文中的多次出现,不仅说明了其受关注程度,也侧面体现了该研究的热点趋势。当然,随着时间的推移,关注度也会随之变化,因而明晰不同时期关键词的演进变化,对我们明晰军事体育研究的热点趋势至关重要。运行CiteSpaceV得到关键词共现网络图,以此聚焦军事体育研究的重点热点。结果表明:作为主题词检索的军事体育出现频次最多,且为中心点。其他高频次词依次为:军事体育训练、军事体育教育、实战化、体能训练、军队院校等。
如果说关键词共现网络是让我们明晰前沿热点,那么,分析关键词时区分布则可以更进一步梳理出军事体育研究热点的发展脉络,使我们更透彻的了解军事体育研究热点的“前世今生”。结果表明,军事体育虽然一直都是打造过硬军事素质的重要手段,但随着训练过程中伤病的出现,经历了“只要没练死就往死里练”的野蛮训练到现在注重倡导“精准施训科学组训”,经历了训练课目从“零乱、目的性不强”到当前“贴近实战化、一切为打赢”,经历了训练内容从“单一、简单”到现在“多元精细化”,经历了发展模式由“零散杂乱”逐渐到现在“规范标准化”,其每一步改变对于军事体育而言都是巨大的进步,它们不仅是军事体育研究不断迈向高峰的见证,也是军事体育动态演变路程上的重要里程碑,共同陪伴着军事体育研究向着更好方向迈进。
本文以CNKI选取的566篇文献为基础研究数据,通过运用citespaceV软件,采用科学文献计量知识图谱的方法,客观真实的呈现出了我国军事体育研究演进发展的实然状况,虽然当前的军事体育研究并未呈现出期待的百花争放的繁盛景象,但其总体上是向着好的方向不断发展。
研究表明:军事体育研究领域的发文量虽以波浪式起伏递增,但整体上呈现较匮乏、较零散的状态;军事体育学报在主要来源期刊中呈现“一家独大”的现象,其余期刊虽分布零散但流露出稳步递增的态势;该领域研究主要由林建棣、陈南生、武玉林、李明、刘德佩、黄为根等学者产出,其大多来自于解放军特种作战学院,且产出机构集中于具有军事属性的高等院校单位,这与部队院校占据了“大壁江山”的现象相吻合;在合作发文方面,暴露出研究团队不成熟,跨单位的研究团体间合作不密切;此外,通过高频词汇再现,得出其研究主要聚焦于军事体育、军事体育训练、军事体育教育、实战化、体能训练等方面,且前沿热点随着时间推移、问题导向、政策施行等因素发生动态演变。
[1]何秋鸿.基于知识图谱的我国体育教育研究领域的可视化分析[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6,39(2):99-103.
[2]张毅恒,柳鸣毅.基于知识图谱的中国体育产业研究可视化分析[J].中国体育科技,2016,52(1):25-35.
[3]李金金.基于知识图谱的我国篮球运动研究态势可视化分析[J].福建体育科技,2018,37(5):29-31.
[4]林建棣,徐海亮.军事体育训练现状及发展[J].中国体育科技,2019,55(8):5-8.
[5]陈南生,刘莉,盛莉,等.我军特种部队实战化体能训练体制变革的基本思想研究[J].中国体育科技,2019,55(8):9-19.
Visual Analysis of the Military Sports Research Situation in China based on the Knowledge Map
LI Ying
(Military Engineering University, Xi'an 710086, Shaanxi, China)
李颖(1991—),硕士,助教,研究方向:军事体育、民族传统体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