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天游:唱出来的黄河力量

2021-01-26 06:34王建领
传记文学 2021年1期

王建领

陕西省人大社会建设委员会

2019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就有关黄河治理和保护作了重要指示,其中一项重要内容就是保护、传承、发扬黄河文明,而黄河涛声信天游正是黄河文明的经典流传之一。听信天游、看陕北、悟中国,从亲和力、生命力、影响力、艺术力、感染力五个方面了解信天游,这对于思考“我们从哪里来,应该到哪里去”将会大有益处。

1942年,“鲁艺”河防将士访问团到陕北的绥德、米脂一带慰问演出,刘炽、张鲁在米脂县常石畔村碰到一位名叫常峁儿的唢呐艺人,从他那里获得了陕北民间追悼的唢呐曲牌《粉红莲》。1943年,刘志丹烈士陵园建成,陕甘宁边区政府举行万人公祭仪式,想用音乐的方式来表达哀思,这时有音乐工作者想到了这首采风得来的哀悼曲子,便在公祭仪式上首次使用。1950年,八宝山革命公墓建成,山河肃穆,天人同悲,这首来自陕北的民间古曲被作为国典哀乐奏响大地。从此,不论是官方追悼仪式,还是民间的追悼志哀,哀乐成为中国人送给自己亲人的终极关怀。

陕北民间音乐的贡献在于不仅仅能唱出“大悲”,也能“唱红了天,唱恸了地,唱出一个欢天喜地的文化传奇”。1942年春节,佳县张庄农民李有源早晨在去县城掏粪的路上,看见冉冉升起的太阳,脱口就用信天游唱出了《东方红》这首歌曲。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大典的背景音乐就是《东方红》。1950年,中国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对外开始播音,其英文呼号的背景音乐也是《东方红》。1958年9月,北京电报大楼建成报时的背景音乐也同样选用了《东方红》。《东方红》是我们国家最响亮的歌曲之一。1970年4月,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上天,被命名为“东方红一号”。“东方红一号”升空后,在浩瀚的太空中,用中国古老的编钟奏响了《东方红》乐曲。《东方红》作为时代的最强音,整整影响了几代国人。2007年10月24日,“嫦娥一号”探月卫星升空时,搭载了30 首由全国人民选出的、能够代表中华民族的音乐歌舞曲目,而《义勇军进行曲》和《东方红》因其在中国人民心目中的特殊地位也作为特殊歌曲升上太空,这就是所谓的信天游“唱红了天”。

信天游唱出“欢天喜地”的代表作品,还有大家耳熟能详的《春节序曲》。1955-1956年,李焕之融合信天游、唢呐、曲牌、阳歌调等编配而成《春节组曲》,其中第一乐章就是《春节序曲》。这首序曲将中国人喜获丰收后的祥和吉庆、热歌劲舞、万众欢腾的洋洋喜气演绎到了极致,被称作中国人的欢乐图腾。特别是序曲中间那段慢拍,深情悠扬的旋律让人感受到家园的温馨,直击每个人的灵魂深处。

这就是信天游,在大悲大喜中烙印着一个民族的文化记忆,抒发着一个民族的苦乐情怀。中国人之所以会选择信天游来直接表达民族的大悲大喜,其根源还是来自于黄河文明的历史背景。

民族和韵——古老多元的大中华背景

陕北连绵起伏的黄土高原,一望无际的大漠黄沙,“逝者如斯夫”的黄河力量,恰恰是中国人的底色,是中华黄河文明的底蕴,也是信天游的底气。陕北民歌和信天游,究竟如何区分?实际上,信天游就是陕北民歌,陕北民歌包括信天游。

信天游具有如此古老的特质可以从黄帝陵和石峁遗址上找到答案。石峁遗址位于黄河的支流,是20 世纪中国最大的考古发现之一,它的伟大意义就是将神性的黄帝人格化,它的建成时间和夏代相近,或许曾经就是黄帝的都城。石峁遗址的发现将中华文明构架的传说变成可考的历史,将可知历史向前推进了约800年。中华文明从黄帝开始兴起,《史记·五帝本纪》记载:“黄帝崩,葬桥山。”桥山就位于陕北。《水经注》记载:“禹治水,壶口始。”壶口也位于陕北,石峁遗址的发现,打通了中华文明的上下文脉。

中华文明最重要的人文和地理两大标识——长城、黄河,二者在陕北交汇,形成一个“三交三地两十字”图形,见证了陕北这片土地在历史上的重要性。中华文明史上几条重要的历史地理线,如胡焕庸人口线、北纬38 度草原文明和农耕文明的缓冲线、北纬40 度长城线、400毫米等降水量线都经过陕北。黄土高原、大漠草滩在这里交界,长城、黄河在这里交汇,游牧文明、农耕文明在这里交融,信天游具有与生俱来的优势。

每一个中国人在听信天游的时候,很容易找到自己的感觉,好像信天游本身具有一种异质色彩。这种异志色彩主要从少数民族的记忆中来。中华文明是多元文明,探究多元文明的渊源依旧离不开陕北。中国历史经常讲的东夷、西戎、北狄、南蛮,其中北狄的城池就在陕北的清涧,匈奴的唯一都城统万城在靖边县,这就引出了中国历史上众所周知的“米脂的婆姨绥德的汉”现象。文化交融的方式多种多样,最极端的方式就是战争,陕北就处在战争的一线,信天游就产生在这战火洗礼的黄河岸边。

陕北有一个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叫榆林小曲。歌曲是典型的北腔南调,因为陕北是前线,全国各地的戍边人都要过来,这些人不光带来了自己的队伍,还带来了家乡的文化。据考证,榆林小曲正是当时的扬州清唱曲。过去南方的官员在北方做官,南方的将士在北方戍边,让原本千里之外的扬州清唱曲原汁原味地保留在了陕北,这就是文化交融的奥秘。

时间上吸取了《诗经》的风雅颂,空间上得益于民族交融,众多因素集中在陕北,就产生了最具有黄河气派、黄土气质的信天游。信天游作为一种音乐体制,当然也和一般的音乐划分方式一样,有号子、山歌、小调,只是在传唱过程中,有的已经演绎进化为曲艺、戏剧的雏形。

石峁遗址

生命呐喊——追求卓越的艺术灵性

统万城遗址

那么信天游谁人在歌?为谁而歌?为何而歌?1920年,佳县黄河岸边荷叶坪村的李思命在篝火晚会上表演黄河船夫过河,这种表演是用划船的方式,以坐船人矛盾的纠结展开,打情骂俏,逗人一乐。李思命打破传统的模式,进行独特的思考。他把对黄河的敬畏、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现实社会的反思,变成了自己的哲学思考,脱口而唱:“你晓得天下黄河几十几道弯……我晓得天下黄河九十九道弯。”中华民族的天问,中华文明的经典就在那一瞬间定格。这排山倒海的一问一答,唱出了黄河儿女的万古心声。

如果说《天下黄河九十九道弯》是信天游水路传播的代表作,那么信天游陆路传播的代表作就是《赶牲灵》。李思命是黄河上的一个船夫,《赶牲灵》的作者张天恩则是黄河岸边的一个脚夫,他有十分活跃的性格和扎实的音乐歌舞水平。1940年,张天恩在赶牲灵的途中,在绥德县义合镇骡马店住店,同在一个店歇脚的还有绥德文工团的女演员杜锦玉。杜锦玉当时的爱人是八路军第120师战斗剧社的一位编创人员,她知道这几天自己的爱人要从黄河对岸过来探望她,于是一大清早就站在门口向远处眺望。一次次地高兴而出,又一次次地扫兴而归。这一简单的情节被张天恩敏锐地捕捉到了,于是就创作出这首《赶牲灵》,在黄河两岸迅速传播开来。

陕北说书艺人韩起祥为群众演唱

通过挖掘信天游的创作起源,不难发现生活加激情就是艺术创作的源头。这些民间艺术家既不识字也不识谱,但是他们不能没有生活,不能没有民歌。正是像李思命、张天恩这样受苦的普通百姓才能将黄河的博大、爱情的伤感、脚夫的艰辛,编制成一首首真情实感、脍炙人口的信天游。作为民歌,它来自民间,连接的是老百姓的生活哲理。《黄河船夫曲》和《赶牲灵》由船夫、脚夫创造,既接地气又脍炙人口。正是这些劳动人民创造出伟大的歌曲,才使信天游百世流芳。

信天游之所以人见人爱,根本原因就在于它是为己唱、为亲人友人唱、为天唱、为地唱、为自己身边的生灵万物唱,它唱的是劳动人民的所见所思、所爱所恨,足够动情,所以足以动人。首先信天游是为己而歌,“我口唱我心”。童谣儿歌,就是小孩子玩耍时唱的歌,同样承载着明理启蒙、常识普及的重要使命。“我有酒曲唱出来,一声把个天惊开”,酒曲虽小,寄情却大。酒曲让我们能从中找到自己文化的根,也让人有一个表达情怀、表现自我的平台。陕北人把时间酿成酒、把苦乐唱成歌、把生活打理成艺术,一举一动充满了仪式感。

陕北酸曲也是“为己而唱”的一种形式,是所有爱情歌曲中最激越、最灵动、最有感染力的代表性曲子。民间所谓的酸实际上是弱酸,老百姓能把握住歌曲字词之间的度。比如,在《三十里铺》这首歌里,三哥哥19 岁与四妹子16 岁,两人都到了男大当婚女大当嫁的年龄,互相走动热络。作者当时也是个十八九岁的大小伙子,也有爱情的冲动,所以作者用酸曲来表达自己的“羡慕嫉妒恨”。由于他表达的对象是爱情,而爱情的旋律是唯美的,所以就会有《三十里铺》这样优秀的酸曲被人们传唱至今。

陕北重要的民歌形式还有传唱民俗。在陕北,不论是喜事,还是丧事,都要通过“说喜与哭号”这种民俗形式来表达。具有典型代表性的方式就是练嘴子与陕北说书。比如说,一个叫花子在说喜,他说出激烈、喜悦的词语可以被信天游直接拿来用。周代有种官员称瞽,职能是给皇家讲史,过去书写的材料是竹简,书写一本竹简十分困难,所以就利用盲人记忆力好的优势,让盲人口头传承历史故事。为了缓解讲史的枯燥,因此伴有乐器,最后发展成为一种说书艺术。

“为神而歌”是人类文明进化不可逾越的一个环节。阳歌就是太阳祭祀的广场舞,阳歌的队伍围绕着“日照”神袛歌舞、礼拜、祭祀。在陕北,会走路的人就会“闹阳歌”,会说话的人就会唱信天游。既然有阳歌,相应就有阴歌,阳歌给太阳唱、给活人唱,祈求幸福平安;阴歌是给月亮唱,给亡人唱,乞求消灾赎罪;阳歌拿的是日照,阴歌拿的是月照。阳歌是老百姓找到的“天人对话”的超然大境,所以阳歌是给天、给太阳神看的,所以阳歌应该俯瞰,也可以鸟瞰。它需要通过各个阳歌队员由点连线,变成一幅幅具有玄妙感的宗教图案,以此表达一种宗教礼拜,比如太阳祭祀。

任何艺术都必须承载一定的社会功能,信天游也是一样,要为公理而歌。例如,《推炒面》唱道:“四十里铺上高化店,担墙撂过来二百钱,白格生生脸脸毛个闪闪眼,红格丹丹口唇胭脂点。两耳又戴生金环,满把戒指发翠蓝。紫花袄子左右逢,红绸裤子两腿蹬。三升小麦二钱药,我给我男人推炒面。白日推磨心胆寒,到夜晚来把磨拴。金鸡叫一下头一餐,我给我男人做早饭。三升炒面二百钱,钱儿用完吃炒面。七十里路上进了店,店家问我吃什么。不吃米来不吃面,单要你清水溜炒面。头一回来没什么,二一回来没放下。店家看见事不好,一捆干草没撂下。”听完这首歌,每一个人都会对这个死者产生无限的同情,对恶人产生无限的愤慨。《推炒面》就像是过去警示教育的短篇小说的代表作。

信天游应与时代齐头并进,为时代而歌。例如《东方红》原本是一首情歌,抗日战争时期演变成为抗日歌曲《白马调》,解放战争时期又发展成为颂歌《东方红》。与时俱进是一切艺术走向辉煌的必然性。从《东方红》歌曲演变发展的时代轨迹就能得到信天游走向辉煌的基本答案。

信天游为何而歌?可以从历史上的“环境苦、世事苦、生活苦、相思苦”四个方面来看,悲愤出诗人,苦难出民歌。

第一,在过去,陕北的环境十分艰苦。“一年一场风,从春刮到冬。”无定河“溃沙急流,浅深无定”。黄河被称作“一斗河水六升沙”,恶劣的自然环境就催生了唱出“环境苦”的信天游。

第二,在过去,陕北的世事十分艰苦。“乾隆六十年,世事不周全。”明末农民起义为何会在陕北爆发?明朝礼部郎中马懋才是陕北安塞人,他曾给崇祯皇帝上书《备陈大饥疏》:“炊人骨以为薪,煮人肉以为食。”表明陕北地区已经到了人吃人的地步。更令人可怕的是“有司束于功令之严,不得不严为催科”。该要粮的还要粮,该纳税的还纳税,官逼民反,民不得不反。信天游《米脂出了个李自成》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下产生的:“青天蓝天老黄天,可怜老天不长眼。”单看歌曲的名字《成庆哭妻》《光棍哭妻》《小寡妇上坟》就能让人感受到生活的艰苦。信天游的关注视角深入在社会的方方面面,即使像妓女这样的社会底层人物,它也给以足够的同情,可以说信天游的光辉就是人性的光辉。

第三,在过去,陕北人民的生活十分困苦。“老羊皮袄顶铺盖,谁人逼得我走口外?”全世界的民歌那么多,唯有陕北的《走西口》唱的是撕心裂肺,而不是卿卿我我、恩恩爱爱。1696年,康熙皇帝御驾亲征第二次征讨噶尔丹,当他经过陕北时看到长城一线满目荒芜,关内老百姓民不聊生,鄂尔多斯蒙古贝勒阿松勒布来向皇帝要求开放蒙汉边界。康熙皇帝这才发现,这原来是老祖宗的“禁留地”政策造成的。之前,满族入关时仅有百万人口、十几万的军队,当时的统治者担心政权动荡,才下令实行“禁留地”。等到了康熙朝此时,政权已经相对稳定,人员才可以适当流动。长城在陕北近乎南北走向,西出长城才到达河套地区,所以产生“走西口”这个词,在边外汉人可以耕种的土地叫作“伙盘”。流动的汉人春去冬回,就出现了“雁行人”。这些“雁行人”只能在荒野搭伙居住,又被称作“伙场”。到1956年,我国实现户籍制度限制人口盲目流动,“走西口”才结束。在这两百五十多年里,有无数人为“走西口”而生,又有无数人因“走西口”而死。但是“走西口”至少给了陷入绝境的人们一些逃生的希望。一年又一年的生死离别,一代又一代的苦难轮回,决定了“走西口”的歌曲必然会撕心裂肺。

第四,陕北地区男女爱情的表达直接而热烈,例如:“六月的日头腊月的风,老祖先留下个人爱人。”“你看上我来我看上你,咱们二人搭伙计。”“你若是我的哥哥,你就招一招手,你不是我的哥哥,走你的路。”……都是以爱情为主题,歌词直面人生的真实情感,一旦爱了,就像《咱们二人好比一坨蒜》中所唱:“你没老婆我没汉,咱二人搭成好伙伴。咱二人好比一圪朵蒜,一搭里生来一搭里烂。”还有更加大胆撩拨的歌曲,比如《妹子有心你不敢》说出:“二刀刀韭菜马莲莲宽,妹子有心你不敢。你想吃烟这不是火?你想亲口这不是我?”这就是独属于信天游的曼妙歌词。

提到“相思苦”,必定绕不过《一对对丢下个单爪爪》这首歌:“想你想你真想你,三天没吃半碗米。想你想个灰塌榻,想你想的难活下。想你想成病人人,抽签打卦问神神。”另一首《大河畔上种黍子》中更是对相思之苦进行了深入刻画:“前半夜想哥哥点了一灯油,后半夜想哥哥我梳了一回头。前半夜想哥哥我唱两声,后半夜想哥哥我翻不转身。前半夜想哥哥我关不住门,后半夜想哥哥我煽不灭灯。前半夜想哥哥好心慌,后半夜想哥哥我上了房。想你想你实想你,撞倒了面来撒了米。扎针吃药都无用,哥哥不来去不了病。”信天游把处于苦恋热恋中的那种焦躁不安、六神无主、魂不守舍、手足无措的焦灼感演绎得淋漓尽致。《为看妹妹远路上来》中唱道:“三十块大洋买得一匹马,有意上看你马跑乏。”有钱人为了看妹妹一眼舍得花30 块大洋。没钱的人就像《眊妹妹》里描写的一样跑着去见妹妹:“三十里明沙二十里水,五十里路上我来眊妹妹。半个月眊了妹妹十五回,把哥哥跑成那个罗圈圈腿。”

信天游最大的特点就是讲究人性、天性、野性的张扬:“刀子斧子长矛子,神神也挡不定我唱曲子。”为了能见到心爱的情哥哥,四妹子占据有力地形,假装做针线实际上偷偷看哥哥:“两眼眼只顾把哥哥看,手里头早把线撅断。缝一针来又一针,衣裳上全扎下些碎窟窿。”当要和情哥哥见面的时候,“听见哥哥南梁上唱,一屁股坐在水瓮上”,“毛个闪闪眼眼白个生生牙,红个丹丹嘴唇该叫哥哥咋?”随着科技的进步,通讯的发达,过去信天游这种走心的歌曲现在已经很难见到了,在一定程度上也消解了过去那种相思的煎熬。

信天游运用曼妙的修辞手法表达出来的是一个个真实的爱情故事。《走上顶如那水上漂》中将比喻手法发挥得淋漓尽致。其中“飞罗面、千层花、瓜子仁仁、海棠花花、水上漂……”让人想起了《诗经·国风·卫风·硕人》的“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两者简直有异曲同工之妙。铺陈运用较好的作品有《十里墩》《十对花》《十不该》《十八摸》等,这些歌曲能像画面一样,一幅一幅徐徐打开,人的情绪随之调动,从而极易使人进入歌曲的情绪。叠词可以说是陕北方言的一大标志,是信天游的一大标志,清点信天游,无一首不用叠词的。信天游灵活运用高超的修辞手法,辅之高亢的旋律,从而形成气贯长虹的意境。

陕北方言之歌——水乳交融的音韵和鸣叫

“抖抖嗓子亮亮声,山音山调怪好听。”正是语言美、旋律美的相得益彰,才成全了信天游春风化雨的艺术力。信天游是黄河之歌,是陕北方言之歌。陕北方言是信天游的天然神韵,信天游是陕北方言的自然律动,“音韵天成,皆暗与理合,匪由思至”说的就是信天游。

信天游彰显黄河韵味,带有独特的黄河风韵。首先,陕北方言具有古汉语遗韵,保留了中华文字语音变化的轨迹,也让信天游这种歌曲有了文艺范儿。一是保留入声,二是声韵通古。例如,“下街去”这三个字,普通话读xià jiē qù,陕北方言就读成 hà gai k。陕北方言的另一个特点是文白混读,就像“回去(k)来兮” 的发音。才高八斗的曹植有诗:“仰天长太息,思想怀故邦。”这里的“思想”不是现在常说的意思,它是陕北话中相思的意思。

独特的地域基因对信天游有一定的塑造作用。首先是地理视觉效果在信天游中有所反映。信天游悠扬、高亢的音乐特征,就是陕北峁梁起伏、沟壑纵横的视觉感受通过艺术思维的折射,赋予的地缘因子反映。第二是少数民族基因对信天游的加持。第三是边塞军事活动对信天游的影响。沈括在《梦溪笔谈·乐律一》中注意到了陕北的民风民歌:“边兵每得胜回,则连队抗声凯歌,乃古之遗音也。凯歌词甚多,皆市井鄙俚之语。”

信天游有独特的音韵生态法则。歌词的上下句二句体,曲调上的上下句单乐段,以五音音阶及徵、商、羽调为主的四度、双四度叠置旋律框架。《左传·昭公二十年》中即有“五声六律七音”之说,六律的标志是“宫逐羽音”之“变宫”,同时代的《国语》亦出现七音之说,其标志是有变宫,再生一“变徵”,至此,春秋时代我国已有五音宫调和高、低五音徵调。五声音阶(中国音阶)半数以上;七声音阶微不足道,但缺清角4 或变宫7 的七声音阶则三分天下有其一。《蟠龙街》就是标准的五声音阶;缺角音的五声音阶少量存在,例如《搽胭脂粉抹粉为哥哥》。除传统的五声、七声音阶,还要给陕北民间音乐中的↓7 ↑4 ↑1 特殊乐音以必要的关注,这种被称为“四分之三音者”的“民间音阶”,是陕北民歌、民乐的一大特点——多元,亦可叫异质色彩。

信天游拥有自由灵活的润腔技巧。直音就是在气息充分支持下的通畅自然发声,保持音高频率平直。假音是只振动部分声带,发出比全声带振动高而弱的声音,以达到真声难于飙高的高音要求,收到真假对比的艺术效果。甩音一般在音韵转换时使用,以增加音乐的流畅和花色。

丰富多彩的信天游具有深刻的影响力。信天游从远古走来、从黄河走来、从黄土高原走来,它从最初的自生自灭,发展到红歌,再随着中央红军到陕北,从陕北高原掀起了一个红色狂暴席卷中国。之后便是解放军打到哪里,信天游就唱到哪里,将陕北阳歌闹到哪里,深刻影响了中国音乐歌舞发展的走向。冼星海的《黄河大合唱》以及我们熟悉的《南泥湾》《白毛女》都是由陕北文化元素改编扩展的。

随着陕北文化的外溢,不仅产生了信天游歌曲,还产生了信天游的文学体,比如李季的《王贵与李香香》、贺敬之的《回延安》这样的文学作品。《山丹丹开花红艳艳》是中国人找到自己民族音乐的文化根基的代表性民歌之一。在文学作品、电影等艺术形式中,也经常能看见信天游的影子。1984年,由路遥小说《人生》改编的同名电影中的插曲《叫一声哥哥你快回来》,信天游的词、信天游的味儿,美得让人怜悯叹息,潸然泪下。电影热播之时,几乎集中了新时期中国电影各路扛鼎人物的拍摄队伍正在陕北黄土地,拍摄由柯蓝原著改编的电影《黄土地》,导演陈凯歌、编剧张子良、作曲赵季平、摄影张艺谋,让这部影片成为中国电影史上的经典。《人生》《黄土地》给中国电影造成的激荡余波未平,由张艺谋导演、莫言原著改编、赵季平作曲的电影《红高粱》又于1987年隆重上演,《红高梁》在插曲《妹妹你大胆地往前走》的吼叫中,一声把个天惊开,在1988年第38 届德国柏林电影节上,一举获得金熊奖,这标志着中国电影真正走向世界,那首风格狂野本真的《妹妹你大胆地往前走》,就是赵季平老师根据陕北打硪调(夯歌)改编的。这成为表现陕北黄土、黄河文化的巅峰作品。

电影《血战台儿庄》中老兵用柳哨吹响《绣荷包》

1986年,杨光远导演拍摄电影《血战台儿庄》。在台儿庄战役中,川军与西北军伤亡尤其惨重,导演说:“我一定要用西北的元素作为片子的主旋律。”于是,他就选定了《绣荷包》。当《绣荷包》哀婉凄美的旋律在战场可怕的宁静中响起,化作浓浓乡音时,人们突然明白了什么叫作家国情怀。战场上拼命保卫国家、视死如归的战士,他们首先想到的是自己的家……

多少年来,信天游在一片广漠无垠的黄色高原上传唱,这高原,千沟万壑、连绵起伏,苍茫、恢弘而又深藏着凄然、悲怆;清峻、刚毅而又饱含着沉郁、顿挫,它一直以自己的个性潜在地影响着陕北人的生活习俗,塑造了宏壮的黄河文明,而信天游也凭借着思想内涵的淳朴、丰沛、厚实,抒情手法的多姿多样成为中国民歌艺苑里最为别致的一枝奇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