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民族的根和魂”
——黄河文化的精神内核

2021-11-11 14:24周庆富
传记文学 2021年1期

周庆富

中央文化和旅游管理干部学院

2019年9月17日下午,正在河南考察调研的习近平总书记来到位于郑州的黄河国家地质公园,他凭栏而立,远眺滔滔河水奔腾东去。在9月18日召开的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黄河文化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要推进黄河文化遗产的系统保护,深入挖掘黄河文化蕴含的时代价值,讲好‘黄河故事’,延续历史文脉,坚定文化自信,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凝聚精神力量。”

九曲黄河,奔腾向前,以百折不挠的磅礴气势塑造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民族品格,是中华民族坚定文化自信的重要根基。黄河在我国历史文明中占据重要地位,讲好黄河文明的故事、讲好黄河精神的故事、讲好黄河治理的故事、讲好黄河文化的故事、讲好黄河人物的故事、讲好黄河旅游的故事,对弘扬中华文化意义深远。

中国有很多名山大川,人们偶然走到的地方都能感受到深深的文化。长城和黄河握手的地方名叫“老牛湾”,它位于山西省忻州市偏关县,是山西省和内蒙古自治区的交界处,以黄河为界,它往南是山西的偏关县,北岸是内蒙古的清水河县,西邻鄂尔多斯高原的准格尔旗,是一个鸡鸣三市的地方。黄河从这里入晋,内外长城从这里交汇,晋陕蒙大峡谷以这里为开端,我国黄土高原沧桑的地貌特征在这里彰显,同时也有大河奔流的壮丽景观……

黄河流域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它孕育出来的黄河文化是中国文化的根基和灵魂。习近平总书记在甘肃考察时指出:“长城、长江、黄河等都是中华民族的重要象征,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标志。我们一定要重视历史文化保护传承,保护好中华民族精神生生不息的根脉。”早在上古时期,炎黄二帝的传说就产生于此。从传说中的《河图》《洛书》,到《易经》《道德经》,到四书五经,可以说,中华文化元典大都产生于黄河流域,最为有名的炎黄二帝像就坐落于黄河流域的郑州。与伏羲画八卦相关联的《河图》《洛书》,是中国人最早形成的以阴阳为代表的理念图案,并由《周易》得以发展,逐步形成儒、道两大文化流派。道家的创始人老子出生在黄淮之间的楚国苦县(今河南鹿邑);儒家的创始人孔子出生在黄河下游的鲁国。2013年11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到曲阜孔府考察,并来到孔子研究院。桌子上摆放着展示孔子研究院系列研究成果的书籍和刊物,他一本本饶有兴趣地翻看。看到《孔子家语通解》《论语诠解》两本书,他拿起来翻阅,说:“这两本书我要仔细看看。”

2019年11月1日,时任陕西省委书记胡和平在《求是》杂志撰文写道:“千百年来,奔腾不息的黄河滋养着陕西大地,塑造出气势恢宏的壶口瀑布,以此为背景的‘黄河大合唱’极大振奋了民族精神。从陕西省的角度,一是延续黄河历史文脉。树立系统保护理念,强化延安等革命旧址保护,加强石峁、汉长安城、统万城等遗址保护。提升秦腔、安塞腰鼓等保护水平,加快推进陕北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加大历史文化街区、村镇和传统村落保护力度,最大限度保留传统文化风格。二是挖掘黄河文化时代价值。立足富集的黄河文化资源,实施精品文化工程,强化黄帝陵、兵马俑、延安宝塔、秦岭、华山等中华文明、中国革命、中华地理的精神标识和自然标识功能。做强‘文学陕军’‘长安画派’‘陕西戏剧’品牌,加强黄河题材文艺创作,推动历史文化、红色文化、民族文化传承。三是展示黄河文化魅力。讲好守护根脉、传承文明的历史故事,理想如炽、信念如铁的革命故事,革故鼎新、开放共赢的发展故事。推动文化旅游融合发展,依托沿黄公路打造黄河文化旅游精品景区、精品线路。加大宣传推介力度,办好丝绸之路国际艺术节等重点节会,不断扩大黄河文化对外影响力。”

九曲黄河滚滚东流,青藏高原、黄土高原、华北平原神奇瑰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灿烂厚重。悠久而深沉的母亲河不仅养育了中华儿女的体魄,更是将她博大精深的文化力量深深注入了每一个中国人的内心深处。因此,我们需要着力发掘黄河文化五种精神内核:民本精神、创新精神、抗争精神、融合精神、奉献精神。

黄河文化的民本精神

据说,黄帝创始了中国政治的民本精神。《巾几铭》中记载:“予居民上,摇摇恐夕不至朝,惕惕恐朝不及夕。兢兢栗栗,日慎一日。”歌谣《黄帝巾几铭》中曰:“无掘壑而附丘,无舍本而治末。日中必彗,操刀必割,执斧必伐。日中不慧,是谓失时。操刀不割,失利之期。执斧不伐,贼人将来。涓涓不塞,将为江河。荧荧不救,炎炎奈何。两叶不去,将用斧柯。”这是最早记载民本精神的文字。

在古代,相传大禹治水13年三过家门而不入,浚通了河道,治水获得成功。到了近代,1841年林则徐被以莫须有的罪名充军新疆伊犁。这年6月,河南祥符(今开封)黄河决口,河南全境以及安徽5 府23 个州县被淹。朝廷急命军机大臣王鼎为总理河务,他上书请留林则徐襄办水务。林则徐亲自驻守祥符六堡河上,早出晚归,奔波不息,现场指挥,事必躬亲,甚至日夜与士卒同畚锸,造坝堵口。翌年2月,河口告竣,林则徐仍“发往伊犁效力赎罪”。

1952年10月底至11月初,毛泽东主席利用中央批准他休假的时间,先后来到济南、徐州、兰考、开封、郑州、新乡等地对黄河进行实地考察。这是新中国成立之后,毛泽东主席第一次专程离京视察。面对滔滔黄河,他心潮澎湃,思绪万千,语重心长地说,“要把黄河的事情办好”,“不然,我是睡不好觉的”。1952年10月27日下午,毛泽东主席看完大明湖景观,罗瑞卿请示之后视察的地点。毛泽东主席突然说:“我们去泺口大坝。”在去泺口大坝的车上,毛泽东主席问许世友:“你知道为什么叫泺口吗?”“不知道,我没读过多少书。”许世友回答。毛泽东主席解释道:“泺口也叫洛口。泺和洛通用,当湖水讲,泺口在黄河南岸、济南北边,市内的泺水由此入济水即黄河。”据考察,在泺口黄河大坝上立着5 通石碑,是黄河全境非常罕见的治黄文物。这5 通石碑由北向南,面向黄河排成一列,前4 通石碑碑文都是四个大字,分别为:“绩著平成”“三省感恩”“己饥己溺”“廉明勤果”。最后一通石碑碑文为“寿张、濮阳、郓城、范县、阳谷、东平、汶上、东阿”八县绅民记录林修竹领导堵复李升屯、黄花寺黄河段事迹的德政碑颂。

2017年1月25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概括为:核心思想理念、中华传统美德、中华人文精神。其中核心思想理念主要包括:革故鼎新、与时俱进思想;脚踏实地、实事求是思想;惠民利民、安民富民思想;道法自然、天人合一思想。中华传统美德主要包括: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担当意识;精忠报国、振兴中华的爱国情怀;崇德向善、见贤思齐的社会风尚;孝悌忠信、礼义廉耻的荣辱观念。中华人文精神主要包括:求同存异、和而不同的处世方法;文以载道、以文化人的教化思想;形神兼备、情景交融的美学追求;俭约自守、中和泰和的生活理念。所以习近平总书记说:“我们从哪里来?我们走向何方?中国到了今天,我无时无刻不提醒自己,要有这样一种历史感。”

2019年3月2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罗马会见意大利众议长菲科。临近结束时,菲科提出了一个问题:“您当选中国国家主席的时候,是一种什么样的心情?”习近平总书记回答:“这么大一个国家,责任非常重、工作非常艰巨。我将无我,不负人民。我愿意做到一个‘无我’的状态,为中国的发展奉献自己。”

黄河文化的创新精神

黄河流域孕育了许多伟大创造,农耕文明、商业文明在这里发端,天文历法、冶铸陶瓷、建筑纺织等方面都曾站上世界科技的巅峰,“四大发明”更是从这里走向世界,极大推动了人类文明进程。古有潘季驯“束水攻沙”。这种方法是在河水泛滥之时,反其道而行之,收缩河道,淤滩固堤,借流冲沙,从而保证了黄河安澜。等到了新中国,人们为了治理盐碱地,采用排水冲盐碱、淤灌造粮田的方法,将黄河中下游寸草不生的“牛皮碱地”变成了广袤的粮田。后来人们又发明了“咸水结冰法”,利用温差在低气温冻结盐碱地再融化分离出淡水来灌溉土地,从而改善土壤环境。

2014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河南兰考,重温焦裕禄当年带领兰考人民防治风沙时战天斗地的革命精神,专门来到黄河最后一弯——位于东坝头乡的黄河岸边,细细询问黄河防汛和滩区群众生产生活情况。2019年9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发表讲话:“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多次实地考察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发展情况,多次就三江源、祁连山、秦岭等重点区域生态保护建设提出要求。2014年3月,我到兰考县调研指导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专程前往东坝头乡张庄村考察,那里也是焦裕禄同志当年找到防治风沙良策并首先取得成功的地方。上个月,我在甘肃考察期间专门调研了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经济发展。这次来又考察了黄河河南段防洪等相关工作。”2016年7月,在宁夏,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加强黄河保护,坚决杜绝污染黄河的行为,让母亲河永远健康。同年8月,在青海,习近平总书记听取黄河源头鄂陵湖——扎陵湖观测点生态保护情况汇报,嘱托要确保“一江清水向东流”。2017年6月,在山西晋绥边区革命纪念馆,习近平总书记寻访毛泽东等中央领导同志渡过黄河驻扎于此的足迹,用深植于黄河文化的“吕梁精神”鼓励当地干部群众。2019年8月,在甘肃,习近平总书记深入了解黄河治理和生态保护情况,要求甘肃首先担负起黄河上游生态修复、水土保持和污染防治的重任。同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河南,亲临黄河博物馆、黄河国家地质公园,深入了解中华民族的治黄历史,实地察看黄河的生态保护和堤防建设。

黄河文化的抗争精神

1938年10月,武汉沦陷后,张光年率领抗敌演剧队辗转来到陕西省宜川县黄河壶口附近,渡河去吕梁山抗日根据地。船头立着一位60 来岁的白胡子老汉,他就是掌握全船人命运的总舵手。桨手们和舵手们随着划桨的节奏,一呼一应地喊唱着低沉有力的船夫号子。随着浪涛的汹涌起伏,号子的声调越来越高,音量越来越强,盖过了浪涛的怒吼;节奏也一阵紧似一阵,船夫们在老舵手的统一指挥下,齐心协力,奋勇划桨,渡船冲过湍急的河水,向着对岸驶去。这是一场人与自然的生死搏斗,惊心动魄。那船夫的号子充分表现出了我国劳动人民的英雄气魄、坚定信心和不屈不挠的抗争精神。

这次渡河给张光年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同时也激起他创作一首歌颂黄河、歌颂黄河船夫的诗歌的念头,诗歌初定名《黄河吟》,1938年11月创作完成并定名为《黄河大合唱》。1939年3月,冼星海完成《黄河大合唱》的全部作曲。1939年4月13日晚,抗敌演剧三队和鲁迅艺术学院在延安陕北公学大礼堂举行音乐晚会,《黄河大合唱》在这个晚会上首次演唱,获得巨大成功。从此,《黄河大合唱》就以它磅礴的气势、震撼人心的力量,走进每一个中国人的内心深处。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江河之所以能冲开绝壁夺隘而出,是因其积聚了千里奔涌、万壑归流的洪荒伟力。在近代以来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中国人民经历了太多太多的磨难,付出了太多太多的牺牲,进行了太多太多的拼搏。现在,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在历史进程中积累的强大能量已经充分爆发出来了,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势不可挡的磅礴力量。”

1947年,在陕北佳县,毛泽东主席起草完《中国人民解放军宣言》,心情难以平静,专门带着警卫员去看黄河。面对黄河,他心潮澎湃:“没有黄河,就没有我们这个民族啊!”1948年,毛泽东主席到达吴堡县川口,准备东渡黄河。面对黄河,他思绪万千,伫立良久,深情地说:“这个世界上什么都可以藐视,就是不可以藐视黄河;藐视黄河,就是藐视我们这个民族啊!”1952年10月底至11月初,毛泽东主席经过对黄河进行实地考察,发出“要把黄河的事情办好”的伟大号召,成为动员和激励几代人治理黄河的响亮口号。在返回的专列上,毛泽东主席非常高兴地说:“变害为利,这是最好的办法。从黄河到卫河,这条人民开发的新渠,改变了过去黄河下游只决口遭灾、不受益的情况,起到了造福人民的作用。”中华儿女与黄河洪患不屈不挠的抗争精神,成为黄河文化乃至中华文化的突出特征,也造就了中华民族坚强不屈的品性和顽强的生命力。

黄河文化的融合精神

黄河流域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农耕文明与游牧文明、中原文化与草原文化融汇交流的地方。炎黄时期各个族群的交流融合、东周时期华夏族与各个族群的交流融合、南北朝时期汉族与相关族群的交流融合等,这种交融不仅孕育形成了中华民族,更缔造了“万姓同根,万宗同源”的民族文化认同和“大一统”的主流意识,彰显了中华民族“尚和合”“求大同”的精神标识。

习近平总书记在亚洲文明对话大会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中指出:“中华文明是在同其他文明不断交流互鉴中形成的开放体系。从历史上的佛教东传、‘伊儒会通’,到近代以来的‘西学东渐’、新文化运动、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想传入中国,再到改革开放以来全方位对外开放,中华文明始终在兼收并蓄中历久弥新。”黄河文化有着博大的胸襟和兼容并包的胸怀,在与世界各文化之间不断交流的过程中,黄河文化时刻保持着向外传播,与此同时,还积极汲取其他国家优秀文化中的精华,与他国文化融会贯通,帮助自身文化不断创新。

公元2 世纪,大月氏使臣来到长安,安世高、支娄迦谶带来口授浮屠(佛)经,是为佛教正式传入中国,经东汉、魏晋、隋唐和中国传统文化相融合。2010年8月1日,坐落在嵩山腹地及周围的历史建筑群(少林寺、东汉三阙、中岳庙、嵩岳寺塔、会善寺、嵩阳书院、观星台),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以“天地之中”为基本理念的庙、阙、寺、塔、台和书院等集中体现了中国各代的礼制、宗教、科技、教育等方面的建筑学成就,是我国中原文化和传统文化的杰出代表,也是中国多元文化的载体和典范。

黄河文化的奉献精神

在习近平总书记的七年知青岁月中,为了修沼气池,他亲自去四川学习沼气技术。没有沙子水泥,他就带着青年到十几里外去挖沙子、运水泥;池子漏水跑气,他就和技术员一块跳下去,清洗和修补沾满粪浆的池壁,3 个月时间就让梁家河家家都点上了沼气灯,震动全县。为了解决吃水困难问题,他亲自带领村民打井,经常两条腿都踩在冰冷的泥水里挖土;大队镰刀、锄头等劳动工具不足,就兴办铁业社,多打出来的铁具还能卖到供销社赚钱;耕地不够,就带大家打坝地;陆续办起来的还有缝纫社、磨坊、代销店……

古代为民的典范是范蠡,他是春秋末期政治家、军事家、经济学家和道家学者,曾扶助越王勾践复国,功成名就之后急流勇退,遨游于七十二峰之间,期间三次经商成巨富,三散家财。后定居宋国陶丘(今菏泽市定陶区),自号“陶朱公”,后人尊称为“商圣”。世人誉之:“忠以为国、智以保身、商以致富、成名天下。”

2019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政协联组会讲话中说道:“去年,我们隆重庆祝改革开放40 周年,表彰了100 名改革先锋,其中就有许多作家、艺术家、社会科学家,像李谷一、李雪健、施光南、蒋子龙、谢晋、路遥、樊锦诗、厉以宁、林毅夫、王家福、胡福明、许崇德、杜润生、郑德荣等,他们都是紧跟时代、奉献时代的优秀代表。”其中就有用生命创作的路遥,一位鼓舞亿万农村青年投身改革开放的优秀作家。经过6年的“长途跋涉”,1988年5月25日,路遥为《平凡的世界》全书划上了句号。这一刻,他几乎不受思想的支配,将手中的那支圆珠笔从窗户里扔了出去……之后,路遥在卫生间里看到了陌生的苍老的自己,终于禁不住放声大哭。1992年11月17日,路遥平静地走了。在他的墓碑上,铭刻着“像牛一样劳动,像土地一样奉献”。路遥是以生命为代价在创作,在呕心沥血的付出之后,他奉献给这个世界的是《人生》,是《平凡的世界》,是永远烈火重生一样的精神力量。

作家柳青经常被习近平总书记提起。为了创作长篇小说《创业史》,1952年,柳青放弃城市生活,把全家从北京迁到陕西省长安县皇甫村,直到1966年,一住就是14年。很多村民都不知道柳青是个大作家,因为他的形象太过普通,和当地农民一样剃着光头,穿着对襟黑袄,戴一顶当地农民喜欢的帽子。他和关中农民一样把手缩在袖筒里,不动声色地在集市上和人家捏指头摸价,交易粮食。1960年4月,柳青将《创业史》第一部10 万册的稿酬16065 元,捐给王曲公社做工业基建费用;1961年开始写《创业史》第二部时,他向中国青年出版社预借5500 元稿费,为皇甫村支付高压电线、电杆费用。记者采访时,皇甫村支部书记罗斌说:“他(柳青)在皇甫村留下了他的一切。他一心一意为党工作,一心一意为人民群众,一心一意为老百姓幸福着想。柳青精神是我们最大的一笔财富,我们要学柳青、改作风、换脑子,在今后的工作中用我们的实际行动践行柳青精神。”

在2020年全国抗疫表彰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说:“在这次抗疫斗争中,青年一代的突出表现令人欣慰、令人感动。参加抗疫的医务人员中有近一半是‘90 后’‘00 后’,他们有一句话感动了中国:‘2003年非典的时候你们保护了我们,今天轮到我们来保护你们了。’长辈们说:‘哪里有什么白衣天使,不过是一群孩子换了一身衣服。’世上没有从天而降的英雄,只有挺身而出的凡人。身患渐冻症的张定宇同志说:‘我必须跑得更快,才能从病毒手里抢回更多病人。’钟南山同志说:‘其实,我不过就是一个看病的大夫。’”这些正是中国黄河文化的精神内涵——奉献精神。

结语

黄河从世界屋脊一路向东,驰骋5464 公里,穿越崇山峻岭、重重阻隔,千折万转,奔腾不息,横贯中原大地,流入茫茫大海。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我国五千多年文明史上,黄河流域有三千多年是全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孕育了河湟文化、河洛文化、关中文化、齐鲁文化等。”其中,河湟地区泛指黄河及其支流湟水河、大通河之间的广阔地域,史称“三河间”。这一地区自古以来多民族繁衍生息,至少从秦汉以来,众多民族的先民耕牧于其间,创造了辉煌灿烂的河湟文化。现在保存完整的是喇家遗址,也称为“东方的庞贝”,是我国目前发现并发掘最早的史前时代大型灾难遗址。4000年前突发地震场面的遗存被完整地保留下来。在天崩地裂的自然灾害面前,先民们的孤苦无助和血缘亲情间的无畏救助,让人睹之动容。这次大型的自然灾害,为我们了解远古时期人类与自然的关系,提供了直接的证据。

河洛地区先民们创造的河洛文化是以中原文化为代表的黄河文明的核心和发祥地,河洛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摇篮文化,是数千年来中国传统文化的主体,因而河洛文化在中国古代文化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河图》《洛书》是中华文明之始,《易经·系辞上》说:“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

关中依托着陕西浓厚的社会文化底蕴,以其优越的地理位置和地域文化形成了独特的关中文化,因境内有泾、渭两条河流,有人也称其为“泾渭文化”。千百年来,它以自己的个性潜在地影响着陕北人的生活习俗,成就了性格鲜明的高原文化,塑造了苍凉、雄壮而沉郁的信天游。黄帝陵是关中文化的代表景观,1937年4月,毛泽东主席在《祭黄帝陵》开头赞美道:“赫赫始祖,吾华肇造;胄衍祀绵,岳峨河浩。聪明睿智,光被遐荒;建此伟业,雄立东方。”

齐鲁文化是“齐文化”和“鲁文化”的合称。东临滨海的齐国产生了以姜太公为代表的道家思想学说,又吸收了当地土著文化(东夷文化)并加以发展,两种古老文化存在差异,相对来说,“齐文化”尚功利,“鲁文化”重伦理;“齐文化”讲求革新,“鲁文化”尊重传统。两种文化在发展中逐渐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形成了具有丰富历史内涵的齐鲁文化。姜太公、管仲、晏婴、孔子、孙子、墨子、孟子等,以及以他们为代表的儒家、墨家、法家、兵家等学派,都表现出刚健进取、自强不息的精神,这种精神在齐鲁文化形成初期就已经深深地融化在齐鲁文化之中。

随着历史社会的不断发展,黄河文化也在不断壮大,就像一个自强不息的生命,在不断吸收能量的同时孕育出中华民族伟大的民本精神、创新精神、抗争精神、融合精神、奉献精神。从2019年8月到2020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4 次考察黄河,倾力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为创作好新时代的黄河大合唱调“音”定“调”。让我们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着力写好新时代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这篇大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