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大昕
上海市松江区环境监测站 (上海 201613)
环境监测是促进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手段,是现代环境治理能力和水平的重要体现,是执行国家环保法律法规和环境标准的“标尺”,在环境保护工作中占据着基础和阵地地位。环境监测水平的高低和环境监测数据的准确程度,直接影响环境治理的科学性和有效性。通过不断完善环境监测机构机制体制,增强环境监测工作的统一性、权威性和有效性,为生态环境决策、管理提供依据,为环境执法提供证据,为人民群众提供服务,为环境研究提供数据,为生态环境质量改善提供技术支撑和体制保障。
近来年,环境监测作为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法制化建设进程、体系建设及能力建设方面,引起了部、市两级政府部门的高度重视。2019 年10 月,生态环境部发布了《生态环境监测条例》(征求意见稿);2020 年3 月,生态环境部发布了《关于推进生态环境监测体系与监测能力现代化的若干意见》(征求意见稿);2020 年5 月,发布《上海市生态环境监测“十四五”规划》(征求意见稿)。上述政策的相继出台,预示着在“十四五”期间,生态环境监测将面临着更大的机遇和挑战,基层监测站应紧跟“实现大监测、确保真准全、支撑大保护”的发展思路[1],制定切实可行、行之有效的环境监测能力提升方案,全面助力生态文明建设。
经过30 多年的建设和发展,上海市区县环境监测站已初步形成一个专业类别比较齐全、人员编制相对稳定、理论水平和实践经验已达到一定程度,能够正常开展环境质量监测和污染源监测,基本满足环境管理科学化需求的环境监测体系。
自2011 年起,上海区县环境监测站相继完成了“能力建设达标站”、“全国东部地区二级站”以及“黄浦江上游地表水109 项批量化监测”、“有机废气监测”等特色站建设。
截至2020 年底,上海区县环境监测站基本具有向社会提供水和废水、环境空气和废气、土壤和沉积物、固体废物、生物、机动车尾气、噪声、振动、油气回收、电磁辐射、电离辐射11 大类监测的能力。开展的监测业务类型包括环境质量监测、生态状况监测、环境执法监测、环境应急监测和在线比对监测、预警预报等。承担分析、统计、整理和存储各类监测数据、编写环境质量报告书、环境监测月报等专题技术报告,及时向市环境监测中心和区生态环境局呈报本区环境质量状况及污染动态。负责对在本区服务的环境监测类、运维类社会化服务机构进行技术指导、业务培训和监管考核。
区县环境监测站体制机制未有大的改变,公务员、参公系列对以专业技术为主的事业单位造成了较大冲击。近5 年内,各区县监测站年轻干部职工(35 岁以下)平均每年流出3~5 人,造成了体制内监测人员年龄结构上的青黄不接,专业技术人员结构缺乏梯度。
地方财政预算资金偏紧[2],各区县环境监测系统的财政预算,每年递减幅度在10%左右。随着环境监测新技术、新标准、新方法更新节奏加快,造成了与之相匹配的仪器设备更新滞后。相关部门在配置环境监测中高级专业技术人员的职称比例过程中,尺度不一,岗位职数偏紧。
环境监测社会化服务机构的飞速发展和壮大,对体制内监测系统能力建设的冲击逐步显现。全市体制内监测系统和第三方监测机构的人员比例为1∶10。体制内监测队伍人员编制相对偏少,导致区县监测系统只能采取购买第三方服务的方式来应对繁杂的全域化监测工作要求。
(1)在线监测能力。在线监测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即在线监控。由于设备的质量、测量精准度及运维方面相对落后,在线监测的效能尚未得到有效发挥;在线监测的覆盖面不全不广,目前区县监测站建立的在线监测系统,仅仅包括城镇污水厂、功能区噪声、部分建筑工地扬尘、部分重点监管企业的重金属排放及少量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在线监测等行业,大多数排污企业尚未被纳入在线监测范畴。
(2)应急监测能力。各区县监测站编制的应急预案,和行政区域经济发展、产业结构布局特征等因素的结合点并不明显,应急监测特色能力建设相对偏弱。例如,在人员培训、仪器设备、技术支撑等方面还不能满足突发性环境应急事件的需求。
(3)信访监测能力。在公正、规范、及时性方面,有待进一步提高。例如,在信访监测的方案编制、监测标准、技术支撑、人力物力的投入等方面存在诸多问题。
(4)数据成果化能力。科研课题,包括对监测数据的汇总统计、分析研判、提出合理化建议等方面仍未有突破性进展,特别是在围绕环境监测“三个说清楚”方面,没有形成良好的专研氛围。
(5)溯源监控能力。基本处于初级阶段,特别是在VOCs 走航监测执法联动等方面。例如,在环境质量的异常数据、突发性污染因子的排查过程中,缺少针对性的研判和监测能力,往往局限于执法部门的地毯式检查等。
(6)生态环境智慧监测能力。无人机、遥感监测、管道机器人等技术手段应用,处于相对空白阶段,特别是开展生态保护和污染地块生态遥感监测和评价等方面。
环境监测人员、仪器设备和实验室环境条件的配置,对监测站的能力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监测能力配置的原则要以任务为导向,既能满足环境例行监测的要求,又能很好地服务于当地社会经济发展需求,而且配置应考虑人力、物力和财力,经济合理。
“十四五”期间,作为履行政府行政职能的专业环境监测机构,应具有高效的环境监测能力,需要建立一支结构合理、素质过硬、本领高强的监测人才队伍。
(1)坚持“以人为本”,要想法设法留住人才,调动和激发现有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一是在体制机制方面寻求突破,如区县环境监测站级别的升格、事业单位管理岗位职务职级并行等方面;二是对上争取,增加专业技术岗位中高级职称比例,打通专业技术职称晋升通道。监测系统如能实现“两条腿”走路,就能留住人、留住人才,环境监测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就有了制度保障。
(2)持续增加与能力建设相匹配的财政预算资金。“十四五”期间,全市环境监测系统提出了推进实施上海市生态环境监测“十四五”规划和新一轮生态环境监测能力提升方案,重点是优化调整地表水、环境空气、地下水等监测点位和监测频次,加快构建生态环境自动化、智能化、立体化监测体系。这就需要地方财政加大预算投入,从而保证环境监测工作的顺利开展。
(3)结合自身实际加以谋划。一是要在更加专业化、精细化,提升核心竞争力方面下功夫;二是要在努力实现环境监测“三个说清楚”、提升监测人员综合实力、打造精兵强将方面下功夫;三是要在整合第三方监测资源,监管合作并举、提升全域化监测能力方面下功夫。
(4)拓宽基层环境监测人员的培训渠道,建立多渠道多形式的培训机制,提升员工综合能力,形成核心竞争力,推动监测站的可持续发展。一是建立高效培训机制,通过“请进来”、“送出去”、“内挖潜”等多种培训形式加以实现[3];二是建立人才交流机制,在体制机制允许的范围内,搭建平台,培养复合型人才队伍;三是定期组织开展行业内“技术大比武”活动,以赛代练,形成专研业务的良好氛围,实现提升自身能力的目的。
(5)建立绩效考核奖惩机制。以绩效考核、职称评聘为抓手,从履行岗位职责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创新能力等方面进行考核,特别是考核结果的应用方面,要有切实可行的措施,不断优化吸引人、留住人的激励机制。如:考核结果用于年度奖惩、工资晋升、职务职级升降、职称评聘、诫勉或辞退,以及其他奖励等,从而激发广大干部职工的工作热情,不断提升监测人员的业务水平和工作能力。
当前,如何正确认识生态文明建设面临的新形势,如何持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如何为解决突出环境问题提供科学依据,从而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满足感,是摆在环境监测工作者面前的一道命题。环境监测能力提升,要和生态环境监测的发展趋势相匹配,要和区域生态环境治理体系相匹配,要和新标准、新方法的要求相匹配,从而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提供支撑[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