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依玲,闫远芳
(1.山西省地震局,山西 太原 030021;2.太原大陆裂谷动力学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山西 太原 030025)
我国地震的发生率较高,尤其是唐山、汶川等地震对社会产生了巨大的影响。随着民众对地震关注度的增加,防震减灾科普工作已经成为相关部门工作的重点。防震减灾科普宣传有助于社会公众正确地识别地震风险、掌握紧急避险和自救互救的知识、技能,是有效减轻地震灾害损失的重要途径。如今,我国的防震减灾科普宣传工作产品丰富、形式多样,但震前灾害预防宣传内容居多,震后科普宣传较少。在地震发生后,公众对地震相关信息的关注度会大幅度提升。震后第一时间基于公众对灾后的信息需求,针对性地开展科普宣传,有利于提升公众对灾后信息的关注度,促进防震减灾信息的有序传播,有效抑制负面效应的不正当扩散。
防震减灾工作,实行预防为主、防御与救助相结合的方针。在中央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各级政府重视地震科普宣传工作,并取得了一定成效。我国国土幅员辽阔、人口基数巨大,开展防震减灾科普宣传工作任重而道远,正如文献[1]指出,灾害的预防文化体现了人类以预防、降低灾害为中心的、与灾害预防意识和活动密切相关的精神活动、物质活动总和。1976年7月28日一场大地震将唐山夷为废墟,唐山大地震是一次震撼人们心灵,令人难以忘却的世纪灾难。它给人们提供了值得汲取的教训和深刻的反思。“前事不忘,后事之师。”这场大地震是一个极为惨痛的教训,由于当时公众缺乏防震减灾知识以及相应的救援处置能力,导致地震加重了经济损失与人员伤亡。为进一步降低地震对社会发展的危害,需要加大开展防震减灾科普宣传工作力度,提升全社会的防震减灾意识,切实保护广大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其中,震后的防震减灾宣传工作仍需加强。目前我国的震后防震减灾科普宣传工作仍处于起步阶段,尚有很多问题亟待解决。
震后,社会公众普遍缺乏避震意识和行为,对居住地区未来再次地震心存忧虑,对防震减灾知识认知错误,对相关机构及工作人员评价过低。究其根本原因,是公众的防震减灾相关知识匮乏,对准确预报地震期望值过高,对地震机构工作了解片面。目前,地震监测预报还处于探索阶段,公众的防震减灾意识薄弱。随着社会各方面的快速发展,公众对政府的期望也越高,对防震减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在地震发生后,科学的避震逃生是保护自己生命安全的关键,但是由于过去我国的地震科普工作与安全教育开展不理想,很多人对地震知识知之甚少,尤其是缺乏高层建筑物、公共场合等方面的防震避险技巧。正如文献[2]所言,我国几乎每年都会发生中等有感以上的地震伤亡情况,而造成人员伤亡的更多原因是人为因素。例如,很多居民在地震发生后会惊慌逃震,出现挤伤、踩踏伤等,若多掌握基本的抗震应急技巧,则可以在地震发生时有效保护自己,做出理智的自救行为,在保护自己的同时也能保护他人。
民众对于地震普遍怀有紧张、恐惧心理,而大地震本身属于小概率事件,我国大部分居民亲身遭遇少,对地震的无知及紧张情绪,也是造成人云亦云的谣传现象发生的重要原因。近几十年来,尤其是1976年唐山大地震以后,全国发生了近百起对社会造成一定负面影响的地震谣言事件,扰乱了社会安定,破坏了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给国家和个人都造成了很大的损失。地震之后及时科普地震谣言应对知识,关注舆论引导也尤为重要。
地震发生后,公众对地震相关信息的关注度会大幅提升,网民对地震相关信息的需求增大,震后是开展防震减灾科普宣传工作的关键时间点。在震后第一时间,基于公众的信息需求,地震部门需第一时间发布权威信息,解读地震的基本情况,使群众可以掌握一手的震情信息。发布震情、灾情和应急处置工作动态,通过有关新媒体、网站对外发布并安排新闻媒体采访报道。通过上述措施,能够使公众快速了解有关地震的详细、准确信息,避免引起恐慌,同时有助于相关部门及时掌握对地震突发事件的应对处置情况。
地震可能造成的巨大的损失,加剧了民众对地震的恐惧,因此需要借助舆情监控系统,相关部门通过网络渠道收集舆情,组织相关部门进行舆论引导,使民众对地震舆情的形成有正确的认识。当突发事件发生以后,第一时间进行全面真实信息的公布,基于此,才能抢占第一落点与舆论先机。通过快速传播舆论的网络媒体,如微博、论坛、互联网页等,快速采取应对措施,对舆情进行动态跟踪与引导,消除信息不对称并及时对不实言论进行辟谣,让受灾群众情绪得到稳定。在突发事件的正确舆论引导中,相关人员应该及时了解灾害地区存在的各种问题,积极优化工作路径,以各种常见问题为切入点,探索防震科普的新方向,更好地适应工作需求。
震后开展防震减灾科普宣传教育,有利于提高公众对相关信息的关注度,提升公众主动参与科普宣传的积极性,促进防震减灾科普信息的有效传播。有针对性地组织开展震后地震科普宣传,并通过微信、微博等方式答复社会公众咨询[3-4]。震后,相关部门可优先选取“余震”“灾后重建”“伤亡”等关注度较高的话题开展科普宣传。在当前工作中,相关人员应该认识到地震教育工作的复杂性,坚持以常态化、大众化的角度参与民众教育工作,依托通俗易懂的语言,描述地震信息,深化认知。其中的重点内容包括:
(1) 面向社会公众宣传地震科学知识,包括自然科学信息,地球结构、地震成因等内容,深化居民对地震的认知、了解。在地震科学知识的宣教方面,需要运用自媒体等平台介绍地震的危害以及防震减灾工作的重要性等;普及我国防震减灾工作的相关政策;针对民众对防震知识点的困惑,邀约专家及时进行分析和讲解[5]。
(2) 强化建筑物的抗震性能。玉树、汶川等震害表明,建筑物的倒塌、破损是地震中最为严重的杀伤源头。在日本等国家,将提高建筑物防震等级作为降低伤害的有效手段。因此,要加大对抗震设防的管理,严格建筑物的施工监管。
(3) 防患于未然与震后注意事项。为了能够让灾后伤员得到第一时间的救助,相关地区可借鉴日本的经验,在家庭中准备好“地震应急包”,确保在地震灾害发生后能够第一时间实现自我救治,这是提高灾民生存率的有效手段[6]。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选择社区、企业等开展地震防灾演练,为灾害来临做足准备,降低伤亡。演练内容包括震后如何自救互救、灾后卫生防疫、心理安抚、合理分配食物、病患救助等,使地震灾区居民能够快速渡过特殊时期。
面向学生的震后防震减灾科普宣传工作已经成为当前工作的重点。因此,为了能够适应学校教育的需求,要重点开展以下工作。
(1) 完善学校地震减灾管理机制,确定相关人员的岗位责任,构建一套完整的地震安全管理系统。
(2) 完善防震减灾宣传制度。通过学校基础信息体系建设,加强学生对地震灾害的预防能力,构建完整的地震突发预防机制。因此,学校应制定《地震应急预案》,针对地震发生后学生的逃生路径 、撤离措施、自救方式方法等,给予明确规定与指导。
震后科普宣传要保证科普素材的科学性和完整性,并将其快速转化为浅显易懂的科普宣传教育资料,为震后防震减灾科普宣传工作提供强有力的信息支持,需要在平时做好素材的收集、整理、储备工作。由于地震的发生具有不可预见性,为减少损失,重点科普宣传自救互救非常重要。2017年8月8日四川省阿坝州九寨沟县发生7.0级地震,地震造成25人死亡,525人受伤,176492人受灾,7万余间房屋不同程度受损。由于地震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主要由建筑物倒塌造成,地震发生时迅速反应就成为成功避险的关键。地震来临时,应采取正确措施,紧急避险。首先,在地震发生后要避免惊慌,选择正确的自救方式。如,躲在桌子等坚固物下方,并在地震结束后快速撤离;若地震发生后不幸被废墟掩埋,在无法自救的情况下应保持体力,寻找水和食物,耐心等待救援;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准备自救包,如药物、水和食物等,确保顺利渡过灾后的困难时期。
震后防震减灾科普宣传工作成为降低地震损失的有效措施,相关人员要从震后工作现状入手,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因人制宜。地震知识科普相关工作需要持续地开展,营造防灾知识普及氛围,推动全社会参与。探讨新方法,总结经验,充分发挥相关人员在地震灾害预防管理中的作用,形成全社会踊跃参与的震后防震减灾科普宣传工作的新局面,发挥社会各界在地震灾害管理中的作用,最终构建多样化的地震灾害管理新模式,更好地预防地震灾害,最大限度保障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