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下产业精准扶贫典型案例分析*

2021-01-25 06:16窦亚权张晓梅李娅朱永双
林业经济问题 2021年1期
关键词:三河林农精准

窦亚权,张晓梅,李娅,朱永双

(1.温州商学院 管理学院,浙江 温州 350025;2.西南林业大学 经济管理学院,昆明 650224;3.东北农业大学 公共管理与法学院,哈尔滨 150030)

2016年7月,国家林业局开展了“服务精准扶贫国家林下经济及绿色产业示范基地”认定工作。全国认定了225个服务精准扶贫国家林下经济及绿色产业示范基地,其中云南省认定了28个。此举为更好地发挥林下产业在精准扶贫中的特殊作用奠定了政策基础[1]。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后,林农手上拿着林权证却依然贫困的现象普遍存在,尤其在云南,集体林多已划入天然林保护区、重点生态公益林区和自然保护区内,使得不同管理制度体系之间的对抗层出不穷,农户林地经营活动受到了重重制约[2]。学者对云南省不同地区的林下经济发展模式[2-3]、典型案例[4]和存在问题[2-4]等方面进行了深入探讨,并结合各地森林资源以及发展情况,提出了促进林下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国内学者开展了关于产业扶贫的相关研究。如采用K-Means聚类分析法,以森林覆盖率和林业产值为标准,提出了云南少数民族地区林业扶贫的具体策略和实现路径[5];基于江西省1047户贫困户的入户调查数据,运用多元线性回归对产业扶贫效果进行了实证分析[6];分析了森林食品产业的减贫作用机理,并从社会、生态和经济3个方面论证了森林食品产业的减贫效应[7];基于县域视角,选取了云南大理漾濞县为研究对象,分析了核桃产业的发展现状、扶贫效果,并提出了提升核桃产业扶贫效果的对策建议[8];以新疆阿克苏地区为例,根据485家特色林果种植贫困农户的问卷调查数据,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从农户收入状况和创收能力两方面,实证分析了特色林果业的扶贫效果及其影响因素[9]。通过梳理文献发现,产业扶贫的研究多集中于旅游产业[10-12]、林业产业[13-19]和农业产业[20-23]等方面,较少涉及林下产业发展与精准扶贫开发关系的研究。同时,学者的研究视角较为宏观,多是以省域、县域层面为研究对象,很少以某个村为研究对象。基于此,以云南省泸水市三河村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以及访谈座谈等方法,明确林农对林下产业生产经营、组织形式和技能培训等方面的选择意愿,从经济收入、基础设施和人居环境3个方面入手,分析林下产业精准扶贫开发的成效并提出相应地发展建议,以此推动林下产业精准扶贫脱贫致富工作的有效开展,从而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目标。

1 数据与方法

1.1 研究区域概况

截至2018年底,云南省有181万贫困人口,占全国贫困人口总数的13.1%,贫困发生率为5.39%,林地面积0.26亿hm2,森林面积0.23亿hm2,森林覆盖率60.2%。2008年以来,云南省大力发展林下经济、森林旅游等特色绿色产业。经过几年的发展,全省林下经济经营面积达453.33万hm2,主要产品产量750余万t,产值超过650亿元,占全省林业总产值的25.74%。以各种类型的国家公园、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和湿地公园等为基础的林业旅游业产值达68.48亿元。

地处中国“三区三州”深度贫困地区的云南省泸水市三河村,位于高黎贡山深处,全村现有农户402户1328人,全村国土面积67 km2,平均海拔1453 m,年平均气温16.7℃,年均降水量1342 mm,森林覆盖率高达85%,林地面积0.4万hm2,人均林地面积2.7 hm2,人均集体林面积0.35 hm2。三河村发展林下产业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适合种植各类农作物、经济林木和中药材,也适合养殖土鸡、牛、羊和淡水鱼类等。三河村2017年核桃产量80 t,产值80万元,草果产量450 t,产值765万元;2018年兑现了149.4 hm2的新一轮退耕还林资金112.02万元[24]。

1.2 调查方法

调查组成员于2018年8月赴泸水市三河村开展实地调研,采用半结构访谈法,与泸水市三河村林业厅(局)、扶贫办和村委会等相关干部座谈,从宏观上了解和掌握三河村林下产业发展以及精准扶贫开发的情况。三河村共有农户402户,但参与林下产业精准扶贫的贫困户数量有限,为了保证调查结果的准确性和科学性,向建档立卡贫困户、非建档立卡但生活贫困和五保户等贫困人口发放150份问卷,收回139份,有效率为92.7%。问卷内容主要包括家庭情况、扶贫脱贫、林地经营、组织形式、技能培训和生活状况等(表1)。其中被访者年龄分为16岁以下、16~44岁和44岁以上这3个年龄段,文化程度分为小学及以下、中学、大专和本科及以上。

表 1 调查问卷具体问题设置

表 2 林农基本情况的描述性结果

运用Excel 2016 软件对实地调研数据进行统计处理分析。问卷调查数据统计结果显示:被调查者男女比例较为均衡,文化程度大多为中学以下,大多数是傈僳族林农。调查的样本能够较为全面地代表三河村不同年龄、民族、文化程度、社会身份的群体,具有一定的代表性(表2)。因此,根据问卷调查统计结果,绘制农户对林下产业经营、组织形式开展和技能培训实施的选择意愿统计表,并结合与相关干部访谈的数据,全面分析三河村农户的选择意愿以及林下产业精准扶贫成效。

2 结果与分析

2.1 林下产业扶贫效果显著

2014—2018年云南省泸水市三河村建档立卡户达94户296人,贫困人口主要集中在腊四地、亚表洛、湾转河和砣砣寨4个自然村。通过发展林下经济等扶贫措施,到2018年底只剩5户20人未退出建档立卡贫困户,贫困发生率已下降至1%以内。主要是以“林-药”“林-菜”“林-草”和“林-畜”4种模式大力发展林下经济(表3),林下产业现已成为当地林农实现脱贫致富的重要支柱性产业。

表 3 2018年三河村林下种植及养殖产业投资情况

2.1.1 贫困户经济收入明显提高

经济发展情况是发展产业精准扶贫的硬指标,是评估区域内开展的产业能否带动区域经济提升的直接指标。调查发现,被访农户人均年收入2 783.39元,人均发展林下产业的扶贫资金达到862.57元。依靠林下产业脱贫的人口总数占全部脱贫人口比例的34.28%,林下产业收入占总收入的4.60%。此外,林业合作社和企业也能有效带动贫困户发展林下产业,并取得显著成效。例如怒江州长柱重楼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投入资金100万元,计划种植长柱重楼面积0.5 hm2,预计年产值达到270万元,受益农户可达到315人,受益资金2.5万元;泸水市杨老七中药材种植林农专业合作社,现有成员农户70户,工作人员30人,主要经营重楼、核桃和草果等林下种植技术服务及产品加工,年生产加工及销售农副产品1550 t,营业额达860万元,受益村民小组9个,共计268户1150人,受益资金35万元。

2.1.2 基础设施建设明显提升

林区基础设施的建设是保障林下经济顺利开展的重要条件。三河村地处高黎贡山深处,林区的基础设施条件比较差。林下产业的发展带动了林区基础设施建设,经过多年的发展建设,现阶段三河村的林区基础设施条件逐渐改善。如林区的通电率已经达到95%,林区的通水率也已达到80%,林区的通公路率达到85%。林区基础设施的完善不仅极大的促进当地林下经济的发展,还为以后三河村林下经济规模的扩大提供了有力的条件。

2.1.3 人居生态环境明显改善

林下产业的发展也能为当地带来巨大的生态效益。农林复合模式的利用,使三河村可以扬长避短,发挥林下特色产业的优势。自精准扶贫以来,三河村的森林覆盖率已经达到85.5%,高出泸水市平均水平,使得三河村的生态环境得到了极大的改善。此外,三河村林下产业的发展也促进了农村人居环境的改善。截至2018年,三河村处理生活废水的程度达到85.5%,对于生产生活垃圾处理程度也达到70.6%,同时,86.5%的贫困户对生态环境的保护较为满意。

2.2 林农愿意发展林下产业

2.2.1 多数林农愿意发展林下经济,并对其持看好态度

在进行问卷调查时,当问到“是否愿意扩大经营规模”时,有79.6%的林农表示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愿意扩大规模,而20.4%林农不愿意扩大规模(表4)。原因可能是:由于资金或林地的原因,林农没有办法继续扩大。有57.1%的林农对林下产业的发展持看好的态度,仅有8.2%的林农非常不看好林下产业的发展,这说明林下产业的发展空间还是很大的。在林农发展林下产业过程中,有28.4%的林农表示遇到了缺少资金的难题;有23.2%的林农认为缺少技术是阻碍发展林下产业的主要因素。此外,缺少劳动力、销路、基础设施、自然资源和好项目也是影响林农发展林下产业的因素。市场支持、信息支持和政策支持也是保障林下产业发展的重要支撑条件。36.8%的林农最想得到资金支持,25.3%的林农想得到技术支持,13.8%的林农想在人才方面获得一定的支持,得以更好地发展林下产业。村集体、合作社和县(乡)政府也是林农选择发展林下产业的组织形式。32.7%的林农认为农户自身发展是最有效的组织形式,23.1%的林农更愿意相信在企业的带动下能更有效地发展林下产业。

2.2.2 多数林农熟知并积极参与合作社,但缺少相关企业入驻

问卷调查结果(表5)显示:67.4%的林农知道当地有合作社组织,并积极参加合作社,而10.2%的林农不清楚本地是否有合作社,表明合作社的宣传力度和带动作用还有待提高。参加合作社的林农中有13.1%的接受过加工服务,还有少部分林农接受过科技、生产服务,但14.2%的没有接受过服务,说明当地合作社提供的服务还比较少,未能满足林农的发展需求。28.4%的林农期望合作社能在资金方面给予一定的帮助,9.8%的林农更愿意在产品销售上获得一定的支持,也有一部分林农期望合作社给予技术指导、人才培训、市场推广和信息服务等帮助。参加合作社的林农中有48.9%的对合作社较为满意,也有4.2%的林农非常不满意合作社,表明合作社还需进一步改进。仅有8.2%的林农知道企业入驻,更多的林农不清楚或直接回答没有,表明当地缺乏企业的入驻。在明确知道企业入驻的贫困户中,大多数选择的是企业+农户的经营模式,有6.1%的林农选择“企业+基地+农户”的合作模式。企业给予的支持大多数是市场方面的信息,也有一小部分资金和技术支持。在问到期望获得企业什么帮助时,30.6%的林农更想得到资金的扶持,18.4%的林农期望在技术上给予一定的指导,还有林农希望在产品销售、人才培训、市场推广及信息服务方面得到一定的帮助。

表 5 林农对组织形式开展的选择意愿

2.2.3 多数林农愿意参加技能培训,且对培训效果较为满意

表 6 林农对技能培训实施的选择意愿

相关技能的培训与学习是林下产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77.6%的林农愿意接受相关技能的培训,而有一部分人因为没时间或精力不愿意接受相关培训(表6)。被调查者中有59.2%的林农已经接受过相关培训,其中有89.8%的人对培训效果持一般及以上的态度,说明当地技能培训开展的较好。在问到希望得到什么培训时,有41.8%的林农希望获得技术方面的培训,有17.9%的林农更愿意得到市场开拓类的培训,以此来增强应对市场风险的能力,也有一部分林农想要接受经营管理类、销售渠道和方式类的培训。在影响林农参与培训的因素中,个人重视程度占42.2%,表明林农个人重视程度是影响林农参加培训的重要因素,可以通过增强林农的重视程度来促使林农积极参与培训,从而提升培训效果。

3 结论与建议

3.1 结论

云南省泸水市三河村通过发展林下产业实现精准扶贫目标典型案例的分析结果表明:贫困地区林农发展林下产业的积极性较高,且大多数林农看好林下产业的发展,但在发展林下产业过程中,多数林农会遇到经济、技术等方面的困难;多数林农已加入合作社,并享受合作社提供的科技、生产以及贷款等方面的服务。但是,大多数林农不了解企业的入驻,且企业合作的经营模式较为单一,给予的帮助主要集中在市场和技术等方面。林农愿意接受相关技能培训,并且对参加过的技能培训效果较为满意。林农希望合作社能够提供技术指导、资金扶持等服务,希望得到技术类、经营管理类等方面的培训。林下产业精准扶贫效果显著,林下产业的发展能有效带动贫困地区的经济发展,提升基础设施建设,改善人居生态环境。

3.2 建议

3.2.1 政府应该加强科学规划并积极引导,保障林下产业健康发展

就政府而言,一是加大相关政策倾斜,如为林农制定收购核桃、草果等林下产品的最低价格标准,或为林农购买森林保险,以此降低林农经营林下产业的市场或自然风险,从而保障林下产业的健康发展。二是强化资金支持,重点扶持核桃、草果和重楼等林下种植项目的有效实施,确保森林旅游等其他各类项目的落实落地,使林农真正成为项目实施的受益者。三是科学合理规划林下产业,依托当地资源优势,优先发展核桃、重楼和草果等林下种植优势产业,开发生态农庄、森林旅游和森林康养等潜力产业,打造具有地域特色的林下产业,延长林下产业的产业链,拓宽林下产业价值链。

3.2.2 合作社、企业应该加强宣传并提供培训,推动林下产业有序发展

就企业或合作社而言,一是加强宣传力度,通过开展讲座、入户讲解等方式,向林农介绍合作社和企业的性质以及对林农发展林下经济的作用,增强林农对合作社和企业的认识,或通过社员与非社员之间的交流,发挥合作社和企业的带头作用,提高林农参与度。二是提供技能培训,基于林农的实际需求,以提升林农技能为目标,开展草果提质增效、核桃病虫害防治、重楼种植除草等方面的培训,提升服务满意度,增强合作社或企业的减贫作用。

3.2.3 林农应该转变思想并主动发展,提升林下产业发展内生力

就林农而言,一是转变传统“等、靠、要”的思想观念,充分利用现有林下及林地资源,加大劳动力、资金等生产性投入,主动加入林农合作社或与相关企业,积极种植草果、重楼、核桃等林下产业,有效拓展野鸡、黑山羊等林下养殖产业。二是积极主动参加各类技能培训,如积极参加林农合作社、企业或政府提供的草果提质增效、核桃病虫害防治等技能培训,提高劳动力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提升自身发展能力。

猜你喜欢
三河林农精准
不同外血比例对三河牛生产性能的影响
河北省平原地区林农技术培训供需分析及发展对策*
产业教授融入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实现路径
精准防返贫,才能稳脱贫
精准的打铁
精准扶贫 齐奔小康
精准扶贫二首
沙洋停征林业“两金”减轻林农负担
上城:全市唯一“清三河”达标城区
林农的林下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