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邱璇 图/柏峪燕歌戏传承人 陈永禄等
关汉卿、马致远、白朴、郑光祖被誉为元杂剧四大家,而马致远的故居恰巧在北京市门头沟区,与柏峪燕歌戏所处同一区域,更为巧合的是柏峪燕歌戏和元杂剧亦有颇多共性。柏峪燕歌戏,产生于元代,据《花部农谭》记载的村戏中的《清风寨》《铁莲灯》《红鬃烈马》《罗衫记》《芦花记》等都出自元代杂剧名家之手,戏曲剧目丰富,内容题材广泛。多位专家称之为戏曲“活化石”,是首都北京西部山区独有的一个剧种。
1 柏峪社团在东斋堂演出。
我国的戏曲音乐历史悠久、艺术成果丰硕,其中一些古老的声腔系统经过流传和发展,成为各具特色的地方剧种,柏峪燕歌戏便成为其中之一,在当地称“燕乐”,民间称“燕歌”。在元代《析津志》中曾有“柏峪口”之记述。《元史》载:元代有宫县登歌,分文、武,舞于太庙。据柏峪村老人王永权说:“王家曾出过一位学士,和朝中的戏曲文人江西籍人士虞集一起创编过戏剧并教习当地百姓演唱,此应是燕歌戏的出处,距今已有680年。在明末,就有人把村戏称为“花戏”,意思是种类繁杂。在17世纪焦循的《花部农谭》中描述村戏:“郭(城)外各村,于二、八月间,递相演唱,农叟渔夫,聚以为欢,由来久矣。”柏峪燕歌戏传承几百年,是村中老少逢年过节自娱自乐的重要文化载体,除抗日战争期间和文革期间曾有短时停顿外,一直代代传承至今。
2 专场演出。
3 演员在后台化妆。
4 专注赏戏的观众。
燕歌戏,即由守关的军户人代代相传。据该村王永春老人讲,他家就是当时的守关人。燕歌戏流传年代久远,由于当地口音之故,将“燕歌”讹传成“秧歌”。它是一种行当齐全,板式腔调多样的剧种。剧目有《还魂带》《狮子洞》《水牛阵》《罗衫记》《韩湘子出家》《度林英》《芦花记》《卖水》《梁山伯下山》《杨宗保过山》《正德下江南小姑贤》等20多出,多是反映忠义、孝悌的内容。
有了“戏瘾”的演员和观众,就有了发展的良好土壤。燕歌戏是诞生在北京门头沟西部的柏峪村,其地处京西古道之侧,明代时已成村。柏峪村的村域面积20.04平方公里,属于斋堂镇管辖,与河北怀来县接壤。村北有古长城、黄草梁景区、天津关,南有古村爨底下、百花山景区,东有明代古城沿河城、珍珠湖景区,西有龙门涧、灵山景区。村北的内长城上,有敌楼七座,当地称“七座楼”,为明代所建。关塞要冲“天津关”,为元代所建。原关帝庙前墙上嵌有“天津关塞”四个大字,1940年被冲毁。据《宛平县志》记载:“天津关直到清末尚有少量军人把守”。该地为内外交通大道,具有重要的战略价值。历史上金灭辽、元灭金,均假道这里攻击居庸关,故明代设重兵扼守此关。关南有一地称“百窑”,乃长城砖窑遗址;“校场”为练兵场所,散落、破碎的城砖和砖窑遗址清晰可见,成为该村村民先辈们都是守卫长城军户的佐证。
戏曲演唱,有燕歌戏和柏峪山梆子戏两个戏种,柏峪燕歌戏在北京乃至全国是一个独特的剧种,历来是子弟班子,传男不传女,没有文字的剧本,全靠口传心授,曲调婉转悠扬,唱、念、坐、打,九腔十八调,甚是好听。在明清时期,柏峪剧团还曾到北京市内的剧院唱过戏,当时有几十个剧目。从前每到正月都要唱戏,从入正月开始唱一直到二月二,而且从不唱重戏。
燕歌戏的台词多以出场引子、定场诗开始,每段唱腔都有曲牌名称,研究发现,这些都与《元曲》相似,如:小令、饮酒令、山坡羊、桂枝香等,流行于明正德年间,多用于表现男女情爱,腔调多哀婉、流畅。伴奏乐器有四弦、二胡、笙、阮等。腔调是南腔北调,有宫曲、民曲、俗曲、小调等,还有应节戏、窑神戏。
在开演之前,演员们把舞台上常用的诸多锣鼓点儿有序链接起来演奏三遍(即三通儿,每通儿约5-10分钟),用以告知观众,准备前来看戏。
村中传承人描述燕歌戏的表演有文场和武场之分。文场,主要以弦乐和吹管为主,即四弦、二胡、笛子、小号、笙等;武场,有板鼓、锣、堂鼓、钹、镟、镲、挂板、铜钟、云锣等。
燕歌九腔十八调,是燕歌戏的一大特点,它是泛指戏曲中的调子丰富,有娃娃(男女)、水戏(胡音)(男女)、大头板(男女)、二板、快三、溜板、二板起腔、引子、大青杨子、二青杨子、山坡羊、还魂片子、哭弥子(男女)、秃爪龙、桂枝香、甩泡、莲花落(男女)、戏嫂、念状纸、思佳客等,其腔调不止如此,但不能尽书而已。村戏多处利用拟人、拟物、排比的修辞手法,极尽所能。《柏峪燕歌》的“九腔十八调”多以“悲苍”为主,欢快的较少,其调式以商(D调)调为主。虽其唱腔各异,但间奏(过门儿)大致相同。
1 柏峪社员剧团星火工程专场演出。
2 柏峪燕歌戏专场演出、以本村天津关守关将士牛家为题材的柏峪燕歌戏《天津关》。
3 柏峪社员剧团星火工程专场演出。
说起燕歌戏的表演,不得不说这里的村民都有“戏瘾”。采访时听说了很多村民为了传承燕歌戏的感人故事。王某,幼年在山上土洞中居住,喜欢胡琴,但因家境贫寒无力购买,那时正是抗日战争时期,故用日本人扔下的罐头桶做成二胡练习,后来成为村戏有名的琴师。原班主陈某为了学会打板,不知打坏了多少葫芦瓢,终于练成硬功,他打出的板鼓“响、脆、溜”,独具特色。还有,柏峪村原书记刘景春老人身患脑血管病,医治数月尚不愈,行动不便,可唱起戏来,脚蹬彩靴,竟坚持了3个小时之久,他有一句口头语是:“我就爱听咱们村儿这个戏的味儿”。
“戏瘾”不但观众有,演员的瘾也很大。在该村的村民和燕歌戏的演员队伍中,有很多演员都是经历过战争的军人及后代,他们还都是多才多艺的,他们很少有专攻一个行当的,多是“一专多能”的人。除老人外,村中几乎全民参加传承活动。
目前能够回忆起来的班主有谭志广、谭兴选、王廷柱、陈连顺、刘兆通、陈登金、刘景春、陈永禄(现剧团团长),共计8名,均曾在任10年以上。剧团的主要人员多在该村老户刘、谭、陈、王、李几家“戏曲世家”中代代相传。
2003年,村两委班子开始重视燕歌戏的保护及传承,又时逢国家加大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力度,柏峪村两委班子带领村里的戏曲爱好者从整理剧本开始,一步一步成立社员剧团,在2005年注册柏峪社员剧团,团长是书记刘景旺,由副团长陈永禄、陈文增为主要力量,以及陈有发、刘景敏、秘书长李永庆等的努力下延续至今。在2006年柏峪燕歌戏被列为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加以保护,现柏峪燕歌戏已有14个完整的曲目与观众见面。演出团队由开始的24人发展到今日的40多人,并建立健全各种职责和制度,发展至今,已成为比较规范的业余演出团队。
4 柏峪社员剧团星火工程专场演出。
5 柏峪社员剧团星火工程专场演出。
6 柏峪社员剧团星火工程专场演出。
2013年柏峪社员剧团完成星火工程演出11场。2014年从4月份开始,社员剧团的成员每天晚上都要进行排练,期间有河北梆子剧团的老师前后两次共70人来村进行指导,还两次参加镇政府组织的演出活动,配合旅游“燕歌袅袅”演出15场,完成星火工程演出19场。同年,柏峪文化广场落成,内设300个座位,灯光、音响等设施齐全。剧团自备龙头铡刀、乐池隔版,自制铜锤板斧等道具。每晚练习,定期汇报演出,为了顺应发展创新原则,2016年剧团成功排练以柏峪村天津关守关将士为题材的新编历史剧燕歌戏《天津关》,由该村人自编、自导、自演剧目,已于2018年5月26日在门头沟影剧院上演。
“燕歌戏给我带来很多快乐,我希望能有更多年轻人也加入到燕歌戏中”,陈永禄如是说。没错,柏峪燕歌戏体现出北方民族的生产和生活的喜怒哀乐,也是当地村民的一种精神生活方式。它曲调婉转优美,古朴典雅,是当地村民和游客十分喜爱的剧种,希望它可以永久流传下去……
TIPS
地址:北京市门头沟区斋堂镇柏峪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