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北民居元素在地方现代建筑的应用研究

2021-01-24 13:12陈伟玲黄月梅
四川水泥 2021年2期
关键词:桂北民居传统

陈伟玲 黄月梅

(桂林理工大学博文管理学院, 广西 桂林 541006;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广西 桂林 541199)

现代建筑由于受到全球化的影响,不断追求方便、快捷、批量工业化生产,造成现代建筑千城一面,地域性边界模糊,导致归属感缺失。城市乃至国家之间趋向于同质化发展。另一方面,随着时代的变迁与发展,地域传统建筑由于无法适应现代社会生活的节奏及更新的需要,而受到了冷落,人们开始诟病传统建筑由于时代进步过程中所遗留的各种问题。我国幅员辽阔,各地域间不同气候、环境、地形地貌、生活习惯、民俗民风、文化背景、促成了形形色色的民居风格。如中国最具乡土风情五大传统民居:北京的“四合院”、客家“围龙屋”、 陕西的“窑洞”和云南的“一颗印”还有广西“干栏式”传统民居。以广西桂北传统民居为例,人们认为现代的生活方式不应仅仅满足于能够遮风挡雨的人类生活基本需求,更要满足功能的多元化及居住的舒适性及满意度。

1 桂北传统民居的局限性

1.1 不利于防潮

桂北地区地处亚热带,常年降雨量较大且潮湿多雨,由于桂北传统民居建筑主体主要为木结构砌筑,其防潮效果不佳,一到梅雨季节,屋子里弥漫着刺鼻的发霉气味, 夏季木制材料的防潮处理难度较大,由于夏季天气比较湿热、气温高,木制材料含水分比较大,到干燥的季节水分蒸发,木料就会干裂或引起材面的凹陷、变形。再加上有些木头在汛期被水长期浸泡后会腐烂,容易毁坏。强烈的阳光直射、室内温度过高或过低的温度、过于干燥和潮湿的环境等都不利于桂北传统民居后期的使用和维护。

1.2 隔音效果不佳

声音传递都是需要介质的,而有传播的介质定义来看,木头是很容易被声音穿透的,所以木头隔音效果是很差的,建筑隔音效果差对于睡眠质量低下的人来讲简直是噩梦,居住环境的噪音会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导致居住体验不佳。

1.3 易蛀虫

木材的含水量对害虫有一定的影响,大多数蛀虫具有较强的抗旱力,几乎都能依靠空气中的湿度和寄主中的含水量满足其生存的需要,完成其整个生活史。粉蠹很少在含水量 30%以上的木材中危害,只到木材含水量在12-15%时它才开始为害,含水量在8%左右的木材,是它危害最理想木材。窃蠹科则相反,它们喜欢相当潮湿开始腐烂的木材,而对于干燥的木材,它们蛀食有困难,即使已经蛀入,生活在木材里的幼虫生长发育也很慢。长蠹、天牛、木蜂仍要在较干的木材中生存,湿度一大,就不能生存。换而言之,在炎热潮湿的桂北,不管是梅雨季节潮湿的木头还是炎热干燥夏季下水分极易蒸发的木头都容易遭到蛀虫的侵害,导致建筑极易破坏并难以维护。

1.4 不利于防火

木头易燃,在古代木头为主要的助燃材料,生产力低下的时候人们用钻木取火的方式得到火源。木料燃点较低,遇火受热、撞击、摩擦或接触氧化剂能引起燃烧,不利于防火,一旦燃烧,其火势难以控制,并顺势急速蔓延,在现代生活中大量大功率的电器使用及频繁用火,对桂北传统民居的保护及人们的生命财产有很大的安全隐患。

1.5 室内采光不佳

桂北传统民居采光也不佳,无论黑白昼夜,屋内昏暗无光,大部分时段不能达到现代建筑采光设计标准。

1.6 功能单一

桂北传统民居建筑功能布局以农用生活为主,建筑低层架空,用于圈养禽畜,二层悬空以居住为主,顶层用于存放稻谷和堆放杂物,不能满足现代居住对住房娱乐及活动功能的需求。

鉴于此,不少民众认为桂北传统民居在建筑形式上满足了人们视觉的审美要求却远不能满足人们的使用要求,舒适度不佳。由于传统建筑无法适应时代更新的快节奏生活发展需求而受到了漠视。

但随着全球化背景的冲击下,几乎所有领域都掀起了“中国风”的浪潮,国民意识到文化话语权的重要性,地域文化能帮助城市乃至国家在这一巨大的全球化风浪中站稳脚跟,激发人们的爱国情怀,增加民族的凝聚力,激增民众的归属性。对建筑设计领域而言,也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人们越发认识到地域传统建筑的重要性,桂北传统建筑是地域建筑文明发展的缩影,是人们智慧的结晶,其发展饱含丰富的历史韵味,集中反映了桂北的气候条件、某一时代的地域文化特性和大众的审美标准。提取桂北传统建筑元素,结合时代因素,将其传承并创新运用于现代建筑中,设计出具有桂北特色的现代建筑,提高桂北地域文化的影响力,使其在建筑舞台中独树一帜,焕发动人的光彩。由此可见,传统优秀文化和当代文化相结合,将成为未来中国建筑文化的发展的主流。

2 桂北传统建筑元素

2.1 桂北传统民居的色彩

桂北地区主要包括龙胜、临桂、灵川、永福、资源、兴安、桂林市、阳朔、荔浦、全州、灌阳、恭城、平乐等13个市县地区,桂北是广西的北部,广西简称“桂”,广西壮族自治区北部地处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受季风、地形等影响,桂北季节变化并不明显,但干湿季分明,可能会发生干旱或者洪涝等灾害。另外,桂北夏季会出现极端天气,温度可达40℃以上。不同于常年降雪比较频繁的城市及国度,其建筑为了弥补长期看不到太阳及光感的缺失,地域传统建筑选用具有温度的、象征阳光的暖色调。而桂北地区由于夏季时长较长,炎热的气候促成了桂北传统民居的黑白灰色系,让人在燥热的天气中平复心情。传统建筑的色彩反应了地域气候条件,是人们追求生活本真的体现。在现代建筑设计中可提取桂北传统建筑色彩以凸显地域差异,形成特定的地域色彩意向。

2.2 干栏式建筑依山就势扭转乾坤

桂北位于中国地势第二阶梯的云贵高原的东南边缘,四周多山地与高原,西北部地势较高,东南部地势较低,总体上是山地丘陵性盆地地貌。桂北地区因地形高低起伏,良田贫瘠,其传统建筑选址大多位于山区或山间河谷地带,地势陡峭地区,在耕地及其稀缺的情况下能最大化地节约耕种土地,桂北先民因势利导、扭转乾坤,把劣势变为优势。采用底层架空的干栏式建筑原因有以下几点:受低下生产力的制约,先民用参差不齐的木桩或石头将陡峭地面架成水平面,而不用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来平整土地,既经济又便于施工。不仅不占用有限的土地资源,且居住层脱离地面悬空能有效的降低地气对人的危害,这一布局尽显桂北先民才智。

由于坡地地形条件限制,干栏式住宅的体量一般都不大,其适度的体量给人亲和感。建筑以独栋建筑为主,占地面积小,由于地形复杂,干栏式建筑与道路交错隐匿、浮现于山间,高低错落、起伏有致的天际线,具有极强的艺术感,修饰了建筑山地环境面貌。建筑选址的随机性与地形的独特性使建筑群的平面布局更趋复杂,正是这种毫无章法的布局让其充满神秘感及韵律感。现代建筑应保持桂北传统民居的地域特色,传承依山就势、天人合一的格局。

2.3 底层架空、通风除湿

桂北气候闷热、潮湿多雨,山间不乏毒虫猛兽,干栏的底层架空作为禽畜棚舍,二层做卧室,三层用于屯积粮食,此竖向功能布局可最大化抵御桂北山丘林地地面的瘴气、湿气,这样的设计,即可以防潮,也可以防止野兽袭击,一举多得,是壮族先民生存智慧的居住范本。“干栏式”的地基多是当地产石料,楼房依石头地基而建,梁柱用石头支撑,以防雨水冲毁、积水侵蚀梁柱,方便洪汛期排泄雨水,因为桂北地区地处亚热带,常年降雨量较大。为了防止雨水倒灌屋内,壮族先民采用了这种高门槛、架空的建筑样式。桂北地区气候炎热,雨水充足,湿度很大,林木资源丰富,并且盛产凤尾竹。前后立面为木结构为主,以竹板或竹排做楼板及墙体围护,具有良好的透气通风,防潮及散热功能,因建筑自重较轻,且契合了牢固的榫卯竹木结构使房屋具有良好的抗震能力。现代建筑可传承桂北传统建筑居住范本:可迎合风向,低层架空,架空地面可做多功能使用,即达到通风作用又满足居民多元化需求。

2.4 生态适应性

桂北民居的生态适应性集中体现在就地取材、节能环保的高效能“生态适应性”,使住宅不仅具备现代化的生活便利设施及条件且地域特征显著,归属性强,与时俱进、传承创新。干栏式建筑因其建筑材料均是就地取材,天然的木材、石材、竹子与周围环境融为一体,毫无违和感,与周围环境浑然天成,色彩以木质棕红色为主,对周围郁郁葱葱的大自然环境形成互补的点缀作用。建造在环境优美的地区,同时因为其功能布局合理,建筑造型质朴和随性;另一方面建筑的存在与大自然紧密融合在一起,使得当地人的生活居住环境既合乎科学同时又富有情趣,本地人的住房形式多样,显示出了强烈的地方性特征,也展现了民族性特征。

桂北传统建筑获取生态低技术及施工便捷的途径符合我国国情,经过长时间实践及总结,其地域普及性及效果将得到保证,适用于批量建造的民居建筑,对我国生态建筑的推广、普及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和意义。

2.5 “巧于因借”、“精在体宜”

由于坡地地形条件限制,干栏式住宅的体量一般都不大,其适度的体量给人亲和感。建筑以独栋建筑为主,占地面积小,由于地形复杂,干栏式建筑与道路交错隐匿、浮现于山间,高低错落、起伏有致的天际线,具有极强的艺术感,修饰了建筑山地环境面貌。建筑选址的随机性与地形的独特性使建筑群的平面布局更趋复杂,正是这种毫无章法的布局让其充满神秘感及韵律感。其建筑与道路的关系主要有以下三种:

1) 在地势平缓且空间较宽敞的用地,建筑前后都有道路与其接洽,此地形交通较方便。

2) 建筑屋前或屋后若有一侧为高坎或绝壁,则在对侧建设道路。

3) 建筑屋前或屋后一侧临高坎,一侧靠悬崖,则将建筑的山面朝路建造,并设屋门于山面。

自然环境的利用上,干栏式建筑充分遵循“自然至上”,“天人合一”的思想,“巧于因借”、“精在体宜”它临水而立、依山而筑,吸收青山绿水的灵气,与大自然浑然天成,凸显出无与伦比的地域适应性。干栏式建筑充分体现了居民对自然的崇拜和追求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观念,是长时间以来人们根据当地山川地形、气候条件、地理条件和自然条件因地制宜、就地取材、人文与自然相结合,在长期的实践与摸索中逐渐形成的地方民族建筑特色,反映出的是桂北独特的气候条件、地形地貌、生活习俗、文化意识以及生产生活技术,民族特色和最独特地域性,具有历史传承性。

2.6 榫卯结构

“干栏式”传统民居是广西桂北地区壮族典型标志性古民居,这种建筑运用了榫卯结构,建筑不用一颗铁钉,全靠木楔子加固,建造出来的干栏建筑坚固耐用。令人折服的是,自壮族建筑文明以来,技艺精湛的工匠们,仅仅依靠标满符号的竹片就解决了所有建筑问题。匠人们根据所造房屋的大小,用当地特有的工具测量建筑材料,这一特殊工具被称为“香干”是壮族人民世世代代累积经验建造房子传承下来的,香干上密密麻麻的标注了壮族工匠独创的 13个建筑字符,涵概了建筑构件材料每个环节材料的尺寸。聪慧的工匠根据香干上的符号得出构建的尺寸大小,并对材料进行加工,凿眼削榫,很快一根根柱子和一条条卯眼榫头就刻画出来了。这是世界著名的民族传统建筑文化,现代建筑应从桂北传统建筑中习得其精华,并将这一传统元素运用于设计方案中。

挖掘桂北传统建筑中具有特色的传统元素,并将其运用到现代建筑中,找到符合我们民族及地域文化特色的建筑设计及表达方式,与时俱进,创造地域性建筑,掌握话语权,让更多人感受中华传统建筑文化的魅力!

猜你喜欢
桂北民居传统
廖煜玲
民居摄影
民居书画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民居智库
民居摄影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郑国明 立足传统 再造传统
从桂北地区石器遗址文物挖掘初探史前人类生活状况
桂北传统村落旅游规划设计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