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怡
2021年10月26日,在成都闭幕的第十三届中国音乐金钟奖颁奖典礼是新时代中国音乐界的又一次盛会,是中国乐坛几代艺术家对年轻音乐人才的集体检阅,也是站在建党百年历史节点上,音乐工作者面向未来的再一次出发。历经20年的锻造打磨,中国音乐金钟奖已成为最具权威性和导向性的国家级专业大奖。
创办于2001年的中国音乐金钟奖,20年来不断改革创新,评奖机制不断完善,受众面日益拓展,专业性、权威性和导向性日益凸显,社会传播力和影响力越来越大。一片蒸蒸日上、欣欣向荣的音乐发展态势,正是“盛世金钟”最好的体现。为充分展示评奖成果,本届中国音乐金钟奖与“蓉城之秋”成都国际音乐季联合推出中国爱乐乐团专场音乐会、“金钟之星”器乐专场音乐会(成都交响乐团)、深圳交响乐团专场音乐会、“金钟之星”声乐专场音乐会(贵阳交响乐团)、广州交响乐团专场音乐会、上海交响乐团专场音乐会等6场高水准的音乐会。
本届金钟奖围绕全面展现新时代、新气象、新风貌的目标,在选拔程序、赛制流程、赛场伴奏等方面进行了完善与创新,有力提升了赛事的科学性、专业性和艺术性,又一批优秀青年音乐人才脱颖而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加大线上线下全方位、立体式、融媒体宣传推介力度,扩大金钟奖的社会影响,提升了金钟奖的品牌效应。
10月26日,颁奖典礼结束后,中国音乐家协会副主席、著名指挥家张国勇执棒上海交响乐团,与本届金钟奖评委、著名歌唱家阎维文、迪里拜尔、张也、石倚洁,以及获得本届金钟奖四个组别第一名的选手孙麒麟、刘涛、张明旭、曹照照共同登台献艺,为观众带来《祖国的敌人》《天路》《万里无云》《女人善变》《你是我的一切》《梅花引》《祖国你好》《第三钢琴协奏曲》《乘着歌声的翅膀》《枫叶之歌》《母亲》《小白杨》等中外经典作品。
闭幕式音乐会在所有演出嘉宾与现场观众同声高歌的《我爱你中国》中圆满落下帷幕,至此,第十三届中国音乐金钟奖也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20年来,金钟奖的声音越传越广,社会影响力越来越大,一批又一批优秀青年音乐人才从这里脱颖而出,成为国内外音乐舞台上万众瞩目的焦点。
本届金钟奖以“百年华诞·盛世金钟”为主题,呈现了44场专业赛事和8场高水准音乐会,266名参赛选手经过8天紧张而严苛的角逐,声乐(民族、美声)、钢琴、古筝四组比赛各5位共计20名“金钟之星”产生。笔者对四组比赛的第一名进行了简短的采访,他们说出了众多参赛者的心声。
“把中国歌曲带给全球观众”,声传海外
孙麒麟
第十三届中国音乐金钟奖钢琴比赛第一名
非常感恩母校四川音乐学院对我的培养,在比赛中拿到这样的名次,我觉得意义非凡。可能是天时、地利、人和,但我深知在我的背后,是川音人在鼓励着我前进。
作为金钟奖钢琴比赛的选手,我们经历了复赛、半决赛,再到决赛,是一场名副其实的马拉松,尤其是半决赛时需要完全背谱弹50-60分钟,对体能和心理是很大的考验。比完半决赛已经非常累了,可半决赛和决赛只间隔了一天时间,决赛是晚上,当天下午要跟乐队排练,一个小时后正式比赛,中间的调整时间非常短,一直都处于高度紧张的状态,确实有一点疲惫,我就不断告诉自己,一定要撑到最后。很多人曾经给予我的那些鼓励、期望、无私的帮助,都在我特别疲惫的那一刻转化成了一种力量,让我不敢松懈,完满地坚持到最后。
每一场每一个曲目,我没有丝毫怠慢,拿奖是一种惊喜和意外,除了比赛之外,我更想把每一首作品都完美地呈现给大家,把自己最好的状态呈现出来,这也是我对自己的基本要求。比赛对于精神和体能的考验都非常大,一起比赛的选手中有很年轻的选手,他们都很有潜力,从他们身上我学到了很多,也很受启发。感谢金钟奖,虽然是很严苛的比赛,但它也为我们提供了一个互相学习的平台和机会。
这次比赛,我弹奏的是作曲家张朝2017年新创作的一首很有情怀的少数民族风情作品《努玛阿美》,非常具有时代气息。我下一次在美国的音乐会已经预定好了要全场弹中国的作品,我希望能把越来越多的中国优秀作品带到世界舞台上去,这是我一直都想做的事情。音乐和艺术是一个非常好的媒介,能够把我们美好的东西通过琴声这种世界共通的语言传递出去,让大家通过艺术这扇窗户来看到我们、认识我们。
“稳”拿金钟
张明旭
第十三届中国音乐金钟奖声乐(民族)比赛第一名
这是我第三次参加金钟奖的比赛,第一次是2015年入围半决赛,第二次是2019年进决赛,第三次也就是这次拿了第一名,每一次都有显著的进步。可以说,金钟奖的比赛见证了我的成长。这次金钟奖决赛我是第12个出场,也是最后一个,当比赛成绩最终出来的时候我有点不敢相信,激动得整夜都没睡着觉。
我来自青海省海东市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我是土族人,这次代表青海省音乐家协会参赛。我对成都感到特别亲切,没有陌生感。因为我是在四川音乐学院读的本科,后考入中国音乐学院读研究生,所以金钟奖在成都举行,我有一种在自家门口参赛的感觉,并没有太多的紧张感,就像我演唱的《下四川》,真正有种回到艺术之路起点的感觉,也是在走过很多路后到达了一个新的阶段。
我认为,获得金钟奖应该是一个新的开始,也是一个契机,可以认真总结过去,努力把握现在,而对于未来我也不怕,我会继续坚持我的本心,一如既往地走下去。用最朴实的话讲,就是“要稳住”!
十年沉淀铸金钟
刘 涛
第十三届中国音乐金钟奖声乐(美声)比赛第一名
我参加了五届金钟奖,在参与过程中体会到这个奖项一直在进步,并在发展中求变的状态。值得一提的是,最近两届金钟奖中音進步很厉害,不论是男中音还是女中音,都获得了很好的成绩。有人说金钟奖进入了“中音时代”,其实主要还是因为前辈的引领,有很好的学习楷模,我们就奔着他们的艺术高度去学习、去追求,无论是国际还是国内声乐比赛,通常来说,女高音比男高音奖项多,男中音获奖其实很难。这届金钟奖美声比赛奖项设置很均衡,有男中音、女中音,男高音、女高音,还有男低音,可以说充分体现了中国声乐中美声教学的进步。对于我们学声乐的人来讲,金钟奖是个至高无上的专业肯定,10年来,我对这个比赛始终怀着敬畏之心,即使前几次没有拿到前五的成绩,我也认为是我水平还未到达一定高度,还需要不断地积累,通过比赛才能真正看清自己的短板。我今年35岁了,其实我以前总是觉得比赛能支撑着我,让我再进步。对于金钟奖参赛选手来讲,我虽然年龄有点大,但在职业道路上还算年轻,这真的是一个新开始。在教学岗位上,我可以将比赛获得的经验施展到我的教学上,教学相长;我也希望能在歌剧舞台上多演一些作品,多塑造一些角色。总之,未来的路还很长。
群英荟萃聚金钟,奏经典之声
曹照照
第十三届中国音乐金钟奖古筝比赛第一名
对于我而言,金钟奖的舞台熟悉而又充满挑战。这是我第三次参加中国音乐金钟奖古筝比赛,记得第一次参加金钟奖还是上高一时,很遗憾的是止步于复赛,但眼界大开,学到了很多东西。第二次参赛是4年前,也就是第十一届中国音乐金钟奖古筝比赛,那次我进入了决赛,最终获得第七名,这样的成绩其实我心里挺满意。这一届能够取得第一的成绩,真是感到高兴,有种梦想成真的感觉。
另外我认为很重要的一点,是传统音乐一定要深入民间去学习。我们作为专业的古筝演奏者,如果有条件的话,一定要创造机会去跟当地的老艺术家,以及非古筝专业却精通其他乐器的民间艺人去学习,主要是学习当地的音乐风格,这其实是一个耳濡目染的过程。你需要不停地聽,然后去强化听觉、强化记忆,之后你自己才能够去掌握消化,变成得心应手的演奏状态。
在半决赛中,我演奏了传统古筝曲《雨溅梨花》,特别请来了潮乐的演奏家林吉衡先生,在准备的过程中跟林先生学习得非常多。其实,老一辈艺术家对于传统音乐是非常认真的,他们对于音韵风格的严谨把握,对每一个乐句每一个音的细致处理,将传统音乐与当代演奏方式的巧妙结合,都是我收获的珍贵的学习内容。如果这个音他觉得不够好、不够正,会让你反复去尝试,最终达到他觉得满意的效果。这个学习和练习的过程是很漫长的,但我觉得是很值得的。有了传统音乐的底蕴,才能更好地去表达。
金钟奖作为音乐行业唯一常设最高奖,除了为国家选拔人才,也一直兼具推动中国音乐事业发展的使命和责任。这届金钟奖各组半决赛、决赛现场都座无虚席、一票难求。
在声乐(民族、美声)、钢琴、古筝四组比赛决赛现场,观众更是热情高涨。声乐(民族)比赛评委、男高音歌唱家阎维文称,“决赛现场严格来说是不许鼓掌的,但是观众们看到选手表现这么好,确实按捺不住激动的心情,我们也非常理解。这不但表现出他们对选手的认可,也体现出大家对中国音乐发展的关心。有如此广大的群众基础,中国音乐一定能走得更远,将会有更多优秀的作品诞生。”
从事歌唱事业的人都是守得住寂寞的人。最后能脱颖而出的选手肯定是一个音一个音、一个小节一个小节去研究的。民族声乐发展到今天,选手已经不再像过去用本嗓演唱民歌,现在讲究在科学的发声方法基础上,吸收中国语言和各民族的文化。在阎维文看来,金钟奖的分量早已超过了一个比赛,“更重要的是在其中发现一些可以继续改进的问题,评委们在赛前一直在探讨,如何才能让民歌走得更远,我想还是要最大化地延续传统。”他希望,无论是否得奖,选手们都能从比赛中学到经验教训,并把所有的知识都运用到将来的舞台实践上去。
阎维文表示,金钟奖的举办对于音乐人来说是一件幸事。“毫无疑问,这是一个为国家挖掘人才的平台。最终选出来的优秀选手,也的的确确能够代表当今民族音乐发展的水平。”作为金钟奖的老评委,阎维文认为,从古典歌曲到歌剧选段,再到传统民歌、改编民歌,各轮比赛的赛事安排已经给选手们带来了非常大的挑战,因此,选出的选手一定是综合实力突出、综合素质全面的人才,“中国的经济实力已经发展至此,软实力的提高也有目共睹,作为国家级的比赛,的确需要从各个方面向国际比赛看齐。”
本届中国音乐金钟奖颁奖典礼,是新时代中国音乐界的又一次盛会,是对年轻一代音乐人才的集体检阅,也是广大音乐工作者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历史交汇点上,奋进新征程的再一次出发。
下一届中国音乐金钟奖,成都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