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高中政治活动型课程的设计

2021-01-22 01:57谭家文
中学政史地·教学指导版 2021年12期
关键词:课程内容政治内容

谭家文

课程标准提出,本课程力求构建学科逻辑与实践逻辑,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活动型学科課程。学科内容以思维活动和实践活动等形式呈现,即通过一系列活动及其结构化设计,实现“课程内容活动化”“活动内容课程化”。但是,我国高中政治教学面临的实际问题和学校管理的整体框架给活动型课堂的设计带来了若干突出的难题。

一、活动型课程教学设计面临的若干问题

1.课程内容与学生的真实生活相脱节。

高中政治课程的大部分内容与中国当前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发展密切相关,但不是对事实的简单描述,具有抽象性和理论性,需要学习者具有极高的理论思维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但是,目前高中学生的真实生活与课程内容相脱节。高中学生的生活状态、生活圈子仅仅局限在校园内,事实上已经远离了社会生活。学生获得的基本认识都来自书本或者大众传媒,属于间接经验,而没有深入工厂、企业、农村,缺少基本的经济生活经验和政治生活经验。

2.实践活动与教育的管理机制相冲突。

短期内,高中学校的管理制度不会发生根本性变革,如,班级授课制的模式基本不会改变,大班额的实际情况不会改变,校园封闭式管理的实际情况不会改变,思想政治课的课时有限的实际情况不会改变,高考政治命题的基本框架和逻辑不会发生重大改变,学校、老师、家长和学生追求考试效果最优化的目标不会改变。在这一背景下,活动型课程更多地表现为思维活动,真正的实践活动,特别是走进工厂、社区、企业、村庄的校外实践活动难以实施。时间问题、管理问题、安全问题、对接单位、考试目标的达成等问题都难以解决。学生走出教室,深入开展社会实践可能成为不切实际的空想。

3.教师的课程开发能力较低。

在传统的课堂模式下,教师不需要承担课程开发的责任。但是,依据“活动内容课程化”的要求,政治教师必须学会课程开发,将国家课程校本化。目前,很多学校没有课程基地,没有校本课程。很多政治教师既不具备课程研发的理论素养,也没有课程开发的实际能力,更没有课程开发的实践经验。没有能够从事课程开发的政治教师,“活动内容课程化”必将成为一句空话。

4.校本课程的实施没有时间保障。

教学时间成为最重要的教学资源之一,时间的分配就成为课程的开设必须考虑的难题。在学习时间、资源极其有限的情况下,学校必须优先考虑国家课程的开设,充分满足国家课程的需要,尽可能压缩与考试成绩最优化的目标关联度低的学科的时间。因此,活动内容课程化的理念难以在实践中贯彻。

二、活动型课程教学设计的实施策略

站在政治教师的角度,许多现实问题是无法从根本上予以解决的。政治老师必须在遵守学校管理体制的前提下,利用课堂主阵地,把握好自己可以支配的政治课堂教学时间,灵活巧妙地运用教学策略,推进“课程内容活动化”和“活动内容课程化”。

1.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构建虚拟化的场景。

教师要善于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充分利用手机、希沃一体机、互联网提供的课程资源,将学生无法真实体验的资源引入课堂。

2.激发学生思维潜能,深入开展思维活动。

学生的活动主要表现为思维活动和实践活动。在实践活动难以开展的背景下,政治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的思维潜能,促使学生深入开展思维活动。教师可以通过小组合作、辩论赛、演讲、表演等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通过议题式教学策略,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

3.注重选材的结构化,高效开展情景教学。

要根据课堂内容的需要,充分挖掘课外素材,提高选材的质量,对选材进行加工、整合,使选材符合教学内容的需要。教师用所选材料创设模拟情景,高效开展情景式教学,促使学生在情景式教学中获得直接体验,弥补传统课堂的不足。

4.加强课程开发,推进国家课程校本化。

“活动内容课程化”必然要求教师具备课程开发的能力。教师要依据课程标准,利用本地教育资源或教学素材,合理确定课程目标。在没有经费保障和时间保障的情况下,教师要使课程资源电子化。教师在教学设计中要尽可能实现国家课程与本地资源的融合,增强学生的体验感和获得感。

总之,开展课程标准倡导的活动型学科课程面临若干难题。作为政治教师,只能立足课堂,优化教学设计,充分利用各种资源,促进课堂活动化和活动课程化。

猜你喜欢
课程内容政治内容
基于“课程内容六要素”的绘本文本解读路径探析
内容回顾温故知新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政治攀附”
“政治不纯”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
主要内容
学前教育专业体育课程内容的构建
依标明辨 巧用萃取——谈如何将文本内容萃取成课程内容
《风电场规划与设计》课程内容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