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露露
【教学目标】
l.认识“烦”“耷”“竖”“舞”“扇”5个生字;读准“似”“扇”两个多音字;能正确、规范书写“安、扇、痛、遇”4个生字。
2.通过观察插图、联系课文寻找疑问词等多种形式,正确朗读课文,读好文中的四个问句。
3.联系上下文,了解大象第一次改变想法的原因;句式对比,初步感知文本在写人物相同对话时语言的详略。
【教学过程】
一、观察图片,了解象耳朵的不同
l.说“烦”读“烦”,导入课题。
(1)同学们,刚才的歌曲在唱谁?
今天,我们要去认识的这头大象有点——(出示:心烦。生读词语。)
(2)什么叫心烦呢?大家看,“烦”字左边一把火,火跑到哪里去了?它的脑袋好像被火烧着一样,心情肯定不好,这就是“心烦”。(生齐读“心烦”)
(3)这头大象,心烦是因为它的耳朵。(出示课题。生齐读课题。)
2.观察图片,寻找不同。
大象的耳朵和别的小动物有什么不同?仔细看图,你发现了什么呢?
3.动作演示,教学“竖”字。
(1)小兔、小羊、小鹿、小马和小老鼠的耳朵是竖着的。(出示:竖着。男女生分别读词语“竖着”)
(2)什么叫竖着?你能用手做做竖起来的动作吗?
总结:大家看,“竖”里面有个立,竖就是立,立就是竖,它们在一起组成一个词,就叫“竖立”。
4.观察组成,教学“耷”字。
(1)大象的耳朵与众不同,它的耳朵是耷拉着的。(出示:耷拉。开火车读词语“耷拉”。)
(2)看看这个“耷”字的组成,你知道什么叫“耷拉”吗?(耳朵大,会耷拉。)
5.组词区分,教学“似”字。
(1)生读句子。(出示:大象有一对大耳朵,像扇子似的,耷拉着。)
(2)“似”是一个多音字,读成翘舌音时,它只能组成一个词“似的”,当它变成平舌音,能组好多词语呢。(生读词语:似的、相似、似乎)
6.实物演示,教学“扇”字。
(1)大象的耳朵像什么?
(2)(师边讲述边用实物扇子做示范)这扇子能像长满羽毛的鸟的翅膀那样,打开、合拢,再打开,再合拢。所以,扇子里面有个“羽”字。(师板书“扇”)
(3)总结:当你想了解一个字时,可以观察字的组成,做做动作,想想意思,这样就能发现汉字的奥秘。
【设计意图:识字教学是低年级教学的重点。单一的集中识字教学方式会分散低年级学生的注意力、在这一环节中,“说文解字”“拆分生字”“组词区分”“实物演示”“动作表演”等多样性的识字方式会让学生乐于学、主动学,走近汉字背后的文化,识字教学变得趣意盎然】
二、了解作用,体会垂耳朵的重要
1.大象的耳朵那么大,有什么作用呢?(出示:有虫子来的话,大象只要把他的大耳朵一扇,就能把他们赶跑生读句子。)
2.巧用儿歌,区分读音。
(1)“扇”表示一样东西时,就读第四声。它变成一个动作时,读第一声。跟着老师一起读:一把扇子,shan shan shan;用力扇风,shan shan shan(师生边读儿歌边做动作)
(2)迁移运用,读准句子。(出示:有虫子来的话,大象只要把他的大耳朵一扇,就能把他们赶跑)
3.大象的耳朵耷拉着可以挡住虫子,如果竖着,又会发生什么呢?(生读句子。出示:可是,大象的耳朵眼儿里,经常有小虫子飞进去,还在里面跳舞,吵得他又头痛,又心烦。)
4.图字结合,教学“舞”字
(1)(出示图片 )“舞”字的下半部分像舞蹈家在干吗?
(2)是的,她正在翩翩起舞,时而一条腿抬起来,时而一条腿直立着,变换着步伐。(描红“舞”中的“夕”“牛”。)
5.课间操。 大象走路慢悠悠,两只耳朵像扇子。竖起大耳朵,虫子来跳舞;竖起大耳朵,头痛又心烦。大象走路慢悠悠,两只耳朵像扇子。垂下大耳朵,虫子飞不进;垂下大耳朵,每天笑呵呵
【设计意图:依托汉字文化,巧编儿歌、图字结合是有效、有趣的识字方式。为了区分“扇”的两种读音,用朗朗上口的儿歌进行区分、记忆。课间操环节不仅让低年级学生通过动一动的方式消除长时间学习的疲劳,更通过动作,巩固掌握“竖”“耷”兩个生字的字意将图片和“舞”的字形对比,能一目了然地发现图形和字形的相通之处,从而深刻记忆字形。】
三、读好问句,体会详略写的好处
l.这一天,大象正在路上慢慢散步,遇到了许多小动物。这些小动物看到大象的耳朵。都感到奇怪。(出示:小兔子说:“咦,大象啊,你的耳朵怎么耷拉下来了?”小羊也说:“大象啊,你的耳朵怎么是耷拉着的呢?”)
2.寻找特点,读好问句。
(1)找出表示提问的标点符号。(句子中显红“?”)
(2)找出疑问词。(句子中显红“咦”“怎么”“呢”。)
(3)指导学生带着疑问的表情读问句。
3.结合文本,理解“也”字一
小兔说大象的耳朵耷拉,小羊和小兔说的内容一样,所以就用“也说”。
4.初步体会详略的写法。
(1)创设情境,练习说话。
呦呦,小鹿来了,看见大象耷拉着的大耳朵,会说什么呢?嗒咯嗒,小马来了,会问什么呢?吱吱吱,小老鼠遇到大象也会问什么呢?
(2)句式埘比,交流好处
老师把大家说的也写进故事里了。这样写好不好?
(3)教师总结。
表示差不多意思的句子,多了会让人觉得很啰唆。所以,课文里面这样写。(出示句子:小鹿、小马,还有小老鼠,见到了大象,都要说他的耳朵。生齐读句子。)
5.找出句子,读出不同。
(1)出示学习单:请大家大声读读第2-8自然段,找一找大象说的话,并画出来。(共两处)
(2)学生交流,出示答案。
大象说:“我生来就是这样啊”
大象也不安起來,他自言自语地说:“他们都这么说,是不是我的耳朵真的有毛病啦?我得让我的耳朵竖起来。”
(3)讨论,大象说的两句话语气是否一样?为什么?
总结:一开始大象认为自己的耳朵生来就是这样,自信满满,说话声音肯定很大。后来,他不安起来,说话声音就会变得很小。
(4)学生朗读两处大象的语言,读出语气的不同。
6.了解原因,设置悬念。
(1)大象的想法发生了变化吗?本来它是怎么想的?后来呢?为什么想法发生了变化咙?连起来说一说。
(生练说,交流。)
(2)说的小动物多了,大象的想法就改变了。但是,小动物们说的话一定对吗?大象能够正确认识自己的耳朵吗?下堂课我们继续学习。
【设计意图:根据文本语言环境,依托对字意的分析,读好问句是本堂课的重点难点、找出疑问词、疑问符号,再加上动作、表情,就能很好突破。文中写了许多小动物,且对话内容相似为了让文本语言不重复,作者写对话时有详有略。这里组织学生讨论、辨别,加深对“也说”这个词语的理解,明晰详略,更好地学习、积累、运用语言】
四、识记生字,认真书写
l.指导书写“痛”和“遇”
(l)观察“痛”“遇”的结构
(2)找出两个字书写顺序的不同。
(3)总结:下包上,先里后外;上包下,先外后里。
(4)教师示范写。
2。出示写字得星要求:书写姿势正确得一颗星,书写笔画正确得一颗星,书写页面整洁得一颗星,笔画写得像得一颗星。
3.书写投影,点评反馈。
4.作业布置:继续完成生字描红,临写“扇”“安”“痛”“遇”。熟读课文。
【设计意图:生字的正确书写是识字教学中传承汉字文化的重要内容。依托学生已有的学习经验,从学写一个字到学写一类字,让学生更深刻地感受到写相同结构的字时要注意不同的书写顺序。这一环节是对随文写字教学的补充。学生书写前,明确得星要求,在具有指向性的要求下书写生字,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
(作者单位:江苏南通市海门市天补小学)
责任编辑
宋园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