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学军
童年时,我阅读的第一本书是封面上写着“简明读本”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翻开书后,我发现里面的文字是竖排的,而且全是笔画繁复的繁体字。那时,我剛上小学三年级,所以只能借助家中的《新华字典》,花了整整半个月的时间,才把全本书读下来。光是生字、生词就抄了一个练习本。
通过阅读这本书,我感受到了主人公保尔对待工作、生活的积极态度和战胜疾病的坚强意志,读到感人情节时几次热泪盈眶。由此开始,我体验到了阅读的美妙,渐渐迷上了读书。
当时,镇上只有一两家书店可以借书。每当借到了书,我都高兴得跟过年差不多。
那时候,每天放学后得去田间挖野菜。挖够了,我就在大树下写作业、看书。吃晚饭时,常常要妈妈叫几遍才肯回家。
有时为了尽快把书看完再去借下一本,我便突击看——吃饭时捧着看,上学时边走边看,晚上站在昏黄的路灯下看……就差废寝忘食了。
有一次,我借到了一本旧版的《三国演义》,因为还书的期限比较紧张,我便准备上课时偷偷看。我觉得下午的音乐课不重要,就假装打瞌睡,趴在桌子上偷偷看书。没想到,却被音乐老师逮了个正着。他把我的书没收了,还告诉我,想要的话,去找班主任说。
虽然那本书的标价只有几角钱,但对当时的我来说,也是天价了。所以我必须把它要回来。
放学了,我不敢直接去要,就站在办公室门口往里面看。班主任看到我,招呼我进去。我红着脸说:“陈老师,我错了!我保证以后再也不带课外书到学校来了……”
陈老师把书还给了我,说:“多读课外书可以提高写作能力,是好事,但是不能在课堂上看!另外,建议你阅读时记一些读书笔记。我这里也有书,想看的话找我来拿也可以。”
听完陈老师的话,我太激动了,因为不但《三国演义》拿回来了,我还增加了一个借书的渠道!
后来,我曾在一个月内连续四次作文成绩第一名,最后当选了班里的语文课代表。
可以说,是阅读启蒙了我,让我成为更好、更优秀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