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历史课堂的精彩还给学生

2021-01-21 10:51陆燕
教育周报·教研版 2021年51期
关键词:民族历史探究

陆燕

在现今提倡的“生态课堂”上,我们经常听到的话就是“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但大多是流于形式。课堂上交流发言热热闹闹、讨论问题轰轰烈烈,像是一场丰盛的宴会,华丽漂亮。但真正需要掌握的知识,学生掌握了吗?要求完成的目标,实现了吗?宴罢,只是一场虚空。把课堂还给学生,提高课堂的有效性。不是一句空话。应该要落到实处。怎么做?就以往优秀教师的课堂和自己多年实践的经验中,我得出了以下几点结论:

一、教师语言要精炼

在课堂上,教师要少讲,多听,常指导。有的时候老师把课堂当成了说书台,妙语连珠,滔滔不绝,出尽风头。殊不知,学生把注意力都集中在教师个人身上,不仅忽视了知识本身,甚至没有时间和机会进行历史思维活动,缺乏探究能力的培养。教师不应再简单地以基础知识传输为框架展开教学,而是高屋建瓴构建历史课堂新模式,以学生探究问题为核心任务,引导学生多角度分析问题,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那么,教师讲什么?在四个方面注意:导入主题、话题转换、学习方法、评价学生。讲的时候语言要既简练又准确,讲出的话忌拖拉冗长,要有的放矢,一针见血,提高实效。同时,对学生的活动及时进行评价,不干涉学生的发散性思维,不急于否定学生的观点,及时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二、以本為本,重视教材

万变不离其宗,教材是我们的主阵地。历史教科书通过导入框、楷体字、文献资料活动与探究、自由阅读卡、活动课、好书推荐、历史学习网站推荐等为学生们提供了一个“大课堂的学习超市”,使学生们可根据个人爱好和兴趣自主选择。而我们历史教师则因学生所需引导学生在历史教材所提供的“大超市”中找到自己所向往的那片乐土,从而使学生在这片乐土上播种下欢乐的种子,收获着成功的快乐。

约翰·肯尼迪说过:“历史毕竟是一个民族的记亿。”任何一个国家、一个民族都有属于自己的历史。知国才能爱国,知之深,才能爱之切,使学生真正了解伟大祖国的历史,才能产生热爱祖国的浓厚感情。对悠久的历史和灿烂文化的学习,能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中华民族有着无比灿烂的传统文化。从先秦到秦汉,从魏晋到隋唐,从宋元到明清,中华民族创造了博大恢宏的优秀文化。有闻名世界的瓷器、丝绸,是世界文明古国之一。四大发明更是尽人皆知,有世界奇迹,万里长城和秦陵兵马俑。这些宝贵遗产,世界各国人民交口称赞。这一切,都可以培养民族自豪感,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学生在学习这些历史时,民族自豪感会油然而生,爱国主义便在学生心中逐渐形成。可以说:历史点燃了学生对祖国和民族的热爱之火。

三、注意情感体验

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曾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激发和培养学习兴趣是历史课堂必不可少的内容。传统的教学模式是教师讲、学生听。为了从视觉上刺激学生,教师也准备一些挂图和一些手工制作的模具,但往往是静态的,不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直观形象、图文并茂的多媒体技术以其新颖性、趣味性、艺术性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可以运用多种手段再现历史情景,能把悠久、陌生、抽象的史实变得贴近,并且生动、形象,给学生以新奇、醒目的视听感官刺激。使学生对学习内容产生一种积极的注意倾向,并能激起持久高涨的学习兴趣。情感教育是历史教育比其他学科更为优势的地方。我们应该充分利用各种资源,进行整合,发挥优势进行教育。

总之,把课堂还给学生,教师必须学会做低调的指引人,真正做到先学生所想而想,让学生畅所欲言,把精彩还给学生。

猜你喜欢
民族历史探究
设问引导探究
MINORITY REPORT
一类特殊不等式的解法探究
新历史
传承 民族 文化
被民族风玩转的春夏潮流
历史上的6月
历史上的八个月
历史上的4月
民族万花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