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翔
【摘 要】近年来,地方高校的研究生教育呈现出生源多元化的现象,不同专业、不同学缘结构的学生在理论和实践中的水平差异较大,“一贯式”研究生教育培养模式已不再适用。针对地方高校研究生招生规模不断扩大,学生生源结构呈现多样性、新闻与传播硕士研究内容不断向深向广延展的现象,亟需从多科性协调发展的背景下探索新的研究生教育路径,重构地方高校新闻与传播硕士培养模式。
【关键词】学科多元化;地方高校;新闻与传播硕士;培养模式;探索与重构
【基金项目】本文为本湖北省教育厅和湖北文理学院《新媒体研究》研究生优质课程建设项目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9319005)。
一、引言
2020年5月,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开始布局扩大新闻传播类专业的硕士研究生招生规模,人才培养主要定位在研究生层次,将优化学术型和专业型的博士、硕士研究生的培养目标、课程设计和培养环节,提高培养质量。[1]面对国家研究生招生規模的扩大和高等院校研究生教育的快速发展,新闻与传播硕士研究生的生源呈现出生源多元化的现象,即满足招生要求的不同专业学生均可通过国家统一考试成为新闻与传播硕士研究生。但由于学生的专业和关注领域差异性较大,不同学科的本科生在就读研究生后面临着同一专业、同一方向的人才培养模式,这势必导致不同专业的学生在能力和水平上存在较大的差异,使一些学生无法按照既定的教学方案完成学业,更不能按照教学进度安排研究工作,长此以往将使学生面临学习能力下降、科研工作无法开展、社会服务无从下手的恶性循环,必然影响研究生的就业。此外,硕士研究生的培养阶段,学生年龄多处于20-30岁,此时正是培养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的最佳时期,其研究成果的孕育和产生也多在这一阶段,因此,开展有针对性、目的性和任务性的思维、技能培养,有利于提升研究生的综合素质,促进新闻与传播硕士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和学科自身的多元化发展。
二、媒介产业化发展导向下地方高校卓越传媒人才培养目标的厘清
硕士研究生学位点建设作为学科建设的阶段性与标志性成果,是学校建设教学研究型大学的重要支撑,是地方高校人才培养工作的重要组成,也是地方高校建设多学科综合性大学的必经之路。[2]地方高校新闻与传播硕士研究生教育的目的应当是培养具有媒介素养、符合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需要的一专多能型高层次复合型应用人才。随着科技的进步,新媒体产品的不断涌现,尤其是在当下用人单位对研究生的能力需求呈现“多元化”、“高层次应用型”的要求下,新闻与传播硕士的培养方案走入了一些认知的误区,这集中体现在:一是对多元化认知的误区,认为学生学习经历和学科背景呈现多样性或交叉性即为多元化;二是对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认知误区,认为地方高校培养的新闻与传播硕士应当成为“技术流”人才,忽略了对理论研究的积累。因此在制定培养方案的过程中,许多地方高校在新闻与传播硕士的课程体系或实践安排中更突出技术类或技能型内容,且为“一贯式”无针对性的“一体化”培养模式。面向媒介产业化发展导向下不断增强的卓越传媒人才需求,厘清“多元化”和“高层次应用人才”的双重培养目标内涵,对于推进学科多元化背景下的地方高校卓越传媒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和探索很有必要。
(一)多元化的传媒人才
多元的含义是指从单一向多样的发展过程,但其又包含着统一的关系。[3]新闻与传播硕士培养是对研究媒介、社会、人际关系等现实复杂问题的专门人才的教育,单一的专业知识或专业背景无法解决复杂的实际问题,单一化的思维方式更无法创造性地思考未来媒介的发展走向和趋势。这就要求多元化应建立在知识的多元化、能力的多元化和知识能力的统一性上。而我们目前的培养理念与模式有些还停留在最初的由单一向多样的发展阶段,即学生知识的多元化,从学生的学习经历和学科背景中判断是否具有多元化特征,这使得人才培养质量在一定程度上难以满足业界的需求,毕业生竞争优势明显不足。
(二)高层次应用型
新闻与传播的工作或研究并不是单纯的技术性工作,是关涉社会科学问题的研究或活动,技术工作只是隐含在实践过程中的一种知识的运用。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传媒人才应当是培养符合中国基本国情、服务国家建设的具备深厚媒介素养和人文底蕴,并能够充分运用自身知识和技能解决社会实际问题的媒介从业者,他们需要具备扎实的理论知识、技术技能的实操能力,在重复的工作中能够创新思维,在新事物研究中能够凸显格局。
三、生源多元化背景下地方高校新闻与传播硕士培养方案的体系性重构
要实现生源多元化背景下地方高校新闻与传播硕士人才的高质量输出,必须建立生源多元化视域下的课程设置与专业方向的多元化和就业方向的多元化培养理念,重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
(一)多元化的输入模式
地方高校新闻与传播硕士的生源第一志愿填报学生不能满足招生计划,存在调剂甚至是多次调剂的状况,因此,被调剂的生源多元化现象较为突出,学生本科专业和方向也存在较大的差异性,多数院校的做法是要求学生按照学校制定的专业研究方向谋划学术研究,并未针对研究生的本科专业设立新的研究方向。而这会造成学生研究方向与本科专业知识储备的割裂,难以形成学科上的交叉和知识上的复合。针对这一问题,需要将研究生的培养方向与本科专业或方向打通衔接,即针对研究生的招生情况设计研究生的具体研究内容。
1.建立分级制的研究内容
研究生在学习期间应当围绕具体的研究内容展开研究工作,这一过程需要在研究生导师的指导下经过一段时间的对专业的认知后才能确定。[4]因此,在确立研究生的研究方向时,应当根据研究生生源的学科背景制定,具体的研究内容更应与本科专业紧密相关,尤其是一些相关或相近的学科,在制定研究方向的同时需要分类综合考虑。如本科来自汉语言文学专业秘书学方向的学生,在攻读新闻与传播硕士期间,应当鼓励其选择媒介与社会、媒介管理等研究方向,同时由导师指导其对具体的研究内容展开研究工作。表1是根据部分学科背景生源设置的新闻与传播硕士研究方向示例。除此之外,在导师的指导下,学生还应建立具体的研究内容,针对不同的研究对象展开分析研究工作,不同级的研究生还可以建立学科多元化的交叉研究。
2.建立生源学科背景审核制
目前,地方高校的新闻与传播硕士专业招生时,多数未对本科学生的专业设置限制条件,调剂过程中也未对本科的专业方向有所设定,因此扩大了研究生的生源范围,出现了本科专业与新闻传播学科并无关联的现象,导致生源叠加了不同的学科教育背景,但这种叠加似乎只是简单的续接,并没有体现专业或研究方向的融合,甚至出现了学生的本科专业与研究方向无法对接的情况,浪费了地方高校的研究生招生资源。为此,需要建立与地方高校新闻与传播硕士人才培养相匹配的生源学科背景审核机制,从中筛选出与地方高校人才培养资源相协调,与地方经济建设相统一的生源,确保培养工作的切实可行。
3.导师的学科多元化融合
随着地方经济建设的不断推进,地方高校新闻与传播硕士导师的研究方向也与地方环境紧密结合,但导师个人的学科背景和学缘结构有时也存在单一的现象,这就导致生源多元化背景下的研究生与导师配合不够密切,研究方向不能协调的问题。在人才培养过程中,除了对生源学科多元化提出要求外,地方高校还应对导师的学科多元化给予研究支持。尝试建立学科多元化的导師组培养模式,即将不同专业、不同研究方向的导师建立导师团队,联合指导研究生的学习和工作,搭建交叉学科的团队教学和指导平台,尽可能提供多学科交叉融合的知识供给,将生源学科多元化与导师学科多元化融合、协调发展。
(二)多元化的培养方案设计模式
按照全国新闻与传播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关于设置新闻与传播专业硕士核心课程的通知》要求,《新闻传播学理论基础》《新闻传播学研究方法》《新媒体研究》《媒介经营与管理》《新闻传播政策、法规与伦理》五门课程是新闻与传播专业硕士教育的核心课程,[5]这些课程必须纳入新闻与传播硕士的人才培养方案中,并作为研究生教育的必修课。面对学科多元化背景下的生源,除上述五门课程外,教学设计体系更要突出学科多元化的特征,即结合培养方向、研究方向、研究内容等设置学科多元化的选修课程。但这并非是要孤立地设置单独的选修课,而是需要根据研究方向和内容设置选修课程的模块组,使学生在学习新闻与传播专业通识知识的基础上,能够根据自己的方向选择合适的模块课程,并就这一模块展开深入的学习,建立研究对象。由于教与学同在学科多元化背景下,在模块的设计上,应建立导师组与研究生共同设计的模式,针对导师组内研究生学科背景和导师的研究方向设置模块课程,优化已有的选修模式。同时,建立跨导师组选修模式,即不同导师组下的研究生可以同时选择同一模块的课程,或是在修完本模块课程的前提下,选修其他导师组中与自身研究方向相近或相关的课程,增加学生的交叉学科研究能力。
(三)多元化的研究工作协同模式
由于新闻与传播硕士是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培养,在导师选聘环节,多数地方高校采用的是双导师制模式,即校内导师与行业导师共同指导研究生的工作,这强化了新闻与传播硕士的实践能力培养。[6]但校外实践环节多安排在研究生的第四学期或第五学期,导致新闻与传播硕士的实践培养滞后,理论与实践结合不够紧密,容易在理论研究中忽视实践应用,在实践应用中难以对理论知识进行“复盘”。研究生的实务能力与实践技能培养应与理论教学相结合,即从第一学期开始。然而,在入学伊始安排研究生展开校外实践是不切实际的,这就需要建立校内实务培养机制。基于生源学科多元化的这一特点,首先,将学科多元化转变为校内实务培养优势,使学生之间依托不同的学科展开研究工作的协同模式。如理工科背景的学生能够参与到人文社科学生的研究方向,以理工思维解决人文社科中的实际问题,涉足人文社科的研究领域,建立新的研究范式;其次,以任务模式组建研究工作协同团队,通过研究生技能竞赛,项目研究等方式构建研究任务,按照任务需求组建学科多元化的研究团队,各导师组中的学生可以根据学科背景的差异组合,以满足完成任务的需要;最后,搭建多样化的校内实训平台,从研究生的普适教育向研究生的技能应用教育、小班辅导教育、实战化教育转型。将学生纳入校内实训平台中,以立足校内、服务学校、放眼实践为目标,在校内的新媒体平台维护等方面发挥作用,提升运用知识的能力。
(四)多元化就业导向的“政产学研用”一体化输出模式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完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2017年12月,国务院办公厅在《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国办发[2017]95号)》中明确要求“推进专业学位研究生产学结合培养模式改革,增强复合型人才培养能力”,并提出了要根据产业需求培养应用型人才。[7]这对于新闻与传播硕士的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但产教融合的模式对地方高校而言显然还不够丰富,地方高校应当以服务地方建设为主,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人才,这就需要建立更为全面的“政产学研用”一体化输出模式。所谓“政产学研用”即将政府引导、产业发展、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实践运用融合为一种模式,并形成从输入到输出的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普遍适用性是新闻与传播硕士和其它专业硕士的区别之一,这一区别也体现了新闻与传播硕士就业的宽口径特点,无论是在政府机构、企事业单位的宣传部门,或是当今自媒体发展的领域,新闻与传播知识的应用和专业人才的就业都具有适用性,因此紧紧贴近当下的新闻宣传思想,培养各行业广泛适用的新闻与传播硕士是一体化输出模式的关键。地方高校应与地方政府机构、企事业单位的宣传部门建立紧密的学生实习、实践基地,签订实习实践协议,并适当展开订单式输送,即学生在校外单位实习考评优秀的前提下,用人单位可以优先录用。此外,还需要建立实习、实践基地“黑名单”制度,对学生反馈的实践效果较差、无法融入实践团队或不能保障学生实习实践质量的单位应列入“黑名单”,必要时解除实习实践协议。
(五)新时代的新闻与传播硕士核心观念教育模式
新闻与传播硕士的核心观念教育是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丁柏铨教授指出,对于当今现实问题的解释和指导的重任,由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中有着紧密内在联系的两个部分共同担当:一个部分是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在彼时彼地形成和发展起来的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另一部分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人在对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有所继承的基础上与时俱进发展的部分。[8]在培养新闻与传播硕士过程中,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至关重要,尤其是在生源的学科多元化背景下,许多学生从未接触过新闻学或传播学的相关知识,对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认知甚少,更无从谈起如何应用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解决现实中的问题。因此,需要对新闻与传播硕士开展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这其中有两个原因:一是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是从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的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对新闻现象或新闻传播活动的总的看法,是新闻的本质、本源、传播规律,因为新闻现象或新闻传播活动的变化,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也存在“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的过程;二是通过理论指导实践,认真地反复地学习马克思主义新闻理论,从而反思新闻与传播学习研究中的问题,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实践,更准确地把握新闻传播的方向。
按照上述地方高校新闻与传播硕士培养方案的模式,可以形成“1+1+1+2+1”的研究生学习方式,即1个学期的研究方向及研究内容确立,并融入马克思主义新闻观通识教育的培养,1个学期的学科多元化模块课程修读,1个学期的校内实训实践,2个学期的“政产学研用”一体化培养和1个学期的学位论文修业,这期间还贯穿了研究生的学术研究成果产出和学位论文选题的确立。
结语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工作的不断推进和社会分工的日益细化,新闻与传播硕士的就业渠道正在从单一化向多元化迈进,传统的粗放型人才培养模式将无法满足用人单位和传媒行业对高层次、高质量、应用型人才的需求,尤其是与地方经济建设紧密结合的传媒研究方向更是出现了“一才难求”的局面。这必然要求地方高校的新闻与传播硕士人才培养工作与时俱进,不断进行革新和调整,完善学科多元化的输入输出模式,提升培养质量,优化并重构新闻与传播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使之符合新时代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注释:
[1]前瞻网.最后一届?网传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将取消本科!院方回应[EB/OL].http://finance.tom.com/cjsy/202005/1854034774.html,2020-05-15,2020-
10-10.
[2]王平,范柏祥,高明,王彤.基于教學改革,努力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J].教育教学论坛,2020(39):171-172.
[3]邓同生,秦镜,欧平.生源多样化背景下研究生创新思维培养模式研究[J].科技与创新,2020(17):45-46+49.
[4]贾兴文,彭小芹.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校企联合培养模式分析与评价[J].大学教育,2020(09):173-175.
[5]刘丽莹.科普硕士的课程设置现状及改进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9.
[6]杨东伶.新闻与传播专业硕士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以河北传媒学院为例[J].新闻研究导刊,2019(20):41+43.
[7]王泳涛.我国省级政府深化产教融合的政策分析与局限突破——基于24省市实施意见的文本分析[J].职教论坛,2020(01):42-49.
[8]金飞.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与中国网络舆情管理研究[D].湖北大学,2018.
(作者单位:湖北文理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
责编:周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