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海外版》 版面设计的历史演进与融合创新

2021-01-21 05:57吕文宝
新闻世界 2021年1期
关键词:版面设计媒体融合

吕文宝

【摘    要】媒介融合发展的背景下,纸媒面临着市场和受众带来的双重考验。如何通过和新兴媒体的优势互补实现转型发展,成为传统党媒面临的现实问题。《人民日报海外版》在兼顾党报导向性和外宣定位的前提下,进行了一系列版面创新的实践探索,为其他党报提供了可资借鉴的样本。本文梳理了《人民日报海外版》版面设计的历史演进与融合创新实践后发现,该报强化图片的视觉传播功能,联动传播载体带来全景式阅读体验,通过头版导读传递鲜明的舆论导向,提升了报纸的阅读价值和读者的阅读体验。

【关键词】人民日报海外版;版面设计;媒体融合

一、《人民日报海外版》版面设计的历史演进

《人民日报海外版》(简称海外版)创刊于1985年7月1日,是国内承担对外传播职责的重要媒体。创刊30多年来,海外版进行了几次版面改革,版面特色愈加明显。1988年元旦,海外版报头改变,将“海外版”三个字套红竖排在“人民日报”四个字的右侧,并在报头左侧增添了“今日提要”栏目,用于展示该期报纸各版的主要信息。2004年10月1日,海外版开始出彩版报纸,但只有第一和第四版,且仅限于北京地区。海外版的第一次全面改版是在2005年,此后又经历若干次规模较小的调整。2005年的改版中,海外版在版面格局和内容设置上有了突破。顺应报业发展的潮流,报纸全面采用符合当代读者阅读习惯和具有当代报纸特点的版面形式,取消直排文,多用照片,使版面更加简洁和方便阅读。[1]

由于海外版特殊的目标受众,其版面设置也独具特色。根据海外受众的信息选择规律,“海归创业”“学中文”“读者桥”“丝路特刊”“新媒体”等版面相继面世,“国内地方新闻”“教科文体新闻”“军事新闻”等特色不明显的版面陆续被取消。2016年3月,海外版进行扩版,由原来的每日8版扩至每日12版,增设“创新中国”“文明中国”“开放中国”“美丽中国”“外媒看中国”等版面。海外版自2016年10月15日起实现电子版报纸全彩化,读者在人民网、海外网、海客新闻客户端上可以浏览12个版全彩色的报纸。2016年12月1日起,在电子版全彩化的基础上,报纸在海内外实施12个版全彩色印刷,同时将版页顺序调整为以插页方式排序印刷。

纵览海外版版面的历史演进,可以发现其多版化、彩色化、风格化的特点。第一,顺应国内传媒业“增量改革”[2]的发展趋势,海外版逐渐拓展报纸版面,通过报纸内容的整体增加做大版面格局,丰富报纸内容。通过做大版面格局,既可以为党报宣传功能的实现拓展版面,又能满足读者多样化信息需求。伴随多版化而来的是对报纸内容的丰富性、栏目设置的精细化、报纸的易读性等提出的更高要求,海外版后续进行融合创新在一定程度上就是对厚报化的呼应。第二,得益于彩色印刷技术的普及,海外版實现了报纸印刷的彩色化。彩色印刷不仅为报纸版面设计提供了更多的发挥空间,还提高了报纸的版面表现力,为海外版“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 创造了有利条件。第三,虽然经历了扩版、彩印等重大调整,海外版一直具有“海味”风格定位。一直以来,海外版明确“以海外华人、华侨、港澳台同胞、中国在各国的留学生和工作人员为主要的读者对象”的定位,适应广大读者,尤其是海外受众的喜好和审美标准,从版头、栏头到版面都有统一的设计形象,报纸的整体形象具有很高的辨识度。总之,海外版的版面风格塑造是渐进和持续的,是党报主动适应读者在不同时期的审美需求,并逐步增强市场意识的表现。

二、《人民日报海外版》版面设计的融合创新

2014年8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四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后简称《意见》)。《意见》强调,“强化互联网思维,坚持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优势互补、一体发展”“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在内容、渠道、平台、经营、管理等方面深度融合”,[3]为报业的转型发展指明了方向。随着媒体融合战略部署的不断推进,海外版为适应受众需求变化不断优化版面设计,在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融合上不断创新。

(一)强化图片的视觉传播功能

报纸的版面是读者对报纸整体版面设计的感知,可以展现报纸的设计理念和审美信息。[4]版面视觉美学是版面设计者根据文字报道的内容需求,依托于标题、正文、框线、底纹、图表等元素的多重组合,最终实现符合新闻本意的版面视觉效果的创造过程。[5]海外版尝试通过运用图解、绘画、漫画、卡通等生动和直观的传播符号,增强报纸的可读性、趣味性和吸引力。以海外版 2018年9月14日第8版发布的《中央企业海外品牌形象传播研究报告》为例,该版面运用了饼状图、柱状图等简洁直观、清晰易懂的图表,以丰富的视觉元素,增进读者对文字的理解,使文字与图片互为补充。2018年10月24日头版的新闻《习近平出席开通仪式并宣布港珠澳大桥正式开通》右侧,图片新闻“世纪工程港珠澳大桥开通 一图告诉你有多震撼”,用清晰的图解向读者展示了这一世纪工程的亮点和特色,是对头版文字稿的有益补充,极大地丰富了新闻的表现形式,增强了内容的整体表现力。

对于报纸而言,如果不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吸引读者的注意力,报纸的版面设计就不算成功。研究显示,包括文字、色彩、图像在内的视觉表现要素中,图像的注意度为78%,即大多数人习惯先看图片后看文字,因此优质的图片设计可以形成版面强势,以增强视觉冲击力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6]可见,精心设计的图片具有更强的视觉吸引力,能够达到“一图胜千言”的效果,给报纸的版面设计留下了更多的探讨空间。

(二)联动传播载体带来全景式阅读体验

近年来,海外版跳出传统排版的框架,大胆使用新媒体技术,尝试通过网络吸引读者。例如,图文报道配合二维码的版面形式已经成为海外版融媒体报道的“标配”。经过版面编辑的策划梳理和视觉设计,二维码与文字版面相得益彰,能够全方位、多角度地展示融媒产品的亮点。扫描二维码可以弥补传统报纸以图文为主的报道形式,让读者在电脑、手机等渠道获得视频、直播、专题报道等全景式阅读体验。2016年9月15日海外版第8版的文章《海客“月满中秋·遥寄乡思”活动启动》就是新媒体技术在报纸版面中的运用。读者通过手机扫描报纸上的二维码或者在手机应用市场下载海外版的新闻客户端“海客”,即可打开进入活动页面参与活动抽奖。在2018年12月3日第8版“融媒时代”的“海客游”栏目中,在传统文字排版的基础上增加了二维码设计 ,扫码后即可进入到“海客”,阅读“海客游”栏目的所有文章。目前,“海客游”和“中国新发现”这两个栏目是海外版较为成熟的融媒体产品,栏目产品在全媒体渠道传播。这是海外版融媒体报道的创新探索,也是对报纸版面发展的有益尝试。

保罗·莱文森提出的补偿性媒介理论认为,媒介都需要不断得到补偿和补救。[7]在后续的研究中,他进一步指出:“任何一种新产生的媒介都是对过去某一种媒介或某一种媒介的先天不足的功能的补救和补偿”。[8]对于报纸而言,新媒体的发展就是对报纸版面空间局限和表现力受限制的补偿路径之一。随着新媒体技术的发展,新媒体元素在视觉形象设计方面的运用也日益普遍,互联网的无限性和移动媒体的空间突破,让报纸内容的影响力可以拓展到新媒体渠道。这种“报网互动”的版面设计,既能弥补传统报纸互动性不强的缺陷,还能延伸报纸的阅读价值,提升报纸内容的互动性。

(三)头版导读传递鲜明的舆论导向

导读通常出现在报纸头版或者报纸内刊的首页, 以展示当期报纸的主要稿件的题目或简介为主要形式。[9]导读的主要作用是通过版面元素的组合引导读者快速了解报纸内容,引导读者快速阅读。报纸的导读通常情况下是和“厚报”联系在一起的。随着2003年中国报业进入“厚报时代”,导读成为各类报刊上经常出现的一种样式。导读数目的多少和大小因报纸的定位和特色而异,党报头版大都以要闻为主,导读相对较少。

为了适应读者碎片化的阅读习惯,增加头版导读数量和创新导读形式成为海外版头版的大胆尝试。海外版会将编辑部经过策划或认定的、又不合适安排在头版的重要报道,通過版面缩略图或“标题+提要”的形式放在头版,积极主动向读者推介。例如 2018年6月15日的头版上,以通栏的形式展示了题为《今天,是你的生日——人民日报创刊70周年特刊》的导读,通过红色标题加缩略图的形式引导受众关注第4到第8版的相关报道。2018年8月3日海外版的头版上,通过 “题目+缩略图+摘要”的形式,分别展示了第6版《一带一路五周年系列报道——中国倡议:既着眼自己又照顾他人》和第10版《中国品牌走进“质量时代”》的导读。

《纽约时报》前总编辑阿贝·罗森塔尔说:“头版呈现给读者的并非只是一些重要新闻,还包括本报编辑们对重要新闻的判别能力”。[10]同样的,导读是报纸价值观的展示平台,报纸的价值导向在很大程度上可以通过导读来体现。通过导读来提示报道重点,可以明确传递报纸的舆论导向。此外,导读可以扩充头版有限版面空间的信息量,体现展示报纸精华的功能。形式美观、简明扼要的导读能够通过版面的错落变化制造出版面的层次感,给读者带来视觉上的节奏感, 增加报纸的易读性和阅读的愉悦感。

结语

作为党中央机关报的外宣报纸,海外版通过全方位的开放和深度创新,已经形成了具有“大外宣”特色的版面风格。若想从根本上提升报纸的版面设计水平,需要更好地借助新媒体技术优势和提升新闻工作者的综合素质,实现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的深度融合。第一,要秉持更加开放的心态,在明确报纸特色的前提下,借鉴和学习其他优秀刊物版面设计的经验,运用图片、色彩、字体、线条等多元化元素进行多样化的设计和个性化的表达。第二,要借助新媒体技术的力量,使电子报在文字、图片、色调的整体风格上与网络资源深度融合,使其呈现出形式多元、内核统一的视觉效果,让读者在阅读时感到愉悦和舒畅。第三,报纸的版面创新依赖于新闻工作者的美学素养、新闻价值判断和排版技术,这就需要设计人员主动、及时了解市场前沿技术和读者兴趣的变化,顺应媒体的发展趋势。总之,报纸版式创新的最终目的是提升报纸的阅读价值和给读者更好的体验,所有的创新探索都需要回归到理性路线,与报纸内容所要传达的舆论导向相契合。

注释:

[1] 欧阳旭东. 《人民日报海外版》的改版研究[D].河南大学,2007.

[2] 喻国明.“厚报”的标准、成因与限度[J].青年记者,2005(09):13-14.

[3]习近平: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人民网,http://media.people.com.cn/n/2014/0818/c12083

7-25489622.html?from=groupmessage&isappinstalled=1.

[4]王超.关于报纸版面设计的审美研究 [J].新闻战线,2017(09):126-127.

[5]王国庆.报纸版面的视觉传达设计与效果提升[J].新闻战线,2016(07):69-70.

[6]魏薇.当代纸媒下版式设计运用研究[D].青岛大学,2018.

[7] Paul Levinson.McLuhan and Media Ecology.Proceedings of the Media Ecology Association,vol.1,2000:19-20.

[8]保罗·莱文森.数字麦克卢汉——信息化新纪元指南.[M]何道宽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16.

[9]吴海燕.让头版成为展示报纸精华的橱窗—试论扩大头版导读量和增加索引的必要性 [J]. 中国报业,2007(03):45-47.

[10]王建珂:报纸导读版如何更吸引眼球.人民网,http://media.people.com.cn/n/2014/1205/c391201-261

56869.html.

(作者:中国传媒大学传播研究院博士生)

责编:姚少宝

猜你喜欢
版面设计媒体融合
现代平面媒体版面设计的新趋势
谈博物馆展览中宣传物料的版面设计
图文搭配在版面设计中的视觉效果分析
“互联网+”时代传统媒体融合发展路径研究
地方广电媒体融合发展中的困境和出路
浅谈电视新闻的创新
新形势下地市报如何运用新媒体走好群众路线
实施三三战略 强化内容生产 推进媒体融合
论循证新闻的方法与意义
《辽沈晚报》优秀源于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