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延德,王金标,王 颖
(1.莒南县水利综合保障中心,山东 莒南 276600;2.莒南县陡山水库管理处,山东 莒南 276600;3.临沂市华禹勘测设计有限公司,山东 莒南 276600)
河道治理工程是以防洪为主的综合治理工程,工程的实施将进一步提高地区的防洪标准,减轻该地区的防洪压力和洪涝灾害。莒南县鸡龙河又名高榆河,是沭河一级支流,位于临沂市莒南县西部,流经莒南县的涝坡、十字路街道、板泉、岭泉等乡镇,河道全长37.9 km。鸡龙河地处鲁中南山地的南缘和临郯苍冲积平原,位于国家重点治理区。鸡龙河属季节性河流,雨量受季风和沂蒙山脉东西横阻影响显著,冬、夏降雨差异悬殊,年内降雨60%~70%集中在夏季。河道多年平均径流量9 391万m3,干枯年为3 078万m3。
鸡龙河治理工程的主要任务包括:河道清淤、现状堤防加高培厚、新筑堤防、新建护险、防洪墙及涵洞等工程。工程自刘庄闸桥起至上游葛集子桥,全段清淤扩挖,总长6.3 km,两岸复堤6.725 km,新建防洪墙长4 560 m,护险3处,采用连锁块生态护坡。通过对治理河段进行疏挖和筑堤,对险工进行护砌,新建部分穿堤涵洞,拆除部分阻水建筑物,提高沿岸村庄的防洪标准,确保河道内的洪水能够安全下泄,维护该地区经济社会稳定发展。
鸡龙河河道已运行多年,河道淤积、老化退化严重,由于当时的治理标准低、质量差,导致河道弯曲处出现多处险工段,存在严重的防洪安全隐患,为稳定中泓流态,防治泓岸进一步冲刷,急需对险工段进行治理。
鸡龙河是天然河道,河槽弯曲多变,且人工修建多处拦水坝、漫水桥,改变了河水的流势,河道两岸堤防高程较低,下游右岸堤防虽然高程满足要求,但堤身单薄,不满足防洪标准的要求,局部河道凹岸受河水顶冲。
鸡龙河左岸及上游右岸无堤防,无堤段长度4.9 km,占总长度的78.3%,且两岸地面均低于设计洪水位。河道右岸堤段长度2.165 km,占总长的35.9%,该类堤段主要为壤土填筑,局部以路为堤,局部堤顶高程不能满足防洪要求。河道存在多处拦水潜堰,砌石坝及漫水桥阻水严重,不利于洪水下泄,虽然部分堤段路面已经硬化,但高程不满足防洪要求。
鸡龙河现状河道淤积,拦水坝较多,造成现状断面过流能力不足,水位雍高,治理要对主河槽进行清淤、拆除部分拦水坝及两岸切滩。应清除或改建河道内的阻水建筑物,以降低河内水位、减少复堤和防洪墙建设工程量和投资,并为地方未来规划提供条件。河段内整治应根据河道要素、堤内地面高程和来水量复核入河流量及设计河道水面线推算,根据复核的水面线推算优化河堤疏挖整治范围。
两岸现状堤防不足20年防洪要求,需加高培厚,迎、背水坡1∶2.5,长0.7 km;无堤防河段需新筑堤防,新筑堤防总长6.025 km,堤防填筑材料采用河道切滩料。堤身填筑砾质中粗砂,迎水坡采用1 m厚黏土斜墙防渗,并植草籽生态护堤,坡脚设防渗齿墙。
保护堤防安全和生态安全,新培堤坡采用撒草籽护坡。修筑上堤坡道应与原有农用路和乡村居民点相连接,坡道设置应尽量结合上堤防汛道路,以减少工程量。通过两岸无堤防段新筑堤防,现状堤防加高培厚及新建防洪墙等工程,利用现状地形中有利的部分,坡道设置尽量结合上堤防汛道路,对稳定性差的岸坡采取工程护砌加固措施,护砌基础以弱风化砂质泥岩为持力层,并在现有的路面临水侧布设防洪墙,鸡龙河按设计防洪标准培堤后,洪水安全下泄,方便沿岸群众生产与生活。
为确保工程正常运行,长期发挥效益,必须加强工程管理,严格执行工程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明确管护职责,做到责任到人,加强工程建设管理设施和工程管理人员素质建设,使工程管理切实有效的发挥作用。为防止工程在建后运行中出现各种问题,由工作人员及时系统地进行检查检测,并作准确详细的记录,发现问题及时报告。
在可能产生水土流失的地段采取防治措施,要与主体工程相互配合、协调,在不影响主体工程施工的前提下,优先安排拦挡工程、排水工程和土地整治工程。植物措施根据主体工程进度按季节穿插进行,对后期绿化区域进行土地整理,通过深翻及施有机肥等土壤改良措施,创造有利于后期植物生长良好的地理条件。
鸡龙河治理是以防洪为主的工程,具有较强的社会公益性,经济效益巨大,社会效益显著。通过两岸无堤段新筑堤防,现状堤防加高培厚及新建防洪墙等工程建设,加大了鸡龙河的泄洪能力,可使河道沿岸的防洪标准提高到20年一遇,减少了河道两岸约400 hm2土地洪灾的发生,确保了两岸防洪安全和维护地区社会安定及工农业正常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