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课在小学语文低年级课外阅读中的应用策略

2021-01-21 04:27孙川
教育信息化论坛 2021年11期
关键词:微课应用课外阅读价值

孙川

摘要:课外阅读是一项主体性很强的活动,其效果的好坏取决于儿童内心的需要。小学低年级是培养课外阅读兴趣的最佳时期,把握好这个阶段,激发儿童的阅读兴趣,对以后阅读习惯的养成和阅读能力的提高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但低年级学生课外阅读兴趣的培养面临不少问题,教师要注重创新方法的应用,运用信息技术,充分发挥微课的作用,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教给家长正确的指导方法,形成家校合力,稳步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

关键词:微课应用;课外阅读;价值;策略

课外阅读是语文课程的重要内容之一,是提升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途径。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指出:“没有任何兴趣,被迫进行的学习,会扼杀学生掌握知识的意愿。”课外阅读是一项主体性很强的活动,其效果的好坏取决于儿童内心的需要。小学低年级是培养课外阅读兴趣的最佳时期,把握好这个阶段,激发儿童的阅读兴趣,对以后阅读习惯的养成和阅读能力的提高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

但低年级学生课外阅读兴趣的培养面临不少问题,如低年级儿童识字量少、阅读方法欠缺、教师和家长的选择能力和指导水平参差不齐等。要想解决这些问题,教师要注重创新方法的应用,运用信息技术,充分发挥微课的作用,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教给家长正确的指导方法,形成家校合力,稳步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

一、微课的应用价值

微课是一种独特的、短小精练的课程形式,它以信息技术作为主要支撑,使教学内容与信息技术有效结合,有着丰富的应用价值。

(一)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提高阅读效率

低年级学生注意力集中的时间不长,同时也处在各项习惯形成的关键期,需要家校高度配合。而微课一般都在10~15分钟时间内,它不受时间的限制,可以在课前、课中和课后播放;也不受空间限制,只要有电子设备,就可以在学校、家庭或者户外播放。因此,微课满足了不同孩子和父母的需求,可以随时随地开展,提高了阅读效率。

(二)形式新颖,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低年级孩子喜欢直观、有趣的活动,微课以图片、视频等新颖的形式为学生呈现阅读内容,带领学生以新的形式畅游书海,在潜移默化中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有助于提升学生的阅读兴趣,帮助学生完成阅读任务。

(三)拓宽阅读数量,拓展教学内容

低年级学生识字量有限,这个阶段最好的课外阅读就是经典的图画书,但经典的图画书往往因为价格不菲而让很多家长和老师“望而却步”。因此,为了保证学生阅读内容的丰富,教师可以利用微课扩大学生的課外阅读量,拓展教学内容。

(四)家校携手,有助于阅读习惯的形成

学生课外阅读兴趣的培养,光靠老师在校内指导还远远不够,父母和孩子的亲子共读更加重要。但家长的指导水平参差不齐,尤其是对于图画书的指导更是出现很多误区。教师利用微课,可以用直观的方式给家长做示范,教给家长指导阅读的方法,这有助于学生课外阅读兴趣的形成和良好阅读习惯的培养。

二、微课的应用策略

微课在小学语文低年级课外阅读中有着丰富的应用价值,具体有哪些有效的策略呢?笔者有如下探索。

(一)讲述型微课,教给阅读方法

低年级学生识字量有限,图画书是最适宜的儿童读物,但读图画书的方法却需要教师去引导。教师可以根据绘本内容设计关键问题,将图画书的内容扫描制作成课件,通过录屏(即将电脑桌面的操作活动记录下来——编注)等方式,在和学生讲述图画书的同时,潜移默化地教给学生阅读图画书的方法。比如,笔者在给学生讲述《爷爷变成了幽灵》这本图画书时,先从书本的封面和扉页讲起,然后通过三个主要的问题:“爷爷会变成什么?”“爷爷忘记了什么?”“爷爷为什么会有这些变化?”指导学生读图画书。在讲述的过程中,笔者对学生渗透了看图画书的方法,即“看书名提问题”“看封面猜故事”“看细节体会心情”等。

类似这样,教师将经典的图画书制作成微课,不仅可以在上课前或者课余时间给学生看,激发学生对图画书的强烈兴趣,培养学生观察和思考的能力,同时还可以将微课通过钉钉群或者微信群发送给家长,让学生在家和家长一起看。这样可以让更多的家长掌握看图画书的方法,为今后有质量的亲子共读提供帮助。

(二)儿童化微课,激发阅读兴趣

低年级学生对动画兴趣浓厚,动画式的微课可以极大地提升学生的阅读兴趣。动画式微课的内容将课内的阅读向课外阅读延伸,从一篇到多篇推进,既巩固了课内知识,又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培养了阅读兴趣。比如,在教学二年级下册《寓言二则》一课时,笔者找了相关的动画视频制作成微课,同时在微课中以文中主人公的口吻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再通过课外的寓言故事《刻舟求剑》《滥竽充数》等视频进行补充,引导学生结合课中学到的方法进行思考理解,充分激发学生对寓言故事的兴趣;最后,再推荐课外书——《中国寓言故事》,激发学生阅读课外书籍的兴趣。

除了动画式微课,电影式的微课也可以引导学生从生活向书籍聚焦。电影中的人物形象鲜明生动,情节跌宕起伏,将电影中的片段截取制作成微课,可以激发学生对原文的兴趣。比如,美国作家桑达克的绘本故事《野兽国》被拍成了电影——《野兽家园》,电影的画面还原度非常高,有些画面甚至和绘本一模一样。笔者将这部电影中的精彩片段进行截取制作成微课,呈现文中不同人物的特点,激发了学生对原书的兴趣。课后,学生纷纷主动去买书,去书中寻找更多的答案,享受阅读的乐趣。

(三)定制化微课,指引阅读方向

儿童读物中,人物特点都非常鲜明。教师可以聚焦书中人物,围绕人物的个性制作微课,引导学生深入探究。比如,在组织一年级学生阅读《小猪唏哩呼噜》一书时,笔者制作了一节微课,围绕主人公“小猪唏哩呼噜”展开解析,抓住书中表现它性格特点的精彩内容呈现在微课中,并不断提出问题:“你喜欢它吗?为什么?”学生在微课的指引下,不断与书中的人物进行对话,从而认识一个更加丰满的“小猪”。利用微课,将书中的内容加以提炼,激发了学生继续阅读的兴趣。

微课还可以挖掘书中情节,扎实推进阅读进程。课外阅读的书籍有些篇幅较长,学生很容易失去兴趣。比如,在引导学生阅读《笨狼的故事》这套书时,笔者录制了一节微课,将书中有趣的情节进行呈现,学生在观看的时候忍俊不禁,都迫不及待地想要去看书中更多的内容了。这样就激发了他们继续阅读的强烈愿望,推进了课外阅读的顺利进行。

(四)个性化微课,展示阅读成果

微课内容除了以教师为主导,还可以呈现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外阅读成果。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以摘录、图画、制作手抄报或者讲述、表演等方式复现故事中的精彩情节,然后通过录制微课的方式将这些成果展现出来,在班级播放,也可以发送到班级群播放。这种个性化的课外阅读成果,不仅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还提升了学生的审美能力、创造能力、表达能力等综合能力,可谓一举多得。

课外阅读是提升学生语文素养的有效途径。在信息化时代,微课的应用不仅能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引导学生和家长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还能多元化地展示学生的阅读成果,有效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为学生今后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黄庭学.巧用现代信息技术,构建新型语文课堂[J]. 内蒙古教育,2019(11).

[2]艾叶茂.小学语文课外阅读现状与对策[J].亚太教育,2019(09).

(责任编辑:奚春皓)

猜你喜欢
微课应用课外阅读价值
中学英语课外阅读的课内支撑
故事妈妈提升课外阅读
基于提升“文化传承与理解”素养的低年级课外阅读教学指导
“三位一体”课外阅读课程体系的实施策略
一粒米的价值
“给”的价值
应用微课提高体育教学质量的可行性
小黑羊的价值
放大你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