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玉
关键词:小学生;心理健康;应对策略
目前我国的互联网已经渗透到了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小学生可以从各种渠道,借助互联网的优势来接触更加广阔的世界。快节奏的社会发展特点让家长忙于工作、让老师关注成绩,而学生的心理发展问题则被无声忽视了。学生心理问题如果得不到及时的疏导和缓解,则会对他们今后的健康发展产生严重的威胁。因此,采取有效的措施来进行及时的疏导,为学生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成为老师们教学之余最重要的管理内容。
一、互联网背景下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
老师心理健康教育理念的滞后,导致了许多学生无法正确且真实地认识自己。尽管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已经多次反复的强调,但是部分老师在教育观念方面的落后,使得学生出现心理问题寻求帮助的时候,无法得到正确的引导和舒缓,最终学生的负面情绪越来越重,甚至威胁到学生今后正常的学习和生活。同时,学校在开展心理教育的过程中也存在许多现实的局限性。现代社会互联网的发展是迅速的,但是由于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建设不够完善,使得许多先进的心理教育理念无法得到有效的落实和实施。除此之外,网络互助体系本身的非合理化使用,让老师在运用的过程中因为对互联网优势的认识不足,而让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和网络互助平台的运用合力无法得到最大化的发挥,甚至让两者产生割裂,导致学生心理教育工作难以得到有效进展。
二、互联网背景下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对策
(一)利用现代网络,创建互动环境
当学生在出现心理上的问题时,往往因为担心自己的问题得不到正确的引导,害怕其他同学知道自己的问题后受到排斥等原因,不愿意将心理问题袒露出来,很难与心理健康指导老师取得良性的互动。而学校通过借助互联网平台的优势,可以让学生在平台上选择一个虚拟的身份,让学生的隐私在得到保护的情况下,為学生创建出一个隐秘且自由的环境,从而让学生愿意真实的进行自我表达和寻求帮助。学生通过互联网进行表达,可以放松的展现出本我,而老师在面对这样真实状态中的学生时,也能够针对性对其进行引导,以一个更加平和且客观的角度来帮助学生进行问题的解决和情绪的疏导。除此之外,学校可以以网络浏览的方式来向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专业知识的宣传,或者通过电子邮件、QQ聊天的方式,避免面对面交流中学生的紧张感,让学生可以在获得安全感的基础上与老师进行交流。
(二)依托数据处理,动态跟踪预警
面对越来越多的小学生出现心理健康问题,老师如果不对教育的方式进行创新,还是以传统的建立心理档案的方式来对学生的心理发展曲线进行追踪,则会错失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最佳时机,无法形成强有力的心理问题干预系统。因此,老师可以让学生以自主登录线上心理调查平台的方式,登录自己的账号完成相应的调查问卷。老师在制定心理教育方案的时候,可以直接登录系统对数据进行查询,并且还可以利用大数据的便捷性对学生的心理发展情况生成相关的辅导建议,让老师可以结合数据进行合理且科学的分析,从而针对性地对学生的心理问题设计出解决对策。这样不仅能够降低老师心理辅导的教学压力,而且能够让策略的提出更加科学化,让策略的实践更具便捷性。
(三)加强家校联动,助力学生成长
老师通过数据化心理档案的建立,能够随时随地掌握学生的心理发展曲线图,为学生提供全天候,不受时空限制的心理咨询服务。同时,老师可以借助互联网的便捷性和数字化,克服与家长沟通之间的时间限制,避免出现与家长沟通不及时、不到位的问题。家校联动是最有效的心理辅导方式,教师与家长共同关注孩子的心理变化,各自提供必要的信息,共同制定出符合学生心理发展特点的方案,让学生的心理问题疏导更加完整连贯,为学生提供一个健康和谐的家庭环境和学校环境。
三、结语
互联网的发展给心理健康教育带来了新的发展和契机的同时也面临着很多挑战,因此教师的教育方式必须要转变和创新。老师通过搭建互联网平台,能够让学生的隐私性得到保证和安全感得到满足的条件下进行心理的自我剖析,从而帮助老师及时了解学生的心理发展情况,并进行针对性的疏导和沟通,为学生构建出一个舒适且轻松的学习环境,为学生健康心理的形成和发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周蓉.互联网背景下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面临的挑战及应对策略分析[J].心理月刊,2021,16(07):219-220
[2]来东霞.互联网环境下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途径初探[J].中国校外教育,2019(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