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海娟
【摘要】在国家“双一流”高校建设背景下,高校基层党组织作为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及政策的载体,要严格贯彻执行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明确要求与举措。本文分析了新时期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的重要意义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新举措,旨在凝聚更多的力量,以建设好“双一流”背景下具有中国特色的高水平大学。
【关键词】“双一流”背景下;基层党组织建设;高校
多年来,我国通过实施“211工程”“985工程”以及“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和“特色重点学科项目”等重点建设项目,一批重点高校和重点学科建设取得重大进展。为进一步提升我国高等教育整体水平,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党中央、国务院做出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的重大战略决策。“双一流”建设十项重点任务里提到,要加强和改进党对高校的领导,坚持和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牢牢把握高校意识形态的领导权,全面推进高校党的建设各项工作。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的高校是党领导下的高校,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校。因此,“双一流”建设意味着新征程、新要求、新任务。高校基层党组织是高校党建工作的基础,关系到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师资队伍、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等各项事业。
一、“双一流”背景下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意义
(一)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是“双一流”建设的政治保障
加强高校基層党组织建设是推动“双一流”建设的政治基础,高校基层党组织是教育、管理、监督和服务广大师生的服务型机构,是学校党建工作的第一线,担负着我党在高校直接发展党员、联系师生、团结师生、引导师生的重要职责。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因此,在把握“双一流”伟大工程建设要求的同时,必须坚持按照中国特色办学,坚持党的领导,体现高度的政治统一。当前“双一流”建设正处于攻坚关键期,面临着许多问题及挑战,高校党组织要想更好地领导好学校,必须勇于创新,不断加强自身内涵建设,永葆先进性。高校基层党组织蕴含着“双一流”建设的中坚力量——人才。人才是我们开展所有工作的核心,这个核心队伍的核心是共产主义信仰的追随者,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高校的传播者,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捍卫者,建设并培养好一批忠诚、专一、优秀的基层党员,不仅是做好高校党建工作的前提,更是确保“双一流”建设始终沿着社会主义方向前进的必由之路。每位师生党员不论何时何地,只有将自身完全奉献于学校,与学校同呼吸、共命运,自身的政治素养才能得到提升,“双一流”建设的根基才能稳固。
(二)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是推动“双一流”建设的民主保障
高校作为人才集中的地方,广大师生受高等教育的熏陶,整体素质与党性修养颇高。“双一流”建设的五大核心任务:一是建设一流师资队伍,二是培养拔尖创新人才,三是着力提升教学科研水平,四是传承创新优秀文化,五是着力推进成果转化。而这一切都需要广大师生本着奉献精神民主参与。面对“双一流”的要求,高校需要不断革新,把高校党建工作始终贯穿于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播过程中,从而适应新形势,谋求新突破,实现快速发展。广大教职工及学生党员要积极参与到基层党组织建设中,为党建工作献言献策,为“双一流”建设掌舵扬帆。
(三)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是推动“双一流”建设的思想保障
高校是人才高地,而基层党组织肩负着高校与广大师生之间的联系、组织功能,必须将党的思想方针逐步落实到全体师生的思想行动上,承担起新时期培养创新复合型人才的重要使命。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理想信念坚定,骨头就硬,没有理想信念或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因此,高校在“双一流”建设中要以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实现中国梦大任的时代新人为出发点,强化教育引导、立德树人、制度保障,发挥高校基层党组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作用。做好广大师生的思想工作,使党的新思想深深植根于广大师生的心中,开花结果,并成为贯彻落实党的各项工作的战斗堡垒。建设发展好“双一流”高校,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为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要求,贯彻全国相关会议精神,加快“双一流”建设,高校基层党组织要加强理论学习,加强制度建设、文化建设,增强服务责任意识,党员干部要带头做实干的践行者,形成特色办学,努力为教育事业的发展注入新鲜的血液。
二、“双一流”背景下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遭到西方文化的侵蚀
随着社会的变革与进步,我国很多高校与国外高校开展了多方面的交流与合作。为此,我们应该取长补短,而不是采用“拿来主义”。一些西方所谓的独特思想文化正逐步侵蚀到我国高校,且对广大师生的价值观产生了强大的冲击,少数教师及学生开始对其盲目追随,全面崇拜,从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仰产生动摇,严重阻碍了高校党建工作的开展,与“双一流”建设要求相背离。
(二)基层党组织体制不健全
当前“双一流”高校建设的十项重点任务中,虽然提到要加强和改进党对高校的领导,但是目前高校主要精力还是投入到教学科研等学校的中心环节,对党建工作认识的高度和深度还不够;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多样性远远不如师资队伍建设,一部分师生自身缺乏对党建工作的深入了解,且没有较高的理论修养,造成工作整天忙于应付,形式主义严重,党建工作往往是被动开展;党建活动没有相关规章制度的规范,尤其是在“三严三实”专题学习和“两学一做”学习常态化制度化建设中,工作机制比较落后,党组织软弱、涣散,不能适应新时代的要求。
(三)高校基层党建工作理念墨守成规,生搬硬套
当前,高校基层党组织对党员开展教育培训,主要是采用培训班的模式进行,通过课堂向基层人员传授党的理论知识和相关信息,形式单一,学员兴趣不高,难以保障党课教育质量。而部分基层党组织缺乏丰富的组织生活,往往是按照上级相关部门的要求开展活动,更有甚者借助旅游的形式进行,难以收到较好的组织生活效果,这与“双一流”建设对广大师生的要求不相符。
三、“双一流”背景下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的路径
(一)对症下药,因地制宜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高校是培养青年人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基地,高校需要根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趋势来培养接班人和建设者。高校基层党组织要坚持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落到实处,牢牢把握政治引领方向,为高校基层党组织在“双一流”建设中培养时代新人奠定工作基础。同时,积极探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体系,依托社会调研、党史学习、支援下乡等方式,提升高校师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通过此方式使师生亲身感知体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核心,潜移默化地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为“双一流”建设目标和中国梦的早日实现提供强大的思想保障。
(二)健全相关制度,完善党建工作机制
“雙一流”建设目标的提出,要求高校在推进基层党建工作时要创新党建机制,把握重点,努力构建高校基层工作的新策略,着手筹建以党建促教学科研的新型党组织,充分调动广大师生的积极性,把党建工作与教学科研相结合,形成以党建促工作的良性循环。“双一流”高校多为科研型高校,应以党建工作为基础,推动行政管理科学化,摒弃传统行政管理模式,构建良好的高校基层党组织管理氛围,将基层党建工作融于人才培养体系当中,促使科学研究文化传承与党建工作互相促进。与此同时,健全党建工作的考核机制,构建科学化党建工作考核体系,完善目标任务管理考勤办法,采取以评促建,通过权利保障、义务履行、激励关怀等手段,不断激发党员活力,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三)借助新媒体平台优化党建工作,服务“双一流”建设
新媒体是党建工作创新的载体。当前,随着新媒体技术的创新,广播电台、校园报刊、校园宣传栏等传统党建载体与新载体互相结合,使党建工作更加接地气,看得见、摸得着,在“双一流”建设中起到了“化无形为有形”的作用。新媒体能够突破时空的限制,实现对各类信息的即时记录和传播,高校基层党组织要利用新媒体这一技术优势,实时关注并把握高校师生的思想动态,及时发现并有效解决所出现的问题。通过网络平台的监督,定期发布党建工作动态,优化基层党建,创新基层党组织设置与管理体制,促进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创新,大幅提升高校基层党建水平,促进“双一流”建设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李雪霞.充分发挥高校基层党组织的作用[J].党建,2018(6):48.
[2]冉冉.高校基层党务干部队伍的服务型特征探究[J].好家长,2015(24).
[3]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人民日报,2017-10-28.
[4]傅双燕.新媒体背景下高校党建工作创新研究与实践[J].辽宁经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5):65-67.
[5]蔡熙,胡承波.加强党性修养增强党员意识[J].辽宁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22(05):5-7.
[6]路云辉.基层党组织的组织力提升路径探析[J].特区实践与理论,2021(01):75-79.
[7]李荣华.论新时代背景下的高校基层党建工作创新[J].新西部(下旬刊),2019-03-25.
[8]朱剑.从扭曲到重构:四十年来高等教育与高校学术期刊关系的演变[J].苏州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20-05-06.
(作者单位:西安建筑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