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志凤
(山东省调水工程运行维护中心,山东 济南250100)
工程档案管理工作贯穿工程项目的前期实施验收和后期评价、运营管理等整个过程,每一个环节档案资料的同步生成和同质管理工作均至关重要,是全面彰显工程项目建设合法性、质量、效益情况的重要依据,对于工程项目具有监督、指导、遵循等重要的作用。随着市场经济转型、升级及智慧工程的建设与管理要求的不断推进,工程档案管理面临的工作量、工作压力大幅增长,传统的档案管理模式显然已经无法适应当前快速发展的工程建设与运管事业,针对工程档案管理工作进行优化调整势在必行,而信息化建设就成为当前优化调整的重要内容[1]。5G基础设施建设开始在我国各个区域快速推进,各行各业均在5G时代迎来了全新的发展格局,工程档案信息化建设能否充分利用5G时代的技术红利,直接关系到工程档案信息化建设的成果[1]。
工程项目本身是一个极为广泛的概念,涉及的领域、专业知识极为广泛。这就使得工程档案管理也具有综合性特征,不仅包含建筑、装备、生态环境、能耗、水耗、水文、气象、自然、地理等相关专业知识,同时也包含项目管理、移民管理、风险评估、安全评估等有关社会学科专业知识。使得工程档案呈现为专业性强、牵涉面广等特征[2]。
工程项目通常会经历较长的建设周期,从最初的工程立项、设计、施工和验收,一直持续到后期项目评估,涉及的环节多、时间长。尤其是对于中大型工程来说,项目实施周期长,在这个过程中会产生诸多变化,如价格机制变化、政策调整、施工技术变化等等,均会使得工程档案在不同年份表现为差异化的时间性特征。
不同地区在气候、环境、资源方面的差异性,工程项目往往也会根据各个地区不同情况进行针对性的调整。与此同时,地域文化本身也存在多元化的特征,档案作为文化储存的重要载体,同时也是文化传承的主要媒介,工程档案也会涉及一些地域性特征[3]。
工程档案作为工程项目建设进程中产生的原始资料,是工程项目建设的重要经验、成果,不仅是工程项目展开、维护、扩建的重要依据,同时也发挥着参考、科研、经济等方面的重要价值[4]。
5G时代所带来的技术变革,使得工程档案信息化建设已经不再局限于内部应用,而是需要通过标准的统一,进行更为多元的整合,实现有关信息数据的高度共建共享。但从实情来看,工程档案信息化建设当前自成一体,缺乏统一的数据标准,导致各个信息服务平台之间难以进行有效的对接,制约了工程档案的利用效能[5]。
5G时代,高速发展的信息化技术,使得越来越多新兴技术开始应用于档案管理工作,对档案管理软硬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工程档案管理来说,信息化建设必然需要保持动态发展的趋势,在不断引入新兴技术的同时,还需要针对软件进行不断的优化调整。但从当前工程档案管理实际情况来看,软硬件建设存在较大的滞后性,制约了各种新兴信息技术的应用。
5G时代,各种新兴技术在诸多领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推动了诸多行业的改革发展。在看到优势的同时,越来越多的云计算信息安全问题接踵而至,比如谷歌G-Mail用户数据被盗、索尼云服务中的用户资料与密码泄露、亚马逊爆发的宕机事故等,层出不穷的信息安全问题引起了全球的广泛关注。对工程档案管理工作来说,在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同样也需要高度重视网络安全。当前工程档案管理对于网络安全隐患的防范不够理想,并未结合当前信息技术发展动态,引入对应的安全防范机制,仍旧面临诸多潜在的网络安全隐患。
知识经济时代,行业内部之间的竞争,归根结底在于人才之间的竞争。工程档案信息化建设自然也不例外,只有具备一支专业技术过硬、综合能力突出的管理人才队伍,才能够有效保障工程档案信息化建设的成果。然而,当前专业管理人才严重不足,导致工程档案信息化建设、管理、运营等方面均缺乏足够的人才作为支撑,制约了工程档案信息化建设的有序推进。
对于工程档案标准化建设,需要有关部门进行全面的调研,同时吸收借鉴其他国家工程档案的通用标准、规范,以此来建设适合我国实际情况的工程档案信息化标准,保障各个工程项目各个系统之间的高效对接。在此基础上,可以充分利用5G所具有的高信息传输效率,同时推进大数据技术、云计算技术的应用,针对工程档案信息服务平台进行优化,纳入云系统进行工程档案的管理,通过云系统进行相关档案标准的转换,然后根据用户实际使用需求进行存储标准、操作系统标准、检索方式、计算格式等方面的自动适配,从而有效规范档案信息传输使用,工程项目各方均能够在不改变自身系统标准的同时,切实提升各方交流沟通的效率。
针对当前档案管理新兴信息化技术进行全面的调研,了解信息化技术对于软硬件的要求,并结合硬件市场调研制定针对性的引进策略。从硬件建设层面来看,工程档案信息化建设显然会尝试引入各种新兴信息化技术,包括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这就对硬件基础提出了极高的要求,不仅需要计算机性能满足要求,同时也需要完善配套设施建设,并且还需要结合各种服务器建设方面的需求,针对固态硬盘、机械硬盘进行合理的搭配,才能够有效满足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需求、档案信息传输需求。从软件建设的层面来看,应当避免当前套用通用软件的模式,而是需要主动与相关的科研企业、第三方企业进行深入的交流合作,尝试定制专业化的软件内容,并针对软件对应的接口、对接内容等进行优化,使得软件能够与工程档案管理系统之间进行有效的兼容,且相关功能模块能够适应工程档案管理需求。
在全面推进工程档案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还必须要高度重视网络安全设计优化,涉及档案系统安全、档案系统安全保障技术、档案网络安全法规等等,只有通过诸多领域的有效完善,才能够切实提升网络安全保障效果。基于工程档案网络安全管理实际,主要是从以下几点加强管理:首先,对于应用环境、应用领域、密码管理、安全管理以及网络传输等领域进行全面的梳理,分析管理过程中存在的疏漏环节,并制定针对性的安全管理策略。其次,针对工程档案管理的重要性,进行多元化的划分,分别根据其在重要程度方面的差异性,建立针对性的网络安全保障措施。比如,针对涉及专利、机密等方面的档案资料,应当全面引入如数据加密、数据签名、安全漏洞扫描、入侵检测技术、AI安全技术等方面的技术体系,建立层次多元、安全层次高的保障体系。
对于工程档案信息化建设面临的专业管理人才不足问题,档案管理部门应当通过以下两个方面的措施,全面加强管理人才队伍培训与引进工作:一方面,针对现有管理人才队伍,应当针对他们的综合素质进行系统的调研、分析,了解他们专业水平、信息素养,以此来制定针对性的培训教育计划,为他们提供形式多元、内容丰富的培训教育,培训教育的内容不仅需要覆盖工程档案信息服务方面的知识内容,同时还需要根据工程档案信息化建设动态,不断融入新兴的档案管理知识、信息化知识、服务意识等,以此来促进现有管理人才队伍综合素质的不断提升。另一方面,加强信息化管理人才的引进工作。档案管理部门需要进一步优化内部环境,致力于打造一个良好的人力资源管理机制,提升队伍内部的激励体系,完善晋升机制,提升岗位吸引力,从社会引进一批档案管理人才、信息技术人才、信息平台运营人才等,针对管理人才队伍进行不断的优化,为工程档案信息化建设奠定良好的基础。
综上所述,工程事业、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工程档案管理工作面临的挑战也在进一步增大。这就需要管理者深入分析工程档案信息化需求与建设暴露出来的问题,围绕问题制定针对性的策略,通过围绕标准建设推动档案服务共享、落实工程档案软硬件建设与信息技术研发、加强工程档案网络安全设计优化、加强管理人才队伍培训与引进工作,从而有效提升工程档案管理的效率与质量。